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人间滋味”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深情。”在《人间草木》一书中他说道。 初见汪曾祺是初中课文上高邮的咸鸭蛋,写的人真是让人食欲大动。 估计很多人都是因为他才知道高邮的咸鸭蛋有很多双黄的吧! 如今汪曾祺已经成为了高邮的一张名片,如果你有幸能够去高邮那儿看看,就知道为什么汪曾祺的文字是水粼粼和水灵灵的了! 在我心中,汪曾祺是中国近现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有的作家心中有一团火,似乎可以带着读者燃烧。但汪曾祺心中一直有一股活水源泉,奔流在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生生不息。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他才能活得这么开阔通达,有情有趣吧。 热爱生活的人总能说出很有意思的事情,生活中很多很平常的小事在他的笔下都能变得生机勃勃。 印象最深的是他描绘栀子花的这段:“栀子花粗粗大大的,又香的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他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的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文章中骂人的作家应该很少见,但是汪先生这一骂倒是让这段描写一下子就有趣了起来,仿佛他就在我们的眼前一样嬉笑怒骂。读到这里的人估计都会忍俊不禁:心道,这老头怎么能这么可爱的呀? 他曾说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偏不爱那些琳琅购物的地方,最想和最先逛的地方永远是菜市场。 毕竟啊,在汪老爷子心中——四方食事,不过这一碗人间烟火气啊! 他笔下的人和事永远都是有气味的,仿佛不断冒着热气的日漫动图,用这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不断注入其中。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一位女同志,南京人。爱人到南京出差,问她要带什么东西。 ——“臭豆腐”。她爱人买了一些,带到火车上一车厢都大叫:“这是什么味道?什么味道!” 我们在长沙,想尝尝毛泽东在火宫殿吃过的臭豆腐,循味跟踪,臭味渐浓,“快了,快到了,闻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个公共厕所!”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 看着汪曾祺写的西瓜和臭豆腐,简直太有画面感了!他总是说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整个人被周围事物拽着前行,充满着迷茫和焦虑。所以我选择了看书。 随手看了看汪曾祺的写的《人间小暖》,其中有一个章节名字叫做《“无事此静坐”》,这个题目是源自苏东坡的诗——“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汪曾祺在书中写到自己很喜欢在一天的时间中静坐一会。 他写道“静,不是一味的孤寂,不问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那段时间我就学着汪先生的方法自己偶尔静坐一会,心境平和了很多,人间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候自己的焦虑不过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但是人需要学会的就是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他一直说:“生活是第一位的!”汪老身上一种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气质,但是并不脆弱,仿佛一棵竹子,充满着一种难得的韧劲。 他有一篇文章《葡萄月令》写的是他当年在葡萄园劳动改造的感受。那时候他还戴着“右派”的帽子,被发配到张家口的一家农科改造。但是文章却没有丝毫凄凄惨惨的意思,反倒是把葡萄园写的非常的美,读完之后让人心里生活有一种淡淡的暖意。 当时其他反映“右派”生活的文章,都是又苦又悲又惨,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可是汪曾祺的文字对于这些内容都是一笔带过,他自成一方天地。 在他的天地之间,有他喜欢的花草虫鸣,万物肆意地野蛮生长,可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与世界隔绝开来的,他的小天地与整个外面的大天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他永远是那个游走在天地间自由的少年,他可以从一个少年走到鬓色如霜,因为他的天地宽阔无边,可以走一生那么长。
读汪曾祺《人间滋味》|人间百味,尽在其中
关于作者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高邮,1997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成为了沈从文先生的得意弟子。文.革期间受了很多磨难,但他心胸豁达开朗,那些磨难在他的笔下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关于本书
我手里的这本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滋味》,201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第5次印刷,全书130万字,共分四个章节,它们是:1.安身之本,必资于食。2.肉食者不鄙。3.吃喝门道,贵在讲究。4.四方食事,明心见性。
这本书全书收录的都是汪曾祺先生关于食物的一些文字。先生的文字朴素中透着清丽,平实中含着深意。
闲暇时读这本《人间滋味》,跟着先生享受人间的美味,每每翻开书本,读着读着总会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凡事不苟且,饮食尤甚
先生笔下的食物,都是一些生活中很不起眼的食材,但先生用朴实的笔法写出了很是讲究的做法。
比如在《豆腐》一文中,先生就介绍了十几种豆腐的做法:香椿拌豆腐,小葱拌豆腐,虎皮豆腐,家乡豆腐,文思和尚豆腐,麻婆豆腐,番茄炒豆腐,砂锅鱼头豆腐,汪豆腐,雪花豆腐。
在介绍香椿拌豆腐时,先生这样写到:“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微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我想,所谓文字含香,也大抵应该是如此。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如此清丽淡雅的文字,读来怎么能不让人口舌生香呢?
在《肉食者不鄙》一文中,先生介绍了十三种与肉有关的菜肴。狮子头,镇江肴蹄,乳腐肉,腌笃鲜,东坡肉,霉干菜烧肉,黄鱼鲞烧肉,火腿,腊肉,夹沙肉,芋泥肉,白肉火锅,烤乳猪。
知道狮子头的菜名,是在看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的时候。总觉得所谓狮子头不过就是长大了就肉丸子。
而汪曾祺笔下的狮子头,却远远诱人于我做的肉丸子之上。难怪喜来乐那么爱吃对门的红烧狮子头。当然,喜来乐去吃狮子头是另有隐情的。
先不管喜来乐,我们先来看看汪曾祺先生是怎样做狮子头的:
猪肉肥瘦各半,爱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细切粗斩”,如石榴米大小(绞肉机绞的肉末不行),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用手抟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锅略炒,至外结薄壳,捞出,放进水锅中,加酱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汤放入深腹大盘。
爱吃肉丸子的我,读罢先生的文字就去试做了一盘,因为没有荸荠,厨艺也不是很好,没能做出先生写的那种味道,但享受了那种因着文字而制作一种美食的过程,很是欢喜。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凡“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
先生的文字不着一个华丽的词藻,却总是给人以入木三分的深刻。凡事不苟且,饮食尤甚。
口味要宽,爱好要广
汪曾祺先生喜欢研究饮食,他特别“喜欢看谈饮食的书”。他常常利用别人逛商场的时间去逛菜市场,一边逛,一边构思菜谱。
“看菜巿场上有什么菜,琢磨一下,才能搭配出几个菜来。”
在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先生的饮食口味很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什么都吃”。也因此遭遇了朋友的故意为难。
先生原本是不吃苦瓜的。在先生的家乡,苦瓜不叫苦瓜,叫癞葡萄,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成熟之后摘下来装在盘子里看着玩的。”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因先生一句“没有我不吃的东西”,有同学就请他吃“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先生也不生气,咬咬牙,全吃了。
在《吃食和文学》一文中,先生对一个买了牛肉,却又不知道牛肉该怎么做的女人,“讲了一通牛肉的做法,从清炖、红烧、咖喱牛肉,直到广东的蚝油牛肉、四川的水煮牛肉、干煸牛肉丝……”
我的家乡也盛产牛肉,世界闻名的白牦牛肉。我一年四季都吃牛肉,一般都是煮着吃或者炒着吃,从来没有如先生那样变那么多的花样吃牛肉。
读先生的文字,很是为先生的生活情趣所感动。
先生喜欢旅游,脚步走遍大江南北。对各地语言也很是熟悉。他在苏州看到几个说苏州话的美国女人,很是欣赏。而在他看昆曲正在兴头上的时候,邻座的花旦却听不懂,一个劲地问“他说什么?”这让他很无语。
先生认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
先生还认为:“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兴趣要广一点。”
由此我想到了写作。大数据时代,自媒体写作悄然兴起,一些传统的写作受到了冲击。有人很快接受了自媒体的写作形式,已经在自媒体的潮流中赚到盆满钵满,而有人总是不能适应自媒体的眼花缭乱,固执地走在传统媒体的寂静大道上。
我们要勇敢地接受一切可以接受的东西,比如吃苦瓜,逼到头上也就吃了,而且还感觉很好吃。
先生还由苦瓜谈到了几个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
首先,苦瓜是一道菜,谁都没有理由把苦瓜从五味里开出。先生“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
其次,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
最后,对于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可以,只要它是可吃的。所以,一个文学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
其实,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做人处事,亦或是饮食习惯,我们都不能一副狭窄的眼光,单一的口味。
把口味放宽,把爱好变广,把脾气变小,把格局放大。人生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精彩。
人间百味,尽在其中
在传统文学受到新媒体文学严重冲击的时代,手捧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享受着他那些在个人化的细小琐碎的题材中提炼出来的日常生活清香与美味,会给人一种清凉与安静。读先生的文字,就仿佛和一个资深的老头聊家常一样,那满满的生活的味道和生活的乐趣都会带给我们以心灵的安宁。
怀念汪曾祺的更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闲暇之余,请捧起这本《人间滋味》慢慢品味吧,各种生活的滋味尽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