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什么不会被山贼打劫?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基本上都随身携带的盘缠,而且他们几乎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然而他们却很少会有被山贼打劫的情况发生,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带的钱再多,也没有一个商队的钱那么多,这个投入和回报比太低了。再加上进京赶考的考生,其实都有朝廷保护,若山贼随意打劫,其实是很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其实古代的山贼他们也是有明确的一个目标群体的,大多数的山贼基本上都是以打劫商队为主。因为商队里基本上能够有大量的现钱,而且又有很多的货品,对于山贼来说,这样子的收益才是值得他们所付出的回报的。但是如果打劫一个书生,其实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解决的,其实书生可能没有多少武力,但是对于山贼来说,解决一个书生也是要耗费一定的体力的,而且杀太多人其实也是会遭天谴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直接就打劫商队就好了,省的多一事。而且大多数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的资料其实都已经递交给朝廷,由朝廷进行筛选,所以如果这时候突然少了一两个书生,肯定会让朝廷进行追查,因为他们本质上已经成为了状元候选人,未来是很有可能进攻做官的,但是这突然被打击,无异于剥夺了朝廷的预备人才。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好的人才可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山贼为了自己不被影响,也为了不会有官府搜查,干脆就直接放掉这些文弱书生。而且有些山贼确实还是比较有人道主义,看到这些怀揣着梦想,进京赶考的书生,他们也总会起怜悯之心,想着放他们一马。不过无论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其实在以前打劫书生的山贼也是有的,只不过不多见。
为什么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山贼却不抢劫他们?
为什么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山贼却不抢劫他们?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能够进京赶考的读书人都是举人身份,而拥有举人身份的人已经步入国家士大夫阶级。而山贼之所以不抢劫他们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第一点便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身上携带的盘缠并不多。盘踞山林的山贼尽管靠打劫过路行人为生,但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身上并不会携带大量的金银财物,最多只会携带大约能够维持半年生计的金钱,因此这些穷酸的读书人很难会成为山贼的目标。第二点便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早已经是功名傍身。受到朝廷的正式认定和保护,同时也得到社会各个阶级的认可。在古代历史时期,能够获得举人身份的人寥寥无几。这些人已经进入到士大夫阶级,举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和候补官员。因此打劫这些拥有功名的读书人,相当于直接和朝廷和官府作对。另外,古代读书人非常稀少,社会各个阶级对于读书人都非常的崇拜和认可。一个村落也不见得有几个上过私塾、能够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并不像今天这样早已经实现了全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因此,那些拥有举人身份的读书人早已经是读书人中的翘楚和地方上的名流。在当地乃至于在整个社会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当年苏轼、苏辙二人从老家赴京赶考时,初到京城,便已经是名满京师!因此这些散落绿林的山贼并不敢轻易的对读书人下手。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读书人进京赶考时,多数都沿着沿途有驿站和客栈的官道赴京赶考,很少会途径一些山贼土匪经常出没的田间小路或者荒野。因此那些赴京赶考的举人们很少能够与深山老林里的山贼碰面。而那些赶到官道上劫掠财物的土匪也只会盯着过往的土豪士绅或者押送金银财宝的商队官府,比如说晁盖智取生辰纲,很少会对过往的读书人下手。
刘墉下南京的历史史实
1. 刘墉下南京的故事梗概 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 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 *** ,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目睹了全过程。 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许翠屏的穿戴和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 扩展资料: 刘墉下南京这部戏可以说是二分史料八分戏说,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因其为官清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 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 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 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 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 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罗锅”传说: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 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 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八十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下南京。 2. 列举发生在南京城的历史、史实 在百度百科里找了些:?wtp=tt里面有很多相关知识,就不一一列举了,你自己看看吧……五 南京史话 (一)石头城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二)六朝古都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三)蓄势待发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 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 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450米紫峰大厦,江苏第一高楼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 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 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四)南京复苏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五)民国国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 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 不久南京国民 *** 成立。 (六)新生南京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 *** 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 *** 。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 3. 列举发生在南京城的历史、史实 在百度百科里找了些:?wtp=tt 里面有很多相关知识,就不一一列举了,你自己看看吧…… 五 南京史话 (一)石头城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二)六朝古都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三)蓄势待发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 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 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450米紫峰大厦,江苏第一高楼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 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 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四)南京复苏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五)民国国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 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 不久南京国民 *** 成立。 (六)新生南京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 *** 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 *** 。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 4. 求豫剧刘墉下南京剧情 刘墉下南京又名刘公案,盛行于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一带,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豫剧刘墉下南京分为五部: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双开铡。 剧情简介:一、《刘墉下南京》之铡太师讲述的是三十岁的刘墉之父当朝宰相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经良乡县路遇被当地恶霸仝三封抢占民女金萍、银萍二姐妹,刘统勋听完二人遭遇后收为义女代为告状,却被昏官打进监牢。 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后被刘墉查出,怒铡太师耶律红。 二、《刘墉下南京》之铡西宫由于太师耶律红被刘墉铡了,耶律红的女儿西宫娘娘耶凤英上金殿要为父亲报仇状告刘墉,乾隆听闻后把刘墉打进铰链宫。 十大清官上金殿齐保刘墉,但乾隆不准,九千岁郭英也上金殿,用紫金锤打乾隆,乾隆无奈只得放了刘墉,命刘墉西宫去赔情。 耶凤英的哥哥和其定下用毒酒害刘墉之计,刘墉到西宫后饮下毒酒昏迷,但被郭英救出。耶凤英又上金殿告刘墉吃醉酒乱西宫,乾隆和国太一起去西宫搜刘墉,没搜出刘墉,由于耶凤英毒害刘墉,刘墉怒不可止铡了西宫娘娘耶凤英。 乾隆一怒贬刘墉三级出任江宁府。三、《刘墉下南京》之下南京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 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 *** ,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看到了。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四、《刘墉下南京》之会总督刘墉公堂上审问许翠屏,许翠屏宁死不招,后许家的众功名大闹公堂。 许拔贡质问刘墉为何抢官?刘墉认为死者有冤情,当堂开棺把尸验,但却没有验出任何伤情,杨洪要用剑杀刘墉,后被许拔贡拦下,与杨洪讲明道理后去总督府告刘墉,总督高俊成二次去提江宁府,提牌官、催牌官要下马金被刘墉痛打。 刘墉在江宁府改扮齐整,摆下銮驾去见总督,总督高俊成跪求饶罪,严守三千岁刘墉已到南京。 五、《刘墉下南京》之双开铡刘墉为破张禄这一案,暗访访到了刘青母子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且与刘青结为兄弟。龙国太亲到南京,许天官把江宁府就是三千岁刘墉告诉许翠萍,要许翠萍去求国太。 十三堂会审许翠屏,许翠屏向国太求情,国太让其向刘墉求情,刘墉铁面无私坚持要审清这一案,许翠屏仍然不招供,后刘青公堂上作证公开实情,刘墉怒铡许翠屏。
刘墉下南京的故事梗概
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 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 *** ,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目睹了全过程。 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许翠屏的穿戴和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 扩展资料: 刘墉下南京这部戏可以说是二分史料八分戏说,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 因其为官清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 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 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 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 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 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 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 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 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罗锅”传说: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 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 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 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八十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