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时间:2024-08-04 15:49:37编辑:阿奇

电影《印度之行》

这是一部将近三小时的电影,不过这个时间绝对值得花。看完之后,余味悠长,非常值得琢磨。

看到电影的名字,我以为又是那种烂俗的异域风情片,几个英国人来到印度,先是讨厌,如何如何无所适从,然后某件小事突然触动了他们的心,他们开始渐渐喜欢上这个混乱的国度,继而获得心灵的成长。

故事的开头果然和我猜测的差不多,到了后来,一位视英国主子为天人的印度人为了讨好两位英国女士,不惜自己掏一大笔钱、花无数心血安排,带她们出行游览一个有名的山洞,结果其中一个年轻的英国女人在山洞里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可能是因为山洞的回声把她的脑子震傻了,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又可能是因为害怕嫁给英国未婚夫,总之她突然觉得印度男要强暴她,于是她一路狂奔屁滚尿流地往下山跑,被仙人掌扎得浑身鲜血淋漓。

下山之后,她控告印度男强奸她,那可是大事,印度男马上就被投入监狱,原本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刹那之间名声尽毁。这件事闹得很大,印度人民认为英国主子对他们有偏见,欺压印度人民,于是他们反抗,要力挺这位印度医生。结果法庭审判时,英国女人拼命回忆当时的情景,她脑中搭错的那根筋终于复位,于是勇敢地说出真相——印度男没有强暴她

最后,英国女两边不是人,既不受英国人待见,也被印度人所唾骂。印度男搬家去了喜马拉雅山下开始了新的生活,多年之后,他终于原谅了那个英国女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电影,探讨的不是旅游或异域风情,而是人性。让我不禁想起国人扶老人的悲剧,扶人者常常被老人反咬一口,指责扶人者便是推人者,而且还找扶人者索取高额赔偿,弄得现在老人倒地没人敢扶。原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心理不仅中国有,英国100年前就已经有了。

一看时间,居然是1985年的电影,但画面清晰唯美,完全没有过时的感觉。让我不得不感叹,还是老电影好看。无论中外,新电影都不如老电影。


[create_time]2022-07-03 19:27:02[/create_time]2022-07-18 10:19: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影视达人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fdb0df4.1R9HbxUmgzjnefs5MxoiUQ.jpg?time=4643&tieba_portrait_time=4643[avatar]TA获得超过468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1[view_count]

《印度之行》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印度之行》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4 彩色片 162分钟 英国高德温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戴维·里恩(根据E·M·福斯特同名小说和桑撒·拉马·罗舞台剧改编) 摄影:欧内斯特·戴 主要演员:朱迪·戴维斯(饰艾德拉·奎斯特) 维克多·巴纳吉(饰阿齐兹·艾哈默德)佩吉·阿什克罗夫特(饰摩尔太太) 詹姆斯·福克斯(饰菲尔丁) 艾历克·吉尼斯(饰戈德波尔) 尼格尔·哈维斯(饰隆尼) 本片获1985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女配角、最佳作曲两项奥斯卡金像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外国片金球奖 【剧情简介】 19世纪20年代,英国女子艾德拉·奎斯特小姐与未婚夫隆尼的母亲摩尔太太从伦敦去印度探望隆尼。那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隆尼在印度的钱德拉布尔城任法官。 两位女士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钱德拉布尔。一路上,无边的田野,绚丽多彩的异国风光吸引着她们。年过七旬但思想开明的摩尔太太对印度抱友好态度,渴望对它有真正的了解。艾德拉也希望认识“真正的印度”,但带着西方人的猎奇心理,毕竟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英国。 但是自从抵达印度之后,几乎所有的当地英国人都劝她们不要与印度人交往,说“东西方不同,这是文化问题”。隆尼到印度后也变得趾高气扬官气十足。事实上所有在印度的英国官员都如此。他们根本不把印度人放在眼里,只生活在英国人俱乐部这个狭小的圈子之中,一切仍按照大英帝国习惯行事。摩尔太太对于自己同胞的种族偏见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由于权力和优越感的缘故。 月夜,摩尔太太从英国人俱乐部溜出来独自散步,不知不觉走进了伊斯兰教清真寺。月色下,建筑物的大圆顶、拱门,花园里的菩提树、落叶,恒河里的粼粼流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又神圣的图画。她遇到印度医生阿齐兹·艾哈默德。阿齐兹是个中年鳏夫,热情诚恳,与摩尔太太稍一接触,他就感到她与当地那些飞扬跋扈的官太太完全不同。阿齐兹对她说,恒河里鳄鱼成群,有时还会漂浮着死人。摩尔太太对美与丑竟会如此奇妙地混为一体感到不可思议。 钱德拉布尔的公立学校校长菲尔丁是个开明的英国人,他一贯主张英国人应该和印度人沟通。得知摩尔太太和艾德拉想了解印度,便请她们和阿齐兹及一位婆罗门教学者戈德波尔到他家见面。阿齐兹被这些英国人的真诚所感动,热情地提出带他们游览著名的马拉巴石洞。隆尼对母亲和未婚妻与印度人交往大为不满,他的种族偏见令摩尔太太很失望,也刺伤了艾德拉。艾德拉鉴于自己与隆尼的分歧愈来愈大,于是提出与他解除婚约。隆尼对此感到愕然。 一天,艾德拉骑自行车出游,无意中到了一个古老寺庙的废墟。只见杂草丛中有各种形状的欢喜佛像,树上野性的群猴向她袭来,艾德拉吓得赶快离开。夜晚,她想起佛像,心猿意马,她又主动与隆尼言归于好。 阿齐兹游石洞的大胆建议使他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为此他急得病了一场。幸好朋友们帮他准备好桌椅、餐具、食物、运输工具,他的建议才能变成现实。 出游的那一天,阿齐兹和众好友天不亮就携带大包小包到火车站等候,生怕错过了开车时间。两位从来没有那么早起床的英国女宾准时到来。隆尼让勤务兵安东护送摩尔太太和艾德拉出游,但艾德拉把安东打发走了。菲尔丁和戈德波尔本来答应参加此行,可是由于戈德波尔晨祷时间过长而错过了火车。其实,戈德波尔并不赞成这次旅行,但他没有明说。阿齐兹十分失望。 火车抵达石山脚下,阿齐兹早已为客人准备了一只大象,让它驮她们上山,一路上还有乐队奏乐。附近的村民跟在大象后面看热闹。一行人浩浩荡荡向马拉巴石洞前进。 其实,马拉巴石洞只是一个个空空的石洞,里面既没有佛像,又没有浮雕,也没有宗教色彩,它们惟一的价值只在于是陈年古迹。然而石洞产生的压力却不是人人都能够承受——尤其是处于某种脆弱状态的人。 旅客和看热闹的人纷纷进入阴阴森森的石洞。洞里回声很大,甚至大家屏息的时候都能听见雷鸣似的声音。阿齐兹恶作剧地大叫一声“摩尔太太”,把摩尔太太吓得头晕目眩。她赶快出洞休息。当人们接着去看第二个石洞的时候,摩尔太太没有跟随前往,并且建议不要那么多人同时进洞。 阿齐兹和导游领着艾德拉三人前往,阿齐兹拉着艾德拉往上走。艾德拉忽然问阿齐兹爱不爱他的妻子。阿齐兹说,婚前两人根本没见过面,不过既然是男人和女人,又很年轻,因此感情很好。艾德拉又问他妻子以外有没有别的女人。阿齐兹很尴尬,借故躲到一边抽烟使自己冷静下来。艾德拉等了一会儿,便自行进洞。待阿齐兹抽完一支烟,已不见艾德拉。他急得到各洞口叫她的名字。这时,艾德拉在漆黑的洞内看见阿齐兹的身影,听到自己名字的回声,突然冲动起来…… 随后,只见艾德拉狂奔下山,她全身伤痕,歇斯底里地又哭又发抖,说阿齐兹想对她非礼。 事情急转直下。阿齐兹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便以企图 *** 白人的罪名被警察逮捕了。菲尔丁和摩尔太太都不相信阿齐兹会做出这种事。熟悉阿齐兹的本地居民也认为老实的医生肯定是冤枉。这一事件几乎使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发生正面冲突。 菲尔丁四出奔走,为阿齐兹洗刷罪名,但徒劳无功。戈德波尔采取超然态度,因为他认为不管怎样努力,结果都是一样。摩尔太太受到很大打击,心力交瘁,她早已订购回程船票,便伤心地离开钱德拉布尔。戈德波尔在火车站默默地双手合十为她祝福。然而还没有抵达伦敦,她就在船上去世。人们为她举行了海葬。 殖民当局认为,有色人种向来觊觎白人女子,阿齐兹更有犯罪动机,因为在他家的床下找到几本有女人半 *** 片的杂志,他又给一个在加尔各答开妓院的朋友写过信,说想去见识一下脱衣舞。而他在马拉巴石洞口捡到的艾德拉的望远镜被说成是他的凶器,安东被艾德拉支使走也说成是阿齐兹的预谋。 阿齐兹的朋友为他从加尔各答请来一个主张自由运动的名律师。不过律师并没有发挥作用,因为事情又峰回路转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艾德拉出庭的路上,汽车被愤怒的群众包围,还有人穿着猴子戏装把脸贴在车窗上扮怪相。艾德拉失魂落魄地走上法庭。法庭外,群众抗议隆尼把证人摩尔太太送走,高呼“摩尔太太”;窗外传来隐隐的雷声;室内又闷又热。艾德拉仿佛又置身于石洞里。当检察官问她话的时候,她说,与阿齐兹单独进洞不是阿齐兹提议,而是摩尔太太提议的,事实上阿齐兹并没有进洞。随后,她撤销了控告。阿齐兹无罪释放。群众把阿齐兹像英雄一样举起,并为他的胜利举行庆祝。 艾德拉遭到白人和印度人双方的鄙视,只有菲尔丁收留她并为她送行。 船上有位好心的乘客给菲尔丁拍来电报,告知摩尔太太的死讯。菲尔丁不忍在阿齐兹兴高采烈时告知他噩耗,因此只说了另外一件事:要求他放弃向艾德拉的索赔。菲尔丁认为,整个事件其实是种族主义者煽风点火引起,艾德拉被人利用了,不过她知错能改还是好的。阿齐兹听了大怒,说英国人到底还是站在英国人一边。 阿齐兹放弃了索赔,迁到远离英国人统治的边远山区行医。若干年后,菲尔丁带着他的新婚妻子——摩尔太太的女儿去印度山区探望阿齐兹。阿齐兹十分感动。马拉巴事件的阴影开始渐渐淡化。 一天,在伦敦孑然一身的艾德拉接到阿齐兹来信,信中表示马拉巴事件的阴影在他心中已逐渐淡化,他告诉艾德拉他已迁到山区工作,那里正在飘雪。艾德拉百感交集,抬头望窗外,雨水正打在玻璃窗和砖房顶,雷声隐隐可闻。 印度之行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鉴赏】 英国导演戴维·里恩以《相见恨晚》(1945),《孤星血泪》(1946),《雾都孤儿》 (1948),《桂河桥》 (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日瓦戈医生》(1965)等经典影片震撼影坛。他在《瑞安的女儿》(1970)之后,沉默了14年,到1984年才重出江湖,执导了这部收山之作。《印度之行》是他最后一部作品,1991年4月一代电影大师离开了人世。尽管《印度之行》不如上述名片经典性强,但也脍炙人口,获得该年美国影艺学院奥斯卡奖11项提名,与当年的 《莫扎特》提名数目相当。 戴维·里恩之所以挑选《印度之行》 为他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戏自有其道理。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1960年被改编成舞台剧。不少电影家都想把它搬上银幕。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60年代就想拍摄这部影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如愿。1970年,福斯特同意英国制片人约翰·布拉德博恩把《印度之行》搬上银幕。不料尚未签约,福斯特便去世。又过了十几年,布拉德博恩才买下版权并筹够资金。有些公司非要在影片出现石洞里的 *** 镜头才肯投资,有些公司又不同意让佩吉·阿什克罗夫特这位年届77岁的老演员出演摩尔太太。总之,待一切就绪已是80年代。布拉德博恩请戴维·里恩出山。1983年底开拍,1984年底告成。 福斯特的小说充满人文主义精神。他的小说被搬上银幕者还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霍华德庄园》。在《印度之行》中,英国殖民者满怀种族偏见,傲慢无礼,印度人善良真诚,但又很幼稚。二者之间充满矛盾,这鸿沟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消除。戴维·里恩把小说搬上银幕,80%忠于原著,不过他更大大加强了原著中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鞭挞。 自从《印度之行》一书出版以来,无论评论家或读者都在猜测马拉巴石洞里发生了什么事,到底阿齐兹有没有 *** 艾德拉。马拉巴山洞一节是全书的 *** ,然而书中写得很隐晦,并没有明明白白写出发生了什么事,使这问题长期是个谜。戴维·里恩对原著的最大改动,也是比原著更直接抨击英国殖民统治的,是明确告诉观众:石洞事件是冤案,是殖民者种族偏见的结果。影片交代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 在此之前艾德拉看见欢喜佛和群猴时曾有过性冲动;(2)是艾德拉把安东打发走,而不是像法庭上安东所作证的阿齐兹把他支使走;(3)是摩尔太太建议阿齐兹和艾德拉不要和许多人一起进洞,而不是像法庭上所说,阿齐兹有预谋地甩开众人;(4)是艾德拉主动问阿齐兹感情生活问题;(5)艾德拉奔下山后,阿齐兹并不知道她已下山,还在一个个石洞口叫她;(6)法庭上说阿齐兹用望远镜击倒艾德拉企图施暴,实际上阿齐兹是在艾德拉狂奔下山后才在洞口捡到望远镜。最关键的镜头是,艾德拉独自进洞后,在黑暗中看见阿齐兹在洞口的身影,他往里喊:“奎斯特小姐!”艾德拉没有回应,但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感到她正处于精神纷乱的状态,与在此之前她看见欢喜佛时的心理状态一脉相承。紧接着一个镜头是:一股水在池边冲出一个决口(其实是一头大象在池里嬉水)。这个隐喻表明了艾德拉这时生理上的变化。观众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艾德拉自己的性幻想引起(当然,少不了她周围持种族偏见的人煽风点火)。这便为后来艾德拉在法庭上突然撤销控告找到合理解释。 《印度之行》和戴维·里恩的许多影片一样,都是描写远离故国到异乡的人通过一次旅行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识受到考验。摩尔太太和艾德拉抱着了解东方的目的前去印度,结果一个心力交瘁而死,一个声名狼藉返回英国。对摩尔太太来说,这是一次失望之旅。她刚抵达钱德拉布尔火车站,看见儿子隆尼,然而隆尼不是专门来接她的,他主要是来接他的上级长官。隆尼对当地人的趾高气扬和对上级的谄媚奉承令她很不舒服。英国人俱乐部里完全保留大英帝国的一套习俗,每次活动开始都要全体起立唱《天佑吾王》,令她感到无奈。当她与她的同胞谈起接触不到当地人时,他们竟回答说:“这是你的幸运!”游园会上她要求印度贵妇说几句印度语给她听,可是她听到的只是“海德公园”,“滑铁卢”等外来语。幸好菲尔丁把她和艾德拉请到家里,介绍她们认识当地两位知识分子戈德波尔和阿齐兹,但隆尼又对此勃然大怒。艾德拉提出与隆尼解除婚约后不久又恢复婚约,令她感到迷惘。好不容易有机会去游马拉巴石洞,又发生意外事件,加深了印度人与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这一连串不快确实是难以承受的。善良的摩尔太太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对于艾德拉,这是一次不幸之旅。她自身的脆弱经受不起东方文化的冲击。她到印度本想了解东方,却不料近距离认识了自己的未婚夫。这次旅行正好与她的心路历程并轨。她感到与隆尼的距离而提出解除婚约,又因东方文化的冲击,而收回提议。但实际上她并不爱隆尼,因此在马拉巴山洞上眺望钱德拉布尔时,她联想到身边这个印度男人不知道爱不爱他的妻子,于是提出了那个暧昧的问题。她并不是故意挑逗,但一连两个暧昧的问题,造成了尴尬的气氛,阿齐兹避开到一旁,好让自己冷静一下。艾德拉本人却被自己的联想搞得心慌意乱,一发不可收拾。她从山上狂奔下来之后,只见她脸上身上都是擦伤的痕迹,她已处于半昏迷状态。观众并没有听见她控告阿齐兹,但她被一群英国官太太包围着,从她们嘴里传出来的话,可靠性如何大有疑问。隆尼在这问题上成了主导人物。 《印度之行》的情节围绕着六个人物的关系展开。除了上述二人,还有两个英国人。隆尼是英国殖民者的典型,菲尔丁代表有正义感的英国人,反对殖民统治,主张与印度友好。而影片里的两个印度人,戈德波尔和阿齐兹代表印度人中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婆罗门教老学者戈德波尔认为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一切都命中注定,抗拒是没有用的。他预感马拉巴之行凶多吉少,但不露声色,仅仅独善其身,设法拖长晨祷时间避免参加;他明知阿齐兹是冤枉,但不愿抗争,因为他认为结果反正都是一样。也许正是这种忍的哲学使印度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阿齐兹是个西医,受过西方影响,具有民主意识。他对英国殖民者没有什么好感。他曾说,一个英国男人在印度呆上两年就会变得作威作福,而英国女人只需六个月就够了。片中有一场戏充分证明这一点:一个夜晚,英军少校请阿齐兹去出诊。路远,阿齐兹雇了一辆马车赶到少校家,仆人却告知少校不在家。少校太太和她的女友有说有笑从屋里出来,正眼都不瞧阿齐兹一下,径直上了他雇的马车扬长而去,把阿齐兹一人留在黑暗中,因为主人既然出门,仆人便把大门口的灯熄灭了。可以想像,在经历了这么一次屈辱之后,阿齐兹自然把对他平等相待的摩尔太太惊为神人。而菲尔丁邀请他到家里更使他受宠若惊——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白人的家。因此,当菲尔丁的领带扣突然断裂,他毫不犹豫解下自己的领带扣给菲尔丁用(致使隆尼又增加了一份种族偏见,他看见阿齐兹的衣领因此外翻时,鄙夷地对艾德拉说:“瞧,这就是印度人。穿得倒挺整齐,就是不懂得用领带扣!”)阿齐兹在与菲尔丁几次接触之后便视他为知己,无保留地把珍藏的亡妻照片给他看,关心他的婚姻问题,甚至向他袒露自己喜欢大胸脯女人。阿齐兹太天真了,白人给他一分友谊,他就报以十分。他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条件,便贸然提出要请两位女宾游马拉巴石洞。成行时,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火车正在行进中,他竟攀身出车外,只用单手抓住车厢门,全身作“大”字形喊道:“我是道格拉斯·范朋克!”与两位英国女士一起坐在象背上,他更飘飘然,说自己觉得像个皇帝。他的热情不断上升,然后一下子跌落到冰点。被捕后他冷静下来,对所有英国人都感到失望。菲尔丁回国后给他写过两次信,他没有回。直到看见他惟一尊敬的摩尔太太的女儿成了菲尔丁的妻子,他的情意结才被打开。 戴维·里恩素以偏爱异国情调著称。《印度之行》是在印度、尼泊尔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克什米尔地区拍摄的。和他过去的名作一样,这部影片的景色美得无与伦比。无论是远山,近水,荒芜的野外,绿油油的大地,岩石突起的山峰,月光下面的寺庙,暴风雨的夜晚,冰雪覆盖的村落,都不是为猎奇而拍,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几乎就是一个角色,一个他描绘的混乱不可知的外部世界与人物内心世界的象征。他的影片几乎每一部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享受,难怪它们全都叫好又叫座。 《印度之行》全长近三小时,但观众绝不感到是一部这样长的影片。全片一气呵成,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这种功力与戴维·里恩的剪接师出身有关。早年他做剪接的时候,曾因剪得太过分而被制片人解雇。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苛刻的剪接习惯。经过他手保留下来的东西,一定非美得惊人便新得独特。他曾说:“我可以毫不手软地剪掉一个镜头,哪怕是一个很好的镜头,只要它影响了影片的流畅。”十多年剪接工作经验,使他在执导时脑子里就开始进行剪辑。因此,他的耗片率很低,而拍出的影片既严谨又流畅。戴维·里恩的影片,含意主要不是通过对白,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印度之行》一片由他亲自剪辑,自然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


[create_time]2022-10-20 06:24:59[/create_time]2022-11-02 19:15: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远景教育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49f9e5c.kcbVHe4AoW5N6vK2Xg2vpw.jpg?time=4747&tieba_portrait_time=4747[avatar]TA获得超过428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9[view_count]

《印度之行》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印度之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1879—1970)的长篇小说。主要叙述两位英国妇女在印度的见闻。奎斯蒂小姐随同莫尔夫人远涉重洋,从英国来到印度,探望尚未正式订婚的男友罗尼。罗尼是莫尔夫人的儿子,在一个叫昌德拉帕尔的印度小城当法官。一天,莫尔夫人与印度医生埃席士邂逅;夫人心地善良,态度温和,给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埃席士邀请莫尔夫人、奎斯蒂小姐、英国友人菲尔丁先生及几个土著朋友一起去游览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洞穴内部幽暗闷塞,洞中有洞,回音迭起。由于菲尔丁迟到,莫尔夫人年高疲惫,奎斯蒂小姐只身随埃席士医生进洞游玩。当她进入某一山洞时,忽听见埃席士医生在洞外寻找她的呼叫声,顿感惊恐失措,似乎觉得埃席士医生对她欲行非礼,急忙夺路而逃。埃席士医生为此被捕入狱。莫尔夫人在开庭前愤然启程回国,不幸死于途中。奎斯蒂小姐神智清醒后撤消了对埃席士的控告,埃席士离乡背井,到别处谋生。 小说通过两位英国妇女在印度的经历,反映了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对抗情绪所造成的悲剧。小说女主人公奎斯蒂小姐富于幻想,受的是典型的西方式教育。她对未知领域——东方文明——充满了渴望,然而,当地英国殖民官员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粉碎了她的梦想,使她一直处于心理紧张和烦恼状态。当她进入山洞听到迷惑的回音时,精神近乎崩溃,产生了印度人企图侮辱她的幻觉。显然,奎斯蒂小姐是介于东西方文明间的徘徊人物,渴望前者而又不愿放弃后者;“马拉巴山洞事件”只是她精神危机的具体表现而已。莫尔夫人抱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印度,希望通过跟土著人交朋友而达到东西方沟通的目的。以她儿子为代表的当地英国殖民官员的德行,使她的愿望成为泡影,“马拉巴山洞事件”更使她身心交瘁。莫尔夫人的形象是平等、博爱和自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作品中另一个进行东西方沟通的尝试者是男主人公埃席士医生。他是印度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热情大方,注重情谊。象莫尔夫人一样,他同样成了这次尝试的牺牲品。可是,也正是这次失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如果印度人想跟英国人成为真正的朋友,那么印度就必须独立;如果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想得到真正的理解,那么,首要的前提就是双方的平等和自由。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品文笔细腻,语言俏皮、讽刺,成为小说的基调。“马拉巴山洞事件”是故事的情节枢纽,也是情节的 *** ——海面上风平浪静,可顷刻间风暴四起,随后又恢复平静,只留下层层涟漪——什么都没有改变,可仿佛什么都改变了。作品运用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如果说马拉巴山洞的神秘是东方文明的标志,那么“马拉巴山洞事件”则象征东西方文明交流尝试的失败。另外,小说结尾处描写印度教的盛典,庆祝爱神的诞生,也同样具有象征意义。


[create_time]2022-11-09 13:52:02[/create_time]2022-11-20 01:44:4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创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92c827.kLT93-3VEj2Xt3LY2qUdBA.jpg?time=4761&tieba_portrait_time=4761[avatar]TA获得超过770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9[view_count]

求 印度之行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印度之行》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ddUJXNFvPw3542GCPnNEQ 提取码:SXDU 《印度之行》(英文名:A Passage to India)是大卫·里恩执导的剧情片,由朱迪·戴维斯、维克多·班纳杰、佩吉·阿什克罗福特主演,于1984年12月14日在美国首映。该片根据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英国少女阿德拉到印度探望未婚夫,得到当地医生阿齐兹的热情接待,然而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create_time]2021-12-02 20:17:16[/create_time]2021-08-03 00:00:0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职场小璇姐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13f3d1e42813720197bce7d9becbc9d.jpeg[avatar]职员,陈子璇,北京市明伟鑫商贸有限公司[slogan]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intro]649[view_count]

印度之行是谁的代表作

《印度之行》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代表作。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20世纪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等。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出生于英国伦敦,在剑桥大学求学。毕业后一度往意大利和希腊旅游,回到英国后,协助创办《独立评论》,并成为其主要撰稿人之一。1905年出版了他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其后接连出版了《最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和《霍华德别业》(1910)。他到印度作了两次旅行之后于1924年写出《印度之行》,福斯特于1946年回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任荣誉研究员。《印度之行》故事简介20世纪20年代,住在伦敦的穆尔夫人带着少女阿德拉前往印度去看望她的儿子、阿德拉的未婚夫罗尼。二人都渴望通过此行能加深对印度的了解。然而,抵达后,她们才发现当地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一切并非心中所想。穆尔夫人感觉到儿子已变得官气十足,完全不把印度人放在眼里,这使她很反感。所幸她们遇到热心的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阿齐兹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但是,满身伤痕的阿德拉突然惶恐地从洞内逃出来,将这个愉快的旅程完全扭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create_time]2023-07-20 10:55:57[/create_time]2023-07-16 00:00: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桃出娱乐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25f2048.WYu77feEnZjjQPBE-hHZDg.jpg?time=5278&tieba_portrait_time=5278[avatar]TA获得超过25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view_count]

玄奘印度取经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是什么呢?

作用:
玄奘的西游不仅把大量的佛经带回了中国,将唐朝的文化介绍给了沿途众国,而且他在西行的时候从北印度进入中印度,然后转道东印度,又沿印度东海岸到达南印度,再经西印度返回中印度,完成游学取经后从中印度取道回国。玄奘踏遍五印度,促进了各地佛教学术的发展,印度人封其为升任,时至今日,在印度的小学教科书里,还有记载玄奘取经事迹的课文。

玄奘回国后唐太宗马上命其撰写《大唐西域记》(公元645年),此书于第二年写成,书中详细记述了玄奘足迹所至的138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地理、民俗、语言、政治等情况,为后人了解古代中亚、南亚提供了最珍贵的资料。后世的考古学家根据此书中发掘出了大量文化遗产。


[create_time]2017-10-11 18:29:57[/create_time]2012-08-14 12:31:24[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7[alue_good]流火星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a4395c.0sEV2l38cU4O-z0sZIdRgw.jpg?time=3150&tieba_portrait_time=3150[avatar]TA获得超过538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43[view_count]

简说玄奘大师在中印文化交流上起了哪些作用

玄奘俗姓陈,河南陈留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十二岁时出家,遍读佛经,深体宗旨, 决心削发皈依佛法,为佛家事业贡献一生。可是玄奘没有以既有的成就而感到自足,于是周游国内各地,遍访高僧。玄奘发现既有经论之义或隐或显,不免有所出 入,令人不知所从。于是决心西行求法,以弄明白众多的疑问。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自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时年玄奘二十八岁。
  当时的政府明令不许百姓私自出国,各主要道路关隘的稽查很严,然而玄奘意志坚决,终得偷出国门。经过哈密、高昌、龟兹,越天山,至素叶城,出铁 门,渡缚刍河,越大雪山,进入北印度。当他渡过八百里沙漠时,曾有四日四夜无一滴水入口,然玄奘决心已定,发誓:"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决不向东一步 以求生",终于冒险西行数万里到达印度。
  玄奘在印度受到各国的欢迎和礼遇。当时印度东北的摩竭陀国、西南的摩腊婆国两国最重学术,而以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为当时最大的佛教大学,约两万 多人,大师荟萃,玄奘在此居住五年,跟从戒贤法师受学,屡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与婆罗门教等论师辩论获胜,声誉日隆,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
  东印度迦摩缕波国国王拘摩罗王慕名遣使来请,玄奘到达该国时,国王率领群臣迎拜赞叹。戒日王也闻名来请,拘摩罗王便偕同玄奘来到曲女城,戒日王 非常高兴,召集各国僧侣在曲女城召开辩论大会,五印度十八国国王全都列席,三千多名大小乘高僧、两千多位婆罗门等教徒,以及一千多位的那烂陀寺寺僧,全都 参与盛会,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玄奘受请为论主,登上宝座,称扬大乘佛教,他说:"如果我所说的有一字无理,谁能发论折服的话,我愿 斩首谢罪。"从早到晚,连续十八天,他高坐宝位,发挥宏论,大众无一人敢与其辩论。散会时,各国国王都送珍宝,玄奘一概辞谢。依照印度的通例,凡是辩论胜 利,便乘象出巡,以示荣耀。于是,戒日王礼请玄奘乘象出巡,并遣人执旗前导巡行,将大会盛事宣告于众,这是有史以来国人在印度的最高光荣。
  由于玄奘受到戒日王的推崇,戒日王便与中国通使,因而有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的事。以后玄奘在印度又周游各国,巡礼佛迹,游历以佛教壁画、雕刻等艺术闻名世界的南印度阿姜塔石窟等地之后,携带经、像、舍利等,经由疏勒、于阗归国,于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五月返抵长安。
  玄奘载满名震五印的声誉回到长安,夹道相迎的有数十万人之多。次日,长安街上陈列着玄奘带回来的佛舍利粒,金檀佛像七尊,经论520夹657 部,从朱雀街排到弘福寺,长达数十里,群聚无数瞻仰者,烧香散花不断。玄奘的西行求法,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高达五万里,大大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并为 佛教在中土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唐太宗召见玄奘,敕住弘福寺,与弟子窥基等人专心致力于梵文经典的翻译,历经十九年,共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总计有一三三五卷之多。所译经典数 量庞大,不但惊人,而且译笔信实,讲究逐字逐句符合原典的忠实原则,杜绝古代译经家信笔直译的翻译手法。因此,后世的译经家把玄奘以前所译的经典称为"旧 译",自玄奘之后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同时尊他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之一。在他所译的经典之中,大多是唯识经论,玄奘也成为中国唯识宗的初祖。 中国佛教经过法显、玄奘等人的西行求法,穷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义,从此佛学也日益昌盛于中国。
  玄奘归国后,将沿途各国的风土习俗以及政治、历史、宗教上的遗迹轶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所记印度情形,在各种印度游记的著作中,最为 详细,堪称是中国第一个印度通。同时,他把"天竺"的名称改译为"印度"。书中所记印度地理的概要,极为精到,很能描绘出印度真实的轮廓。可以说,印度佛 教不但影响世界各国的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很大。其他如绘佛画、塑佛像、建寺塔、做道场、放焰口等,也同样使中国的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艺术有着 创新的发展。
  总之,这部被译成多种文字而闻名中外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记》,为研究中亚、南亚史地和社会风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关系史等,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伟大的译经家,开辟中国译经史的新纪元,同时他还积极讲经弘法,热心佛教教育,门下人才辈出。玄奘的译经传教,使长安成为当 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玄奘门下,再把中国佛教传到各国。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他被称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实在当之 无愧!玄奘不仅是沟通中印文化的导师,更使千余年来东亚各国浸润在中印两大文化之中.


[create_time]2016-05-08 14:14:06[/create_time]2015-11-30 17:43: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文似花海[uname]http://pic.rmb.bdstatic.com/2afa8957810e1ffd2854439fa24e7837.jpeg[avatar]中小学教师[slogan]专注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欢迎下载[intro]107[view_count]

上一篇:一起飞 林志颖

下一篇:中邪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