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的眼泪》
我迷恋大提琴,她细腻流转的旋律,时常在我血液里流淌浸没。
一次,先生发来一首大提琴曲,就是这首《杰奎琳的眼泪》。( 链接《 杰奎琳的眼泪 》 )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让我始料不及,那突如其来又消失无踪的弦音,直击心房。沉淀已久的弦音释放出的能量令人窒息,宣泄出的情绪让人潸然泪下。也让我好奇上网查找该曲的演奏者。
原来演奏者是英国英年早逝的杰出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杰奎琳的眼泪》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大提琴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
可能连老奥也没有料到,在《杰奎琳之泪》创作百年之后,真的有一位叫杰奎琳的大提琴手倾情演奏,而且是如此地打动人心。她短暂的42年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了演奏这一首《杰奎琳之泪》而生,几乎就是杜普蕾人生的写照。
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谶啊!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她的生命在演奏啊。
再扒一扒这天才的童年,五岁时,杜普蕾便嚷着让妈妈送给自己大提琴,开始在Herbert Walenn’s伦敦学校学琴。十一岁时,她便赢得the Suggia Award,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可是这样才华横溢的她,却因为多发性硬化症,在二十八岁时就告别舞台。
杰奎琳的天性决定了她似乎只能嫁给音乐,音乐在她不是技巧,而是她的人生全部。杜普蕾去世后,与杜普蕾的浓烈相比,许多音乐家的音乐显得苍白,黯然失色。由是,杜普蕾英年逝去,成就神话。有人说,世人只能傍着这个神话的边缘存在。据说马友友的技术与杜普雷相比还差一大截呢!
杰奎琳·杜普雷另一首传世之作《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堪称埃尔加最完美演绎版本。在杜普雷逝世三个月后,在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无法继续。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
所以有人评论,现世人生也许从来不公平,但艺术公平:艺术的不朽,借助艺术家生命的撕裂与毁灭建立起来。
杰奎琳之泪
初知杜普蕾是在2006年。
那年的秋天,朋友推荐了一首大提琴曲《Jacqueline's tear/杰奎琳之泪》。当时很好奇,这首《杰奎琳之泪》和杜普蕾究竟有什么关联?因为杜普蕾的全名就是杰奎琳·杜普蕾。
我无法准确的说出初听这首大提琴曲时的心理感受,认为它忽而悲切,忽而又开始尽情地倾泻出内心的积郁,让你浑身舒畅。
也很巧,不久后,我拿到了一盒DVD,英国影片《Hilary and Jackie/希拉里与杰基》(也译作《狂恋大提琴》、《她比烟花寂寞》)。关于这部传纪电影存在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影片的叙事风格带有浓烈的写实性,但是情节中对舞台下现实生活中的杰奎琳·杜普蕾的某些颠覆性的个性塑造,引起了包括她的家属在内的很多人的不满和质疑,以至于该片从没有在法国上映,以避免影片中的原型人物杰奎琳·杜普蕾的丈夫提出诉讼。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她的姐姐希拉里·杜普蕾在看了此片后告诉导演安南德·图克尔,这部影片十分真实。不论哪种说法正确,看过影片后,我对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提琴演奏家还是有了一些认识。
这位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耀眼的古典音乐明星。杰奎琳·杜普蕾不仅以其出类拔萃的演奏技巧闻名,在演奏时所展现的巨大的激情也让人倾倒。
有这样一个传说: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当时斯塔克并不认识杜普蕾,他说了一句:“像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的演奏,恐怕活不长久。”
杰奎琳·杜普蕾有着惊人的艺术天赋,五岁学琴,十六岁开始职业生涯。1973年在她的声誉达到顶峰时,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瘫痪、幻听,看物体有重影,遂告别舞台,不再公开演出。之后转为大提琴教学。1987年10月19日,杰奎琳·杜普蕾逝世,年仅42岁。
《杰奎琳之泪》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大提琴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连作曲家也没有料到,在《杰奎琳之泪》创作百年之后,真的有一位叫杰奎琳的大提琴手倾情演奏,而且是如此地打动人心。她短暂的42年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了演奏这一首《杰奎琳之泪》而生,几乎就是杜普蕾人生的写照。
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每次听过这首大提琴曲,都要流出激动的眼泪……
2012-10-23 21:46: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