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

时间:2024-08-03 03:30:11编辑:阿奇

《坛经》笔记1《坛经》说了些什么?

《坛经》笔记1

        六祖开悟之后,经过一十五年的历练,登坛弘法,开口便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围绕这四句话,六祖讲了一生,收集起来,就是我们看到的这部《坛经》,整部《坛经》,就是这四句话的注释和展开。


        菩提,是觉悟、明白的意思;自性,就是自己的性质,自己的空性。这四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觉悟明白了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会用这个清净之心,就可以直接成佛。


        或者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明明白白、空空荡荡、本来清净的那个状态,就是自己的心,只有用这个心,才可以直接成佛。


        换句话说,学佛修行,首先要搞明白,自己那个灵明不昧、清清净净的空性就是心、就是佛,见性要明心,成佛须见性。这是禅宗的根本要义。


        人们平常只知道有形有相的自己,这个自己各人各样,人人不同,有生有灭,变化无常;不知道无形无相的自己,这个自己,也就是空性,在圣不多,在凡不少,无别无异,不生不灭。


[create_time]2022-06-13 21:01:41[/create_time]2022-06-22 06:51: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谦逊还清新的小萨摩耶906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7540ce8.sNcBSJ6IAD8Yxg-J41YGjA.jpg?time=5189&tieba_portrait_time=5189[avatar]TA获得超过65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view_count]

《坛经》摘要

《坛经》是禅宗经典。四篇前言已经把本书的内容介绍得很清楚了,但究竟怎样理解和体会还要看个人的修行。

摘录书中对十品的解读


“行由第一”,记述了惠能应韶州刺史韦璩等之邀,于大梵寺内为众生升座说法的过程。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述了惠能幼年丧父,“于世卖柴”,忽闻经语,“心即开悟”,遂前往黄梅,“参礼五祖”的得法因缘,以及获得五祖弘忍所传衣法,成为禅宗六祖的过程。本品是整篇《坛经》的主题,此后九品,则皆是围绕于此的分论。


“般若第二”,记述了惠能大师应韦璩刺史之请,为信众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过程。这是一种能够度化众生,到达涅槃彼岸的大智慧。惠能在此讲述了自性般若智慧的意义和修行方法,其中涉及诸多禅学理论问题。


“疑问第三”,有疑而问,应问而答,应答而解。“疑问品”记述了惠能大师在法会上为弟子解开心中疑惑的过程。在本品中,韦刺史代表所有弟子向惠能大师提出了三大疑问:第一,何为功德?第二,持念“阿弥陀佛”可否往生西方?第三,在家弟子如何修行?惠能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发挥了禅学的创新思维。


“定慧第四”,记述了惠能大师从不同的角度对众人开示定与慧的关系,一行三昧的真义,以及南宗顿教法门的宗、体、本。关于定与慧的关系,惠能大师开示道:“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所谓“一行三昧”,关键是要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坐、卧,都恒常保持一颗真实清净的直心。南宗顿教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坐禅第五”,在本品中,惠能大师对那些执著于固守本心、观想净相的枯木坐禅的方法给予了批评,直言单纯的枯坐或者守定是成就不了佛道的。这其实也是对当时神秀一系的禅修理论和传统佛教的禅学理论的批判。进而详细阐发了他对坐、禅、定的理解,对传统的坐禅、禅定做了重新的界说。


“忏悔第六”,在本品中,惠能大师向大家讲述了“自性五分法身香”“无相忏悔”“四弘誓愿”“无相三归依戒”“一体三身自性佛”的法门。“忏”为发露悔过过去所作的旧恶,“悔”为知错以后发誓不再作,合之才为“忏悔”。只知道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不是真忏悔。惠能大师在此还特别强调了与传统佛教所讲的“忏悔”不同的“无相忏悔”。


“机缘第七”,记载了惠能大师应广大信众的需要,把握时机,应机说法,随缘开导。尽管人的根器有利钝之别,但是真如本心,般若本性却是毫无差别的。在惠能大师与信众相聚之时,有问有答,有疑有破,随机遇缘,禅机就在这一问一答间显现了出来。


“顿渐第八”,记述了五祖弘忍以后,禅宗分化为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虽然南宗惠能大师与北宗神秀大师之间并无宗派之别,但是两派门下的弟子却时常相互非难、争议,其中既有潜入曹溪法会学法的志诚,也有奉命谋害六祖惠能大师的志彻,还有前来故意非难惠能大师的神会。本品中,惠能大师就针对志诚、志彻、神会三人,进行了应机说法,向他们开示了南宗顿教法门,三人听法后,均皈依曹溪,成为惠能大师门下的著名嗣法弟子。


“宣诏第九”,本品记述了武则天、中宗下诏,派遣内侍薛简前往曹溪请惠能大师进宫供养,惠能大师托辞年老有病,不肯进京,并开示薛简的经过。


“付嘱第十”,这是《坛经》的最后一品,记载了惠能大师圆寂之前最后付法嘱托诸位弟子的过程,是惠能大师的最后说法也是临终遗言,将大师一生中所说之法进行了总结,并记录了惠能圆寂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create_time]2022-07-21 18:31:55[/create_time]2022-08-01 19:26: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梦之缘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1bbd3bf.dco3O7-9qhUybkm7i_05jw.jpg?time=4772&tieba_portrait_time=4772[avatar]TA获得超过816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view_count]

佛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单就接纳自我这一点而言,佛法的精神与心理学并不冲突。撇开宗教因素,单从佛学研究,推荐你看看《百法明门论》。我比较喜欢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另外,陈兵老师所著《佛教心理学》也很全面地介绍了佛教心理学的内容。

现在我们谈到心理学,其实指的是沿革自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各家各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学意见。不过,基本上都是把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面: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佛教心理学把个体意识就分了八个层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然后又分为其它种种,如:
第二,心所有法五十一,分为六位:一、遍行五;二、别境五;三、善十一;四、烦恼(根本)六;五、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四。
一、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二、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根本烦恼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恶见)。
五、随烦恼二十:
①、小随烦恼十: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
②、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
③、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学佛修行首先要接受每个人都有这些心理状态。所以你看,佛学的接纳自我,是建立在更细致地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的。不但不矛盾,可以说佛教的心理学包含了西方心理学诸多学说的分析。(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一个和尚朋友要去大学学习心理学课程,与教授深谈了几个小时后,那位心理学教授这样说的。)


[create_time]2016-03-21 02:32:59[/create_time]2010-06-12 09:24:34[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11[alue_good]弭俊语K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de8ae9.zfN2ZltJx_GVbc0v6cS3CQ.jpg?time=3068&tieba_portrait_time=3068[avatar]TA获得超过561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248[view_count]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潜意识。佛教怎么看这个概念?佛教承认有“潜意识”吗?

摘录的一段文章(出处不详):佛教唯识思想与心理学

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了潜意识理论,后来他的弟子荣格,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等理论,荣格对东方的佛教、禅、瑜伽等,有相当精深的研究。荣格吸收东方佛教思想,进一步将人的精神领域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人潜意识就像一座记忆仓库,储存着个人被压抑的心理情结;集体潜意识则储藏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潜在原始意象;从某个角度讲,这些理论与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十分相近。
“阿赖耶识”来自于佛教的唯识理论,一切被认为真实的外在现象都只不过是被某个根源性的东西所表现出来,这个根源性的东西,也就是最深层的心理活动,称为「阿赖耶识」。 唯识思想认为一切存在是被阿赖耶识表现出来的东西,本身并无独立存在之实体。亦即是说,你所看见的事物、听见的声音、亲身的经验都是内在心识的反映。
这里所指的阿赖耶识有点类似荣格的集体潜意识,“阿赖耶识”与“集体潜意识”有许多相似之处:1、二者都包括了社会历史性,并非纯粹是个人经验所形成的结果。2、二者都是社会历史的输入,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社会文化性的沉积,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行为,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阿赖耶识”的种子同样是人的社会行为即“染”和“熏习”的结果。3、潜意识与阿赖耶识对于表层意识都具有决定的作用,影响人的判断,知觉以及思维方式。佛教唯识论所说的意识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说的意识的一致性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这些理论都认为意识根源于潜意识。佛教唯识论认为意识是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的变现,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潜意识通过前意识产生出来的,荣格则认为意识是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他们都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的窗口和枢纽,即意识不仅感受认识外在的世界,而且感受认识内在的世界,并且能够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最后,这些理论都认为意识有直觉的功能。弗洛伊德和荣格都认为,所谓意识就是对外在事物和内在潜意识的直觉或直接观照;而佛教唯识论所说的五俱意识(分别与眼、耳、鼻、舌、身五识相应的意识)或独头意识(不需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中介,直接认识阿赖耶识内在种子的意识),其中都有很大的直觉成分。
当然,这些理论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在承认直觉思维的同时,还承认理性思维。意识是由阿赖耶识中见分派生出来的。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则把意识主要说成是直觉,认为理性意识是即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起很大作用的。
其二,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没有主体。它就象一面没有主人的镜子,一方面鉴照外在的境象,一方面鉴照阿赖耶识自身。如果说它有主人,那么这个主人则是末那识,末那识是自我的代表,是染污识,是应该破除的。而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中,意识都是自我的代表,决定着自我的性格和形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程度,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风范。在荣格看来,由于意识层次中人的心态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人有不同的性格。
其三,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为,摆脱末那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现所谓的“大圆镜智”。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则执行现实原则,对热衷于快乐原则的无意识加以监督和节制。在荣格的理论中,意识仅仅是通道,即实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之间的沟通。


[create_time]2010-04-08 09:49:33[/create_time]2010-04-21 15:17:50[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12[alue_good]at433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2ec2b86.KkWggEe2t-X075Dzp-iycw.jpg?time=2964&tieba_portrait_time=2964[avatar]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68[view_count]

文学与宗教的区别

文艺复兴以来,始终存在着对宗教进行严厉批判、妄想消灭宗教的思潮和代表人物。但宗教始终没能被消灭。事实上,除了象道教这样缺乏改革冲动的宗教以外,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不但没有衰亡,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象基督教神学在二十世纪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思想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曾经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学代宗教”的主张,但他们的论点不但从学理上站不住脚,而且也已为历史事实所击碎。值得注意的倒是这样的一个事实:吕澄、李淑同和刘小枫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从美育走向了宗教。这说明了宗教有其本身不可代替的价值。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摧毁宗教,其他文化形式也不可能取代宗教。
宗教是不可以被取代的。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宗教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假如阿拉伯人没有伊斯兰教,假如西方人没有基督教,假如中国人没有佛教,那么他们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设想有一种文化会脱离了宗教而发展是愚蠢的。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蠢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因而与人的生存本质相关。历史上的宗教可能被意识形态的毒质所污染,但宗教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宗教的本质是永远是纯净的。它既在于它自身之中,又内在于一切文化形式中。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皆不能摆脱宗教。
回顾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历程,可以看到宗教与文学的关联。我们可以列举出相当一批与宗教文化关系密切或有着不同程度关联的现代中国的重要作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巴金、老舍、曹禺、冰心、许地山、丰子恺、郭沫若、郁达夫、茅盾、沈从文、艾青、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林语堂、废名、张爱玲、庐隐、萧乾、宗白华、夏沔尊、冯至、施蛰存、张资平、何其芳、孙犁……等等。“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各不同时期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家都与宗教文化有着某种关联。”(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3页)这种关联的发生是很自然的。尽管五四时代及其以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占有压倒优势,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宗教情结却始终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近代传入的基督教和固有的儒、佛、道传统合流,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维系了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并若隐若现地通过种种途径表现出来。在观念层次上,尽管与日本、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也还是不乏对宗教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当属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许多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冲突,对它的影响要做正确的评价和分析。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基督教激活了中国人已经气息奄奄的信仰精神,使中国人从委顿中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一如当初佛教初传时候一样。中国新文学的先驱们就已经注视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独特作用和价值。陈独秀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七卷第3号上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表示了热烈的颂扬。在他看来,“基督教是爱的哲学”,“基督教的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别的都是枝叶”。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如果说陈独秀还主要限于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来鼓吹基督精神的话,那么鲁迅则直接切入了文化和文学的内核。他在著名的《摩罗诗力说》里高度评价了希伯来文学的殊胜意义:“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他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在中国的出现,这里面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深沉的基督教精神。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以人道主义的“爱的哲学”通向了基督教的“博爱”主题。他说:“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也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近代文艺上人道主义思想的源泉,一半便在这里。”(《圣书与中国文学》)还从艺术发展的角度肯定“文学与宗教确有关系”,“文学的发达,大部出于宗教”。“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
从创作实践来看,新文学中出现了一批深刻体现基督教精神的作家和作品。冰心 作品中的“爱”的主题,明显来自作者对基督教的博爱精神的深刻体认。而随着新文 学的不断深化,基督教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郁 达夫作品中无休止的忏悔意念,曹禺作品中摆不脱的原罪倾向,巴金作品中醇厚执着 的人道主义责任感,老舍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平民意识,以及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等等, 这些蕴涵着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艺术思考,无疑使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内涵方面具有了 某种新的文化特质。”(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

佛教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影响也许更加值得我们注意。以杨仁山先生为首的佛教居 士和僧人,使中国佛教从明末以来的极度式微的局面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了复兴之 路,给中国近代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佛教中本来所有的自由精神、独立意志、进取精 神和牺牲精神与近代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相结合,使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重 新焕发了活力。一方面是新的具有入世精神的“人间佛教”佛教的形成和发展,另方面是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佛教精神的新展现。以鲁迅为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作家 中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最深刻的人物。他的作品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他对日常生 活中的平庸和卑微的小人物的描写,常常使人喘不过气来。他关注人的苦难,关注中 国人的国民性,其实都与他对佛教的偏好有关。佛教本来就起源于解脱人生苦难的要 求,而人生最难摆脱的当然是死亡的威胁。鲁迅从自身的苦难中体会到了人的生存的 严酷,从而孳生出解脱的大愿。他探寻过多种道路,包括外在社会政治革命。但鲁迅对政治革命实际上并不报多大的希望。《阿Q正传》典型地表明了这一点。所谓的“国民的劣根性”其实植根于人性的黑暗中,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始无明”中。所以鲁迅始终是很悲观的,这使他既摆脱了一般作家的肤浅的乐观主义,也使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穿人生的苦难,与政治操作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其他一些人那里,佛教文化的表现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苏曼殊的作品尽管不多, 却能以惊才绝艳的文笔,写出佛法追求与爱欲之间的深刻纠缠,突显了悲剧性的意味。而周作人、废名、丰子恺等人则以从容而优雅的笔触,表现了一种禅的精神。宁静淡泊、清幽旷远的人生境地和舒缓雅洁、坦荡从容的心绪,使读者在动荡混乱中依稀看到了一片古老的精神家园。但这决不是对传统佛教和禅宗的简单回归,而是灌注了近代文化精髓、荡涤了传统文化渣滓的新的精神意向。其他的作者如许地山、沈从文等则表现了一种把多种宗教结合起来的意向。许地山的《债》里即包含着三层意蕴:第一层是还债人的佛家慈悲为怀的心肠和儒家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第二层是岳母所信奉的顺着境遇做人,弃绝非分之想的道家人生哲学;第三层则是“还债人”那种深刻而莫名的基督教的忏悔意识和献身精神。这种多重宗教意蕴还可以在林语堂等人那里看到。

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不止体现在宗教情结上,还体现在叙事结构、艺术语言和艺术意境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浓烈的抒情性和深层次的隐喻性,显然来自基督教文学的刺激。佛教文化对现代白话文运动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而艺术氛围和意境的营造,则与宗教意识的流注密不可分。
文学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同样是不可分割的。尽管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对宗教采取了极端的态度,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又明显地呈现出自身固有的活力。在作家的笔下,宗教精神和宗教意识也多姿多彩地表现出来。贾平凹、张承志、张炜等人的创作,显然自觉地走向了某种宗教追求。尤其是张承志的《心灵史》,极其悲壮地展示了一个民族为信仰而战的历史,在当代文学中具有震撼性意义。这也许象征着未来中国的精神路向。


[create_time]2013-07-10 11:43:43[/create_time]2013-07-25 10:31:18[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24[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830[view_count]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宗教经典故事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来源之一,例如《圣经》对文学的影响。其次,宗教思想观念与人物形象塑造对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鬼魂形象的塑造。此外,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艺术表现技巧,例如佛教文学中的想象和散韵并用的文体对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日益疏远,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宗教倾向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恣意嘲笑讽刺宗教的伪善。


[create_time]2023-06-07 02:08:45[/create_time]2010-12-10 07:06:08[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宰父水彤71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3160af.P_2hHOVPTDZj7NCz6aLGDA.jpg?time=10440&tieba_portrait_time=10440[avatar]超过3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176[view_count]

禅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请教出处及其意义?

禅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出自璎珞经,其意义是真空妙有的如来真实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解说的,同样也不能用思维去推测。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人有八个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如,每个人都具足,但是一般凡夫体会不到,更别说为之所依。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所以不论你怎么用思维,作意,思考,这些都只是【意识】的层面。所以经文告诉我们【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任何的境界显起,都是虚妄的,都不是你的法性真如。不要执着于言语,同样也不要执着于心境。扩展资料:佛学术语,又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心念之处灭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之异名,心者迁流于刹那,皆云心行。璎珞经下曰:‘一切言语断道心行处灭。’维摩经阿_佛品曰:‘一切言语道断。’止观五上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仁王经中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俗作‘同断’者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议没有了,心行处灭,思没有了,叫不可思议。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绝言,故谓言语道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create_time]2022-12-14 16:35:34[/create_time]2022-12-29 16:35: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惠企百科[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343825d09bee196abf9cec8955c23e80.jpeg[avatar]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slogan]惠企百科网是一家科普类综合网站,关注热门中文知识,集聚互联网精华中文知识,本着自由开放、分享价值的基本原则,向广大网友提供专业的中文知识平台。[intro]1168[view_count]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什么意思?希望逐字翻译。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属于文言文,补充一下省略部分为:言语道,道断,心行处,处灭。逐字翻译:言:名词,意思是言语,说的话语:动词,意思是说,表达道:名称,意思是真理,规律断:动词,意思是中断,断绝心:名称,意思是心思,想法行:动词,意思是运动,运行处:名称,意思是处所,场所,灭:动词,意思是灭绝,消失整段话就是说,言语说出来的真理,真正的真理就断绝了,概括一下就是道不可言;心所想到的地方,真正的地方就灭绝了,道不可念。这两句话的关系其实就是互文见义,其实说的就是一个问题:真理。而且道或者说般若知是希夷之物,不可念,不可言,不可求,摸不着,闻不到,看不见之自性。


[create_time]2022-08-23 14:22:19[/create_time]2019-10-12 10:40:09[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alue_good]无我而我在[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8549021,1021167145&fm=3012&app=3012&autime=1687897218&size=b200,200[avatar]帮你剖析情感问题[slogan]直男一枚,好文思武,貌平重德,求学为上。[intro]1206[view_count]

上一篇:于全

下一篇:特勤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