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谁提出来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提出来的。拓展资料如下:1.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2.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3.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1937年10月19日,欧内斯特·卢瑟福因病在剑桥逝世,享年66岁。4.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5.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create_time]2023-06-20 16:47:38[/create_time]2023-06-28 15:06:3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谨记小柒6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c3f5183.Bvhd9V8yMpLkHfcL-rzunw.jpg?time=7615&tieba_portrait_time=7615[avatar]TA获得超过45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view_count]原子结构模型是什么?
原子结构模型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原子结构(也可称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为例,其直径约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径记录,在以毫米(mm)为单位的情况下,直径为1.4X10^-7mm,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并且原子与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质子或中子可能由内外两种平衡力构成的球型振动能量层。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层构造出各种各样比较稳定的原子核。词条详细介绍了中性原子模型、实心带电球模型、枣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阳系模型、波尔模型、有核模型以及查德威克模型。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正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等一大堆新问题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物理学家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create_time]2022-04-04 18:51:21[/create_time]2022-04-01 16:35: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初心少女呀[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10784f665761221f408b80a9d06a73e2.jpeg[avatar]学生[slogan]为人民服务,为大家求福利![intro]465[view_count]原子核由什么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原子的中央,约占原子99.95%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4g/cm^3。组成原子核的有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两种核子各由红蓝绿三色3个夸克组成)。当周围有和其中质子等量的电子围绕时,构成的是原子。原子核极其渺小,如以铀的的原子半径/原子核半径比例是26634,而以氢的的原子半径/原子核半径比例是是60250。但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5%原子的质量。原子核也有壳层结构,称为幻数:是能充满核壳层模型、提高原子核稳定性的核子数量(质子数加中子数),迄今已知的幻数有2、8、14、20、28、34、50、82、126。原子核里有π介子在质子与中子间来回穿梭(传递强核力),中子会放出π-介子变为质子,质子又会放出π+介子变回中子,原子核里的质子与中子借著π介子来回穿梭,互相转变就是强核力的作用方式(见下图)。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注:位元即比特
[create_time]2021-12-12 16:22:39[/create_time]2015-04-15 10:41:08[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張嘉年[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41f6f9a.b2xYNiGLIG9R8o2VuT2Svw.jpg?time=3295&tieba_portrait_time=3295[avatar]有一些普通的科技小锦囊[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53[view_count]原子核由什么组成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百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跃迁产度生光谱知,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质子道数相同的原子组成元素,版每种元素大多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权衰变。扩展资料原子核的自由度:1、π介子自由度在建立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同时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1,核结构理论又从核内非核子自由度的研究中得到了新的进展。以核集体模型为代表的广义核壳层模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些模型都只是从部分实验事实或观测现象出发,从某个侧面用类比方法反映核子系统的机制。2、夸克自由度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随着世界上各大型加速器的投入运行,粒子物理逐渐从核物理中分化了出来。上世纪60年代以后,粒子物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例如,在70年代初,格拉肖、萨拉姆和温伯格将弱、电相互作用统一在SU(2)×U(1)对称群的规范理论之中,并从多方面得到了实验上的直接和间接的证实。
[create_time]2022-09-28 19:10:44[/create_time]2022-10-13 19:10: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惠企百科[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343825d09bee196abf9cec8955c23e80.jpeg[avatar]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slogan]惠企百科网是一家科普类综合网站,关注热门中文知识,集聚互联网精华中文知识,本着自由开放、分享价值的基本原则,向广大网友提供专业的中文知识平台。[intro]452[view_count]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原子模型有什么不足?
但是,根据经典的电磁理论,带正电的核与带负电的电子的静电引力使电子产生了一个向心加速度,使电子绕核运动。而电子在获得加速度的情况下必定发出电磁辐射,这电磁辐射就要消耗能量,能量不断消耗的结果,将使电子的运动轨道越来越小,最后必然落到核上与核合为一体。此时,这个原子就要消失。这就是说,卢瑟福的模型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原子结构系统。而事实上原子是十分稳定的。因此,他的模型还有缺陷。
[create_time]2020-01-01 11:16:05[/create_time]2020-01-16 11:01: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5[alue_good]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uname]https://cambrian-images.cdn.bcebos.com/416054c6d34ebe07d3c2f266a643ab2d_1536120075520.jpeg[avatar]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20[view_count]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是核式结构吗?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是核式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玻尔的原子理论给出这样的原子图像:
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h/2π的整数倍决定;
3.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
E=hν给出。
波尔是卢瑟福的继承和发展,即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但是怎么画这个图我也没什么好建议:(
[create_time]2023-02-07 18:16:34[/create_time]2023-02-22 13:11: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余烟琦钗[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d0e0b39.qifW-n6GHwHycAmBTay3cA.jpg?time=10652&tieba_portrait_time=10652[avatar]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
简述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及其成功之处
第一种:道尔顿模型,认为原子是密不可分的;第二种,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空间结构中均匀分布着电荷现代原子模型,认为电子是呈电子云分布,其出现在某个位置是随机的。第三种,卢瑟福模型(枣糕模型),认为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且占据了原子大部分的质量,电子绕其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不带电的,既然从原子中能跑出比它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电子来,这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也说明原子里还存在带正电的东西,它们应和电子所带的负电中和,使原子呈中性。扩展资料: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1891年生于英国,曼彻斯大学毕业后,专攻放射性现象的研究。 后到剑桥大学,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取得许多成绩。 1935年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到美国从事核武器研究。 1974年逝世。他发现,中子和质子质量相同,但是他不带电,中子的存在解释了为什么原子的质量要比质子和电子的总质量大,他也因发现中子而获1935年度诺贝尔奖。
[create_time]2020-12-07 11:35:03[/create_time]2019-03-12 03:10:10[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2[alue_good]林喳喳lyx[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be80ce._vFvw-SH1OJgkeMvwbE3OQ.jpg?time=5528&tieba_portrait_time=5528[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326[view_count]谁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
[create_time]2022-03-02 09:27:52[/create_time]2022-01-20 21:42: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娱说娱话[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993225213,3477879718&fm=3012&app=3012&autime=1689304177&size=b200,200[avatar]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8[view_count]
谁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贝克勒尔的电子发现和天然放射现象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电子发现后,由于原子是中性的,说明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部分,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此外,贝克勒尔的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出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扩展资料:传统原子结构的其他探索道尔顿经过对物质的深入研究以他非凡的科学洞察力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汤姆生曾担任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险室主任。他在1897年首先发现了电子,并确认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奥秘,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由于发现了电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他最成功的实验时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进行了著名α粒子轰击金箔的散射实验。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
[create_time]2020-07-20 21:35:16[/create_time]2012-03-18 23:42:17[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4[alue_good]拾遗学姐[uname]http://pic.rmb.bdstatic.com/0db682138a253ec46bf380522fcf1dcb.jpeg[avatar]爱生活,爱心理学,喜欢美好[slogan]爱生活,爱心理学,喜欢美好[intro]8275[view_count]原子核式结构
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核式原子结构是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在卢瑟福提出其核式原子结构之前,汤姆逊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枣糕式”的电子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大的、具有弹性的冻胶状的球,正电荷均匀地分布着,在这球内或球上,有负电子嵌着。这些电子能在它们的平衡位置上作简谐运动。原子核模型分类1、液滴模型主要的实验事实依据是核的密度为很大的常数,显示核基本上是不可压缩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近乎为常数,核的结合能正比于核子数,表明核力具有饱和性,核子只与邻近的几个核子相互作用。这与宏观的液滴甚为相似。2、核壳层模型因研究幻数而提出的核模型。大量实验事实显示随着核内质子和中子数增大,核的性质呈现某种周期性变化,当质子数Z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以及中子数为126时,原子核显得特别稳定,在自然界的含量也比邻近的核素更丰富。这些数称为幻数,具有幻数的核称为幻核。这与核外电子填满壳层时的惰性元素化学性质特别稳定有类似性。3、综合模型又称集体运动模型。是在壳层模型和液滴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考虑核作为集体的转动和振动,另一方面考虑每个核子又在一个变动的非球对称的平均势场中作独立运动,这两种运动还有相互影响。根据综合模型可很好说明核的转动能级和振动能级,关于核的电器极矩、磁矩以及γ跃迁率的计算和实验值的符合程度也都有明显改善。
[create_time]2023-02-02 16:20:12[/create_time]2023-01-27 19:01: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TCandy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7b81fc1.V-ASGbPkJemj9kE30OVBJQ.jpg?time=4300&tieba_portrait_time=4300[avatar]TA获得超过18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view_count]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提出的。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卢瑟福个人语录:1、这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好像你用一颗15英寸大炮去轰击一张纸而你竟被反弹回的炮弹击中一样。很生动地叙述了汤姆逊模型碰到的困难,即原子不可能是质量均匀分布大小为1埃的球。2、科学研究,除了物理就是集邮。在卢瑟福的时代仅物理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和理论架构,而其他科学如生物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分类和猜测的阶段。3、如果你的实验结果需要一个统计员,那你就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实验了。好的实验应当是明晰,清楚的。不过今天大型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不但需要统计员,还需要大型计算机的帮助。
[create_time]2023-03-24 09:39:29[/create_time]2023-03-30 10:24:3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教育学堂77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a4b3de7.TIgid4cWT40qJXdPXSctVQ.jpg?time=7499&tieba_portrait_time=7499[avatar]TA获得超过47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5[view_count]物理原子结构知识总结
物理原子结构是高中物理选修模块里的一个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物理原子结构知识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原子结构知识:原子核结构模型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⑴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⑵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⑴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和马斯顿完成的。 ⑵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约为10-15m,原子轨道半径约为10-10m。 ⑶光谱 ①观察光谱的仪器,分光镜 ②光谱的分类,产生和特征 发射光谱连续光谱产 生特 征 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明线光谱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由不连续的一些亮线组成 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后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而产生的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由一些不连续的暗线组成的光谱 ③ 光谱分析: 一种元素,在高温下发出一些特点波长的光,在低温下,也吸收这些波长的光,所以把明线光波中的亮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称为该种元素的特征谱线,用来进行光谱分析。 物理原子结构知识:氢原子光谱 物理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能级 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m)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n)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Em-En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⑶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create_time]2022-06-13 11:32:33[/create_time]2022-06-23 11:43: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天罗网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5668a1.MCbbKeRMln4YrBR5C-et5Q.jpg?time=4976&tieba_portrait_time=4976[avatar]TA获得超过522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物理原子结构知识点
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物理原子结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原子结构知识点 1. 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 对于公式: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无论原子还是离子,该公式均适应。 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质量数A写在原子的右上角,质子数Z写在原子的左下角,上下两数值的差值即为中子数。原子周围右上角以及右下角或上面均可出现标注,注意不同位置标注的含义,右上角为离子的电性和电荷数,写作n ;右下角为微粒中所含X原子的个数,上面标注的是化合价,写作 n形式,注意与电荷的标注进行正确区分,如由氧的一种同位素形成的过氧根离子,可写作 O(-1) 。 物理原子结构习题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费米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2.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B.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短,可利用它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 C.γ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β粒子的强,可利用它检查金属内部伤痕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 3.卢瑟福在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认为电子不会对α粒子偏转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α粒子与各电子相互作用的效果互相抵消 B.电子的体积很小,α粒子碰不到它 C.电子的电量很小,与α粒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D.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算碰到,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偏转 4.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选项前的字母) A.最多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n=4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波长最长 C.从n=4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 D.从n=4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5.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6.下列说法正确确的是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
[create_time]2022-06-04 02:44:49[/create_time]2022-06-16 11:46:1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新科技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3abb5d4.9j2BQAKGQsFp7PChsWf0LA.jpg?time=4982&tieba_portrait_time=4982[avatar]TA获得超过48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view_count]原子的组成是什么?
原子的组成是由中子和质子决定的。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负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原子的起源:稳定的质子和电子在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内出现。在接下来的三分钟之内,太初核合成产生了宇宙中大部分的氦、锂和氘,有可能也产生了一些铍和硼。在理论上,最初的原子(有束缚的电子)是在大爆炸后大约380,000 年产生的,这个时代称为重新结合,在这时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使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了。自从那时候开始,原子核就开始在恒星中通过核聚变的过程结合,产生直到铁的元素。像锂-6那样的同位素是在太空中通过宇宙射线散裂产生的。这种现象在高能量的质子撞击原子核时会发生,造成大量核子被射出。比铁重的元素在超新星中通过r-过程产生,或在AGB星中通过s-过程产生,两种过程中都有中子被原子核捕获。像铅那样的元素,大都是从更重的元素通过核衰变产生的。
[create_time]2022-02-21 14:59:54[/create_time]2022-02-26 15:27: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娱乐八卦爱好者[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f776f02.1UA6263vHT4y1jKWbY3V1A.jpg?time=4987&tieba_portrait_time=4987[avatar]TA获得超过1918个赞[slogan]我是教育知识小达人,乐于助人~[intro]2519[view_count]原子的组成是什么?
原子的构成: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均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原子的影响原子的力量很大,其中原子核的能量被释放之后会有相对的危害。但也有好处,就是我们善于利用的话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其中原子核的放射我们可以让植物吸收来减少我们的伤害。但我们通常可以做的是尽量少用有原子能量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了。要善于观察和及时了解新的方法才可以更好地预防。
[create_time]2022-03-24 14:48:02[/create_time]2022-04-02 17:50:4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alue_good]四叶草聊职场[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00a28b07456c9775a87da124dfd71b2b.jpeg[avatar]专注于职场的能力提升[slogan]专注于职场的能力提升[intro]11223[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