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

时间:2024-08-07 02:23:04编辑:阿奇

你了解“绍兴师爷”这一称呼的来历吗?

   清代,绍兴籍师爷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相援助,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作幕。什么叫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说也奇怪,那刑钱老夫子,没有一个不是绍兴人,因此他们结成个帮,要不是绍兴人就站不住。”

    有名的绍兴籍师爷,如杭州府首席刑名师爷周省三是绍兴府会稽县人,幕学专著《佐治药言》的作者汪龙庄是绍兴府萧山人,《秋水轩尺牍》的作者许思湄是绍兴府新昌人。《文明小史》里写的师爷余豪是会稽人,《如此官场》里的师爷宋锦诗也是会稽人,《歧路灯》写了两个师爷——荀药阶与其表侄莫慎若,皆是山阴人。

    因此,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也有“绍兴师爷帮”的说法,“绍兴师爷”就此而来。

   绍兴师爷多与绍兴当地重视教育,文化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绍兴师爷们自身严谨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受到当时官员的普遍欢迎。

   邬思道是清朝著名的师爷。他自幼好读,但科举不第,遂“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他先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为河南巡抚田文镜出谋划策。有一天,他对田文镜说:“您是想当有名的督抚,还是想当寻常督抚?”田文镜说:“我当然想当有名的督抚。”于是他便代田文镜写了一封参隆科多的奏折,里面的字田文镜一个也没看。隆科多系雍正帝的元舅和功臣,官至大学士,然其“恃功不法,骄恣日盛”,因此雍正继帝位后,极想翦除他,田文镜上奏之后,雍正皇帝正好借刀杀人,并因此而对田文镜倍加宠爱。不久,雍正帝获悉邬思道在田文镜幕中,常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这也使以邬斯道为代表的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


[create_time]2022-07-15 22:33:32[/create_time]2022-07-29 22:05:2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成大文化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f9927e0.DNwLxPeDj1Jjpw4k5dcFUg.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view_count]

绍兴师爷的来历

  绍兴师爷 : shào xīnɡ shī yé ,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背景介绍
  关于“绍兴师爷”这个词里面的“绍兴”,是指清代的绍兴府。清代的绍兴府包括山阴 绍兴师爷博物馆
  、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个县,位于杭州湾南岸。全地区以会稽山为中心,两翼为浦阳江和曹娥江,山水秀丽,乃古越国腹心之地。自东晋开始,这里即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所谓“师爷”,是对古代官府衙门中幕僚的俗称。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场所,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在幕府中办事的那些类似今秘书、参谋等文职佐理人员,就叫幕僚或幕友。他们是一些受过专门训练,在法律、财会、文秘等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和一技之长的读书人,被各级地方长官聘请为某一方面的私人顾问,不带官职而参与政务。官员称幕友为“西宾”“西席”“老夫子”“先生”,幕友称官员为“东翁”“东家”,平时幕友与官员可以平礼相见。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这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自始至终,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三四百年,声名扬及国内外,成为中国封建官衙幕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各级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群体,共同操纵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 面,成为封建专制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实施过程中作用显著。   绍兴具有培养与造就师爷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从此业者,大抵为家道中落、无缘取仕之士。一般师爷至少须攻读3年“幕学”,并须具有研核策略的能力、提供 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师爷虽非幕府职官,但各级军政主官每每受其制约,多 有左右首脑之力。?   师爷,为旧时官署幕友的尊称。古代将帅带兵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相沿成习,幕府即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代称,甚至其军政大员本身亦称幕府。同时,军政大员所延揽帮办各类事务的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相应称谓;民间,自清朝起,一概称此类幕僚为“师爷”。师爷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师爷无官衔职称,仅受聘于幕主而并非行政委任。幕主称师爷为“老夫子”、“西宾”,师爷称幕主为“东翁”、“东家”,彼此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   绍兴人入幕为僚由来已久,明朝一代已有不少越人学律作幕,并闻名于世。当时京中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王士性《广志绎》)。“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顾炎武《日知录》)。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明史》载:“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为进剿倭寇,徐渭常为胡宗宪出谋献策。《明史》云:“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足见他就幕5年,政绩卓著,堪称绍兴师爷的早期代表人物。   绍兴师爷在清朝初年,尤其是在顺治、康熙之时,才真正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即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反映。沈文奎可谓当时绍兴师爷的代表。沈文奎,会稽人,23岁时只身北上游学。天聪三年(1629)冬,被后金八旗兵俘于遵化城,旋即迁徙沈阳,入选文馆,开始为清军入关献谋设策,渐为皇太极看重。六年八月,皇太极召见沈文奎等,赐以肉食,面询对明言和等朝政大计。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多被采纳且付诸实行,绍兴师爷由此崭露头角。   绍兴师爷的崛起,当然并非凭借个别绍籍师爷的功绩名望,而是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阶层出于政治目的网罗特殊人才的需要,以及从事师爷职业的绍兴人士的整体素质。绍兴向为文化之邦,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有作为智囊的多方面能力,故清代以师爷为业者多系绍兴人,诚如龚未斋在《雪鸿轩尺牍》中所云:“吾乡之业斯者,不啻万家。”   纵观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发展轨迹,大致有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从巩固封建政权、平定边疆叛乱以及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的大局出发,采取了利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统治的措施,从而为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进入各级衙门创造了条件。而绍兴师爷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身官府,并得到各级行政官吏器重而地位日隆。邬思道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清代野史》载,邬思道,字王露,绍兴人。他自幼好读,但科举不第,遂“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他先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为河南巡抚田文镜“罗而致之幕下”。一日,“邬先生谓文镜曰:‘公欲为名督抚耶,抑仅为寻常督抚耶?’文镜曰:‘必为名督抚。’曰:‘然则任我为之,公无掣我肘可耳。’文镜问将何为?曰:‘吾将为公草一疏上奏,疏中一字不能令公见,此疏上,公事成矣,能相信否?’文镜知其可恃也,许之。则疏稿已夙具,因署文镜名,上之。盖参隆科多之疏也。”隆科多系雍正帝的元舅和功臣,官至大学士,然其“恃功不法,骄恣日盛”,因此雍正继帝位后,极想翦除而苦于“中外大臣无一敢言其罪”。“邬先生固早窥知上意,故敢行之不疑”。结果雍正帝借刀杀人,“隆科多果获罪,而文镜宠遇日隆”。不久,雍正帝获悉邬思道在田文镜幕中,常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这就使以邬斯道为代表的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及田文镜卒后,“邬先生去大梁,他督抚闻邬先生名,争以厚币聘之”。并由此引得各地督抚争相聘用绍兴师爷,他们希冀借助绍兴师爷的才能机智,获取仕途上的进展,从而为绍兴师爷的广泛入幕造就良好契机,使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外通商,西方文化东渐,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级行政官吏必须广泛辟用幕僚方能适新应变,这就为绍兴师爷的进一步壮大提供新的机遇。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实权派,为扩充自身势力,以遂一己之图,趁机招兵买马,网罗谋士,如此,便为绍兴师爷投入封疆大吏帐下,创造了又一个机会,从而使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   是时,绍兴师爷以处事灵活、练达、圆通,深受各地封疆大吏重用。例如,会稽县秋桐豫(又名秋墅,号称“秋青天”)为东三省总督的师爷,会稽县章士杰(字桂岩)为曾国荃的师爷,会稽县马家鼎(字调生、号梅卿)为张之洞的师爷,山阴县程埙(字荫棠、又字伯雅)为左宗棠的师爷。更有山阴县娄春藩(字淑生)先后为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杨士骧、端方、陈夔龙的师爷,一生备受礼遇,任李鸿章师爷时,凡折奏、刑钱、河工、盐务等要公,均非娄不办,足见其权位之高。绍兴师爷擅于深谋远虑,以其聪明才智,效忠幕主,不仅巩固壮大幕主的地位权势,也为削弱中央集权统治、形成地方军阀割据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绍兴师爷的势力发展至于鼎盛,为中央和各级行政官吏所瞩目与重视。   清末,绍兴师爷逐渐衰微以至没落。   其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朝政府也高唱“变法”,推行“新政”,陆续颁布并实行一些“改革”措施。光绪二十八至三十二年(1902~1906)期间,清朝政府整顿官僚政制,相继裁撤了河东河道总督、詹事府、通政司、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以及湖北、云南、广东等地的巡抚衙门,削减了一些重叠和虚设机构,各省也相应裁撤了不少衙门与人员。各级官吏的裁减,迫使大量绍兴师爷离开官场另谋出路,他们的活动和影响因之弱化。   同时,由于清朝政府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奖游学等,使办学堂和出国留学蔚然成风。宣统三年(1911),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达5万多所,有学生100多万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仅留日学生达8000多人。国内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以及各地留洋学生,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他们用在国外或新式学堂中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逐渐取得政治舞台上的优势,从而极大地冲击并削弱了绍兴师爷在清朝政坛的地位和作用。   在改革官僚政制和提倡新型文化的氛围中,清朝政府号召各地司法独立,在北京设立大理院,各省设立高等厅,各府、县设立地方厅,审理讼事由法院专事司职,同时,起用归国留学生和各地法政学堂、法政速成班、养成所的毕业生,充实各级衙门,并用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绍兴师爷的传统审判方式,以新型的司法专门人才取代刑名师爷,从根本上动摇了绍兴师爷垄断司法审判的基础。而且,由于此类法政学堂、速成班、养成所除专授法律专业知识外,还兼修经济、财政、会计、统计等学科,这类毕业生便得以其所学之博而广泛渗入行政机构的各个层面,使绍兴师爷师徒相授的钱谷秘诀逐渐归于淘汰。随着绍兴师爷刑名、钱谷两大优势的渐次丧失,其群体土崩瓦解,其作用和影响也就由衰微而趋没落。


[create_time]2017-09-25 19:21:23[/create_time]2012-03-23 23:52: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4[alue_good]衡北樵客[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3bd1c42.Na30KRRACMudAA38fgEXxw.jpg?time=2811&tieba_portrait_time=2811[avatar]TA获得超过414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56[view_count]

绍兴师爷暗指谁

鲁迅先生世事无常,“绍兴包打听”指陈西滢在莫芷讽刺鲁迅的文章。“绍兴主事”:清朝官职中负责刑事审判的助理,称为“刑名主事”。一般擅长舞蹈和写作,往往能左右人的运势;当时绍兴幕僚众多,故称“绍兴师爷”。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章寿,后改名周树人,名玉山,后改育才,浙江绍兴人。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斗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随李穗之、钱均夫赴日公费留学,曾就读于日本仙台医学院。鲁迅,1918年《狂人日记》出版时使用的笔名,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笔名。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艺术理论介绍、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整理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五四”以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坛,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的思想文化领域享有盛誉。他被誉为“20世纪东亚文化版图上占据最大疆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论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create_time]2022-09-20 18:23:42[/create_time]2022-10-05 18:23: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9[view_count]

清朝的绍兴师爷为何如此出名,“无绍不成衙”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并不是律师这么简单,师爷就相当于现代的官员聘请高级顾问。因为官员需要对刑法当地的文版、读物、事物一些琐碎的事情有了解,能获取这些信息来源的只有“师爷”。清朝的绍兴“师爷”出名是因为地方文化有关!其一、历史遗传。绍兴之所以出这么多的失业,是因为和绍兴这个地方的文化有关,同时也和历史有关。因为从明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形成了“绍兴市师爷帮”,前称“绍兴胥吏帮”。这一页,因为绍兴这个地方人文气息非常浓厚,也非常盛旺。所以在每年的科举当中都能有许许多多的人脱颖而出,取得一个好成绩。可是这种人文盛况虽然有人能做官,但是有些人就会名落孙山。剩下的人没能中举,只能另辟蹊径。比方说去到官府做幕僚,去到衙内做师爷,再或者经商从文等等。所以这部分人就成为了绍兴师爷。其二、繁琐的政务需要。虽然衙门比不上国家,可是也有许多繁琐的政务需要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具备管理知识和行政能力强的人来胜任这种职务,这种植物虽然不起眼,但是需要大量知的文人来担任,所以有些官员虽然做了官,但是不具备行政管理的能力,只好聘请有过专业知识的人来帮助他们处理政务。师爷刚好就是属于这种人,所以衙门就必然会有师爷!明朝有部小说名叫《醒世恒言》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天下衙官一大半都出自绍兴。”这也就意味着为何绍兴师爷如此出名!无绍不成衙,这里面其实是一段完整的话:“无绍不成衙,无湘不成军。”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衙门里面没有绍兴师爷,没有一个兵营里面没有湖南士兵。

[create_time]2019-10-03 17:37:18[/create_time]2019-10-14 00:00:00[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2[alue_good]微风的轻柔[uname]https://gss0.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wh%3D450%2C600/sign=dc341397b9fd5266a77e34109e28bb1d/8d5494eef01f3a29700acab29625bc315d607c8f.jpg[avatar]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slogan]优质答主[intro]1585[view_count]

“无绍不成衙”,历史上的绍兴师爷是怎样的一群人?

虽说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幕僚”这样的一群组织人物,但是“绍兴师爷”这一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组织真正出现的时间,大致上是明朝中后期。当时,封建统治已经出现了一些危机漏洞,所以为了巩固统治,师爷集团应运而生,成为专制统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绍兴人担任幕僚在明朝时就已经很多了,而且在当时,有一著名人物徐渭,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就是胡宗宪的幕僚,此人曾辅佐胡宗宪剿匪和处理政务。此后,绍兴人入幕的风气迅速发展,很快就迎来了“高潮”。 虽然,“绍兴师爷”在明朝兴起,但是真正发展壮大,是在清朝。清军入关后,面对着偌大的疆域和人口,清朝的统治者意识到,单单凭借满族人是无法管理好汉族子民的,因此重用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而“绍兴师爷”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沈文奎,此人本是明末落第的读书人,眼看着科举无望,后来投奔了皇太极,在清军入关以及加强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官居兵部尚书,一个科举屡次不中的前朝落魄读书人竟能够成为新朝兵部尚书,这是不敢想象的,这也说明了“绍兴师爷”真的走向了 历史 舞台。 而“绍兴师爷”在整个清朝的历程中有两次发展高潮,这第一次正是在大清雍正、乾隆时期。 当时的情况就是我前面说的,目的是需要稳固统治,所以大量的绍兴籍人士进入地方官府,凭借着长久以来为人处事的本领,这批人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更是涌现出来邬思道这等人物。 邬思道也是一个落第读书人,又加上家里贫寒。后来跟随田文镜,替田文镜起草文书奏折,田文镜凭借邬思道所写的奏折击倒了政敌隆科多,使其仕途直线上升。令人惊叹的是,后来邬思道负气出走后,田文镜再次上书时就被雍正皇帝批评了,原来皇帝早就知道田文镜的奏折都是邬思道代笔的。 惶恐之下的田文镜只好再将邬思道请回,再次上书时,皇帝批注时竟然询问“邬先生安否?”这样一来就使得“绍兴师爷”的地位名气一夜大涨,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流行起招募绍兴师爷,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像田文镜那样得到绍兴师爷的辅佐,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因此,现在一般都尊邬思道为“绍兴师爷”的祖师爷,因为是他使得“绍兴师爷”这个词名声大噪,绍兴师爷这个群体才能有今天这等盛况。 而第二次高潮则是到了清末,即大清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这段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蛮横地入侵中国,清廷虽然思想保守,但也挡不住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进中国。因此,官员们就需要有能够接触理解新兴事物的幕僚人才。正巧,“绍兴师爷”世居东南沿海。一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这群人能够更早地接触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思想相对比较开放且都好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此,这些地方大员在扩充势力时,“绍兴师爷”是难得的人才,当然不可或缺。像东三省总督的师爷秋桐豫、张之洞的师爷马家鼎、曾国荃的师爷章士杰、左宗棠的师爷程埙,以及大名鼎鼎的娄春藩等等,这些人都出身于绍兴府地区。 不过,在这里我需要着重提一下娄春藩,此人先后为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陈夔龙等七个人担任师爷,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极大的礼遇。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娄春藩更是在所有人都弃城而逃时坚守在岗位,后来李鸿章想要封他京官做,然而此人坚守“绍兴师爷”的规矩,虽然处理政务辅佐大臣,但是不会担任一官半职。因此,娄春藩直到去世时都还只是一介布衣,堪称“绍兴师爷”的典范。而我们讲此时“绍兴师爷”的发展也算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达到顶峰,而繁华过后便是落寞... 其实,“绍兴师爷”走向没落的原因很简单,时代不需要了。 就像当初发展到鼎盛时也是因为时代需要他们。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也渐渐看清形式,开始支持变法改革,废除科举制、开办新式学堂,并且选派留学生,这些举措都使得国家拥有了更多高素质人才,远远比师爷们要更专业。 虽说,他们可能在出谋划策略和政治上比师爷来说可能有所不足,但时代正是需要他们这种专业知识人才,所以师爷群体很快就被挤下政治舞台。而随着近代经济学的传入中国,这些人将“绍兴师爷”代代相传的钱谷之术顶替了,因此很快,师爷们就丧失掉了在政务上的优势,结果不言而喻,辛亥革命前后,这群人基本上消失在 历史 舞台上了。 总的来说,“绍兴师爷”是封建 社会 中后期多种原因下的产物,寄托了统治者的专制理念,根本上是服务于封建专制的。 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就逐渐变小,这就像运输都不用镖局而改用火车了,怎么可能把专业人才放在一边继续用这些与时代渐渐格格不入的人呢?

[create_time]2022-07-15 04:18:57[/create_time]2022-07-25 06:45: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4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请问《绍兴师爷》中的方敬斋是谁的原型?

剧中方敬斋的人物原型为汪辉祖。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居士,浙江萧山人,生于雍正八年(1730),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嫡母、生母守寡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考中秀才,但家境贫寒,无力再参加科举,只得于二十三岁时跟随做官的外舅,当一名书启幕友。以后立志学习刑名(即古代法律),到了三十岁,终于成为一名刑名师爷,在江浙两省州县衙门应聘做幕,办了不少疑案,声名鹊起,为州县官争相聘请。乾隆中期 ,

东南沿海各省发现使用“宽水钱 ”甚多,朝廷怀疑有人私铸,下令严查 , 闽、浙总督尹继善委托汪辉祖查办此案。汪查明“ 宽水钱”系日本钱币 , 由商船带入, 非民间私铸,避免了一场冤案。尹继善对汪大加赞赏 , 感慨地说 :“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读书人” 。

邬有道
据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田文镜之幕客》记载,清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有位名叫邬思道的“绍兴师爷”。邬先生名思道,字王露,绍兴人。家贫,以游幕为生。 一日,邬先生对田文镜说:“君愿为吐气督抚,抑或庸碌督抚。”田文镜答,当然想做吐气督抚了。邬先生就说,“既然你想做吐气督抚,就得听任我替你办一件事,此事你却不可掣肘。”田文镜就问是什么事,邬先生就说:“我替你准备了一篇上皇上的奏章,如果这道奏章送上去,君的大业便可成。

只是此奏章内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田文镜与邬先生相处了一段较长的时间,深知邬先生有胆有谋,于是慨然答应了。原来这篇奏章的内容是弹劾隆科多的,隆科多是雍正的娘舅,分享者电视,官居大学士,隆科多倚拥戴之功,常做越礼违法之事,雍正这时已对他非常厌恶,正想清除他而苦于无从下手,因满朝文武虽知隆科多不法,但慑于其权势,无人敢揭发。 邬先生摩透了雍正的心理,所以敢做这件人家不敢做的事。

雍正看了奏节,正求之不得,立即将奏节发交六部核议,办了他的罪。从此,雍正对田文镜宠遇日隆,而邬先生也声名远播了。 田文镜对属下很傲慢,可对邬先生却很恭敬。邬先生著有诗集《游梁草》,其在田文镜幕府所撰的公文书牍,汇辑成《抚豫宣化录》以田文镜的名义刊行,这本书是绍兴师爷的枕中鸿宝。 以上就是出于清人笔记中的邬思道。可见,《绍兴师爷》中邬有道即为李岳瑞笔下的邬思道。
《绍兴师爷》中的方敬斋,是一个不得志的师爷,一生都在现实中的困顿与理想中的得意中度过。在剧中,清末的科场腐败不堪,主考官完全视学子前程为儿戏,以致于满腹才学的方敬斋落榜并重新落入师爷的行当,而并无真才实学的董瑞却意外中了榜做了官,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然而可悲的是,方静斋并不知道自己落榜并无关才学只是糊涂的主考官草菅人命,在他的一生中,科举中第始终是心里的一个结,尽管他也时时为自己作为师爷的才华而沾沾自喜,但是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能再次上京赴试以求功名,这件事情缠绕他一生。这其实是当时社会大多数士子的共同想法,更是众多师爷心中的最终理想。即使在今天,除非实在不想上学了,否则努力读书高考上大学依然是中国大地上众多学子的共同目标,更不用说在读书人出路本就很少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命运弄人,方敬斋几赴试都未能成行,这也并不奇怪,毕竟身为师爷,责任在身,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而人到中年,琐事颇多,早没有了少年时期一心一意奔前程的资本。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方静斋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做了个县令,却发现,原来师爷做得好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官,以至于一到地方上就得罪了人,于是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变得举步维艰,最后落的个短仕一年就丢了官自己还大病一场。关于这一点颇可琢磨,到底是因为方敬斋做师爷做的太久所以变得不适合官场,还是 说方静斋本人就没有做官的特质呢?又或者是他那三代师爷的血缘害苦了他,他本就是一个做师爷的命?殊不见那胸中没有多少墨水的董瑞兄可是混的风生水起。也许有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不服都不行,有人天生就是个谋士,如方敬斋如是也。可惜的是,方敬斋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朝廷给他外放一个县令,他喜出望外,认为是光耀了门楣,准备大干一场,而他所谓的干,是用师爷的手段与聪明去干作为父母官的事,这下就惹了众怒,当然这里的众,不是老百姓,而是当地的豪绅老大,所以他的官不好当,这点不用解释大家也可以明白。尽管董瑞这小子不是什么干净的官,但是他的有些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做官就得左右逢源四下打点,更退一步说,即使你有理想有抱负,你也得想尽办法先保住你的官位,然后才能办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伤的是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句箴言啊,可惜董瑞自己只做到了前半句,后半句是说给方敬斋听的,而方敬斋并没有采纳,于是造成了他们俩的决裂。同时我们又不禁感叹,幸亏当时他没有中第做官,否则,以他的品性与气质,是不是该早早地灰心丧气隐居山野了呢,这样,也就没有了师爷方敬斋传奇的一生了。悖论啊实在是悖论,而这样一种进退不得的人生困境即使在今天也很常见,所以说,方敬斋完全可以为古今无数沉沦下僚的知识分子做代言。
而问题是,沦为脏官的董瑞并没有预期中的被绳之以法以正视听,而才华横溢的好人方敬斋却两袖清风栖身草野,由此可以看见,官场中的好坏之分与普罗大众是不同的,方敬斋正是没有分清楚这点,所以造成自己在官场上的悲剧,但其心可慰的是,为官一任,方敬斋却是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爱戴,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自古而然。因此,《绍兴师爷》并不是一部爱恨分明嫉恶如仇式的剧,它只是讲述了一个师爷的经历,并通过这个人还原了当年的一段历史或者说是真实,而真实的世界是没有分明的爱恨的。


[create_time]2022-07-30 07:04:15[/create_time]2022-08-11 07:57:5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淼清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1d91a7.0xe69fhS18JDv9QQowb_gQ.jpg?time=1499&tieba_portrait_time=1499[avatar]TA获得超过24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39[view_count]

《绍兴师爷》中的方敬斋是谁?

剧中方敬斋的人物原型为汪辉祖。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居士,浙江萧山人,生于雍正八年(1730),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嫡母、生母守寡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考中秀才,但家境贫寒,无力再参加科举,只得于二十三岁时跟随做官的外舅,当一名书启幕友。以后立志学习刑名(即古代法律),到了三十岁,终于成为一名刑名师爷,在江浙两省州县衙门应聘做幕,办了不少疑案,声名鹊起,为州县官争相聘请。乾隆中期 ,

东南沿海各省发现使用“宽水钱 ”甚多,朝廷怀疑有人私铸,下令严查 , 闽、浙总督尹继善委托汪辉祖查办此案。汪查明“ 宽水钱”系日本钱币 , 由商船带入, 非民间私铸,避免了一场冤案。尹继善对汪大加赞赏 , 感慨地说 :“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读书人” 。

邬有道
据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田文镜之幕客》记载,清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有位名叫邬思道的“绍兴师爷”。邬先生名思道,字王露,绍兴人。家贫,以游幕为生。 一日,邬先生对田文镜说:“君愿为吐气督抚,抑或庸碌督抚。”田文镜答,当然想做吐气督抚了。邬先生就说,“既然你想做吐气督抚,就得听任我替你办一件事,此事你却不可掣肘。”田文镜就问是什么事,邬先生就说:“我替你准备了一篇上皇上的奏章,如果这道奏章送上去,君的大业便可成。

只是此奏章内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田文镜与邬先生相处了一段较长的时间,深知邬先生有胆有谋,于是慨然答应了。原来这篇奏章的内容是弹劾隆科多的,隆科多是雍正的娘舅,分享者电视,官居大学士,隆科多倚拥戴之功,常做越礼违法之事,雍正这时已对他非常厌恶,正想清除他而苦于无从下手,因满朝文武虽知隆科多不法,但慑于其权势,无人敢揭发。 邬先生摩透了雍正的心理,所以敢做这件人家不敢做的事。

雍正看了奏节,正求之不得,立即将奏节发交六部核议,办了他的罪。从此,雍正对田文镜宠遇日隆,而邬先生也声名远播了。 田文镜对属下很傲慢,可对邬先生却很恭敬。邬先生著有诗集《游梁草》,其在田文镜幕府所撰的公文书牍,汇辑成《抚豫宣化录》以田文镜的名义刊行,这本书是绍兴师爷的枕中鸿宝。 以上就是出于清人笔记中的邬思道。可见,《绍兴师爷》中邬有道即为李岳瑞笔下的邬思道。
《绍兴师爷》中的方敬斋,是一个不得志的师爷,一生都在现实中的困顿与理想中的得意中度过。在剧中,清末的科场腐败不堪,主考官完全视学子前程为儿戏,以致于满腹才学的方敬斋落榜并重新落入师爷的行当,而并无真才实学的董瑞却意外中了榜做了官,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然而可悲的是,方静斋并不知道自己落榜并无关才学只是糊涂的主考官草菅人命,在他的一生中,科举中第始终是心里的一个结,尽管他也时时为自己作为师爷的才华而沾沾自喜,但是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能再次上京赴试以求功名,这件事情缠绕他一生。这其实是当时社会大多数士子的共同想法,更是众多师爷心中的最终理想。即使在今天,除非实在不想上学了,否则努力读书高考上大学依然是中国大地上众多学子的共同目标,更不用说在读书人出路本就很少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命运弄人,方敬斋几赴试都未能成行,这也并不奇怪,毕竟身为师爷,责任在身,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而人到中年,琐事颇多,早没有了少年时期一心一意奔前程的资本。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方静斋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做了个县令,却发现,原来师爷做得好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官,以至于一到地方上就得罪了人,于是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变得举步维艰,最后落的个短仕一年就丢了官自己还大病一场。关于这一点颇可琢磨,到底是因为方敬斋做师爷做的太久所以变得不适合官场,还是 说方静斋本人就没有做官的特质呢?又或者是他那三代师爷的血缘害苦了他,他本就是一个做师爷的命?殊不见那胸中没有多少墨水的董瑞兄可是混的风生水起。也许有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不服都不行,有人天生就是个谋士,如方敬斋如是也。可惜的是,方敬斋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朝廷给他外放一个县令,他喜出望外,认为是光耀了门楣,准备大干一场,而他所谓的干,是用师爷的手段与聪明去干作为父母官的事,这下就惹了众怒,当然这里的众,不是老百姓,而是当地的豪绅老大,所以他的官不好当,这点不用解释大家也可以明白。尽管董瑞这小子不是什么干净的官,但是他的有些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做官就得左右逢源四下打点,更退一步说,即使你有理想有抱负,你也得想尽办法先保住你的官位,然后才能办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伤的是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句箴言啊,可惜董瑞自己只做到了前半句,后半句是说给方敬斋听的,而方敬斋并没有采纳,于是造成了他们俩的决裂。同时我们又不禁感叹,幸亏当时他没有中第做官,否则,以他的品性与气质,是不是该早早地灰心丧气隐居山野了呢,这样,也就没有了师爷方敬斋传奇的一生了。悖论啊实在是悖论,而这样一种进退不得的人生困境即使在今天也很常见,所以说,方敬斋完全可以为古今无数沉沦下僚的知识分子做代言。
而问题是,沦为脏官的董瑞并没有预期中的被绳之以法以正视听,而才华横溢的好人方敬斋却两袖清风栖身草野,由此可以看见,官场中的好坏之分与普罗大众是不同的,方敬斋正是没有分清楚这点,所以造成自己在官场上的悲剧,但其心可慰的是,为官一任,方敬斋却是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爱戴,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自古而然。因此,《绍兴师爷》并不是一部爱恨分明嫉恶如仇式的剧,它只是讲述了一个师爷的经历,并通过这个人还原了当年的一段历史或者说是真实,而真实的世界是没有分明的爱恨的。


[create_time]2022-07-20 15:06:29[/create_time]2022-07-17 04:50: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淼清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1d91a7.0xe69fhS18JDv9QQowb_gQ.jpg?time=1499&tieba_portrait_time=1499[avatar]TA获得超过24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0[view_count]

上一篇:二人转正戏视频

下一篇:声色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