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甲午风云

时间:2024-08-13 13:01:52编辑:阿奇

电影—《甲午风云》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在被震撼心灵的同时,遥望它的颜色,多么夺目鲜艳的红,红的心潮澎湃,红的心生敬意。那是鲜血的颜色,是一代代英雄手腕流动的颜色,是让人惆怅的颜色。

回首往事,腥风血雨历历在目 。曾经,我以为,我们真正屈辱的不过是抗日战争的那八年,但在我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之后,我才知道,那八年是爆发,是反抗。在那前,我们受尽了屈辱,清政府的不作为,让我悲愤不已。

日本的侵略太夸张了,夸张到就连这样“漫不经心”的侵略都让我们应接不暇。这代表一个国家的态度,一个国家的懦弱!上级的全面压制,让下级无法反击,让百姓被迫“挨打”。清政府并不考虑人民的水深火热,只顾自己贪图享受。所以,就有那么多的不公平,一次次承受着无奈的痛苦。

1894年,蓄谋已久的日军在中国领海内肆意制造事端, 并将承载太后派去“讲和”使者的中国商船击落,让人十分气愤又痛苦。与此同时,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两次请战均被驳回,邓世昌还被革职,让我愤懑不已,有却又无可奈何。

值得庆幸的是,即使被迫,李鸿章还是启用了邓世昌,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局面!

在海战中,刘步蟾贪生怕死, 故意打错旗号 , 导致人员伤亡,以致邓世昌破釜沉舟,造成全舰官兵牺牲的悲惨结局!

在这部电影中,悲壮的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其实,当时的中国并没有那么弱小,但是,邓世昌缺乏一个后盾,只能选取以死报国,成就中国人的骨气。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士虽然牺牲了,但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里 ,永垂不朽。想比于那些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员,大发国难财,却不想着为人民利益而战,唇亡齿寒的道理半点不懂,他们的行为怎配当一个中国人。

迂腐无能的清政府,耽于安逸的慈禧老太后,谄媚怂恿的宦官李莲英 ,一个一个,都是罪人,是中华的罪人。任凭外人侵入国土,不敢言语,卑微无能,割地求和,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我国的历史是难堪的,没有人能够改变,也无法否定 。但是,我们也是坚强的,在那样艰难困苦时,我么们没有放弃,没有倒下,没有一蹶不振。现在,走过了世纪的风雨,我们迎来了新天地,万里长城似一条巨龙,即使盘卧良久,依旧璀璨夺目。像雄鹰一样傲立在世界最高坡的珠穆朗玛峰,睥睨着世界,傲视群雄。我们的共和国在国际地位中越站越稳,越来越无可撼动,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些刻骨铭心的战役从不是屈辱,是警醒,是预兆。中华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10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甲午风云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便概

背景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积极向中国扩张。1872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并迫使清廷承认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即间接承认琉球人是日本属民),从台湾撤军。由于清廷的软弱无能,日本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经过: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189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清军在丰岛海面被日军偷袭之后,很快被在陆上的成欢驿的日军偷袭(成欢之战),由于朝鲜政府已被日本控制。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被迫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毅军以分统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率五营一队,与河州镇总兵卫汝贵盛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13526人,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结果:议和缔约10月初,奕欣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调停中日战争。由于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英国于10月6日提出的调停建议没有获得任何结果。11月初,日军侵入辽东,将战火烧入中国。清政府十分恐慌其“龙兴之地”遭到兵燹之灾,又转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这时,美国政府认为对清政府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表示愿意居间 “调停”。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但日本拒绝和他谈判,同时又通过美国人要求清政府派出 “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当时旅顺已失守,慈禧皇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欣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将清政府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袭占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4月14日,清政府电令李鸿章遵旨定约。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上一篇:封神榜台剧

下一篇:电影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