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

时间:2024-10-05 18:10:11编辑:阿奇

末次冰期的局部冰期

威斯康辛冰期是北美洲罗伦太德冰原末次的主要前进。威斯康辛冰期由3次最盛期所组成,中间有温暖的间冰期分隔。最盛期分别为太浩盛冰期、特纳亚盛冰期及泰奥加盛冰期。太浩盛冰期最高峰约于7万年前,可能是多巴湖超爆发后的副产物。对于特纳亚盛冰期所知甚少。泰奥加盛冰期是威斯康星冰期内程度最不严重及最后发生的,它约于3万年前开始,于2.1万年前达至最盛,并于1万年前完结。白令陆桥的冰川容许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从西伯利亚进入北美洲。威斯康辛冰期改变了俄亥俄河以北的北美洲地理。加拿大的大部份地区、美国上中西部、新英格兰、蒙大拿州及华盛顿都被冰所覆盖。伊利湖的克利斯岛或纽约的中央公园都留有冰川所造成的冰川槽沟。在萨克斯其万省西南部及艾伯塔省东南部,罗伦太德冰原及科迪勒拉冰原的缝合带形成的扁柏山,是北美洲大陆冰原南边的最北点。五大湖是冰擦作用及储超溶冰的结果。当大幅的冰原消退时,五大湖因北岸的地壳均衡反弹而开始逐步向南移。尼加拉瓜大瀑布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因俄亥俄河大幅取化了前身的Teays河。在多个非常巨大的冰湖帮助下,威斯康辛冰期砌开了峡谷,成为现今的上密西西比河,填满了无碛带及可能造成了每年的决冰堤。威斯康辛冰期消退时离开形成长岛、布洛克岛、鳕鱼角、马萨诸塞州的无人地带、玛莎葡萄园岛及南塔克特的终碛,并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南部的橡树岭冰碛。在威斯康辛州,冰川从锅形冰碛消退。在下康乃狄克河谷形成的冰丘及冰河沙堆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景点。 威赫塞尔冰期也可称为维斯瓦冰期。于斯堪地那维亚的盛冰期时,只有日德兰半岛西部没有结冰,而现今北海的大部份地区都是干地连接了日德兰半岛及英国。在伊缅期及末次间冰期的挪威也是没有结冰的。波罗的海及其独有的汽水都是威赫塞尔冰川与北海的海水结合后的产物。当于1.03万年前溶冰时开始,海水填满了均衡下降区,形成了临时的刀蚌海。后来由于9500年前的地壳均衡反弹,波罗的海最深处成为了一个淡水湖,考古学称为螺湖。这个湖由溶冰所填充,随着全球水平面上升,海水于8000年前再次流入,形成了滨螺海,随即又再进入另一淡水期,继而形成了现今的汽水系统。地球表面覆盖的冰层会加重其压力。当溶冰后,斯堪地那维亚的地表每年也会上升,尤其是在瑞典北部及芬兰,每年可以上升达8-9毫米。这对考古学定非常重要,因为于北欧石器时代是海边的地区,现今可能已是内陆地区,从与海岸的相对距离就可以测年。 “玉木”(武木、维尔姆)一词是来自位于阿尔卑斯山前沿地的一条河流,大致上界定了冰期前进的最大极限。科学家第一次最有系统的研究冰河时期,就是路易士·阿格西(Louis Agassiz)于19世纪初在阿尔卑斯山进行的。在地层中发现的花粉微化石进行孢粉学分析,将玉木冰期间欧洲环境的变迁排序下来。于2.4-1万年前的玉木冰期间,西欧及中欧大部份地区及欧亚大陆都是开放辽阔的干草原冻土层,而阿尔卑斯山则是固态的冰原及高山冰川。于玉木冰期间,隆河冰河覆盖了整个瑞士西部平原,直达今天的索洛图恩及阿劳。冰河在伯尔尼并合到阿勒河冰河。莱茵河冰河是目前进行最多研究的地方。罗依斯河冰河及利玛河冰河有时前进至优瑞。山区及山麓冰川差不多将古萨冰期及民德冰期的痕迹刷走,在消退期间充新填充底碛、终碛及黄土,冰前河流由冲走及带来沙砾。在地底下,冰川对地热及地下水流有巨大及深远的影响。 于末次冰期的南极被大片的冰棚所覆盖,与今天的情况相似。所有陆地、海洋、直至中及外大陆架都结了冰。根据冰模拟实验,南极中东部的冰层一般较现今的薄。

冰期与间冰期及其对古环境的影响

(一)冰期与间冰期的概念冰期 第四纪全球降温,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高原)地区发生大规模冰川活动,这一时期称为冰期。该时期气候寒冷,高纬度地区和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均为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气温较现今低8~13℃。间冰期 在前一次和后一次冰期之间的时期,称为间冰期。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冰川规模缩小或在中纬度地区消失。冰后期 是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即大理冰期退缩以来的时期,称为冰后期。最后一次冰期退却的年代,世界各地不一,大约在距今11000年左右。雨期(洪积期)冰期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降雨量相应增加,呈现湿润多雨气候,称为雨期或洪积期。间雨期(间洪期)间冰期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降雨量减小,气候干燥,故称为间雨期(间洪期)。表2-3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表因而上述冰期与雨期相当,间冰期与间雨期相当。这都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到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二)冰期与间冰期对古地理环境及生物界的影响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第四纪堆积物的沉积环境,并影响着生物群、地形和土壤等的形成与发展。冰期时,气候寒冷,陆地上约占二分之一的广大面积曾为冰川所覆盖。从而使陆地上地理环境和生物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冰川对原有基岩和松散堆积物进行改造,并形成了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由于气候酷冷,在冰川作用范围内,主要是冰冻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及成土作用很难进行,这一时期形成的风化壳基本是由机械风化的粗碎屑所组成,土壤不发育。大规模的冰川摧毁了原有的植物群落,使暖温带植物大量灭绝或南移;动物群有些种属灭绝、变异或向赤道方向迁徙;冰期也产生了寒带(喜冷)动物群和植物群的新种属。第四纪生物界中,进化最快、最特殊的是人类的出现,这与古气候的冰期变化有很大关系。间冰期时,伴随大规模的冰川消融,气候转温暖、湿热、生物茂盛。形成以流水和湖沼作用为主的地貌及其堆积物。此时化学风化及成土作用较易进行。热带(喜热)动物和植物群的分布范围再度扩大,并向两极方向迁徙。冰期中寒冷生物由于气候骤然变暖,可发生变异或灭绝。在干旱地区,因冰期时多雨,河流及湖泊作用加强,形成流水作用为主的地貌及洪积、湖积物。间冰期少雨,降水不能大量以冰雪形式累积成冰川。此时气候干燥,主要盛行风沙地貌及风积物、残积物。在赤道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难以形成冰川。但冰期和间冰期中,也出现冰期多雨,间冰期雨量减少的现象。主要盛行流水和湖沼地貌及其堆积物。作为湿热地区标志之一是残积红土较为发育。在海洋中,尤其是一些内陆海及边缘海中,古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虽不如陆地那样显著,但在生物组合和迁徙、沉积物的变化以及引起海面升降等方面均有表现。海面升降的幅度在第四纪最大一次冰期中,可达100~120m。冰期和间冰期所引起海面的升降,控制着陆地的河流及其剥蚀作用的强度,从而制约了海盆、河流及陆地上堆积物的形成与发展。(三)关于冰期与间冰期变化的原因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迁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及地轴倾斜度的变动等有关。前者如太阳辐射加强(它又与太阳黑子周期活动有关),地表温度就升高,使大气环流增强而引起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后者如地轴倾斜度的变动,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它的变动影响着地表辐射量的增减,对气候产生变异作用。关于地球气候变化原因的探索,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曾有过不少假说,引起热烈争论,但至今仍没有一致公认的结论。

上一篇:usc大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