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古诗

时间:2024-07-15 04:05:09编辑:阿奇

《望洞庭》全诗?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全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的字面意思: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create_time]2022-12-13 07:44:51[/create_time]2022-11-20 06:22:12[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大愚若智4[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9dae33bdc7ca7bcb0a46d42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专注古诗词鉴赏、文言文。[slogan]专注古诗词鉴赏、文言文。[intro]286[view_count]

《望洞庭》古诗

诗意: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拓展资料: 1、原文: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3、诗人介绍: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望洞庭的作文怎么写 时序已交仲秋,大诗人刘禹锡正走在转任和州的路上。 天色渐渐晚了,诗人投宿在一家客栈。 月光如轻纱一般笼着大地,周围的一切显得异常清幽、空灵。 诗人想到自己曾多次观赏过的洞庭湖,“今夜,我何不凭栏遥望,看看这月光下的洞庭湖会是什么模样?”诗人心底暗道。 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竟这般澄彻空明,与秋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更显得宁静、和谐。 迷迷蒙蒙的湖面,跟未经磨拭的铜镜一般,给人以安宁、温馨之感。 诗人不禁纳闷:这往日的浩浩荡荡、浊浪排空,怎么一点儿影子都寻不着了呢?“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 风平浪自静吗!”诗人拍着脑门叫道。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 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发青翠,洞庭水越发清澈,山与水浑然一体,就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太叫人喜欢了。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诗兴大发,欣然赋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改写>作文 改写《望洞庭》 黄栗小学六(1)班 王升 人们都说洞庭湖是世界第一大湖。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和朋友一起去观赏了那里的美丽风光。 晚上七点整,我们赶到了目的地,匆匆吃过夜霄,就漫步在洞庭湖边。 嗬!好迷人的景色啊。 仰望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显得那么明亮,就像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在缓缓地跳着圆舞曲。 再看看洞庭湖,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湖光和月光相映生辉,使人感到是那么温柔,那么迷离。 平静的湖面就像是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光彩照人。 洞庭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古木参天,苍翠欲滴。 远 远望去,那宽阔的湖面就像是一个白色的大银盘,湖中的小岛活像是蹲在盘中的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螺。 看了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由得赞叹道:迷人的洞庭湖果然名不虚传啊!这时,我诗兴大发,高声吟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改写作文 如诗如画的洞庭湖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 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 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 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 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 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 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 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 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 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 怎么改写《望洞庭》的作文400字 改写《望洞庭》在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一家人漫步在洞庭湖边。 嗬!好迷人的景色啊!仰望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显得那么明亮,就像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在缓缓地跳着圆舞曲。 再看看洞庭湖,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湖光和月光相映生辉,使人感到是那么温柔,那么迷离。 平静的湖面就像是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光彩照人。 洞庭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古木参天,苍翠欲滴。 在月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如海市蜃楼般,薄雾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四野。 渐渐地,灯光模糊了,树影模糊了,百里外的人影模糊了,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但远远望去,君山是碧绿的,绿得像一个美丽的青螺,洞庭湖是银亮的,亮得像一个大银盘。 那君山就像放在银盘里的青螺。 看了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由得赞叹道:迷人的洞庭湖果然名不虚传啊! 望洞庭改写 作文300 展开全部 如诗如画的洞庭湖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 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 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 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 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 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 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 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 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 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 望洞庭描写景色的小作文 秋风瑟瑟,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淡淡的银光喷洒下,显得孤独寂寞。 风吹来,空荡荡,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宁静柔美。 洞庭湖在夜色下是那么静,不起一点波澜,在月光下,湖水澄澈极了,透亮,又反射出淡淡银光,好像与那天空中的月亮融为了一体。 月光,水光,柔和,美丽。 风停了,整个湖面上静悄悄的,听不到一丝声音,一切好像凝固了,时间停止了流动,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一声鸦啼打破了寂静,洞庭湖好像又重新注入了活力,依然是那么平静,但却生机勃勃。 此时的湖到真如那未打磨的镜子一般。 湖水好像停止了流动,倘若不知那是湖,走到跟前都以为是陆地。 风儿静了,月儿静了,一切都静了。 这碧绿幽深的湖水宛如一块玉,冰清玉洁的光滑。 今夜无雾,一切景象都在月光下看的清清楚楚。 远山,高高低低,却都是那般的翠。 大自然对洞庭湖的山水毫不吝啬,到处泼洒绿色,渲染的像一个绿色的世界。 “草色遥看近却无”若站在远处遥望,那山,那水,更加的绿了。 绿的鸟儿落了,鱼儿沉了,人儿醉了。 在这湖水的中央,有一山,山映水,水映山,风一动,吹起了山上的草儿,吹皱了水的脸庞。 一切都是那么融洽,和谐。 静静的湖面像一个白色的银盘,在湖的中央,有一个座青的山,好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 刘禹锡望着这美景,突然诗意大发,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将《望洞庭》改写成作文怎么写 展开全部 改写《望洞庭》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姐姐来到洞庭湖上。 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 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 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 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 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 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 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 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 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 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 望洞庭古诗改写成作文350字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上没有一丝风,一点声音,一轮明月镶嵌在天空之中、月色明朗的夜里。 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仿佛一面从未打磨过的铜镜。 我登上宝塔,望着洞庭湖湖旁的绿树红花:“真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呀,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月亮正在臭美呢,我正陶醉在这怡人的景色中时,我来到洞庭湖前,起风的时候,这使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婷婷玉立。 远远望去,一座君山站立在洞庭湖的正中心,有名扬中外的名胜古迹,有隐藏在山林中的深山古刹,谭面无风镜未磨,那面海洋镜就是洞庭湖。 没有起风的时候,她就是一面无暇的镜子原文,山上有着高大挺拔的百年老树..我看到那淡淡的月光洒到湖面上,竟见到了我的老朋友!”他立刻举手称赞:“好诗,好诗,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这翠绿的君山好似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望着湖中翠绿的君山: 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在一个秋高气爽。 这洞庭湖银光闪闪如同一个白银盘:“真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啊,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秋月。 瞧。 月光下的洞庭湖..,一会儿扑粉,显得十分柔美和谐。 银光闪闪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我来到了最佳观赏洞庭湖的地方——楼塔。 那天,月亮像一个刚刚熟的香蕉一样,金黄金黄的,星星像一群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在那墨蓝色的天空中跳着属于她们自己的舞蹈!这会儿他正在饮茶呢,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望洞庭》,不由得低声吟诵起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或。 来游览洞庭的人原来不只我一个!” 这洞庭鱼米乡,谁不记心中啊,我忍不住赞叹道。 其实啊,她对着那面海洋镜一会儿梳头。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还高声吟道,美丽极了。 就好像是洁白的盘子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看到这里,湖面显得格外和谐。 水面上风平浪静,月光把湖面印的就像一面大大的没有任何擦痕的铜镜一般。 放眼远眺洞庭湖,我意外的发现,她的脸上就出现了许多皱纹,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瞧,把清冷的月光洒向湖面,湖光与月光融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湖的中央还有一座树木葱茏的“君山”..;望着洞庭湖上的良辰美景!”我得到了他的提示后,立刻附和道:“湖光秋月两相和,碧空上... 1、秋天的一个夜晚,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美丽的洞庭湖畔,观赏这美丽的秋夜湖景.洁白如玉的一轮圆月发出柔和清亮的光,与清澈有波浪的湖面交相晖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澈的湖水里倒影着美丽的月亮,月亮衬托着微波粼粼的湖面.在月光照耀下隐约可见倒映在湖中的影子.无风吹拂的洞庭湖,如未磨过的青铜镜一样,少了几分光泽与色彩,但却反映着朴实、纯朴的洞庭湖的另一面.从远处望洞庭湖的山山水水,就觉得更加的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望洞庭》古诗


[create_time]2022-11-06 12:37:01[/create_time]2022-11-16 11:38: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47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8[view_count]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刘禹锡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1、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2、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3、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4、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5、济:渡河。 6、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7、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赏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create_time]2022-07-03 09:49:14[/create_time]2022-07-14 09:17: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900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view_count]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的诗意: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create_time]2022-12-12 11:21:14[/create_time]2015-08-13 21:18:5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大愚若智4[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9dae33bdc7ca7bcb0a46d42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专注古诗词鉴赏、文言文。[slogan]专注古诗词鉴赏、文言文。[intro]66[view_count]

望洞庭的古诗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内容品读:《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create_time]2022-08-30 22:23:56[/create_time]2022-09-12 20:45: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影子分享休闲娱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3c0ede.AIeohBrC_mI66-T1P0SNdQ.jpg?time=5454&tieba_portrait_time=5454[avatar]TA获得超过2786个赞[slogan]分享休闲娱乐知识帮助你我他。[intro]72[view_count]

望洞庭的古诗

望洞庭的古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create_time]2022-12-13 11:03:24[/create_time]2022-12-09 14:44: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ZZ周末0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6d364f3.kPFzLp1Mpiuc1RPUf-c9uQ.jpg?time=4450&tieba_portrait_time=4450[avatar]TA获得超过16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

望洞庭的古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和谐 未:没有 翠:绿色

解释: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平静好像铜镜没有打磨。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白银盘中托着一青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创作背景: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人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间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靠的约有六次。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写下了所见的美景,作者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还可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create_time]2022-07-01 23:00:44[/create_time]2022-07-16 23:00: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happy一抹笑fl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f69f94.pEoMYCvnYiPYINxBOac_ug.jpg?time=4215&tieba_portrait_time=4215[avatar]TA获得超过14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7[view_count]

《望洞庭湖》古诗全文及翻译内容是什么?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逐句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全译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湖: 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 湖面的波光。
两: 指湖光和秋月。和: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 指湖面。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赏析
诗词句解写作特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诗从一个“望”字着眼,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词整体写作特色: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create_time]2022-11-20 22:08:16[/create_time]2022-12-05 18:23:44[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135******9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b57f206.Vg9qcK9Skna4seCYJ1oNJw.jpg?time=10586&tieba_portrait_time=10586[avatar]超过3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81[view_count]

《望洞庭湖》的全文解释是什么?

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赏析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create_time]2021-10-06 13:04:33[/create_time]2021-10-14 13:26:15[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骄学相长[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56f7fce9c31373f083020092?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乘风破浪,百舸争流。[slogan]乘风破浪,百舸争流。[intro]1178[view_count]

上一篇:宏愿天全

下一篇:robin willi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