乡村小学教师四十年退休个人总结
四十年前,当高中毕业的我,带着一身臭汗,两腿泥污,走进大队民办小学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我要在讲台上耕耘,在讲台上播种,在讲台上收获,在讲台上演绎我平凡的人生!虽然在恢复高考后,有四年的小别,但也是在讲台之前,听老师的教导。
春归而夏至,秋去而冬来。四十年来,每天,雄鸡唱响,我伴启明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听朗朗书声,笑课件嬉闹,说崇高理想,传学业人道,讲诸子百家,授文化精华,迪懵懂之心,开智慧之门;百鸟归巢时,我走下讲台,伴昏灯伏案备课,就清茶阅卷批红。无论冬夏春秋,酷暑严寒,无论大病小恙,悲喜离欢,始终坚守着这三尺讲台,像一支粉笔日渐缩短,在不知不觉中化为一地尘埃。
三尺讲台,给了我无限欢愉,却又让我泪流双腮。在这里我获得过省“优秀教师”的称号,在这里我的到了学生真挚的爱,在这里我为学生的进步陶醉,在这里我为被同事吹捧而开怀!然而,讲台毕竟是块清贫之地,坚守讲台四十年,昔日青丝变白头,我依旧是居陋室,穿布衣,家中少米,囊中羞涩。
就像一句歌词所唱那样:“还来不及年轻就老了!”五月,我将告别讲台,过上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了。虽然也曾在工作疲惫的时候,想着、盼望着早点退休;在心情郁闷的时候,憧憬着退休后可以一个背包、一台手提、浪迹天涯的浪漫,憧憬着大海以汹涌澎湃之势欢迎着我,山川以俊秀陡峭之形注视着我,湖泊以静谧安平之态吸引着我的场景。但在临近退休的时刻,心情却没有这样的愉悦,反而多了些许留恋和不舍,莫名的忧伤不时涌上心头。见惯一起共事的好友,看惯了校园的一草一木,听惯了上课的铃声,用惯了掉漆的办公桌。离开了这一切,我是否还有才思?告别了讲台,我能否仍显风采?
夕阳无限好,毕竟近黄昏,既然老了,当别之时直须别,莫做挡道多余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相信梅川高中会在后辈手中越办越好!
别了,我又亲又恨的讲台!我会在梦里亲吻你!
乡村教师的坚守才是乡村教育的希望吗?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南京,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默默无闻,扎根在最底层,用自己的爱心和汗水,将一批批农村孩子培养成才。他们是乡村教师,他们的坚守,点燃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浦口郑素华 坚持5年教孩子们学写毛笔字她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9个春秋,即使在爱人重病住院期间也依然坚守讲台,5年多来坚持给班上孩子开毛笔字课……她是浦口实验小学语文老师郑素华。2011年11月的一天,郑素华的爱人住进了医院,医生告之为肝癌晚期,病危通知书随即下达。那天,郑素华把丈夫送进医院安顿好,就赶回了学校,因为当天也是三年级语文质量调研的日子,她强忍着痛苦,正常进班复习。这次质量调研,她所在年级全区总分第一,她所教的三(1)班全区均分第一。爱人患重病5年,多次住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一边是相濡以沫的丈夫,一边是工作,这5年里,郑老师奔波于学校和家庭、医院之间,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有时整夜不睡,尽管这样,她从未耽误一次学生的补课。2016年8月,郑老师的爱人去世,她悲痛后很快收起眼泪,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在区语文质量调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组织开展的读书活动捧回了“优秀读书组织”的铜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郑素华一直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为此,她从2012年开始带领孩子们上毛笔字课,每周两节,爱人患病期间也从没落下。她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写春联 送祝福”、春联义卖、游学交流书法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自信,传承传统文化。溧水邹余贵 左腿高位截肢后重新走上讲台备课、上课、整理资料、参加教研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是溧水区群力中学英语老师邹余贵的日常。若不是手里拄着的一根拐棍,很难有人意识到,这位精力充沛的教师,其实是一位左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邹余贵1992年6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基科系英语专业,之后选择回到溧水当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2015年1月10日,因为家长会上有两名学生家长缺席,他放心不下,便骑着电动车前往家访,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身旁的渣土车却猛然向他倾轧而来。等到邹余贵在医院清醒过来,他的左腿已经高位截肢。因为是工伤,他本可长期在家休息,享受优厚的津贴。但他多次向学校提出申请重返讲台,因为“实在放不下那些孩子”。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邹余贵重返讲台。那节课,他看似平静地把课上完了,实际上,因为站立时间过长,装有假肢的那条腿和假肢的接触部位早就磨出了水泡,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这两年邹余贵的教学成绩和以往一样,在整个溧水区名列前茅。他说:“我真希望自己身体能够支撑住,能在讲台前站得久一些,让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合孙华 怀孕快8个月仍站着上课2012年6月,孙华以优异的成绩从扬州师范大学毕业,同年9月以面试第一的成绩成为六合区樊集中科希望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当她满怀憧憬地拖着行李来到学校时,眼前的景象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学校只有几排低矮的小平房,最高的建筑是一座两层小楼;走进教室,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年代;宿舍年久失修,还有蛇虫鼠蚁出没……“当时确实有些失落,觉得落差挺大的,但是既然来了,就想着试试看。”孙华说,“这样的乡村学校,年轻教师来了又走的不少,好不容易有个新教师来,孩子们都会特别兴奋,我不想让他们失望。”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刚进校的孙华除了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外,还承担了五年级的英语教学。最多的时候她还兼音乐和信息老师,一个星期28节课。上学期期末,孙华已经怀孕快8个月,除了每次例行产检时请假,其余时间都坚持上课。校领导看她肚子越来越大,给她开了“绿色通道”,课堂上累了可以坐着上课,但值班老师去巡课时,总是看到她站立在讲台前。“她呈现给大家的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啥事交到她手上,她总能办好,她是个‘拼命三郎’!”……看似调侃的话语,却是同事们对她的最高评价。孙华说,2014年开始,学校的校舍翻新了,如今的校园特别漂亮。最艰苦的时候她都熬过来了,未来她依然会坚守在这一梦想开始的地方,和这所乡村学校一起成长。所以,给他们加工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