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入狱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迁之所以会获罪入狱是因为他为背叛唐朝的李陵求情。李陵身为名将李广之后,是一个同时兼具实力与名声的人,就连汉武帝都觉得他颇有李广风范。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抵御匈奴,而李陵也曾多次奉命率军出征。天汉二年的时候李广利奉命前去攻伐右贤王。汉武帝本想下令命驻守在张掖的李陵为李广利运送粮草,但是李陵却觉得他所率领的军队应当上阵杀敌,而不是只是在后方运送粮草。除此之外,李陵还主动请缨向汉武帝“索要”了五千步兵前去攻打匈奴。在汉武帝答应李陵的这番索求之后,李陵便带着五千步兵向北行进。就在他们行至一处名为“浚稽山”的地方时遇到了由单于亲自带领的匈奴军队,兵力足足有三万人。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李陵率领五千步兵顽强抵抗,直到战斗至只剩下数百名士兵时李陵才弃械投降。汉武帝得知这个情况后十分生气,朝中百官亦是对李陵的投降行为颇有微词。在一片骂声中司马迁站了出来,他向汉武帝解释说李陵之所以会战败是因为兵力不足,而他之所以投降则是为了打入匈奴内部以便戴罪立功。听完司马迁的这一番解释,汉武帝怒气渐消。时隔一年之后汉武帝派遣公孙敖前往接应李陵,但是这公孙敖最后并没能将李陵接回。这公孙敖因担心汉武帝怪罪,回京之后将一切责任推到李陵身上,极力抹黑李陵。为此感到十分生气的汉武帝再次翻起旧账来,他不光将李陵的家人全部下令处死,还将当初为李陵求情的司马迁也给抓了起来。司马迁虽然没有被处死,但是却被处以腐刑。遭此劫难的司马迁因为还未完成他父亲所交代的遗愿,所以他并未因腐刑自尽而是选择“忍辱偷生”,
司马迁为何会入狱?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入狱
李陵之祸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事件。李陵领五千士兵深入匈奴腹地,抵抗匈奴十余万大军,兵败被俘。汉武帝归罪于李陵,却对自己的失误毫无认识。
汉武帝也是人,也会受情绪的支配,在对匈奴作战中,汉武帝用人唯亲,让他的亲戚李广利任总指挥。李陵不甘于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指挥,就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对这样一个明知是冒险会出现严重后果的请求,汉武帝居然同意了。汉武帝是这样想的:我看你李陵有多大本事。这就是说汉武帝从内心就没想让李陵胜利。
李陵出发了,路经老将路博德的防区。路博德认为此举不可,向汉武帝提出留李陵暂住,避开对匈奴有利的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改为春季进兵时,汉武帝却怀疑这是李陵害怕匈奴想拖延出兵。心想,你李陵不是很有本事吗?现在为什么又缩头缩脚呢?现在想回头,没门,你立即给我出兵,否则以抗旨论处。
人一旦受到情绪的支配,就会变得不理智起来。更何况汉武帝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他。专制制度下的决策自然不会有民主化程序和科学化程序。皇帝说啥就是啥。决策好是皇帝的功劳,决策错了可以推御责任。
李陵失败了,被俘了,诈降了,全国舆论大哗。汉武帝一怒之下,杀李陵全家,逼得李陵不投降也不由他了。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话,立即遭受牢狱之灾和宫刑之辱。
同意李陵孤军深入是一错,听信谗言杀李陵全家又是一错,把替李陵辨解的司马迁下狱更是大错而特错。皇帝一错再错,群臣百官为什么就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呢?因为群臣看到了司马迁的下场。
《清平乐》中的司马光,与历史中的司马光有哪些出入?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史学家,他们就是司马迁和司马光。司马光最近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讨论中。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于司马光的反感,甚至谩骂。然而很多的古装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历史上的司马光没有电视剧的这般冷血无情,也没有那么的刻板,而且司马光还是一个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的人。一、司马光的刻板司马光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保守派,因为他与王安石在政治上的矛盾。司马光在小时候曾经用自己的机智就过掉入水缸的孩子,司马光的名声大好。司马光小时候就这样机灵,长大后也并非就是一根筋,只不过后来政治上因为王安石的坚决,司马光在政治上也很极端。刚开始司马光只是指出王安石变革措施中的一些问题,王安石全都不接受,到后来只要是涉及变革的措施,司马光就全盘否定。二、司马光对历史的贡献司马光对史学有兴趣,而且父亲也希望他能够出一本史学书,司马光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得到君主的支持,在洛阳不分昼夜写书,终于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在电视剧中因为福康公主夜叩宫门一事以死相逼,历史上也没有记载他这么做过,更没有绝情这种说法,他跟自己的妻子也很恩爱。历史上的司马光除了在政治上和王安石的针锋相对,他确实是有过,然而他并没有电视剧中的人设这么不堪。司马光生活在封建社会,宋朝相对比较开放,司马光熟读儒家经典,没有那么开放,他对于一些事情有反对意见也很正常,比如在电视剧中他反对女子相扑,这件事也不知是否属实。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剧中的司马光与历史上的司马光相差很多,司马光的贡献也是无可替代的。
司马迁的《历史》 记载的事情是否都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爱憎分明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6�1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马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
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