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电影观后感
我一直认为冯小刚导演是个有悲悯之心的人,他关注的从来都不是大人物的取舍,而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我其实只看过冯导的两部电影,一部是《芳华》一部便是这部《1942》,《芳华》讲的是在1970年至1980年的军队文工团的故事,而《1942》则取材于真正的历史事件。
我小时候就曾听家里人说过,河南有一年闹旱灾,死了几百万人,那会儿我还很天真的问:为什么会死呀?家里人告诉我:因为没有吃的。怎么会没有吃的呢?因为旱灾,地里产不出粮食来,还有蝗虫把粮食都吃了,人们刚开始吃树皮,后来吃观音土,将人活活胀死了。而电影《1942》便是描述了这样的人间地狱。
《1942》开头讲的是在旱灾已经发生的时候,有一家范姓地主,因为储存了很多粮食,所以他们对这场旱灾并不在意。
开头范老爷在巡视粮仓,同时吩咐下人看好粮仓,而范少爷却在想着与前来借粮的花枝交好,正在二人纠缠的时候,刺猬带着一群土匪前来借粮,说是借粮,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抢粮。
当晚,土匪与范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粮食被抢走了,房子被烧了,儿子也被杀死了,范家也走向了逃亡之路。但在范老爷看来,他们与真正逃荒人不同,他们是避难,不是逃荒,因为他们有粮食,有马车,还有仆人。
他们与花枝一家碰到了一起,并约定同时逃难。
花枝一家很幸福,花枝漂亮,知趣,而且对生活充满希望,在逃难的时候,穿上了自己新婚的衣服,以图一个好的兆头,但实际上这条路就是一条不归路。
而花枝的男人瞎鹿是个很能干的人,他随手可以做个很好看的风车,还可以拉弦子。
人们的逃难开始了,在最初,家家都有些余粮,所以大家都不会发慌,花枝可以显出自己有些仇富的本色,星星也可以养着自己的黑猫,并且赌气说自己不吃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逃难的困难。
逃难哪有那么容易?渐渐的,花枝一家首先没有了粮食,瞎鹿的娘也生病了,瞎鹿便想着将自己的孩子卖掉,花枝却不同意,最后还是范老爷将三斤小米借给了他。
而范老爷一家又遭遇了一次磨难,在日本战机轰炸后,粮食和马车都被逃亡的军人抢走了,没有了粮食,范老爷一家也成了逃难的了。
在路上,少东家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范老爷给他取名为留保,希望他能存活,留住范家的血脉,这时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逃难的苦,星星不再是高高的大小姐,而成为一个饿着肚子的女孩,她狠心将自己的黑猫杀掉,并将自己的书当作柴火烧汤喝,她一言不发,没有一滴眼泪。
但黑猫也无法挽救这些人的命,夫人死了,少奶奶死了,瞎鹿死了,一个接一个死去,狗吃着路边的人肉,眼睛变成了狼的眼睛。
死的人已经离去,活着的人却要饭吃,没有了粮食,卖女人,星星被卖了,念过书,会识字,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好卖,卖了五斤小米,花枝却不行,她有两个孩子,没有人要,所以她嫁给了栓柱,将孩子托付给了他,卖了三斤小米。
兜兜转转,一家子人,最后孑然一身。
没有更多的渲染,只是陈述事情的经过,却让人感到那么悲伤。逃亡的路上是沉默的,每个人都省着力气往前走,他们穿着灰色的破旧的棉袄,缓慢的行走在白茫茫的大地上的,低着头,脸上都是沉重的表情,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苦,有的只有麻木。
电影《1942》
我很小的时候,曾听我的老奶奶说起,我祖上是从南阳逃荒到洛阳的。也听我外婆说过我有六个舅舅但是有五个为了活命逃荒去了陕西。那个时候并不知道逃荒这个词的意思,在学校里偶尔还会向我的同学们津津乐道我祖上是南阳唐河县人氏。
也曾经听我奶奶说起过1942年河南的饥荒和60年代全国的饥荒。
年幼的我听到奶奶说起那些遥远的事,只把它当做故事来听。
电影《1942》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当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影片的主角老东家狡猾、市侩,典型的封建地主,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对抗这史无前例的灾难,他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委员长,还是深入民间报道灾难真相的美国记者白修德,以及海内外的每一个人,如何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绝望无止的逃生坎途,中华民族多舛命运的苦难一斑……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不知道饥饿的滋味。有时候不理解我的长辈,在农忙的季节,掉在地里的一颗豆子都要捡回来。年过80岁的老奶奶还非要在大热的天气出去麦地拾麦穗。那个时候,我心里还会想,呵真是个抠唆的人。。。现在想想我有这个念头真是可笑可恨至极。那时我不能理解他们对土地对粮食的热爱和珍惜。
推荐大家找时间看一下这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