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思考2
你不喜欢我时,你是窗前明月光,你是心口朱砂痣。你一喜欢我,我觉得你好掉价。
你不喜欢我时,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可以看我一眼。但你开始回应我的感情之日,就是我对你的好感竭尽之时。可以承受漫长的单恋并乐此不疲,但没有回应爱的能力。
我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我。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独白
看了上面的内容,有没有觉得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很渣?但是其实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也是很痛苦的。每次觉得自己好像喜欢上一个人,但是当对方真的开始回应时,所有的好感就都没有了。尤其是这个讲究繁衍,讲究婚姻的年代,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来说,好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就接受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要么就独身。
那么,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看看是否有办法去解决。
上面的是网上给出的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定义,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声明,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不是一件可耻的、稀奇的事。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总习惯去给每个人贴标签分类,然后就粗暴地论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就连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也被分类成了各种依恋类型,但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不就代表某种类型是不好的,是个需要改变的病。
就像回避型,也只是一个标签,它意味着更多的个人空间与距离,但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
对比起过于亲密,回避型会有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优势呢。
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来讨论如何改变,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如果没有产生因此困扰烦恼,是真的不能轻易把它定义为是一件不好的要改变的事。
回到主题,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下面三种想法:
如果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上面的三种想法,会觉得很可笑吧!可是这么有悖逻辑的想法就是这么深刻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因为童年的家庭经历。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会恐慌不安。
靠近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是动物的天性,人也不例外,婴儿天生就会想靠近妈妈,需要妈妈的爱和喜欢,关注和陪伴才能健康的活下来。但倘若在抚养的过程中,妈妈经常对婴儿的需要不做反应,置若罔闻,或者表现出厌恶和不耐烦、不喜欢的情绪,那么,婴儿最初的原始母爱就没有得到被充分的满足,这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最初的心理安全感——认为自己足够好,值得无条件的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
缺乏这种心理满足的人即便在跟自己父母的早年互动中,很多也是不够亲密,老是害怕被父母嫌弃、抛弃的胆小、退缩型儿童。由于一般情况下,养育模式具有连续稳定性,当婴儿成为孩童,懂得了语言,他可能会更多的解读到父母对自己的不够喜欢和不够在乎。
一方面养育模式中确实有这样的信号存在(父母尤其是妈妈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一个看不到孩子不能回应孩子需求的妈妈可能一直都会这样,甚至随着孩子的长大,可能会反过来向孩子索取爱);另一方面早年积攒的不安全感又会加重这方面的解读,这就会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形成最早的自我认知:“我是不够好的,我不值得爱。”没有孩子会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孩子,不知早已经承受了多少大量痛苦的情绪,学会了压抑自己对爱的渴望和对养育者不喜欢自己的愤怒,他们学会了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
因为,爱这种渴望,一旦被勾起,将是充满羞耻和让人脆弱的,大量被拒绝被忽视甚至被羞辱的经历已让他们的自尊心支离破碎,甚至潜藏着巨大的愤怒。他们就像没有吃过面包的小孩,习惯了吃糠咽菜,之前还渴望着面包,为自己得不到面包而啼哭挣扎,纠缠不已,但后来发现再多的哭都没有用,他们逐渐接纳了这个现实:“面包不属于我,我是注定得不到面包的。”甚至有的人会发展出:这件东西太痛苦了,我再也不想要了,这样绝望的愤怒。那个面包就是爱,害怕接近正是对“渴望”的防御。
长大以后,遇见了其他人,这种复杂的情愫再次出现。总会产生“我不够好,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的念头。毕竟连自己的父母都会嫌弃真实的自己,都需要自己假装一个讨人喜欢的自己来取悦他们,何况是别人呢?
回避型依恋的人群中很多人可能都有社恐的经历,在早年面对其他人时一样也会,只是其他人出现的几率太多了,慢慢的他们就习惯了应对表面的社交场合,甚至还发展出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来获取外界的赞赏。但是遇见喜欢的人,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较之每天要见到的普通人,是低的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没有练习的经验,更会因为早年和父母互动受挫的经历,导致他们很害怕会重温早年的创伤。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安全感是来自自我对自己的价值感,而不仅仅是外界赋予的。而这就是我们去改变,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可以试着用以下几个问句来和自己对话:
一旦破除了“在情感中,对方对我好,我才是安全的;对方对我不好,我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固定思维理解,就打破了“为了不受伤害,我主动撤离和回避”的循环;
去建立“我的安全感是自己赋予的,我可以主动创建一份积极的情感;”
“即使对方不喜欢我了,那也是说明我们不合适,而不能说明我不够好,或者是我被放弃了。”
“我和他不合适”。
“我体验了一段情感”
“我伤心,但我相信未来有适合我的人选”
“一段经验教给我成长”。
这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型。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什么?
是建立在双方的坦率、真诚、灵魂的沟通、精神的共鸣基础上的,这样才能让双方同频共振,感受到情感交互的喜悦。
当你真的可以坦然地去面对对方,对方感受到的磁场,也是一个全新的、自然的、自信的你,而不是一个纠结的、拧巴的、紧张的、焦虑的你。
人在亲密关系中,最终看见的都是自己,也是让自己觉察自我思维的开始。
同时,除了情感的影响之外,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来了解自己的自尊模式。
自尊是稳定的吗?还是不稳定的?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这个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价息息相关。
原生家庭是有深远的影响,但好在成年之后,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正视关系,可以重新定义自己。
比如你和人交流时,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写出一些答案,你也许会发现,人和人沟通的安全感,也来自于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苛责自己。
人先正视自己的缺点,拥抱优点,有了足够的心理能量,有勇气去坦荡地面对亲密关系,有能力去承担风险,接受挑战,也有机遇去开启属于自我的幸福;
也不担心做错事说错话,真正的朋友会不离不弃。
将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在行动和认知中一点点改变,而不仅仅是空想。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辛苦,但是蜕变之路本身,就是让人期待的。
所以,不要让一个回避把自己定义,其实回避背后有很多功课要做。或许我们曾经有过类似创伤,但面向未来,我们更多问自己不是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我想要什么,基于这样的想要,我能做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一生就是不断的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即便我们不能把控住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可以迎难而上,试着做一些回避的事情,然后和自己确认,这样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不堪。
祝福我们,遇见爱,遇见幸福,更遇见躲躲闪闪背后真正的自己。
浅析“回避型依恋人格”
1.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2.回避型依恋人格在面对分离或丧失的时候,比如吵架即将要分手的时候,他们更善于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问题上。
3.这种人格的人,他们常常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一个更加努力,更成功,更有社会价值的人。
4.回避型依恋的人格特质会让一个人过度的专注自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别人的感受和兴趣
5.在关系中,他们也非常容易被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伴侣伤害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被准确的理解,被及时的回应,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痛苦/恐惧情绪可以被父母感知,他们自己想要做出的尝试可以被真诚的鼓励,平静的引导,ta 就拥有了安全的依恋模式 ,
反过来说 ,当安全依恋不能建立的时候,情绪表达和心理需求就被压抑和扭曲,这时亲密的就是不安全的,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些距离,比如不能耍赖,不能撒娇,不能不乖,要吞下委屈,忍住渴望,才能一直表现为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而那些不能被父母接受的情绪和需求就不可以表达,必须回避。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保持了疏远和回避。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你对于一个你感觉总是靠不住的人,你会让自己不再去依靠他,因为对你来说,不断依靠一个并不能真正被依靠的人,轻则会耽误事儿,重则会带来愤怒,痛苦,失望,悔恨,羞耻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到你的存在感,越是你不得不保持亲近状态的人,就越是能在他们靠不住的时候伤害到你的根本安全感,你只有停止去依靠这个人,你才会感到更安全,更稳定。
之所以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是因为婴儿和你还不一样,婴儿太弱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养育关系多么不安全,他们依然需要依靠那个养育人才可以存活。 这种依附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婴儿和养育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不可改变,养育人的否认和忽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你需要去留意他的情绪,知道他的焦虑情绪并不是针对你,不要在不正确的时机尝试和他表达,给他足够的安全空间,同时也要懂得自己的需求,必要时候选择放弃,最后要用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和他沟通
你需要练习阅读别人的情绪和学会倾听,也要去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法,意识到自己的回避状态会让伴侣更加焦虑,最后不要只忙着追求成功,也要更加重视亲密关系对于你的意义。
不要把你的工作和事业放在你的人际关系之前。你要知道,不断提醒自己成功才是唯一重要的这个声音,其实是小时候形成,来保护你体会安全感的,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你要清楚的看明白,迟早所有人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的。当这一天到来,你却没有人真心爱你的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可能的话,我鼓励你去意识到你可以得到尊重和喜爱,即使你没有成为一个特别特别成功的人。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personalitydisorder),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即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而且他们经常有抑郁症,焦虑和对自己生气的感觉。
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其最大的结局是什么?
1.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其最大的结局是什么?最大的结局是眼里只有自己,避免极端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他们会与伴侣保持距离,甚至准备逃避,他们发现很难产生沉浸在爱中的感觉,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时,他们会觉得很明显地从关系中受到限制和束缚,所以会用各种方法来避免伴侣,这是一套抑制亲密关系的行为或思维方式,当这种亲密关系被抑制时,他们不再需要伴侣和这段关系,所以可以预见,他们分手了,这段关系结束了。2.处于一段回避型的关系中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回避型人格对焦虑的伴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折磨。焦虑的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只会在回避型的人面前增加,因为回避型的人重视他们的独立性。他们想要被爱,却拒绝被爱。第一次接触,甚至给人相反的感觉,他们是如此热情。但是一旦你进入一段关系,你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疏远和冷漠,情侣之间没有亲密感。你觉得你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3.这是因为他们对情感强度的感知与我们不同。我们认为的30%的亲密关系在高度敏感的回避型大脑中可能高达90%。这让他们害怕,想要逃跑。你甚至都不会打架。你甚至都不会打架。他拒绝与人交流,拒绝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他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和饥渴,必须表现出“你不重要,我不需要你”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偏见和界限。4.没有亲切感:一秒钟双方还在有说有笑,只要分开,对方就能立刻从你的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甚至会想,双方到底是不是恋人,为什么从来不主动说情话呢?从不主动接触自己?为什么一段感情里只有自己的感觉在死去支撑?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他们总是在逃避冲突,宁愿让冲突在黑暗中疯狂生长,也不愿意及时制止。有时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冷漠和软弱,即使你问他们,他们也会想办法消失。
回避型依恋谈不了恋爱
回避型恋爱更多的是受自卑的影响,对外来的好处采取“拒绝、恐惧”的手段,以亲手推走他人的方式,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回避型依恋他们的依恋类型可能是“混乱型依赖”,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回避型人格不是不会谈恋爱,他们是怕谈恋爱带来的麻烦,他令你焦虑,令你患得患失,令你怀疑自己,你无法再恋爱中收放自如,经常被对方牵着情绪走。总是以拒绝的方式来逃避情况的发生,经常被误认为主动放弃这段感情,因此就出现了不会谈恋爱。【摘要】
回避型依恋谈不了恋爱【提问】
回避型恋爱更多的是受自卑的影响,对外来的好处采取“拒绝、恐惧”的手段,以亲手推走他人的方式,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回避型依恋他们的依恋类型可能是“混乱型依赖”,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回避型人格不是不会谈恋爱,他们是怕谈恋爱带来的麻烦,他令你焦虑,令你患得患失,令你怀疑自己,你无法再恋爱中收放自如,经常被对方牵着情绪走。总是以拒绝的方式来逃避情况的发生,经常被误认为主动放弃这段感情,因此就出现了不会谈恋爱。【回答】
回避型人格经常自我贬低,这是他的常态。因为偏激的回避型随时都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恐吓自己没受伤之前赶紧离开。想与回避型人格相处,你需要不断的自我强大,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如果你想不被回避型牵着走,那就别跟他同一站立在半山腰上,而是比他高一截一截,直到山顶。等你站在山顶上向下仰望人群的时候,回避型才会被你吸引过来。真的,如果你比他跑的还慢,甚至拖泥带水让他感觉到跟你在一起会很累,那么他迟早会甩掉你,你很难自己突破自己,他还是对你逃避三尺以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