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讲解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道与德问题,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道德经》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说明。文辞古雅,理论简洁,言中有秘,秘中有诀,非刻意追求,矢志参悟者不可得。昔解者多以优美而空洞的大道理形于笔墨,读之确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有所得,究其实际,则仅存空理而难具实用。
《道德经》学说,是从应用中发展起来的,绝非空洞哲理,而有其应用模式。若不如此,有失著者本意,焉不望洋兴叹!
余本天资鲁钝,欲拜当今道教界一位“真道”为师,承蒙不弃,收为门下弟子,跟其学习道学知识。经其指点,在前人基础上发现道传古法,言之凿凿,通过实验证明往往偶中,令人惊喜不已,且与《道德经》若何符契。因知《道德经》之文非普通之文,乃成功学巨著。大道无私,不敢隐秘,特将所知所悟写出以与知音共赏之。
《道德经》是顺性命之理立法,主要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揆度人心向背、事物聚散之理。搞清楚事物之本质,以至掌握事物存在的全过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指导行为,去恶从善,发展壮大社会事业,绝非空谈玄理。学习《道德经》是用道学帮助自己,指挥自己,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实际上是靠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因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者,自己。天,乾为天,为首。即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故能吉利也。“道”的原意就是行走天下,需要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
黄帝学说主要内容有二:其一、黄帝发明创造了“奇门遁甲”之术;其二、黄帝创《归藏易》,以坤为首位。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首重坤柔,坤为地,万物莫不臧于中,坤以藏之,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为周朝史官世家,曾是管理周王室的藏书吏,所以学问渊深,对《归藏》八卦之类稔熟,东周王室内乱,老子辞官归隐。据历史记载和学者考证老子的思想便是受了《归藏》的启发。老子之“道”便是源自于《归藏》的“阴阳太极”理论。据不完全统计,《道德经》中有五十多处文字来源于《归藏》。老子是黄帝学说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之术与《归藏易》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淋淋尽致,老子发展了黄帝学说,老子自创了“养生术’’此三者即《道德经》全部内容。《道德经》分为两部分为:一、老子全生之道(内以养生延年,外以摄生驱患。);二、《归藏易》,分为三部分为:一、老子养生之道;二、摄生术(“奇门遁甲”之术);三、《归藏易》
今以三部分内容分发为主,将《道德经》内容写出如下:
一、养神练形,健身长寿(老子养生之道)
(一)天元大丹,清静修炼。
(二)人元金丹,阴阳修炼。
(三)地元神丹,铅砂烧炼。
二、摄生保命,趋吉避凶(“奇门遁甲”之术)
(一)用执大象,往而不害。
(二)运用奇门,可无死地。
(三)道立于一,抱一全生。
三、归藏之易,自天佑之(《归藏易》)
(一)立天之道,曰阳与阴。
(二)立地之道,曰刚与柔。
(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学广大,拙于悟性,难得精微,不能系统写出,令人愧煞,滥竽成文,自知肤浅,难等大雅之堂,不怕贻笑大方,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高明。
道德经第一章讲解
道德经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个道,我们简明扼要地讲。
道就是人生的道路,
在有些解读当中,把道说成是事物的规律,宇宙万物的规律,
想要说明,道是多么宏伟壮观,包含了一切的存在,
但是,偏偏漏掉了最重要的因素,人的这个主题。
我们要看到,是人类在了解外界的规律的基础上面,形成自己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过是我们从外界的对象上得到的认识,
认识到了这些知识,就像我们使用工具,是在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服务。
不是学习知识,反倒被知识带着我们去做人了,
按照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去做人,把人变成是在流水线上的工具了,
所有对知识的认知,就像我们灵活的掌握工具,使用工具的性质,
服务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面,规律是等而下之的,人的意义,是在上面的。
第一个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已经把世间万物和它们的规律包含在里面了。
所以对这个认识不到位,就很容易把人,跟那些基础知识一起,放到了一个低等的层面。
所以我们讲,对道的认识,并不是学习对规律的认知,
而是在学习做人的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人生的本质,
也就是,遵循着道,在生命的本质上去完成自己的人生。
虽然每一个人,个体都不相同,人生的实际意义,也不相同,
但是所有不同的差异,在每个人生命的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这个根底上,对于所有的不同,在根本上相同。
所以要是把对这第一个道的认识,放在了自我的认识上面,
它就是不完全的了,在每个个体认识上有它的缺陷了,
只有在人类整体的生命意义上来认识它,
才能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体现出道的完整的内涵,
所以第一个道,既包含了所有的人类发展在里面,
又因为在人生道路上的高度,它也包含了世上的一切,
这是第一个道,在这两个总体高度上的基本认识。
道可道的“可道”,是人生实际可行的道路,
要知道这个可行的道路是怎么样的,
我们就先要知道什么道路是不可行的,
这就要从人生和事物,这两个人类发展的基本要素上说起,
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虽然看起来千变万化,
只不过是建立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运转上的,
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演化出来了世间万象,
透过现象看待本质,我们就需要从这两个要素的基本上,
知道在它们之间相互的运转,会发生怎么样的本质变化。
首先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虽然第一个道,强调了在生命意义上的主题,
但是要把这个道,凌驾在事物发展之上,这就像把两个磁铁的正极,
硬要把它们捏合在一起,到最后总是要不欢而散的,
这是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行的地方,反过来呢,
从事物的角度来看,就像我们前面讲的,
知识不过是为人所用的工具一样,事物也只是人生发展的基础,
虽然在事物的状态上也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道路,
这些看起来得到实际发展的道路,其实是在把人拉低了层面,
把人生本来应该是冒出头来的,在自己生命意义上的成长,
变成是在事物当中,只是在其中寻找外在满足的活着。
认识到这两种不可行的道路之后,我们就要看到,
人生的道路,通过事物的反映,能够形成实际体现出来的道路,
既不同于对于人生道路的认识,也不同于对事物原来的认识,
而是在两者的交融上,有一条被兼容的道路显现出来了,
这是在人类实际发展上,惟一可以被许可的道路,
也就是,在事物的形态上,惟一可以去达到人类的生命意义,
并且去实现它的道路,在这个认识上,除了这个本质发展,
其它在任何走法上可以被寻找到的道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都是不可行的,
第二个道,也就是认识到了在事物实际发展当中可行的人生道路。
第一个道,在人生本质认识上找到了一个,一定的道路,
第二个道,是在事物的状态上,找到了一个在人生实际发展上合二为一的道路。
第一个道,在人生的本质意义上,跟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不同,
而第二个道,跟事物原来的发展状况截然不同,
所以落在事物变化无常的情况上面,“非常道”的非常,
在前面讲的这两个认识上,就需要不断的落实出来,
一方面,就需要背离,不是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实际情况,
在这个问题上,因为牵涉到在每一个人的主体地位上,
要完成从自己内在生命状态上的发展,
所以在具体发展上总是免不了要面对这种情况,
也就是,从自身吸收外界具体内容的构成上,
其中并不会有,在这个整体状态上确立起来的人生道路,
所以就需要背离到,从自身的主体结构上所能够成就的人生之道,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里陆陆续续都会讲到,
所有的具体成就,都是从自己在完成着,体现事物内在的人生发展。
另一个方面是,要能够达到在人生和事物的两端上都正常的发展道路,
单纯在人生发展上,并不是正常的;单纯在事物发展上,也不是正常的,
只有把人生之道,反映在事物的形态上;同时,
从事物的形体上,体现出人生之道的形成来;
两边都在作交相的呼应,然后把各自的一面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在这两边既不相同,而又相似;既有等同,而又有区别,
在两者的融会贯通之中,独立走出了“中庸之道”来,
这是在两边独自的正常上,得出一个综合的正常,
然后,这才是真正正常的,人生在事物形态上得到的发展之道。
从这两个前提上面,非常之道,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发展情况,
从人生上在保持本质发展,从事物上反映出正常状态,
也就在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在产生出实际行走的道路,
第三个道,所以就从现实的状况,走出了人生进步向上的道路
在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虽然这个正常发展的人生之道,
已经跟事物原来的状态不一样了,而且等于是被重新创建出来的,
但是对这个被建立出来的,正常在人生上的发展道路,
在它的外形特征上,除了还是用事物的这个名词来形容,
实在找不到其它的用词来代替了,
虽然它已经跟原来的事物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而只是在它的形态上,在为达到人生发展的目标,
所以后面第二十五章,详细在讲“强字之曰道”,也是这个问题,
这个区别,相信大家在后面所有章节出现的描写当中,
能够从在“事物”这个用词上,不同的意思里面分辨出来,
同时,这也就延伸到,我们后面要讲的“名可名,非常名”上面。
“名可名,非常名”,在事物的形态上,就要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了,
也就是在事物上面假借出人生的道路来之后,
事物自身的发展,自然也就会引起了一系列的改变,
第一个名,就是事物发展的性质,因为人生的本质被灌输进去了,
引起了事物在根本意义上的改变,发生的第一个名,
是事物在为人生发展的属性上,就有了人生的名分。
第二个可名,从事物在人生本质上的发展,
事物发展的目的,也就改变到为人生实现的意义上来了,
然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去达到为之实现的目标,
在这里面,从事物内在的人生意义上,实际可以完成的走向,
就可以反映出第二个名,事物在人生长远发展上的名义。
前面第一个名,从人生的本质上,体现出事物外在的属性,
第二个名,从人生内在意义,反映出事物长远的实现,
这两种从人生的内在,通过在事物外部的形成表达出来,
这种人为的表达,让事物发展的特征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所以第三个名,“非常名”,背离了事物过去的形态,
正常在能够实现人生的目标,在实际的情况上面,
就有了在为人生具体成就上的命名,这就像造房子一样,
从内在居住的需要上,先有了在人生本质意义上的雏形,
然后在建造的过程当中,所有的原材料和施工,都是为了把房屋的实体建成,
而在每一个工作上实际做到这两点,这个房子就一步步被造好来,
最后再给它一个冠名,这个冠名,也就把前面三个名称的内容,
都包含在里面了,在事物上所以能够完成在人生内涵上的系统建设。
从前面可以看到,人生道路上的发展需要,通过事物的形态在得到完成,
后面就在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没有命名,也就是事物本身里面还没有人生的内涵,
它还是一个原生态,在它里面就有开发的余地,
从没有这些内涵,到里面打开了一个人生发展的空间,形成内在的天地,
这里的天,是在里面,有了一个实际向上的成长高度,
地,是通过实际发展,可以努力达到实现的地方去,
这也就是“道可道”,在“非常道”上发生出来了,
就像从自然界之中,人类的开天辟地,有了自己的天地,
从原来没有,到里面有了,还是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开创起来。
从内在的发生,事物的外在也就有了在成形上的命名,
事物上的建设,就在人生的发展上,一直不断的延续下去,
从它的成就上,就像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被创造出来了,
能够让人们在里面,自足的成长,完成自己的实际发展,
这个外在的生态建设,从它被命名的内涵上面,
就在体现人生内在发展的需要,所以,从外围上对人生的内在实现,
也就起到了,对其中的人们,在内在养育上的母体作用。
这里我们看到,无名有名,出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
从没有人生的内涵到具有事物在为人生的成就,
需要看到,在没有的时候,事物的本身,还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其中那种内涵;
等到有了的时候,就在事物的本身具有了人生发展的体现。
人生在事物上的发展,就这么一步步地回转出来。
后面所以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能够使事物达到为人生发展的目的,这一路上,
就要看到,从认识人生发展的正常需要上面,
还没有那种内在发展的流通,这个时候,
就要从追求为人生道路的实际发展上,
来看到,在事物的状况当中,能够在其中得到成长的美妙,
这是一个从人生外在意义已经有了,
但是在事物的状况之中还没有,在里面得到实际发生的方式。
在认识事物正常发展的需要上面,
就要从事物内在具有的人生目标,来追求外在实现的成就,
跟前面不一样的是,这是一种内在已经有了,
但是外在还没有完成的方式,所以就像已经被规划好了,
只要在事物的实体上,把人生内在的心愿,把它描绘出来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人生发展和事物发展,这两种正常的发展状态,
相互在对方的状态上确立起来了,也就是后面讲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人生发展能够立足在现实状况之上,分化出这两种发展成就的体现,
虽然是在现实状况同一个基本面上产生出来的,
但是它又分别在人生和事物不同的性质上,有不同的实际意义,
也就是,人生在事物上得到实际发展的意义,
而事物在人生上得到长远实现的意义,
两者各有自己优异的表现,也分别得到了,
人生去为事物发展的命名,和事物得到在人生成就上的命名,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就各自独立出去了,
因为两者在整体发展的意义上是一致的,
相互从内在和外在的形成上在互补,形成组合,
所以会同在总体结构上,构成内外在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个过程,从分化的看待,到汇总在一起,
本身就是人生处在事物外围之中的基本模式,
但是经过了这么一整合,从原来的不相容,
现在能够在彼此的相称上,融合成一个内外相通的构造,而称之为玄。
关于“玄”这个字,我们通常会觉得,
玄是很深奥的,但是深奥并不应该只是一种感觉,
这就像解读道德经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就是这么一些文字,
但是其中的意思确实非常深奥,即使是这样,
总有把它解释出来,让人明白的时候。
所以“玄”这个字,《说文解字》里面说“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也就是在事物发展的表现当中,
幽深隐秘的蕴含着人生从中成长的体现;
所以在一切事物发展之中,需要有深度的认知,
才能发现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真正原因。
最后面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把这种深度流转了起来,具体表现在,
人生的成长,通过事物的现实状况当中,得到实际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把握事物的实际进行,
又在使人生的内在发展,去达到长远的实现,
这两种复合起来的结构,在动态发展上回旋往复,
把人生和事物两者之间的内外在关系,运转起来了,
这就让众生在充实自己的成长上,从现实生长上相应得到实现的美妙,
在具体发展当中,内在跟外在互通,长远和当前互通,
人生的成长能够进入到事物的发展里面来,
事物的促进又能够让人生在其中走向外在的实现,
在相对认知的贯通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门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