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十强城市
2022年中国城市gdp100强排名如下:1、上海2、北京3、深圳4、广州5、天津6、重庆7、苏州8、成都9、武汉10、杭州11、南京12、青岛13、无锡14、长沙15、宁波16、郑州17、佛山18、济南19、南通20、东莞21、烟台22、西安23、泉州24、常州25、合肥26、大连27、徐州28、福州29、唐山30、潍坊31、石家庄32、长春33、温州34、盐城35、扬州36、绍兴37、泰州38、哈尔滨39、沈阳40、淄博41、南昌42、济宁43、临沂44、昆明45、嘉兴46、洛阳47、厦门48、台州49、镇江50、金华51、惠州52、宜昌53、襄阳54、泰安55、鄂尔多斯56、淮安57、东营58、太原59、中山60、榆林61、威海62、德州63、南宁64、沧州65、贵阳66、漳州67、南阳68、聊城69、菏泽70、芜湖71、邯郸72、岳阳73、常德74、茂名75、保定76、呼和浩特77、珠海78、遵义79、湖州80、连云港81、湛江82、江门83、宿迁84、许昌85、滨州86、乌鲁木齐87、兰州88、包头89、赣州90、周口91、枣庄92、衡阳93、大庆94、九江95、株洲96、柳州97、新乡98、汕头99、廊坊100、信阳
中国gdp第一城市是什么?
中国gdp第一城市是上海。上海,GDP总值3万亿,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和深圳,GDP总值分别为2.9万亿和2.1万亿,广州凭借2万亿的GDP排在了第四名。重庆凭借1.9万亿的GDP排行第五位,一直以来重庆的发展虽然不慢,但是能够一举超过天津、成都等城市,也着实让人感到意外。此次榜单第六名是1.6万亿的苏州,这一城市的出现颇让人大跌眼镜,作为国内的非省会城市,苏州还是唯一一个能够闯入GDP榜单前十的地级市。而江苏省会南京的GDP总值只有1.1万亿,不仅被苏州拉开了5000亿的差距,还在此次榜单中排名第十。榜单第七名到第九名分别是成都、杭州和武汉,GDP总值分别为1.4万亿、1.3万亿和1.2万亿。南北城市差距较大:从这次榜单的前十名中不难看出,国内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变化巨大,首先就是四大一线城市依旧维持着高速发展的水平,其次就是南方城市几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入围了9个城市,最后就是国内的省会城市发展优势开始出现部分回落,苏州等非省会城市开始慢慢崛起。北上广深自然不用多说,发展一直强劲,如今南北方城市的差距被摆在明面上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此次北方只有北京争取到了席位,可见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北方城市的发展落后,只是相比较南方互联网和金融经济的快速盈利模式,北方工业制造和矿产开发的业务没有那么强劲的吸金能力。像山东、河南和山西等省份的城市,仍在以高速发展的态势不断追赶,郑州、济南和太原等城市依旧是北方工业和矿产重镇。
广东省的教育和江苏省的教育
江苏的教育制度利和弊(2008-07-01 09:30:19)
转载
凡事都有其所谓的两面性,当然,如大众所知的教育制度也同样是这样,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同样也不存在百弊而无一利的制度。
刚才看了几个帖子和所回复的内容,身为一个江苏南通的学生,我不知道该悲哀还是高兴?如网上写的,南通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而这个美称就是它的第一大利,至少名气好!在南通,为什么说“中国的教育看江苏,江苏的教育看南通”?而它的制度就体现在这里,南通的中考选拔,也就是中考卷子都会比大部分地方的中考卷子难许多,尤其体现在理科上。在南通几个稀少的普高中,大多数是集中在680分上下,例如有名的启东中学,白浦中学,南通中学,海门中学。。。就连3类高中,就是最烂的高中,还要520分左右!今年的南通又实行新政策,因为高考主要考语数外,所以在中考的8门科目(语数外理化政史体)中规定语数外的底分不少于多少,在上高中钱就开始筛选,就是为了高考考生的生源质量,从而在大众看来江苏的录取人数多,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谓政策年年变啊,真的是不假,谁也不知道明年后年是什么情况,不是吗?
至于你们所谓的魔鬼教育,是有!没错!但不全对,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嘛!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这么多人自杀,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毕竟不会正面报道,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大家也不想想,这些个魔鬼高中基本都是在县区,都是农民,他们胆子都很小,被那些学校打发打发就走了,而且,高中生是成年人,都应该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受了天大的委屈,有很多途径可以去解决,何必陪上自己的命,有一个回复说的很对,生下来不是为了高考而活下去的,同样现在不是有很多滞留在家的本科毕业生吗?
还有,再来说说特长生加分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你们认为在严重的可也负担下能再去发展别的吗?其实,有人说中国的高考制度就像是过去的进京科举,一点都没错,他们真的太像了!从而不知扼杀了多少的人才,很多学生没有学习文化的天赋,但是他们却有其它方面的天赋,科技创作啊,文学方面的啊,其实偏科现象的出现,就是这个原因。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的力量太渺小,只能去迎合制度,不要妄想去改变,时间长了弊端自然会大大的突显,到那时制度就会改变,即使谁都不愿这样,但制度是很难大规模改动的,它牵涉到很多,所以,作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牺牲品,既来之则安之,多用功点就好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