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吠陀文献分别讲什么?
在印度传统中,有关宇宙的神秘知识称为吠陀(Veda,梵音韦达)。追根寻源,这个词的梵文字根是vid,意思是“知道”或“知识”。来自德语的英文词“智力(wit)”和“智慧(wisdom)”,来自希腊语的英文词“思想(idea)”(原本是wiclea)和来自拉丁语的英文词“录像(video)”(拉丁语中video是指知道、看到真理的人),最初都来自vid这个梵文字根。印度那些记述了吠陀知识精华的圣书,都称为吠陀经。按照外主纳瓦传统,吠陀经是至尊主本人出的。吠陀知识通过师徒相传的方法被小心谨慎地传了下来:这称为师徒传承(Parampara)。吠陀信息在传承中的传,梵文称为桑帕达亚(samapradaya)。吠陀先知们就是这样,设法保持他们用口述的形式传递的知识的完整性。因为如果从师徒传承中正确地接受吠陀经的知识,就可以避免在世俗文学中必定会发生的篡改知识和错误接受知识的问题。吠陀知识先是由至尊主传授给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神明梵天,再由梵天传给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叫纳茹阿达的儿子。纳茹阿达把这知识传给圣哲维亚萨,而维亚萨为了现代人的利益,在大约五千年前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按吠陀经典的说法,古代人有着极好的记忆,不需要用文字)。最初,吠陀经是一部极长的著作。为了使这知识更容易被接受,维亚萨把一部吠陀经分成四部,分别是:讲吠陀经最早期的神圣的赞美诗的《梨俱吠陀》(Rig Veda,梵音瑞歌书达),讲吠陀赞美诗的韵律的《娑摩吠陀》 (Sama Veda,梵音萨玛韦达),讲吠陀仪式的《耶柔吠陀》(Yajur Veda,梵音亚诸尔韦达),以及讲吠陀咒语和法术的《阿闼婆吠陀》(Atharva Veda,以梵音阿塔尔瓦韦达)。吠陀文献还包括补充性的书籍,它们分别称为:《布茹阿玛纳》(论述祭祀技术的专著)和《阿冉亚卡》(为那些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遵守苦修诺言的出家人而写的专著)。吠陀文献也是存有大量称为奥义书的哲学典籍的宝库,这些忻学典籍专门阐释吠陀概念。此外,吠陀文献还包括为数众多的以警句格言的形式阐述真理的书籍,例如:《吠檀多经》 (Vedanta-sutra)、《舒若塔经》(Shrauta-sutra)、 《格瑞亚经》(Crihya-sulFa)、《达尔玛经》(Dharma-sutra)和《舒尔巴经》(Shulba-sutra)等。辅助吠陀研究的科学(Vedanga)论著也很重要,它们分别是:语音学(shiksha)诗歌等的韵律格律学(chanda)语法学(vyakarana)和词源学(nirukta)”以及天文学和占星学(jyotish)。同样,与吠陀研究有直接关系的科学(Upaveda)也非常重要,它们是:整体医学研究(Ayurveda)、音乐及舞蹈研究(Fandharva-ceda)、军事科学(Dhanur-veda)和建筑学(Sthapatya-veda)。后来还加上以传说为依据写成的许多往世书(如《薄伽梵往世书》,)以及史诗(包含《薄伽梵歌》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有知识的灵性导师(acharya)所写的许多著作,也应该包括在吠陀文献之列;他们为我们提炼出早期吠陀著作中的精华,因此被认为是吠陀文献。成千上万部吠陀经典的内容,都是用诗记载的,这些诗严格遵守诗歌的结构及韵律、格律的规则,而且包含各种主题的信息:从医疗、农业到对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时间概念;从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项,以及素食佳肴的食谱;从对政府组织机构的详细解释,到对兴建和装修庙宇或住房给予一流的指导:吠陀经中包含了戏剧、历史、深奥的哲学,以及有关礼仪的简单课程、军事礼节的介绍和乐器的用法。
求一部武侠小说
《大秦,天下第一剑》9.1分值得一看。
简介李长青穿越秦时,获得剑道传承系统。金蛇剑法、夺命十三剑、西门剑法、三少爷的剑、独孤九剑、天外飞仙、剑二十三······盖聂:“小庄,此人剑术远在你我之上。”卫庄:“你是我···要超越的目标。”焰灵姬:“李长青,除了你,我不属于任何男人。”鬼谷双剑视他为剑道巅峰。千古谋圣张良敬他为兄长。千古一帝赢政尊他为先生。李长青一袭青衫,长袖一招:“诸子百家,剑招天下。我李长青,剑压当代。”“剑来!”
印度哲学的相关著作
《印度哲学史》1989 年,黄心川的著作《印度哲学史》和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度哲学史》内容涵盖了印度哲学的所有部分,包括正统派(吠檀多 、数论、弥曼差、瑜伽、正理论、胜论等六派) 和非正统派(佛教 、耆那教、顺世论和外道六师等) 。作者从印度最古的吠陀文献开始,对各个流派的起源 、 文献和人物的师承关系 、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及其社会历史背景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书还有 一个特点是,作者比较充分地利用汉译佛经中印度哲学史料进行研究,例如该书将中国现存的汉译《金七十论》(陈真谛译,约 54 8 ~ 596 年)与印度数论派的祖师自在黑的《数论颂》(约 3 、 4 世纪) 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与其他数论著作及注释做了文献学上的比较。另外,在关于胜论一节中,作者同样将汉译《胜宗十句义论》(印度慧月著 、唐玄奘 648 年译 )中的十个哲学范畴与《胜论经》(迦那陀于公元一 、二世纪造) 的六个范畴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书后附有印度哲学史年表和梵汉译名对照表。可以说,这既是一本重要的学术研究著作,也可以作为大学教学用书。《印度近现代哲学史》是《印度哲学史》的续编,它所涵盖的历史时期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中叶,是国内关于印度近现代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又将这一时期具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启蒙运动时期( 19 世纪初至下半叶);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期(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民族和民主运动发展时期( 20 世纪上叶至 1947 年)。作者对每一时期出现的主要哲学家和思潮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印度教哲学,印度的伊斯兰教、锡克教,以及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学。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特点是:以复兴印度古代文化为口号,继承传统的吠檀多思想或伊斯兰思想,同时吸收西欧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形成了一种服务于民族民主运动的思想体系。《印度哲学通史》2014年,黄心川又重新出版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印度哲学通史》(上、下册)。《印度哲学》1993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姚卫群的《印度哲学》。作为高校教学用书,该书立足于国际印度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采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叙述。作者将各派别的学派史单独列为一篇,然后将各派共同的理论观点合到一起展开论述。例如,在“概论篇”中,以各种学说作为引导,有“转变说”、“积聚说”、“因果观”、“我论”、“解脱论”等多篇,每一篇中各派观点都被列入其中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巫白慧的《印度哲学》本书 于 2000 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这同样 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研究性著作。全书共分四部分:( 1 )吠陀赞歌研究;( 2 )奥义书哲学思想研究;( 3 )印度佛教研究;( 4 )正理论逻辑研究。作者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总体考察,认为在印度的正统和非正统派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贯穿和支配这两大体系的有两个基本的哲学观点:一是“常见”,一是“断见”(佛教的称谓)。正统六派哲学沿着“常见”的思路发展,因为它们的哲学目的在于肯定存在着的一个永恒的精神实在;非正统派的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顺世论,以及外道六师哲学等则沿着“断见”的思路发展,否定永恒的精神实体的存在。这一观点也是贯穿于作者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印度哲学通史》目录,2014年,大象出版社上 编印度古代哲学第一章 导言一、印度概说二、印度哲学史概观(一)古代哲学(二)中世纪哲学三、印度哲学的基本特征四、研究印度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二)当前印度哲学史研究中的主要倾向五、印度哲学与中国第二章 吠陀中的哲学思想萌芽一、《梨俱吠陀》时代二、名称和内容三、多神论与一神论四、哲学思想萌芽五、社会伦理思想第三章 奥义书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时代二、名称三、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一)梵我同一(二)轮回解脱四、素朴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五、对立的时空观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阵营、两条路线的斗争———邬达罗迦与耶若婆佉第四章 沙门思潮一、沙门思潮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三、“六师”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富兰那·迦叶的道德否定论(二)阿耆多的唯物论(三)婆浮陀的七原素说(四)拘舍罗的命定论(五)散惹耶的不可知论(六)尼乾子的多元实在论四、对“六师”的评价五、“六师”在中国的影响第五章 顺世派的哲学一、名义和史料二、哲学和社会思想(一)基本特征(二)自然观(三)认识论(四)社会伦理思想三、顺世论的历史发展线索四、在中国的影响第六章 生活派(邪命外道)的哲学一、名义和史料二、生活派的历史发展线索(一)前期的生活派(二)后期的生活派三、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一)命定论(二)原子论(三)宇宙观(四)认识论四、余论第七章 耆那教的哲学一、名义和史料二、哲学思想(一)非一端论(二)世界观(三)认识论三、宗教和社会思想四、耆那教的历史发展线索及其影响第八章 佛教哲学一、分期和史料二、原始佛教(一)佛陀的生平(二)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三、部派佛教(一)成立的时代(二)佛教的结集(三)统一佛教的派别分裂和原因(四)部派佛教所争论的主要问题四、大乘佛教(一)兴起的时代(二)大乘思想的特性(三)大乘佛教兴起时期的经典和思想(四)大乘的主要派别———中观派与瑜伽行派五、密教(一)兴起的时代(二)派别和经典(三)哲学思想六、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第九章 数论派的哲学一、婆罗门教系统诸派哲学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派别斗争情况二、数论派的哲学(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二)数论的起源和发展三、古典数论的二元论学说(一)世界观(二)认识论(三)社会伦理学说(四)古典数论的社会作用四、简短的结论第十章 瑜伽派的哲学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二、瑜伽的起源和发展(一)早期瑜伽(二)古典瑜伽(三)后期瑜伽三、瑜伽与佛教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四、对瑜伽的几点评价第十一章 胜论派的哲学一、名称、经典和主要思想家二、胜论的起源与发展(一)早期胜论(二)古典胜论(三)后期胜论三、古典胜论的世界观(一)原子论(二)范畴论(句义论)(三)因中无果论(四)简单的结论四、认识论五、社会伦理思想六、胜论在中国的影响第十二章 正理派的哲学和逻辑思想一、正理派的起源与演变二、十六谛义论三、认识论(一)认识的定义和分类(二)知觉(三)推理(四)类比(五)证言(六)真理的标准四、自然观五、社会伦理思想六、正理论的近代影响第十三章 弥曼差派的哲学一、名义、史料二、弥曼差的起源和发展三、认识论四、世界观(一)范畴论(二)“无前”与无神论(三)言语不灭论五、弥曼差的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的斗争六、社会伦理思想第十四章 吠檀多派的哲学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二、吠檀多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分野(一)《梵经》的哲学思想(二)乔荼波陀的不二论(三)商羯罗的不二论(四)罗摩奴阇的制限不二论(五)摩陀婆的二元论(六)尼跋迦的二元不二论(七)筏罗婆的纯粹不二论三、吠檀多的现代影响下 编印度近现代哲学序第十五章 罗姆·摩罕·罗易与梵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印度启蒙运动的社会经济背录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时期的思想斗争情况三、罗姆·摩罕·罗易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著作(二)宗教、哲学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四、德本特拉那特·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五、阿·俱·达德及伊·钱·维迪耶萨伽罗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六、凯沙布·钱陀罗·孙的“新天道”第十六章 亨利·狄洛吉奥与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论活动一、青年孟加拉派二、狄洛吉奥的著作和思想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响第十七章 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与圣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著作二、宗教、哲学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四、圣社的影响第十八章 罗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学及社会思想一、罗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学思想(一)生平(二)“人类宗教”(三)“行动的吠檀多”二、辨喜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著作(二)宗教、哲学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四)辨喜的影响三、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第十九章 纳奥罗吉和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达达巴伊·纳奥罗吉的社会政治理论(一)生平和著作(二)论帝国主义(三)“经济涸漏”(四)论印度自治(五)论社会改革三、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一)生平、著作(二)“理性的有神论”(三)双重真理观(四)社会改革的目标和方法(五)论经济改革(六)论“自由主义和稳健”第二十章 提拉克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宗教、哲学思想三、政治思想四、社会改革思想第二十一章 奥罗宾多·高士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哲学思想(一)整体吠檀多不二论(二)梵、物质和精神(三)世界“进化论”(四)“两个否定”(五)“双重真理”的认识论三、社会政治理论(一)论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二)社会史观(三)“绝对的自治”(四)论理想社会第二十二章 甘地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二、生平、著作三、宗教、哲学思想(一)真理观(二)非暴力原则(三)宗教和道德思想四、社会政治理论(一)“不合作主义”(二)“变心说”和“托管说”(三)“共同繁荣”的社会全义五、经济思想六、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渊源七、甘地与中国第二十三章 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生平、著作二、哲学思想(一)哲学的特征(二)论神、世界和个体灵魂(三)论世界的运动和规律(四)论人(五)认识论三、美学思想(一)美感的来源(二)论真、善、美(三)艺术的任务(四)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四、哲学思想的渊源五、社会政治理论(一)论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二)论未来社会(三)论民族主义(四)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五)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六、泰戈尔与中国第二十四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兴起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二、伊斯兰哲学的兴起和主要哲学家三、阿克巴尔的“神圣的信仰”和达拉·希库的“思辨的融合主义”四、希尔信德的制限一元论五、沙·瓦利乌拉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时代和生平(二)宗教、哲学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六、赛义德·阿赫美德·沙希德与宛哈比运动第二十五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发展一、近代伊斯兰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与阿里加运动(一)生平、著作(二)哲学、宗教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三、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一)时代背景和伊克巴尔生平(二)宗教、哲学思想(三)社会政治思想附 编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一、时代背景二、生平和著作三、宗教、哲学思想四、社会、政治理论五、论中国六、辨喜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附录一 罗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学和社会思想附录二 辨喜言论选译附录三 辨喜著作分类目录及主要研究文献后记附录 梵汉译名对照跋 跋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形态繁复多样,宗教则是印度文化里面最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婆罗门教、耆教那、锡克教等宗教派别。印度人民是一个睿思的民族,他们喜欢冥想,善于发挥思想的创造力,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中国佛教经典里,除了记载印度佛教思想资料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印度其他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资料。中国佛教经典中的印度哲学资料,过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学最活跃的欧美哲学家主要是从梵文等资料寻找研究素材,日本学者注意到这些资料,并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我的导师汤用彤先生在研究佛教的同时,已经注意到汉译佛经里保存的这部分宝贵的哲学资料,他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为研究印度哲学做了奠基性工作。我自20 世纪50 年代起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是从事希腊哲学研究,后因工作需要开始讲授印度哲学史,我注意挖掘中国汉文佛经里的印度哲学资料,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研究,撰成《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 年)、《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 年)、《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年)三书。前两本书是印度哲学通史性著作,第三本书是印度哲学大家的研究专著。此三书已经出版多年,早已售尽,很多读者与我联系,希望能够再版。大象出版社支持学术研究,主动提出将三书整编重新出版,新版取名《印度哲学通史》,内容基本仍旧,个别地方做了修改。其中的“印度哲学史年表”,由于没有包括近代哲学部分而删去,“梵汉译名对照”调整到全书最后。在即将出版之际,藉此机会,谨向大象出版社表示诚挚谢意。黄心川2014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