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婚姻治疗

时间:2024-09-11 21:01:34编辑:阿奇

壹心理|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第五讲)

【本节主题】


经验性家庭治疗



【本节简介及学习收获】

本节介绍了经验性家庭治疗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和对家庭问题的看法。总的来说,经验模型的治疗师重点是让家庭成员真实地表达对彼此的真实情绪。他们认为在家庭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家庭成员不敢或者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把情绪压抑在内心,从而导致了家庭问题的出现。




大家好,我是雪辉老师,本期来跟大家阅读第7章,经验性家庭治疗的相关内容,请大家把书翻到235页。




经验性家庭治疗发端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注重此时此刻的体验。这也是它与其他家庭治疗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家庭治疗更注重的是家庭中的互动。弗吉尼亚·萨提亚和卡尔·惠特克是经验模型的精神领袖,在他们离世后,这个流派变得过时而没落。直到近年出现了两个较新的模式:约翰逊的情绪焦点夫妻治疗、施瓦茨的内部家庭系统,才使得经验模型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




惠特克是经验模型的主要代表者,倡导使用随心所欲、依靠直觉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成员卸下伪装,使家庭成员回归自我。他曾被认为特定独行,是治疗师中的顽童,但还是因为创立了家庭治疗而受到尊敬。




惠特克成长在纽约州北部一个奶牛场,乡村生活的闭塞使他有一点点羞涩腼腆,也使他不拘泥于社会传统的约束,在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和妇产科的实习后,惠特克开始接触精神科,从此对精神病患者的想法着迷。在20世纪40年代末,不幸或者说幸运的是,惠特克无法再依赖精神类药物来治疗病人的幻觉和妄想,相反,他开始倾听并学习去理解他们疯狂却不是人性的想法,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会把这些想法深藏心底。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经验性家庭治疗的另一位领军人物,1951年,萨提亚开始在芝加哥的私人诊所中进行家庭治疗;1955年,她受邀为伊利诺伊州精神病研究院的医师做一个培训项目;1959年,顿·杰克逊邀请她加入MRI,萨提亚成为那里的第一任培训导师;1966年去了加州大苏尔的伊莎兰研究院担任负责人。




在迷恋抽象概念和策略操作的领域里,萨提亚是典型的培育型治疗师,她周游各地,开办工作坊,她的真情和真诚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她带动听众的能力使她的家庭治疗感动了无数人。

2

经验性家庭治疗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对情绪的压抑是家庭问题的根源。尽管孩子们必须要知道他们不能为所欲为,但是许多父母的表现也不恰当,将情绪的工作和表达性的功能混淆。他们试图通过控制孩子的感受去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结果,孩子们学会了钝化自己的情绪体验以避免批评和惩罚,虽然这个过程很普遍,但是相对于一般家庭,功能不良的家庭对“不合规矩的情感”的包容度更低。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会变得疏离自己,只能感受那些因压抑情感而带来的情绪:无趣、冷漠和焦虑。




经验性治疗师将家庭中的互动看做是家庭成员之间防御性投射所带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家庭成员接触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欲望、害怕和焦虑,那么在家庭内部试图带来积极变化就会变得更有可能成功,于是从里到外,经验性家庭治疗帮助个体解释内心真实的情绪,然后由于这些强化了的真实性而锻造出更加真诚的家庭纽带。




跟其他的家庭治疗师不同,经验性家庭治疗师注重情感体验和表达,认可人本主义的信仰,真实情感是充满自然智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人们能够跟随他们的内心,他们就能绽放生命的光彩。当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社会压力相冲突,问题就开始产生了。社会的强制约束力驯化了人们的本性,使人们服从集体生活,不幸的是实现自我实现控制的代价就是“过分的压抑”。家庭增强自我控制以获得平静祥和,保存家族神圣化,并依赖这种神秘感,使孩子疏离自己的真实体验。




经验性家庭治疗师将家庭描述为一个分享体验的地方,功能良好的家庭是一个足够安全的地方,能够支持并鼓励各种体验;而功能不良的家庭则充斥着恐惧和冷血,无论是训练问题解决的技巧,还是形成特定的家庭结构都不如培养自然开放的体验重要。




根据经验性家庭治疗的观点,否认冲动和压抑感受是家庭问题的根源。功能不良的家庭被困在自我保护和避免伤害的怪圈里。用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的话来说,功能不良的家庭是在寻找安全感,而非满足感。他们有很多抱怨,却不知道根本问题是他们压抑了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而惠特克则认为:没有一件事可以和婚姻相提并论,只有两个替罪羊被家庭赶出来延续他们的家庭。他们必须一起解决各种情境下的固有冲突,能坚持下来的夫妻最终都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妥协,无论是妥协,还是顺从,彼此协调总能减少摩擦。功能不良的家庭十分害怕这些冲突,会固守他们已经共同建立起来的仪式或规则。由于经历过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他们现在会紧紧抓住已有的惯例不放。

3

在对问题家庭的描述中,萨提亚将重点放在了家庭死气沉沉的气氛上,问题家庭的气氛很冰冷,仿佛他们生活在一起完全是出于习惯或是责任。大人们总是嫌弃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孩子们则变得不尊重自己,或者不关心他们的父母,生活在这种缺少温情的家庭里,人们只能极力避免相互接触,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或者其他地方。




萨提亚强调破坏性交流会带来令人窒息的感受,并指出有四种不真诚的交流方式:指责型、讨好型、打岔型和超理智型。这些不真实的交流方式背后蕴藏了什么呢?是低自尊。如果人们认为自己不够好,他们就很难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害怕去感受他人的情感。




在经验模型中,强调的是人类本性的感受面:创造性、自发性和情感真实性,以及在治疗中强调情感体验自身的价值。




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可以打破僵化的期望,并破除意识的障碍,这些都会促进个体化的发展,邦尼和弗雷德将他们的目标确立为提高能力感、幸福感和自尊。惠特克认为,家庭成员前来治疗是因为他们之间不够亲密,且因此不能表现个性化,他相信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发现情感体验的潜能,也是在帮助他们重拾彼此关心的能力。




格斯纳皮尔在《家庭熔炉》一书中对“经验性家庭治疗师认为是什么引起了改变”做好了很好的描述。当家庭成员们鼓起勇气,拉近彼此的距离,表达出各自不同的观点甚至为此生气,或者当他们更加亲近更加坦诚时,突破性的进展就会发生。为了帮助他们做到这些,经验性治疗师可以煽动他们,也可以给予他们温馨的支持,这有助于家庭成员们放下保护性的防御机制,彼此敞开心扉。萨提亚认为,关爱和接纳 是帮助人们敞开心扉的关键。




相对于解决问题,经验性家庭治疗师对提升家庭功能更感兴趣,所以他们较少关注现有问题的特殊性。此外,因为他们的是关注的是个体和他们的体验,所以对家庭组织结构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当他们开始了解一个家庭的时候,经验性家庭治疗师对这个家庭的评估就开始了。在关系进展的过程中,治疗师逐步了解他或她在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惠特克在治疗开始的时候会要求每个家庭成员描述自己的家庭,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这个方法,他会得到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看法的组合图像,以及他们对家庭组织的感知。经验性的家庭治疗师大多数评估都在试图对防御性进行编码,这些防御性经常出现于治疗师试图帮助家庭成员对彼此敞开心扉的过程中。




总的来说,经验模型的治疗师重点是让家庭成员真实地表达对彼此的真实情绪。他们认为在家庭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家庭成员不敢或者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把情绪压抑在内心,从而导致了家庭问题的出现。而且在出现问题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并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其他人的问题,对其他的描述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状态,但是真实的想法压抑在内心,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好了,本期的读书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耐心的聆听,我是雪辉老师,下一期再会。


医学心理学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是集体心理治疗中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家庭是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着各成员的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所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安宁。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出了问题,发生心理障碍,往往需要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性质,才能做出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在中国,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具有什么个性特征和人际行为更是深刻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孩子如有心理行为上的障碍往往需要得到家庭父母和其他成员的配合才能妥善地解决。所以家庭疗法一般是治疗者与当事人及其家庭中主要成员一起进行谈话、示范或讨论。治疗不一定仅局限在医院门诊心理治疗室,治疗者到当事人家中。与其家人来往,成为他们家庭中的一位朋友,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家庭发生病理现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与家庭的发展有关的障碍。便如夫妻没有孩子前与有了孩子后双方心理上的准备和感情分配发生问题;双亲在婴幼儿时期的教养方式以及孩子进入学龄期后的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孩子长大成人,在交友、恋爱、结婚、选择职业上父母与子女间产生的问题;孩子离家后父母重新恢复老俩口夫妻生活以及子女定期或不定期重聚所产生的情感问题。另一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引起的障碍;例如父亲或母亲与孩子之间引起的所谓亲子三角关系的冲突,即一方训斥,另一方袒护;如为多子女家庭,则兄弟、兄妹之间所引起的关系障碍,以及由于父母对他们各有好恶而加深这种障碍;如果家庭是三贷堂,则由于祖父母与父母对子女管教方式的冲突所引起的家庭关系障碍更为复杂。第三类是整个家庭作为一个团体发生了障碍,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团体,有它自己的组织和家法。家长式的统治,父亲专断、一言堂,或者母亲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之间无法自由交流思想。或者相反,子女成为家中小霸王,父母听之任之,无能管教。父母没有好榜样,酗酒、赌博或经常吵架、斗殴,上行下效,子女行为也发生障碍。

  这三类病理现象都是家庭疗法的适应症。一般是常见的是当事人(主要是孩子)与家庭某成员(主要是父亲或母亲)的关系发生了问题,以致彼此之间一谈就崩,无法进行沟通。

  现举某家庭为例介绍家庭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家庭由父母及一初中二年级13岁男孩组成。该初中学生自认为长大,是中学生了,应有自己独立行动的自由,对父母一直把他当作不懂事的小学生,假日或课余时间与同学外出游玩或做其他业余活动感到极为气愤,母亲对他要求很严,为了使门门功课达到优等,放学后必须回家做功课,不完成作业不能看电视,而且还须由母亲指定看哪些电视节目。家中一切事情皆由母亲说了算。父亲在科研工机构工作,整日忙于业务,不理家务,也很少管孩子的事。儿子为了反抗,故意不遵守母命,每日放学很迟回家,在家中也不做功课,并坚持要看他所喜爱的电视。为此经常与母亲强词夺理,以致发展到后来,只要母亲一开口,就认为是训斥他而争吵起来,父亲对母子间的争吵因不明缘由经常站在母亲一边教育其子,也引起孩子的反感。尤其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初中一年级时,门门功课都是优秀,而现在没有一门课是优秀,甚至还有1~2门课刚刚及格。母亲为此感到很忧虑,不知应怎样教育孩子。因为孩子与父母都感到很痛苦,不知如何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当治疗者了解家庭中母子的紧张关系后,便邀请家庭全部成员来门诊心理治疗室,举行家庭讨论会。这一疗法克服了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的缺陷,即对家庭各成员产分别进行咨询,而没有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因此效果不大。

  家庭治法需要两名治疗者,并且都与家庭各成员所熟悉。一名主持家庭讨论会,另一名躲在幕后,在另一间房里通过特殊通话仪器将要谈话的内容发给各家庭成员。该房间装有单向玻璃或闭路电视可以看到治疗室家庭讨论会的全过程。

  在治疗室内,4把木柄沙发围成一圈,儿子右边是母亲,左边是父亲,对面是治疗者。每人皆在耳后戴上一精致小巧的电子收听器,通过它可听到另一治疗者的提示,但父母与儿子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带有此种收听器。主持家庭讨论会的治疗者的耳后也戴有收听器,可以听到另一治疗者和儿子的谈话。

  家庭讨论会开始,主持会议的治疗者首先与儿子谈话。

  治疗者:今天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这里举行一个家庭讨论会。你们一家只有三口人,是一个小家庭。天下做父母的谁不疼受自己的孩子呢?做孩子的也多么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受啊!你说是吗?

  (这时孩子从收听器中传来了另一治疗者的批示,要他作出点头表示同意举动)

  儿子:嗯(点头)

  治疗者:可是当你们一家坐在一起的时候,一谈话就崩,就要吵架,根本不可能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这是多么使人难过的事啊!

  儿子:嗯(点头)。( 通过另一治疗者的批示作出点头的举动。以下儿子的回答和都是由幕后治疗者的指导下作出的)。

  治疗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使人痛苦的事呢?我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你感到妈妈把你当作小孩子,管得太严,使你感到不自由。可是你是否想到,她也是为你好啊!希望你用功读书,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象你爸爸那样,你说是吗?

  儿子:嗯(点头)。

  治疗者:当然你妈妈对你的看法也是不全面的,她忘了你已经是个13岁的少年,已经会管理自己了。你在班上是个好孩子,既聪明又肯帮助人,同学都喜欢接近你,希望你课余时间,多与你在一起活动。听说你和同学有很多活动计划是吗?

  儿子:我喜欢和同学一起做功课,一起玩,我们有很多活动计划,譬如我们班上组织了一个小足球队,打算放学后到离校较远的××体育场去练球,每周两次。又譬如上上星期日我们打算骑自行车去西山旅游,可是妈妈不同意,这些计划也就都泡汤了!

  治疗者:你应该好好跟妈妈讲嘛!足球是锻炼身体;到郊外旅游,既增强体质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想妈妈是会同意你去的。

  儿子:妈妈把我当作小孩子,根本不听我讲的话,总是唠叨:你的心思野了,成绩不如前了,你不作完功课什么地方都不准去,你门门功课如考不到优秀,就好好地跟我呆在家里。

  治疗者:那你为什么不照妈妈的话做呢?你的学习又不是不好,做作业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困难事……

  儿子:妈妈根本不把我当作人,连看电视的自由都没有。她总以为她的想法是对的、总认为我讲的没有道理,所以我就偏偏不照她的话去做。

  治疗者与儿子的谈话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地展开了。在旁听他谈的父母发现儿子与第三者谈知很正常,很有分寸,情绪反应很适当,并且摆事实讲道理,说出了他藏在心头的话。在儿子与治疗者的谈话中父母逐渐认识到他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特别是母亲感到她在家里对儿子确实有点独断专行,不改正自己的态度是无法与儿子进行谈话的。于是治疗者开始转向父母,与他们进行对话。

  治疗者:严同志,你看明理(儿子名)这孩子谈得多么好啊!你看他的谈吐很象一个大人,很懂事嘛!为什么你们一谈话就会崩呢?

  母亲:过去我确实把他当作一个不想学好的孩子,我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母亲也是按收听器传来的另一治疗者的指导表达谈话的内容)。

  治疗者:你应该谈到,他不仅是属于你们这个家庭的孩子,也是属于国家属于社会的一个未来人才。他在学校里和同学关系很好,已经在学校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尝到了甜头,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学会怎样认识社会,怎样按学校要求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难道他和同学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一起活动不对吗?

  母亲:我总担心他在外面以坏人引诱,容易学坏。我一想到这事就心惊肉跳,所以我总希望他下课后就回家里专心做功课。我没有意识到他已经长大了,已经懂得是非了,他需要有集体的社会活动,我把关在家里实在也够闷的。但我发现他成绩下降,不好好读书,使我担忧,我更不敢让他到外面去活动了。

  治疗者:家庭的一切都由你操持,你已习惯于命令别人听你的指挥。如果你是明理,听别人告诫你,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你心中又是什么滋味?你如果把明理当作一个朋友,推心置腹地谈谈你对他的担忧,他会和你一谈就崩吗?

  母亲:我想和如果真正能象今天这样谈谈,是不会谈崩的。

  治疗者:当然明理也应该明白,妈妈习惯于发施令,连爸爸都得听她的,怎么会听儿子的申诉呢?不能因为妈妈不听你的,你也就反其道而行之,故给她好脸,她要你往东你偏往西,在学校里把当天功课作完了,迟迟回家故意不讲。考试的题明明都会作,故意少答一题,不求优秀成绩来气气你妈妈。这种作法就是耍小孩子脾气,是不成熟的表现,叫人家怎能放心得下?你已经是能管得住自己的大孩子了。做事应该合乎道理。

  母亲:也不能怪明理,是我不了解实情,错怪了他。

  治疗者:(对父亲)老胡同志,你整日勤勤恳恳地扑在工作上,在科研上作出成绩,为孩子树立了榜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严包揽一切家务,不使你分心,让你集中精力工作,但是不能因此就放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把重担搁在老严一个的身上。当明理与妈妈争吵的时候,如果你拿出作科研的精神,先弄清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为了什么,从表面现象去发现问题的实质,就能作出实是求是公平的判断,你说是吗?

  父亲:我对待孩子的教育确实犯了马大哈的错误,我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对他的所作所为当作是件小事,只要批评批评就够了,所以也不想去深入了解,我没有尽到责任(父亲也是接收听器传来的另一治疗者的指导表达谈话的内容)。

  当治疗者与父母亲谈话时,坐在一旁的儿子听到母亲的自我批语,很是感动;父母确实是爱自己的,认识到自己采取反抗的作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行为。这时由治疗者引导开始进行父母儿子三人之间的对话,话题是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相互交流思想与感情。通过这样的家庭讨论,初步建立了父母与子女的正常对话和沟通。

  家庭疗法一般分上述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治疗者与当事人(儿子交谈,其他家庭成员(如父母)在旁边静听,不插嘴。这样的谈话能使家人感到震动,为什么当事人能与第三者进行正常的交谈,反思自己在家庭谈话中的态度和方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第二阶段治疗者与其他家庭人员交谈,使当事人了解到其家人的作法也不是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没有道理,反思自己所采取的对策也是没有道理的。第三阶段在治疗者的主持下开始家人间彼此对话,不追究过去责任或弄清谁是谁非,而是向前看,用一个新的话题、谈论如何在家中建立正常的对话气氛、父母、子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家庭变成一个可爱的、亲切的、充满欢乐的家。这一家庭疗法视问题的严重程度,一般举行1~5次的讨论会就收到满意的效果。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内容如下:1.系统理论:家庭治疗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个体行为和问题解决的影响,认为个人问题是家庭动态的产物。2.治疗联盟理论:治疗联盟理论强调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合作和信任的关系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3.情境理论:情境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交互,使问题得以再现。家庭治疗师通过模拟情境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和改变问题。4.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家庭中不同年龄段成员的发展阶段以及与问题相关的家庭历史和过渡期,为治疗提供背景信息。5.结构化家庭治疗理论:结构化家庭治疗理论着重研究家庭成员角色、权利和规则,并使用技术来重新组织家庭成员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目的。6.亲密关系理论:该理论主要探讨了亲密关系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作用,认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满足感和自尊心,从而降低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7.行为疗法:行为疗法通常是指对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干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家庭治疗中,行为疗法主要用于帮助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家庭中其他成员,并提供技能来改变不良行为。8.情绪取向疗法:情绪取向疗法集中处理家庭成员的情绪问题,强调情绪的表达,认为积极的情绪交流对于家庭治疗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家庭治疗时,需要结合以上理论基础和相关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状况量身定制,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解开“家庭治疗”的面纱

作为某英语启蒙社群的受邀亲子教育咨询顾问,除了答疑,我常常会收到来自社群里妈妈们的一对一深度咨询约聊,也让我越来越意识到,许多的家庭看似孩子的行为问题,背后都受整个家庭生态的影响。

最近有个妈妈专门找我咨询单亲家庭如何养育孩子,而实际上,现阶段她在与丈夫办理离婚手续,非常焦心,也因为想给孩子完整的家庭犹豫要不要继续忍受这样的日子。


亲密关系往往是孩子亲子关系梳理乃至破裂、以及不良行为频发的始作俑者。如果想要了解孩子行为如何产生,有如何化解,以及了解该行为在整个家庭体系中是如何受影响的,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热锅上的家庭》。






揭开“家庭治疗”的神秘面纱

自古以来,东方人都比较含蓄,他们不喜欢讨论某个问题撕破脸皮,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极少人会想要去找心里咨询师解决什么问题。《热锅上的家庭》 为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秘密,整本书讲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治疗过程,就像看侦探电影一下,一层一层解剖了家庭问题的根源所在。


治疗中的两位心理治疗师奥古斯都和卡尔,就是本书的作者。奥古斯都是北卡罗来纳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精神医学系,并参与了儿童与家庭研究计划。在亚特兰大负责一个家庭治疗工作,经常与同样是心理治疗师的妻子一起为一些家庭提供治疗。卡尔是雪城大学医学博士,在路易斯维尔大学接受精神医学训练。1955年参与开办了亚特兰大精神病诊所,开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研究他们的家庭。

结构之战-家庭对治疗师的试探

所谓家庭治疗,原则是需要全家人都到场参与治疗的,至少第一次得全部到场。这也是最难的部分,特别是在美国众多子女家庭来说,有16岁青春期的女儿,11岁马上要步入青春期的儿子,还有乖巧可爱的6岁小女儿,平日里忙于工作的律师爸爸,以及天天来不及照顾三个孩子,还要跟女儿一直争吵的全职妈妈。第一次约定的心理治疗,11岁的儿子果然就在多次反复之后,最终决定缺席,来测试治疗师对“结构治疗”所制定的原则,同时,也是“无意识”地在测探双方对本次治疗的信心。


不仅是参与治疗的家庭难以理解,连旁观者的我们都会觉得不就是要解决青春期姐姐想自杀,常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生命分成五个层次)吗?为什么非得要在这场家庭斗争里,毫无关系的弟弟来参加?


卡尔说,这个家庭一共5个人,少了20%的人没法诊断这个系统。只有当全家人都出席,这样开始诊断才是公平和有效的。当我们大多数人都盯着现象焦虑到不行,比如这个青春期女儿不听话、顶嘴、叛逆,一心想要纠正这个行为的时候,治疗师看到的是整个家庭系统,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本。






系统的概念-全家人都有份

20世界50年代,研究人员就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期与父母的婚姻冲突息息相关。往往父母开始争吵,孩子就容易发病,企图用生病来作为维持家庭稳定的灭火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开始用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家庭。


比如,“别人家的完美孩子”很可能是一个非常紧张和不安的人,一个超爱喝酒的老婆,很可能是一个非常脆弱、沮丧、不得不穿着“贤惠”外衣的人。当我们从一个需要治疗的人开始,了解他们的家人,会发现这个系统出了问题,而不单单是这一个人。


越了解系统,你越会发现很多困扰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酝酿出来的,家人之间的作用力此消彼长,每个人都在使劲,每人都都有份参与。除了系统家庭治疗,现在常见的还有“系统排列”就是依赖于家族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我还听闻系统排列不仅能帮助解决个人问题,还可以帮助解决企业的商业问题。






外祖母的阴影-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影响

在这个治疗案例里,你会了解到青春期女儿的挑衅,是为了让父母不愿意谈论双方问题而逐渐冷淡的家庭重新热起来,潜意识里鼓励站在妈妈的对立面,好让父母能够站在同一战线上。来不及感叹,孩子为了家庭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接着又发现妈妈性格里的懦弱与暴怒,都是来自于她小时候,也就是外婆带给她的伤害。


当我们经历着一些小时候感到受伤的情景时,自己会立马变成小时候的自己,陷在曾经的角色里对待现在的问题。只不过在现在的问题里,妈妈扮演外婆的角色,而她的女儿扮演小时候的她自己,只不过这一次,她女儿站出来反抗了,当然,这也是她希望自己小时候能做到的样子。而这位青春期女儿,似乎在身体力行的教妈妈该如何吵架,因为她的妈妈面对严重的问题不表态,没有声音。


在这位妈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常常挑剔她,唠叨她,让她有挫败感。如今面对女儿的挑衅,这种挫败感再次袭来,矛盾越演越烈。而事实是,已经长大成立家庭的这位妈妈仍然还是害怕外婆,以至于现在也一直在讨好她。想要了解孩子们与我们的矛盾如何形成,也许更应该回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成长影响。


系统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探索的东西。小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家庭,有时候我们需要站在更大的系统格局里去看问题。除了家庭系统,我们的行为以及心理过程还受到政府系统、学校系统以及工作系统的影响。所以除开家庭治疗师,人类还会有政治家、社会革命者等等。


每一个家庭都有共通点和不同处,在中国的家庭系统里家庭系统更为庞大,我们的日常常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参与帮助照顾孩子成长。因此,孩子行为的多样化,就更需要参考家庭系统里每个人的影响,希望你可以从这本书里,读到疗愈你的地方。


上一篇:免费电影在线影院入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