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

时间:2024-10-23 12:54:16编辑:阿奇

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的每个小男孩都需要一场中场战事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的貌似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士兵比利·林恩因在伊拉克战场上冒死救自己的班长蘑菇而偶然被DV拍下成为英雄,更为自己所在的B班争得在感恩节的橄榄赛中场演出的机会,这个大男孩亲历了中场演出的种种困惑,在纠缠和痛苦中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最后放弃利用英雄身份留在国内的机会,和战友们重返战场。


然而李安的影片,从来都不是它显得的那么简单!

首先这部影片创新性地使用了120帧,4K,3D的新技术。围绕它产生了很多的争论和分歧。甚至有人开玩笑说,4K的高清画质是观影的障碍,因为它让演员脸上的每个瑕疵都暴露无遗。

更多人质疑李安的高技术的成功的尝试让剧情的普通相形见拙,换言之,就是一个精美的瓶子装了很普通的酒。

我只想说:真的每个人都能看懂李安吗?!

从《卧虎藏龙》里的压抑自己内心情感的大侠李慕白,到《断背山》里面只有在远离人迹的断背山才敢承认真正情感的恩尼斯,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躲在自己想象的故事里存活下来的少年派,李安的作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当囧雪诺(Jon Snow)向伊蒙大学士坦承对去长城外联合野人共抗白鬼内心的彷徨时,伊蒙说,“总司令对你而言不是一桩美差,但是幸运的话,你会找到勇气,做必须做之事。Kill the boy/杀死你心里的那个的男孩,Jon Snow,winter is almost upon us/凛冬迫近,Kill the boy/杀死那个男孩,and let the man be born/让内心的男人诞生!”


李安的作品融合东西方的哲学和文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西方化的主题就是伊蒙学士对雪诺说的:“Kill the boy,and let the man be born!/杀死心里的那个男孩,让心里面的男人诞生!”

李慕白的中场战事是互相倾慕却不能厮守的恋人的死亡;恩尼斯的中场战事是看到自己的衬衫被杰克的衬衫包裹着挂在同一个衣架上;少年派的中场战事是在医院里亲口讲出那个残酷的真相。




那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呢?

比利·林恩本身就是个19岁的大男孩,而且还是个处男。(脱处是本片的一个重要的副线。)他在自己认为最悲惨的一天里却成为英雄,猝不及防地被套上英雄的光环,他的心里的小男孩面对这个变化是手足无措的,“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最惨的一天。”他在台上接受采访时看着队友们说着言不由衷的场面话,想象着他们真心的回答而暗自好笑。他对菲珊说,“我已经学会了给人们他们想要的答案。”这一切都在暗示虽然他的外表极力想向成熟迈进,内心却还是个孩子,这也导致了他一直在是否要借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D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留在国内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

然而,中场演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事令他失望,在球场内嬉戏被巡场经理驱赶,记者见面会上稍微流露真实想法的战友即引致满场错愕,配合导演穿上迷彩服和当红歌手一起演出,演出后被场记催促下台差点发生冲突。终于在好莱坞名导演把他们的片酬从十万降到五千五百每人时,他们才彻底醒悟,这场中场演出,只是媒体和国内同胞消费了一把群体性的爱国情绪和英雄崇拜,而且价码也随着他们回国天数的增加而日益降低。就像那位经纪人所说,“在外面两天,对好莱坞来说已经是两年。”战争,英雄,只是被大家拿来利用或盈利的工具而已。

另一条重要线索是“脱处”。看过《美国派》的人都知道片中那四个大男孩为了能在高中毕业前摆脱处男之身,费了多少心力,闹了多少笑话。在有“处男羞辱”传统的美国,处男无疑是一种处于嘲笑链末端的生物。林恩回到家他姐姐凯瑟琳就问他是否还是处男。他想留在国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遇到了他以为对他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员菲珊,他想着也许在菲珊那里他可以顺利脱处,可是当他试探性地对她说,“也许我可以带你远走高飞。”菲珊很惊讶,“你不是要重返战场吗?”那一刻,他知道了菲珊并不是爱他,只是爱他身上的英雄的光环。

英雄梦幻灭了,爱情梦也幻灭了,所以林恩最后和凯瑟琳说,“也许我要以处男之身而死了。”说出这句话的林恩,其实已经“脱处”,因为他心里已经摆脱了“处男羞辱”,他心里面那个男孩在性的方面,已经成长为男人。

片中有一幕奇怪的场景:演奏国歌时,林恩敬礼时边在脑海里想象着和菲珊做爱的画面边流着眼泪。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个画面,但也许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去坦然接受自己处男的事实,在想象中告别了自己的处男之身。当他坦然接受这个事实时,处男的身份就再也羞辱不到他。

最后在悍马车里,林恩仿佛又看到了死去的班长蘑菇。蘑菇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有的人要离开了故乡才能成长。也许我们会客死他乡,但这里才是我们的真正的生活。”车内战友纷纷对他说“我爱你”,他突然觉得轻松了,“Let's go to something safer/我们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Let's go back home/我们回家吧!”“Go back to war/返回战场!”对于这些经历过生死相托的战士来说,故乡已是他乡,战场才是故乡!

当战争变成一场华丽的派对,感恩节的派对对B班而言,不啻于一场和视他们为战争怪物的外界的战争。就像林恩在得知要和明星同台时对战友说的那样,“别担心,跟着我,我们会打赢这场仗!”

伊拉克战事让比利·林恩成了战争英雄,而感恩节的中场演出这场“战事”却让他成了真正的男人!He killed the boy,and let the man be born/他杀死了心里的那个男孩,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影片在讲述了林恩内心的成长的主线的同时,还同时穿插了若干条副线。

(一)战争的意义。

对林恩的父亲来说,战争就是神圣的反恐,是保卫国门;然而她的姐姐凯瑟琳则质疑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宴会上遇到的页岩油气大亨则认为,战争是获取海外原油的利益诉求;对于林恩和他的战友,战争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人民,是和一群理解你的人一起,做一件超越自己的事情!

(二)隔阂

讽刺的是,导演李安在用高清高帧数的电影来消除观众和银幕的隔阂的同时,却在讲述经历战争的士兵和国内同胞的隔阂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场战争,理解英雄的含义,以至于这些战场归来的人被看成了异类,有人尊敬,有人好奇,有人不屑。可是,没有人理解!以至于林恩对制片人说,“你给我们的尊敬,还不如我们的伊拉克敌人给我们的多!”

这些不被陆地接纳的孤岛,最终发现最令他们心安的反而是海上。

(三)创伤

从《猎鹿人》到名导奥利弗·斯通的《生于7月4日》,对于战争的创伤的描写,是美国战争电影很重要的主题之一。

这部影片中也穿插了不少对PD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描写,从葬礼上鸣礼炮时士兵们脸上的痉挛,到中场演出时放烟花时引起他们条件反射地躲闪,到林恩一边看着热闹的演出,一边情不自禁地回想战场上的残酷。

中场演出时,那些士兵克制着内心对烟火条件反射的闪躲的本能,克制地生硬地走下台阶,虽然银幕上台前万众欢腾,歌舞升平,这一刻,银幕下的我,却觉得想要流泪。

(四)坦诚

林恩因为弄坏了军车被罚跑步,当被问及为什么来当兵,他的为了国家安全,为了教训恐怖分子的回答只是招致了更大的责罚,只有当他坦承是因为犯事了作为弥补才来从军才免于责罚。班长蘑菇后来跟他说为什么来服役,“not for the country,not for the people,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不为国家,不为人民,为了超越我们自己!”

(五)承诺


就像雪诺对守夜人军团作出的誓约一样,林恩也对凯瑟琳说,“我必须回去,我有过承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是的,李安在这个高技术的酒瓶子里装了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可惜他的野心过于宏大,想在这部电影中表达太多的东西,以致每一样副线给予的篇幅都不够多,这可能是大家觉得剧情过于杂乱的原因吧。

不过,从《卧虎藏龙》的一味含蓄隐忍,到《断背山》的前隐后发,到《少年派》的心里的猛虎,再到《比利·林恩》的多线索交织,我看到的是一个在好莱坞的舞台上正在渐渐展露野心的李安。

或许,他已经杀死了自己心里面的那个男孩,让那个男人诞生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新片,又是可以刷好几遍的电影!

本文由“得儿然侃电影”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转载请注明出处“头条号:得儿然侃电影”,且必须附带文末图片。 民族英雄在荧幕前受命中爱戴,他们作为民族符号象征被大众消费,甚至被场地工作人员呼来喝去,这是真实; 民族英雄在富豪面前得到尊重,他们作为投资筹码被富豪盘算,甚至撕破脸后富豪还趾高气昂的呵斥,这是真实; 民族英雄在自己眼中,不过就是平凡的人,不愿意上战场的平凡人。 橄榄球队员对不断询问杀人的细节,殊不知,士兵们回到现实已产生心理障碍; 战士心中的想要的,只是还算可以的工资,以及正常的休息。 如果你和得儿然一样,看你了那些所谓的表面繁荣的主流电影,那么这部披着美国主流外衣的残酷影片是你不错的选择。 影片评分:10分/10分 推荐人群: 大兵制服控 李安导演一生推 烟 火表演爱好者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 转发 给你的好友,长得好看的都会 订阅 “ 得儿然侃电影 ”) 有话想说,欢迎留言评论~

如何评价李安的《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的世界
文/梦里诗书

相较于电影技术的突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李安的又一部新作在故事上并没有太大的波澜,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出众,技术的体现在电影中真正做到了成为艺术的辅佐,令人走进了一个美国普通士兵他的世界。

从视觉效果来看,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感触其实不能用惊艳来形容,颠覆性的沉浸体验仿若打破了人与银幕间的隔阂,让人从视觉上仿若身临其境般的走进了主人公比利·林恩的世界,以此从他的视角为出发去面对战争,去看待家庭,去审视国家所诱发的思考,构筑了电影极为出色的内在纵深,但技术的革新在电影中其实又一把双刃剑,能否不单只是注重那新奇的观感,而真正走进李安煞费苦心希望将观众带入的人物视角,感悟到其厚重的人文关怀,成为了电影对观众的要求。

电影在故事上相较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说看似非常简单,就是一个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英勇,成为了美国英雄的代表,被邀请在感恩节橄榄球赛中场时亮了相,电影对技术的使用,没有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更没有飞天走地惊险刺激的动作,技术在电影的体现并不是一场《阿凡达》或是《速度与激情》,李安还是那个在人物中表露情感,在故事中构筑人文的李安,至少在这部电影里他没有期望透过技术去构筑一个惊艳的世界。

当真正沉浸于这个故事,其实不难发现电影所构筑的核心并非是反战,而是一个年轻人他在经历战争后的成长与选择,透过电影技术所达到的人物带入感与克制内敛的叙事中细腻的情感把控,不经意间思绪已然足以被这一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所打动,被塑造成英雄的比利·林恩,他风光无限下的孤独成为了最为动情的内在,于此中电影也令人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反英雄主义的人文关怀在李安的这部电影中是如此的耐人寻味。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或许并不是李安最好的佳作,但个人所见却是他最为敢于创新,并将技术与艺术合二为一,视觉与人物心理高度统一的难得之作,以此令观众走入比利·林恩的世界,方才倍感真实真挚。


如何看待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转自知乎



每个人都在讲自己的故事。人们根据故事线索把自己的情绪容纳其中,歪曲或者忽略故事外的一些情绪,不管它们是否重要。

这些故事里也会有「别人」。于是,人们就根据故事的范本和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来改造他们。他们会给这些人安排一个固定的角色:英雄、反贼、成长中的叛逆少年……然后,同样把那些不符合故事设定的情绪或想法忽略、扭曲或裁剪掉,而不管这些情绪或体验对当事人是否重要。

如果你读不懂别人的故事范本,你会觉得交流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读懂了别人的故事,交流仍然很难。

解读一部电影,就是把电影纳入我们自己故事的过程。有些人的故事是宏大叙事的。比如有人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的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或者,它反映的是正在撕裂的美国阶层的矛盾。不过在我眼里,这不是李安想讲的故事。

李安不是那种爱讲「主义故事」的导演。他比那些导演更尊重电影里的人。无论这些角色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场景、关系中,有什么样的角色或身份,他想表现的都是那些角色难以言表的、微妙的情绪和情感。

比利林恩就是这样一个电影。它讲的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困难。每个人都想把比利林恩纳入自己的故事中。没有人尝试去真的理解他。扩展或者修改这些在他们心里运行已久的,约定俗成的故事,去接近比利林恩感受到的那些残酷,会让他们不安。

父母的故事里,比利林恩是一个为国杀敌、让人骄傲的儿子。这个故事也是小镇邻居想跟他们讲的故事。
「看到你的录像,这几天镇上的人都在谈论你,我们全家就跟名人一样。」
他们愿意相信这个故事,也许还因为他们家里穷,林恩去参军给家里带来的诸多好处。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愿意去看到林恩面临的真实的危险。所以他们看比利林恩勇救队长的录像,像看一个英雄必胜战争电影。

请B队来参加中场表演的德州老板的故事里,比利林恩是一个从懵懂无知到英勇杀敌的德州少年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德州历史悠久的战斗精神,就像他的球队所表现的那样。当然,这个故事也是一门生意,每人价值5000美金。

在页岩气的开发人员的故事里,林恩和这些战士,是为了石油被国家无辜送上战场的牺牲品。而他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拯救这些战士。

「等页岩气的技术成熟了,你们就可以回家了。」当他以救世主的口吻这么对B班战士说时,引起了班长反唇相讥。

在安排中场秀的导演的故事里, B班战士不过是老板请来的临时演员。舞台要素。她甚至还让他们脱下整齐的军装,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更像随时准备上战场的样子」,更有感染力。

那个啦啦队队长的故事里,林恩大概是她美丽青春中的浪漫相遇。林恩英雄的身份能增加这段相遇的一点谈资。

当林恩说「有那么一刻,我真想带你私奔」时,她不禁慌张起来——她的故事可不是这么写的啊。于是她说:「你不是英雄吗,你还是要回去的啊」。

在姐姐的故事里,林恩是这个国家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她总想把弟弟从战场拯救回来。她愿意相信这个故事,原因之一,是弟弟因为她上的战场。这个拯救的故事,能够减轻她的内疚感。

而当林恩问她:「你就不能为我骄傲吗」时,她才说起:「我一直为你骄傲」。

所有人都在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故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化的刻板印象。它把能联通讲述者和听众的情节和情绪都封装好,装进一个故事胶囊里。但是,无论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林恩的勇敢和荣耀,像那些大众媒体和吃瓜群众想讲述的那样;还是荣耀背后的悲惨,像他姐姐或者一些反战人士所讲述的那样,这些故事范本都会无可避免地扭曲和压缩现实,那个故事背后那个复杂、多样、具体、真实的人,都容易被忽略。那些真正沉重的、又很私人的经历、感受和体验:半夜冲进伊拉克男人的家庭,小男孩不安、恐惧又仇恨的眼睛。以及在水泥管拼死把恐怖分子杀死,恐怖分子临死前布满血丝的眼睛,都很难被容纳进故事里。

我猜这可能是李安用120帧新技术的原因:通过细致地还原林恩所看到的一切,来还原被他人故事压缩的林恩这个人的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只不过,他也是通过讲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呈现这些。


那林恩自己呢?他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许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参军并不是为了家国荣誉,他是因为砸了抛弃姐姐的男人的车,犯了事,才被他父亲送往伊拉克的。他家里穷,也许是为了钱才上的战场。他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虽然他的生命在这些经历中不可避免地往前。在众多令他迷惑的东西中,只有一样是能让他感觉到真实的:当他走上战场的时候,身边的战友是站在他一边的。

在这个困惑的世界,一点点能够确信的真实,至关重要。这也许是他选择重回伊拉克战场的原因。

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故事里的时候,即使导演把比利林恩这个人所看到的东西用120帧、4K的技术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仍然可能对这个人视而不见。就像在生活里,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时,哪怕我们对面的那个人无压缩全息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仍然可能会对他视而不见一样。就像我们自己,那些珍贵的经历和感受,会因为在别人的故事被视而不见,而觉得它们无关紧要,并慢慢地遗忘它们一样。


这是这个电影在我心里的故事。

p.s 李安其实也有类似比利怀恩的故事。关于他在纽约赋闲六年没找工作的故事。在他得了诸多荣誉后,很多人把这段经历拿出来津津乐道,无论说它体现李安沉稳耐得住寂寞的个性,还是说李安太太的温柔贤惠,夫妻两的深厚感情,都当作李安成功的铺垫津津乐道。然后,知友 @黑则明 的答案:李安 6 年在家赋闲,为什么不出去打工?还原了这个故事。这真是:「我人生最悲惨的一天,却总是被人夸耀。」


上一篇:这片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