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其真正原因是什么?
关羽北伐襄樊,是奉了刘备之命才实施的,这也是刘备在夺取汉中以后,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加封关羽为前将军。不久关羽从江陵出发,北伐襄樊。此战关羽先是击败了曹操手下曹仁、于禁两员大将,重创曹军,并包围了襄阳、樊城,一时威震华夏。不过随即吕蒙就趁关羽北伐,荆州空虚的机会,袭取了荆州。关羽得到消息以后仓促撤军,半路上因为士兵家眷大多被吴军俘虏,军心涣散而溃逃,关羽也因此兵败被俘,最终遇害。丢失荆州对于蜀汉来说影响巨大。这不仅让刘备少了差不多一半的地盘,而且荆州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北伐中原的重要出发点,这么一来《隆中对》就彻底失去了实行的可能。加上此后刘备为了夺回荆州,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结果在夷陵战败,蜀军再次遭到重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实力大损。因此荆州失守通常被视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又和关羽北伐襄樊,造成荆州空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关羽为什么出师北伐,在史书上没有提及具体原因,因此历来有很多猜测。比如现在网上有些人就认为关羽是因为在刘备夺取益州、汉中两仗中都没有立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擅自北伐。下面我们就根据史书上的资料来分析一二,看看关羽究竟为什么会率军北上。首先来说,关羽擅自北伐的可能性不大。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在汉代,“假节钺”意味着君主亲临,确实具有直接调动军队,发动战争的权力。不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对于军权都格外重视,轻易不会让手下独断专行,而是要由自己把握。因此“假节钺”往往只是代表荣誉,不再像先前那样权力巨大。而且关羽虽然没有在益州、汉中之战中立功,但是刘备入川以后,为了夺取益州、汉中,从荆州抽调走了大批精兵强将,荆州留守的兵力有限。关羽能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保持荆州不失,已经是大功一件,根本没必要通过北伐证明自己。更何况关羽对于刘备一直忠心耿耿。不大可能为了一己私利,擅自挑起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关羽真的是擅自出兵北伐,影响又那么大,势必会在史书上留下相应的记录。可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汉晋春秋》等记述三国历史的史书上,都没有提及,这显然也不大合理。因此关羽不大可能是擅自出兵北伐。其次,从刘备集团其他军事行动来看,关羽应该是奉命攻打襄樊,为接下来大举北伐做准备。按照《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就在关羽北伐的同时,刘备命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出兵,北上攻占了房陵郡,杀死了房陵太守蒯祺。之后孟达又继续向上庸进兵,而刘备担心孟达兵力不足,于是命刘封从汉中顺流而下,和孟达一共攻取了上庸、新城等地。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孟达原本手下有两千兵马,后来刘备又将法正手下的两千人也拨给他统帅,这样孟达就有了四千兵马。刘封这一路蜀军有多少,史书上没有提及。不过既然《三国志》中说刘封是去“统达军”,那么就是担任主帅,所带兵马至少也应该和孟达相当,甚至可能更多。因此刘备为了夺取上庸,出动的总兵力大约是一万人左右,可谓不少。庸位于汉中东北,大约就是现在湖北竹山县西南,这里大多是山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价值不大。不过从这里出发可以直达曹操占据的荆州北部宛城、襄阳、樊城等地,是连接汉中、荆州北部的交通要冲。因此刘备此举很明显,就是为了打通汉中到荆州北部的交通线。而另一方面,刘备在离开汉中时,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原本大家都认为会被留下来留守汉中的张飞,却被派到了阆中。从阆中出发,北上经米仓道可以抵达汉中,向东经江州就到了荆州。张飞是刘备手下仅次于关羽的大将,刘备将他放在这里显然是有意必要时增援荆州。刘备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他在夺取汉中以后,开始逐步将军事重心转移到了荆州方向。因此关羽北伐襄樊,应该也是刘备的命令。当然,考虑到汉中之战刚刚结束不久,刘备自身损失也不小,还无力大举北伐,加上荆州自身的兵力有限,他让关羽北上,应该只是一次目的有限的军事行动。也许是为了牵制驻守宛城的曹仁,为刘封、孟达夺取上庸创造条件,也可能是试探性北伐,以作为将来军事行动的依据,原本并不会持久。只是谁也没想到关羽北伐襄樊居然能连败曹仁、于禁两员大将,水淹七军,让曹操遭受重创,襄阳、樊城看上去马上就能拿下,诸葛亮《隆中对》中一旦天下有变,可以一路出荆州向宛、洛,刘备出益州攻打秦川的规划似乎就在眼前,才导致了这次北伐在短时间内无法结束,给了吕蒙可乘之机。所以综合来看关羽北伐襄樊,应该还是刘备的授意。只是为了避免伤及刘备威信,蜀汉史官在记述时,才隐去了这一段。
关羽为什么要攻取樊城?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发生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襄樊之战,虽然让关羽的声望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紧随其后的吕蒙偷袭,却让关羽丢了荆州和自己的性命,所以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那么,问题来了,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关羽的目的是什么呢?一首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主观原因就是希望获得战功和荣耀,确保自己在蜀汉将领中的地位。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发动的襄樊之战,对于这一年来说,不仅是襄樊之战的开始,也是汉中之战的结束。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汉中之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对于刘备势力来说,在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不仅刘备进位“汉中王”,而且,魏延、黄忠、马超、张飞等将领等获得了一定的战功,在蜀汉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比如刘备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地位在张飞、马超、黄忠之前的安排,是刘备、诸葛亮针对关羽性格做出的安排。对于关羽这位三国将领,非常重视自己的荣誉和地位。虽然刘备进入巴蜀之战后,自己在镇守荆州上没有什么过失,但是,面对魏延、黄忠、马超等将领的崛起和加入,关羽自然有一定的竞争压力。并且,尽管刘备和诸葛亮将自己列为前将军,但关羽还是希望通过战功来为这一荣誉夯实基础。由此,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主观原因是自己希望立下战功,稳固自己在蜀汉武将中第一人的地位。三当然,对于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关云长,自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对于关羽来说,北伐曹操也是希望缓解刘备在汉中一带的防御压力。汉中之战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虽然刘备取得了胜利,但是刘备一方也阵亡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并且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加上益州之地的占领时间较短,刘备、诸葛亮还需要对巴蜀之地进行安抚,所以,在汉中前线,刘备也面临着比较大的防御压力。在此背景下,关羽向襄阳、樊城地区进攻,直接帮助刘备缓解了压力。四最后,对于关羽来说,在公元219年发动襄樊之战也是符合客观条件的。彼时,刘备在汉中之战取得胜利的背景下,还占据了上庸三郡,樊城地位变得孤立,曹操新败于汉中,曹军士气低落,攻取襄阳、樊城的时机无疑来到了。如果关羽放弃这一次进攻的机会,等到曹军恢复过来,那么下一次进攻的难度显然就增大了。所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也是不希望错过曹操损兵折将、士气低落的良机。不过,东吴孙权在背后的偷袭,最终让关羽的目标落空,还导致关羽丢了荆州和自己的性命。此战过后,蜀汉的实力受到严重损失,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