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堂的意义
清乾隆皇帝就曾将这里作为偶尔起居的便殿,辟出书房,并收藏古琴、古画。现同道堂内原状为清晚期遗迹,题匾多为咸丰帝御笔。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咸丰帝还曾在此殿传膳,并决定赴避暑山庄。咸丰去世前,将“同道堂”小玺赐予嗣位的载淳,与赐给慈安太后的“御赏”玺共同作为皇帝谕旨下发的凭证。后来实际上“同道堂”玺为幼君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掌握。殿东西有耳房各3间,卷棚硬山顶,耳房前隔有小院。同道堂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与咸福宫、同道堂围合成一个狭长的小庭院,庭院东南有一座井亭。堂前台阶两侧各有二汉白玉石台座,用来摆放香炉、神兽等。关于同道堂的使用,朱家溍先生在《咸福宫的使用》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文章引《国朝宫史续编》卷五十五:“咸福宫后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滋德含嘉’。东室高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琴德簃’。西室高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画禅室’”。由此推断乾隆时期同道堂作为咸福宫后殿,一度曾作为皇帝偶尔起居的住所。“同道堂”门额、明间正中的“襄赞壸仪”、东次间的“译经粹室”、东尽间的“克敬居”诸匾皆为咸丰御笔。根据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起居注”记载:“己巳,上在咸福宫后殿传膳”、“诣圆明园”、“启銮幸木兰”等语,可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前夕,咸丰帝曾在同道堂传膳,并已经决定赴避暑山庄。同道堂在晚清时期曾作为皮衣库使用。现为宫廷生活原状式陈列。
同道堂是什么意思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电影里的一句话,谁能解答?
解析:
『同道堂』、『御赏』两玺原是咸丰皇帝所用的闲章。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奕 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临终前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理政务。同时将「同道堂」、「御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据《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于载淳年幼,「同道堂」玺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代子钤印,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
「同道堂」、「御赏」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约至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结束,是晚清政治的见证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用的两方印鉴分别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赐给慈禧皇后一方"御赏"印;赐给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此印由懿贵妃掌管。并申明,凡谕旨,起首处盖"御赏"印,即印起;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即印讫。只有盖了这两方印鉴,谕旨方才生效。这两方印鉴非同小可,它是皇权的象征。
《热河密札》第十二札记道:"两印均大行皇帝所赐,母后用御赏印,印起;上(皇帝)用同道堂印,印讫。凡应用朱笔者,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皇帝刚死,停棺待葬,叫大行皇帝,也叫大行。《清后外传》记道:"文宗临崩,以印章二赐孝贞后及帝。后曰御赏,帝曰同道堂。凡发谕旨,分钤起讫处。""同道堂印后由孝钦后(慈禧)执用,想因穆宗(同治帝)年幼,故孝钦代钤。母后圣母,两宫分负其责焉"。
咸丰帝赐给皇后和幼帝的两方印是有深意的。他遗命八位王大臣辅弼幼主,而不是一二位,说明他考虑到了不使权力倾斜于一二人之手,造成王大臣大权独揽的局面。因为人多,八位王大臣可以互相牵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使八大臣一心扶持幼主,又赏给了皇后和幼帝两方印,代替朱笔,不钤印的谕旨不生效。这就授予了皇太后与幼帝以某种程度的否决权。
实践证明,这两方印鉴起到了遏制顾命八大臣权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