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正女儿

时间:2024-06-15 08:01:03编辑:阿奇

杜景俭文言文

1. 翻译《旧唐书·杜景俭传》 《旧唐书·杜景俭传》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 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 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 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 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 ’《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 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 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 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 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 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2. 关于武则天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遗老臣,倔强虽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徐敬业者乎!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得,人望也,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革心事朕,无为天下笑!”这篇讲话半是恫吓,半是诱导,群臣顿首,不敢仰视,曰:“唯太后所使!” 武则天有驾驭臣僚的能力.当她还是唐太宗的才人时,唐太宗有一匹不驯的宝马叫狮子驹,非常暴烈,没有人敢骑.武则天说,只要给她三件东西,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就可以制服这匹马,“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这个故事充分表现了武则天的倔强性格和刚毅气质,她下是用制烈马的方法来驾驭群臣的,维持了她历时半个世纪有力的专制统治. 武则天为了人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索元礼等一批酷史,以严刑峻法,实行恐怖统治.她在朝堂上设置铜匦(类似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有告密者,“使至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任何官员不得询问,而且要用驿马送到京城,沿途还要按五品官的伙食标准供应饭食.告密核实,封官赐禄;告实失实,并不反坐,于是告密之风大兴,大批朝廷官员被索然无辜株连,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这正是武则天反对异已势力的一种措施.后来武则天看到,任威刑以禁异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平息一些臣属对特务政治的不满,便转手杀掉来俊臣、周兴等酷史作替罪羊,“以雪苍生之愤.”天授二年(六九一年)有人密告周兴与丘神A通谋,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来俊臣与周兴方推事对食,对周兴说:“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周兴回答说:“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砂!”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然后对周兴说:“有内状推兄,请兄入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段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专制统治. 武则天在逐步完成了对李唐宗室大臣政治清洗的基础上,于公元六九O年(武则天天授元年)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皇帝,又改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政权.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励精图治,为唐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燕尾服,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第一、广泛搜罗人才,不拘资历,不问门第,任何人可以推荐人才,也可以毛遂自荐,经过考试,量才录用,使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六九O年(天授元年),武则天“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七O二年(长安二年),又开武举,选拨军事人才.武则天善于选拨人才,又能委以重行,使臣属感恩戴德乐以听命.他前后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边将如唐休璟、娄师德、郭元振等,都是一时人选.正如《通鉴》所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况为之用”.武则天广开仕途,放手给人官做,同时又严密控制,发现不称职者革免或杀戮,虽进退沉浮难料,但这正是武则天能维持产个世纪统治的原因之一. 第二、重视农桑,发展生产,维护均田制,抑制兼并,保护百姓财产.武则天明令规定州县官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提升和奖励;如“为政苛暴,户口流移”,年终就要解除职务,予以惩罚.她还组织编写了题名为《兆人本业记》的农书,颁行全国,发给各州县来京的朝集史,对掌握农时、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 第三、重视文化建设,亲自倡导编撰重要文集.武则天在文化上做过不少工作,如她召集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等诸儒于内禁殿撰《玄览》、《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正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各二十卷.武则天自己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惜已经失传了.武则天还自制《大乐》,用舞工九百人演奏.她还大胆创造了曌(照)、丙(天)、埊(地)、(日)、(月)、○(星)、(年)等数十字. 第四、巩固了唐帝国的边防,排除了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扰.武则天统治时期一度与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关系比较紧张,武则天采取募兵、发奴、就地组织团结兵等办法,解决兵源,同时又大兴屯田,解决粮源运输问题.六九二年(长寿元年),武则天利用吐蕃内乱之机,命武威军部管王孝杰进攻吐蕃,大获全胜,恢复和重建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巩固了唐帝国西部边防,确立了大唐帝国对天山南北的统治,重新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细亚商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武则天较好地处理了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大胆起用少数民族将领,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功大于过的杰出女政治家.唐帝国在她统治的四、五十年间,由于实行政治改革,打击士族豪强势力,基本上消灭了关中军事贵族部曲、佃客制,使庶族地主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上升,在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争夺财产和权力的斗争中,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庶族地主取得了胜利.武则天广开才路,重用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扩大了其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她重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得到发展。 3. 旧唐书杜景俭传翻译 请看整篇的译文 【杜景俭传】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4. 杜景俭的资料 (?-700)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子澄,颇以文藻著名,官至巩县尉。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 1.①乖:阻挠。 ②按:查办。③故事:先例。 ④曲直:谁是谁非。2.B。 A副词,相当于“于是”。②副词,相当于“竟然”。 B①②介词,相当于“凭借”。C①介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②动词,相当于担任。D①副词,相当于“故意”。 ②副词,相当于“原来”。3.(1)谁如果触犯了徐有功的杖刑,大家也一定斥责惩罚谁。 (2)向你们请求为任知古等免罪,给予他们再活下去的机会。(3)做臣子的虽然应疾恶如仇,但侍奉君主一定要顺从君主的美意行事。 4.①以德治狱,对罪犯不施杖刑(见第一段前半部分对徐的扼要介绍)。②在天子面前为无辜受构陷者争理(见第一段后半部分)。 ③巧救受构陷的裴行本等七人免死(见第 二段所记内容)。④为受构陷的唐奉一争理没有成功(见第三段的记述)。 [译文]徐有功,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被单荐为明经,累官转为蒲州司法参军,连续受封为东莞男。 处理狱讼对人宽大仁慈,不施用拷打的惩罚,官吏百姓都感激他对人有恩又讲信义,递相约定说:“谁如果触犯了徐大人的杖刑,我们大家也一定斥责惩罚他。”因此,大家争相听从他的号令,他在整个任职期间,没有杀戮一个犯人。 载初元年,累功升迁为司刑丞。当时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王弘义等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受陷害的人都抵得上极刑的处罚,王公大臣们都十分害怕,没有谁敢正面出来为他们说话,只有徐有功对他们持从轻饶恕的观点,凡下到大理寺的诏令,他都一一复议,把他们释放出来,前前后后得到救活的有几十户上几百户人家。 徐有功经常在朝庭上争论谁是谁非,武则天用严厉的神色诘问他,身边的人没有不万分恐惧的,而徐有功却面不改色,据理力争更加急切。不久,徐有功被转为秋官员外郎,后转为郎中。 不久,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诬陷应判处死刑,武则天对王公大臣们说:“古人用杀人的办法使杀人案件停息,我现在用施恩义的办法使杀人的案件停息,特向你们几位请求饶恕任知古等人的罪过,赐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授给他们官职,以观察他们的悔改效果。”来俊臣、张知默等人又抗拒武则天的旨意上表请求申张法律,武则天不答应,来俊臣就单独拿出裴行本的案卷,重新核实前面的罪行,上奏章说:“裴行本暗中做背逆国法之事,他状告张知謇和卢陵王谋反不切合实际,其罪应当斩首。” 徐有功反驳他的奏章说:“来俊臣反对英明君主使罪臣再生的恩赐,使圣人以德治国之策受到削弱。做大臣的虽然应当疾恶如仇,但是事奉君主必须把顺从其美意放在首位。” 裴行本终于得以免除死罪。道州刺史李仁褒和他的弟弟榆次县令李长沙,又被唐奉一陷害,唐高宗在朝处理完政务之后私下里议论了一下李氏兄弟的吉凶祸福,打算审讯李氏,要诛杀他们,徐有功又坚决为他们争辨,不能奏效。 秋官侍郎周兴参奏徐有功说:“我听说两汉的先例,贴近臣下蒙骗皇上的处以腰斩之刑,当面欺骗皇上的也斩;《礼》上又说:为罪民解释破坏法律的要杀。徐有功故意释放反叛的囚犯,他的罪行不能赦免,请皇上审查他的罪行。” 武则天虽然没有答应拘押讯问徐有功,但到底还是因此事受牵连而被免去了官职。过了很久,朝廷又重新起用徐有功担任左台侍御史,武则天特地赞扬他跟其他大臣不同。 当时远近的人听说徐有功被重新授予官职,都高兴地互相庆贺。 6. 请求翻译《旧唐书·马周》文言文,是《旧唐书》里的“马周”一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 他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 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事情治理得不好。 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 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行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 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 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恭敬地接受了命令,而且胜任这一职务。 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 太宗常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 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 没过多久,马周升任治书待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 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阶。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 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担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 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43937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 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他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 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杜弼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杜弼》翻译 杜弼,字辅玄,中山郡曲阳人。 杜弼幼年时就聪明敏慧,家境贫寒没有书籍可读,十二岁寄居郡学读书。同郡人甄琛时任定州刺史,到郡学考察面试学生,召见杜弼回答问题,应答如回声般快捷,甄琛对他的才智大加赞叹,认为很奇特,并命两个儿子甄楷、甄宽和他交朋友。 州牧任城王元澄听说后召他前来询问,深加叹赏,称许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干。杜弼擅长书写公文书信,往往为当时同辈人所推重。 孝昌初年,被推为太学博士。调任光州曲城县令,施政廉洁清明,被远近称赞。 杜弼父亲在乡里,被贼人杀害,杜弼服丧六年。仪同窦泰西征,诏命杜弼监军。 到窦泰战败自杀后,杜弼和他的部下六人,逃回陕州。 多次升任至大行台郎中,又被引进掌管机要政务,很受信任优待。 他曾利用单独与神武帝一起的机会私下劝神武帝接受魏朝禅让,被神武帝举杖将他打跑。丞相府法曹辛子炎问事时称“取署”,子炎读“署”音为“树”音,神武帝恼恨他犯了讳,当面杖责他。 杜弼进前劝说道:“孔子说‘征’就不说‘在’,子炎是可饶恕的。”神武帝骂道:“眼看着人家在生气,还要引经据典!”叱令他出去。 杜弼走了十步左右又叫他回来,子炎也得到宽恕。 适逢梁贞阳侯萧明等人带兵进犯彭城,大都督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出兵征讨,诏令杜弼为军司,代理行台左丞。 后来魏帝在显阳殿召集名僧讲说佛教理论,下令杜弼升坐主讲座位,没有人能难住他。魏帝叹服说:“这等贤能的人,如果生在孔子门下,又会怎么样呢!” 又以原任官职到郑州做事,尚未出发,被家中食客告发杜弼谋反,经审讯察验不是事实,很久才被宽赦,因此谢绝宾客往还。 楚州人东方白额谋反,临海镇被贼帅张绰等所攻打,杜弼率领激励城中人众坚守,终于保全城池。文宣帝嘉奖他,命他代理海州刺史。 后来被任命为胶州刺史。杜弼所到任职之处,清静廉洁,被官吏人们所怀念。 杜弼生性正直,在割据一方的小国朝廷中多有纠正。到文宣帝做丞相后,提拔他做到百官之首,起初听到禅位的议论,还有谏诤之言。 皇帝又曾经问杜弼:“治理国家当用什么人?”回答说:“鲜卑人只知骑马驾车,应当用中原人。”皇帝以为是讥讽自己。 高德正居要职,杜弼不能谦让他,甚至当众面斥高德正。高德正因此深恨于他,多次说他的短处。 又指使主书杜永珍秘密启奏杜弼在长史任上,受人请托,大办婚嫁,皇帝心里暗暗恨他。杜弼依仗自己是旧人,仍然有公事就上言陈请。 十年夏天,皇上喝了酒,以多罪积累处罚他,派使臣到州治斩杀他。皇帝很快就后悔了,派驿马追赶使臣,却没有赶上。 2. 文言文《杜弼》翻译 杜弼,字辅玄,中山郡曲阳人。杜弼幼年时就聪明敏慧,家境贫寒没有书籍可读,十二岁寄居郡学读书。同郡人甄琛时任定州刺史,到郡学考察面试学生,召见杜弼回答问题,应答如回声般快捷,甄琛对他的才智大加赞叹,认为很奇特,并命两个儿子甄楷、甄宽和他交朋友。州牧任城王元澄听说后召他前来询问,深加叹赏,称许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干。杜弼擅长书写公文书信,往往为当时同辈人所推重。孝昌初年,被推为太学博士。调任光州曲城县令,施政廉洁清明,被远近称赞。杜弼父亲在乡里,被贼人杀害,杜弼服丧六年。仪同窦泰西征,诏命杜弼监军。到窦泰战败自杀后,杜弼和他的部下六人,逃回陕州。 多次升任至大行台郎中,又被引进掌管机要政务,很受信任优待。他曾利用单独与神武帝一起的机会私下劝神武帝接受魏朝禅让,被神武帝举杖将他打跑。丞相府法曹辛子炎问事时称“取署”,子炎读“署”音为“树”音,神武帝恼恨他犯了讳,当面杖责他。杜弼进前劝说道:“孔子说‘征’就不说‘在’,子炎是可饶恕的。”神武帝骂道:“眼看着人家在生气,还要引经据典!”叱令他出去。杜弼走了十步左右又叫他回来,子炎也得到宽恕。 适逢梁贞阳侯萧明等人带兵进犯彭城,大都督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出兵征讨,诏令杜弼为军司,代理行台左丞。后来魏帝在显阳殿召集名僧讲说佛教理论,下令杜弼升坐主讲座位,没有人能难住他。魏帝叹服说:“这等贤能的人,如果生在孔子门下,又会怎么样呢!” 又以原任官职到郑州做事,尚未出发,被家中食客告发杜弼谋反,经审讯察验不是事实,很久才被宽赦,因此谢绝宾客往还。楚州人东方白额谋反,临海镇被贼帅张绰等所攻打,杜弼率领激励城中人众坚守,终于保全城池。文宣帝嘉奖他,命他代理海州刺史。后来被任命为胶州刺史。杜弼所到任职之处,清静廉洁,被官吏人们所怀念。 杜弼生性正直,在割据一方的小国朝廷中多有纠正。到文宣帝做丞相后,提拔他做到百官之首,起初听到禅位的议论,还有谏诤之言。皇帝又曾经问杜弼:“治理国家当用什么人?”回答说:“鲜卑人只知骑马驾车,应当用中原人。”皇帝以为是讥讽自己。高德正居要职,杜弼不能谦让他,甚至当众面斥高德正。高德正因此深恨于他,多次说他的短处。又指使主书杜永珍秘密启奏杜弼在长史任上,受人请托,大办婚嫁,皇帝心里暗暗恨他。杜弼依仗自己是旧人,仍然有公事就上言陈请。十年夏天,皇上喝了酒,以多罪积累处罚他,派使臣到州治斩杀他。皇帝很快就后悔了,派驿马追赶使臣,却没有赶上。 3. 杜弼字辅玄 文言文阅读 译文可供参考: 杜弼,字辅玄,中山郡曲阳人。 杜弼幼年时就聪明敏慧,家境贫寒没有书籍可读,十二岁寄居郡学读书。同郡人甄琛时任定州刺史,到郡学考察面试学生,召见杜弼回答问题,应答如回声般快捷,甄琛对他的才智大加赞叹,认为很奇特,并命两个儿子甄楷、甄宽和他交朋友。 州牧任城王元澄听说后召他前来询问,深加叹赏,称许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干。杜弼擅长书写公文书信,往往为当时同辈人所推重。 孝昌初年,被推为太学博士。调任光州曲城县令,施政廉洁清明,被远近称赞。 杜弼父亲在乡里,被贼人杀害,杜弼服丧六年。仪同窦泰西征,诏命杜弼监军。 到窦泰战败自杀后,杜弼和他的部下六人,逃回陕州。 多次升任至大行台郎中,又被引进掌管机要政务,很受信任优待。 他曾利用单独与神武帝一起的机会私下劝神武帝接受魏朝禅让,被神武帝举杖将他打跑。丞相府法曹辛子炎问事时称“取署”,子炎读“署”音为“树”音,神武帝恼恨他犯了讳,当面杖责他。 杜弼进前劝说道:“孔子说‘征’就不说‘在’,子炎是可饶恕的。”神武帝骂道:“眼看着人家在生气,还要引经据典!”叱令他出去。 杜弼走了十步左右又叫他回来,子炎也得到宽恕。 适逢梁贞阳侯萧明等人带兵进犯彭城,大都督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出兵征讨,诏令杜弼为军司,代理行台左丞。 后来魏帝在显阳殿召集名僧讲说佛教理论,下令杜弼升坐主讲座位,没有人能难住他。魏帝叹服说:“这等贤能的人,如果生在孔子门下,又会怎么样呢!” 又以原任官职到郑州做事,尚未出发,被家中食客告发杜弼谋反,经审讯察验不是事实,很久才被宽赦,因此谢绝宾客往还。 楚州人东方白额谋反,临海镇被贼帅张绰等所攻打,杜弼率领激励城中人众坚守,终于保全城池。文宣帝嘉奖他,命他代理海州刺史。 后来被任命为胶州刺史。杜弼所到任职之处,清静廉洁,被官吏人们所怀念。 杜弼生性正直,在割据一方的小国朝廷中多有纠正。到文宣帝做丞相后,提拔他做到百官之首,起初听到禅位的议论,还有谏诤之言。 皇帝又曾经问杜弼:“治理国家当用什么人?”回答说:“鲜卑人只知骑马驾车,应当用中原人。”皇帝以为是讥讽自己。 高德正居要职,杜弼不能谦让他,甚至当众面斥高德正。高德正因此深恨于他,多次说他的短处。 又指使主书杜永珍秘密启奏杜弼在长史任上,受人请托,大办婚嫁,皇帝心里暗暗恨他。杜弼依仗自己是旧人,仍然有公事就上言陈请。 十年夏天,皇上喝了酒,以多罪积累处罚他,派使臣到州治斩杀他。皇帝很快就后悔了,派驿马追赶使臣,却没有赶上。 4. 文言文翻译: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奴仆傅显,喜欢读书,颇懂文义。也稍微知道(些)医药(知识),性情迂腐而迟缓,看上去如同(一个)傲慢的老学士。一天,行走在市场上,逢人就问看见魏三没有。有的人指示(魏三)在什么地方,(就)又迈着幽雅的步履前往。等到相见,喘息半天。(魏三)问他见(自己)有什么事,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困了在打盹。小 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似乎有危险。(因)男女有别,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跑来找您。”魏三大惊跑去,妇人已经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5. 一傅众咻文言文翻译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之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从楚人琳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也。 释义“傅”,教导的意思。“琳”喧闹,喧扰。这个成语表示一人教,许多人扰乱,比喻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故事 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有“亚圣”的美称,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个时期,发现宋国君主手下的贤臣很少,而没有德才的人却很多。他感到情况并不是像宋国国君说的那样,便打算到别国去游历。宋国的君主听说孟子要离去,便派大臣戴不胜去挽留,并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戴不胜说:“请问先生,怎样才能使我们宋国的君王贤明?” 孟子回答说:“先生要使贵国的君王贤明吗?我可以明白地告诉您。不过,还是让我先讲一件事。楚国有位大夫。想让自己的儿子学会齐国话。据您看,应该请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 戴不胜不加思索他说:“当然是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点点头,说:“是的,那位大夫请了一个齐国人,来教儿子齐国话,可是儿子周围有许多楚国人整天在打扰他,同他吵吵嚷嚷。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骂他、逼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如果那位大夫不是这样做,而是将儿子带到齐国去,让他在齐国都城临淄(zi)的闹市住几年,那么齐国话很快就会学好。即使你不让他说齐国活,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强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 戴不胜打断孟子的话说:“我们宋国也有薛居州那样的贤土呀!” 孟子回答说:“是的,宋国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个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老处少、官职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样,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与谁去做好事呢?” 戴不胜向君王复命后,君王见孟子去意已决,便不再强留,送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宋国。 6. 裴垍传 文言文的翻译 翻译 裴光德在中书省(指宰相府)任职时,有个官职也不小的老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他。裴公招待他相当优厚,举止行动相当亲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内毫无拘束之感。乘机请求他在京城官府谋个判司做做。裴光德对他说: “您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人,但是这官给您做不合适。我不敢因为老朋友的私情而败坏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至于我,万万不会这样做。” 从文中看出裴光德是个怎样的人? 裴光德是一个大公无私,不徇私情,不轻易给故人谋一官半职,任人唯贤的人。 7. 《杜鹃啼血》文言文翻译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 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 望帝去时子圭鸣,故蜀人悲子圭 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从天堕。 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 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 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 《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 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 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 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王开明拒战,不利,退走武阳,获之。 张仪伐蜀。蜀王开明战不胜,为仪所灭。 秦王诛蜀侯恽,后迎葬咸阳。天雨,三月不通,因葬成都。 蜀人求雨,祠蜀侯必雨。 蜀王有鹦武舟。 秦为太白船万艘,欲以攻楚。 秦为舶舡万艘,欲攻楚。 秦襄王时,宕渠郡献长人,长二十五丈六尺。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于县。涂山娶妻生子,名启。于今涂山有禹庙,亦为其母立庙。 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牛观是也。 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也。 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县前有两石,对如阙,号曰彭门。 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 8.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3)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4)重有忧(5)者。”而曰(6):“然。昔者吾舅(7)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12)也?”曰:“无苛(8)政(9)。”夫子曰:“小子(10)识(11)之,苛政猛于(13)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伤心的事吧?”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严酷繁重的赋。”孔子说:“学生们记住,严酷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注释 (1)哀: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而听。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壹:确实。壹似:确实像。 (5)重有忧:有很多伤心的事。 (6)而曰:妇人接着说。 (7)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 (8)苛:苛刻,暴虐。 (9)苛政:残暴的政令。 (10)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 (11)识(zhi):同“志”,记住。 (12)去:离开。 (13)过:路过。 9. 田叔荐孟叔文言文翻译 田叔荐孟叔 (原文)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 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 “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 “先人失国,徽陛下,臣等当虫出。”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 出口矣! ”于是贯高等曰: “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 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 “赵 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 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 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 “故云中守孟 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 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 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叔叩头对曰: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 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 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 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 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赵王张敖让他作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这些人请求作乱。”赵王咬破手指说:“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这些人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这时高祖下诏书说:“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身穿囚衣,自己剃光头发,脖上带锁,称自己是赵家的奴仆。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王被废掉,作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作了郡守、诸侯的谋臣。田叔作了汉中太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作云中太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他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作云中太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匈奴冒顿单于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于是(孝文帝)又召见孟舒让他作了云中太守。 (本翻译下载于《百度文库》)


上一篇:刘德华和王杰的电影

下一篇:武侠q传装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