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的少年》结局是什么?
此间的少年》是以金庸小说人物为基础的同人小说,用作者江南的话说,“《此间》中使用的人名无一例外出自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但是,无论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湖英雄和侠女,他们更贴近于曾经出现在我身边的少年朋友们,而《此间》,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我们当年没有什么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我们那一段或者年轻的朋友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最初的爱情,错过最初的缘分,经历着自己光辉灿烂的荣耀和黯然神伤的挫折,然后从这里走开,永远走进了成年。 PS:我也不知道结局,我也正在找全本看,找到了我发到你QQ上
《此间的少年》观后感
想起来认识胤祥同学已经很久了,05年我的《滇藏日记》,差一点就请他来解说了。后来的《三骑走新疆》,也很荣幸的被胤导称为“宏篇巨制”,列在当年他对北大原创dv作品的总结里,成为互联网上所能搜到的关于这个片子为数不多的资料之一。等我终于博士毕业之后,就很少再听到关于胤同学的消息,直到他开始在未名上招兵买马准备拍此间。
时间过得真快,新年的时候几个朋友竟然搞掉票去学校看了《此间》的首映,让我颇为羡慕嫉妒恨了一把。不得不说,在路大制片的指导下,《此间》的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好了,这也充分吊足了全世界PKU小朋友们的胃口。以至于到后来胤祥导演半夜打电话来让我去拷片子时,我都有些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那时候我藏有铁片的左腿还肿着,我就这样一瘸一拐的从西坝河跑到芙蓉里找到了导演的宿舍。后来车协各年级的兄弟姐妹们为了看《此间》,从各种地方找到我家里,有些人我甚至已经三四年都没有见过了。跳动的银幕前大家笑着感动着,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园子里。这部片子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拷片子时胤导让我写个影评来着,可最近实在过于懒惰,一转眼上半年就要拖过去了。再拖到下半年实在有点不像话,于是在《此间》终于不再火热的时候,我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换后感放在这儿。溢美之词不多,挑的毛病不少。一家之言,各位也就别太当回事。
从结构上说,《此间》很忠于原著,表达也很明白。仅凭这点,《此间》就已经比很多院线大片好看很多。几个故事从不同角度依次道来:郭靖与黄蓉、令狐冲、穆念慈与杨康、乔峰与阿敏。郭靖与黄蓉的故事很好看;令狐冲的舞会着实有点憋屈,他过多的旁白则让这憋屈弥漫到了整个片子;穆念慈和杨康很是怨念,但也还令人感动;等到乔峰与康敏的时候,全片的情绪到达了顶峰并就此终结。
片中角色的扮演总体上是很成功的。郭靖和黄蓉和想象中不太一样,对人物性格的演绎却都很到位。令狐冲略显啰嗦,也很可以接受。乔峰的深沉,杨康的装酷,穆念慈的清纯,段誉的花痴都让人印象深刻。但孙欣同时出演阿朱和康敏两个角色,把握的却并不到位。特别是康敏喝醉的那一段,由于人物缺乏辨识度,再加上稍显做作的表演,片末这一遍又一遍重复出现的.镜头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长达16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里,也许导演希望借此来将片子里的离愁别绪发挥到极致,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黄蓉的室友们实在太大姐了,康敏毕业K歌时坐在乔峰旁边的酱油女也颇让人困惑了一阵子。
从技术的角度,片中的镜头设置还算到位,但只能说是够用了。过多的近景和人物特写使全片在视觉上缺少了一点张力。一塔湖图的景致没有被充分展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或许这是影片给人的共鸣不够强烈的原因之一吧。另一方面,同期音的采集太失败了,很多地方不得不给影片重新配音,感觉就不那么真实了。在导演剪辑版里,有一段竟然同时出现了重叠的原因和配音,想来导演也被配音的问题折磨坏了吧。
总这部片子是《此间的少年》这部小说的电影版。它同小说一样,因北大而生,却远不是北大生活的全部。每个PKUer都曾在这个园子里拥有自己的此间,一塔湖图的故事之中,我们能够在片子中找到种种熟悉的感动,这便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