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设计
为您整理了高中数学教案设计,供您参考!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 5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 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 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 求|PA| 【设计意图】 运用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使问题化归为几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类问题。例2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辨析。 【学情预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学生看上去都能顺利解答本题,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实上,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写出点A的轨迹,有了练习题1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就显得颇为简单,因此面对例2(1),多数学生应该能准确给出解答,但是对于例2(2)这样相对比较陌生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我提醒学生把3/5和离心率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和第二定义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如果时间允许,练习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数学猜想、试验的机会—— 练习:设点Q是圆C:(x1)2225|AB|的最小值。 3y225上动点,点A(1,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引申:若将点A移到圆C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 练习题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当然,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的话, 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知识链接】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 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 2.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二)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举例 x2y2 1.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曲线上一点,若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2,求P169 到右准线的距离。 |PF1||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 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 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x2y2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259 |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9272 1|AM||MF|最小时,求M点的坐标。 2 x2 (3)已知点P(-2,3)及焦点为F的抛物线y,在抛物线上求一点M,使|PM|+|FM|最小。 8 x2y2 5.已知A(4,0),B(2,2)是椭圆1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A|+|MB|的最259 小值与最大值。 七、教学反思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二】 第一章第三节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 与 、 、 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 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 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 ,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 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 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 的终边与 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 的终边和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四)练习 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下列三角函数值. (1). ;(2). ;(3). .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 (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0= -sin600 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 sin(-3000),Sin150 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 -sin600 ,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 0)的值. 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5篇)
教师们通常需要教案来辅助教学,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三种抽样方法对照表: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系统抽样 将总体均分成几个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3、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对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很喜爱 喜爱 一般 不喜爱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近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分层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篇二: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为公式 (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 与 、 、 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 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 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xx,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 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 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四)练习 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三角函数值。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 (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0= -sin600 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 sin(-3000),Sin150 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 -sin600 ,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 0)的值。 篇三: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一、基础突破课本层面 其实很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也重视课本,概念公式也记住了但是任然感觉学习没有多大效果,还不如多做两道题目有意义,可是做题有无从思考,于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那么课本该怎么学呢? ①概念公式的拓展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核心是概念的外延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大家知道一般概念定理基本可以分成四块:文字+图形+式子+运算,而一般的题目也是由这四块文字+图形+式子+运算构成的,这就是解题与课本学习之间的对应的地方,所以概念学习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挖掘突破,对于相关的学习挖掘方法我们给大家通过函数单调性做了一个简单示范,可参见樊瑞军相关视频讲解。 ②课本题型归纳 大家知道高中数学的课本题目根据难易程度有A,B两组,这些题目都是经过专家组慎重选择的,并不是胡乱选择的,而且高考试题的编制基本是通过课本深度改编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题型方面的归纳梳理,掌握这些题目的深层含义,并在后续的练习中不断深化和补充题型,那么所谓的基础题型基本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是课本学习中的第二个突破口基础题型掌握,对于题型的梳理方法我们通过必修二直线与圆这部分给大家做了详细示范,详细可参见视频讲解。 ③运算提升 运算是高中数学解题必须的一个过程,而且会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但是运算基本不会在课本直接呈现,而是要通过解题不断归纳总结梳理,樊瑞军认为高中数学运算主要分四块: 1、高中数学基本式子变形处理如整式类,分式类,根式类等; 2、初高中各类方程及方程组突破; 3、各类简单,复杂及含参不等式突破; 4、特殊类式子处理。 ④图形突破 图形特别是函数图形不仅在高考的选择题中直接考察更是解答题中必备的,但高考的考察一般都要高于课本,这就需要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图形突破主要包括画图,认识图形,图形拓展方法,图形处理及图形计算五个方面。 考试层面 一般的考试试卷和高考真题都是我们学习最好的积累归纳素材,考试试卷不仅能帮助我们把握学习方向,更能够检查学习效果。 二、把握做题方向重视归纳解题思考方法 高中数学的题目数量非常庞大,要想单纯通过做题突破高考,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确实难以实现,随着高考的改革,高考已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创造型、能力型的考查上,因此要精做习题,学会选择,有助于判断高考题目与平时常见题目的异同,增强判断题目信度的能力,在遇到即将来临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未来的高考中哪些内容是高频命题点,哪些是冷门的,有哪些基本题型,一本书学完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好都要有一个大致标记,以便于后续继续学习归纳。当你做完一道习题后可以思考:本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什么方法?我们从中得到了解题的什么方法?这一类习题中有什么解题的通性? 高中数学的题目数量非常庞大,要想单纯通过做题突破高考,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确实难以实现,随着高考的改革,高考已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创造型、能力型的考查上,因此要精做习题,学会选择,有助于判断高考题目与平时常见题目的异同,增强判断题目信度的能力,在遇到即将来临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未来的高考中哪些内容是高频命题点,哪些是冷门的,有哪些基本题型,一本书学完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好都要有一个大致标记,以便于后续继续学习归纳。当你做完一道习题后可以思考:本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什么方法?我们从中得到了解题的什么方法?这一类习题中有什么解题的通性? 三、时刻面向高考以高考为核心 不论我们是高一还是高二甚至是高三,高考都是我们最后的冲刺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面向高考,经常做高考题目,因为高考真题在考查知识点时的切入点,综合程度以及题型与平时的练习题还是有一道差异,而且能帮助我们正确地的掌握高考知识点的难度和基本题型。我们平时的复习资料中,有相当的习题已超出高考难度或者与高考方向偏离较大,针对这些题目我们可以舍弃,而集中精力突破真正我们该突破的内容。 四、注重解题思路 学习数学核心在于如何思考,重视老师对该题目的分析和归纳,然而有很多同学往往忽视问题的分析,往往沉静在老师讲解的每一步计算、每一步推证过程。听课虽然认真,但费力,听完后满脑子的计算过程,支离破碎。所以当教师解答习题时,学生要重视问题的思考分析。另外,当题目的答案给出时,并不代表问题的解答完毕,还要花一定的时间认真总结、归纳理解。要把这些解题策略全部纳入自己的脑海成为永久地记忆,变为自己解决这一类型问题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也解决了学生中会听课而不会做题目的坏毛病。 五、积累考试经验 对于每一次考试和单元模拟要积累一定的考试经验,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在每一次考试中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接受能力、解决问题以及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等综合能力。只有在平时的考试中不断总结,那么在高考的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避免考试发挥失常等的发生。 六、归纳小题及解答题方法 高中数学考试中的选择题、填空题是基础,共76分是整个考试得分的基础,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在会接的基础上提高解题速度,还要归纳总结选择题的热门题型,解题技巧等。 选择题方法技巧主要通过选项布局特征,选择题快速运算技巧,选择题题目特征与核心解法,选择题中的结论这四个方面进行归纳突破。 对于解答题而言高考的题型以及命题方式等都是非常成熟的,要在平时学习中对于解答题中的一般思考方法,热门题型,基础知识点,体现的基本运算,涵盖的基本图形以及书写要点要求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对于解题思考,运算,图形等相关方面我们在前面都做了一些分析,我们在后面将继续给大家总结归纳,相关可关注樊瑞军微信公众号或者个人微信号,数学学科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一门学科,数学是高考中三科综合科之中一门拉开综合成绩的重要学科,学数学要重视方法,不能盲目随波逐流。 七、制定好学习计划和复习策略 学好数学要制定好计划,不但要有高中三年的计划,也要有本学期大的规划,还要有每月、每周、每天的小计划,计划要与老师的复习计划吻合,不能相互冲突,不要急于求成每一天甚至一星期全面突破一个考点,研究该知识点考查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及高考的难度,不断地归纳、反思、回顾,集中精力提前突破高考中的常考点和重难点。 预习 如果你想把数学学好,单纯地做学校发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去学校旁边买一本侧重讲解的参考书。在老师讲课之前,先把课本中要学习的内容看一遍(用心看),定义、公式可能记不住对吗?对,看着写着,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把这些基础弄清楚为止。之后看你买的参考书,这比课本上所讲解的又深了一个层次,每讲解一个知识点,都会有一两个例题。看完后,把课本、参考书上面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做课本后面的习题。 听课 你的预习基本可以让你明白90%了,至于课堂,有的放矢吧。你的选择有很多,如果你的知识点掌握的已经很好,你可以再进行回顾,也可以自己找题做;如果你的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太好,你可以跟着老师再把知识点记忆一下。当老师拓展新的知识点时要认真听,再听一下,加深理解。 复习 对于各科而言,复习都很重要。拿数学来说,好多同学认为就是不断的刷题。其实不然,当你要做课后习题的时候,首先应先温习教材知识点,之后看你的课本后面是否有做错的题目,如果有,再做一遍,最后就是找题做了。 篇四: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教学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 等差数列的概念;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放投影片) (Ⅱ)讲授新课 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2,3,4,5,6; ① 10,8,6,4,2,…; ② 生:积极思考,找上述数列共同特点。 对于数列①(1≤n≤6);(2≤n≤6) 对于数列②-2n(n≥1)(n≥2) 对于数列③(n≥1)(n≥2)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一、定义: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若将这n-1个等式相加,则可得: 即:即:即:…… 由此可得:师: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如数列①(1≤n≤6) 数列②:(n≥1) 数列③:(n≥1)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三、例题讲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n=20,得(2)由得数列通项公式为: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Ⅲ)课堂练习 生:(口答)课本P118练习3 (书面练习)课本P117练习1 师:组织学生自评练习(同桌讨论) (Ⅳ)课时小结 师:本节主要内容为:①等差数列定义。 即(n≥2)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n≥1) 推导出公式: (V)课后作业 一、课本P118习题3.2 1,2 二、1.预习内容:课本P116例2P117例4 2.预习提纲: ①如何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②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篇五: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的条件的探究,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难点】 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及标准圆方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提问1:已知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数学教案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du师使用zhi口语来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则和澄dao清规则。
2..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传播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其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取新知识或巩固和检查所获得的知识。
3.讨论方法是一种方法,使整个班级或小组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励,进行头脑风暴和学习。
4.演示方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图像进行观察,或通过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它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通常与讲座,对话,讨论等结合使用。
5.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6.实验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某些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通过观察这些变化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一种常用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方法。
7.实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使用某些实习场所,参加某些实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关的直接知识,或者验证间接知识并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一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 方法 .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 总结 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 \ 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 \ 开始,逐渐让 \ 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 \ 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 \ )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二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1.1集合(一)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集合的元素的概念;2、了解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性;3、记忆常用数集的表示;4、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一)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1、集合的概念;2、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征性质教学难点:1、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性;2、数集与数集的关系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制作数学家康托介绍,包括头像、生平、对数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本节课所需的例题、图形等。2、布置学生预习1.1集合.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为科学而疯的人——康托托康(Contor,Georg)(1845-1918),俄罗斯—德国数学家、19世纪数学伟大成就之一—集合论的创立人。康托生於俄国圣彼得堡,父母亲是丹_,父亲出生於丹_都哥本哈根,是一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母亲玛丽具有艺术家血统,他父母亲年轻时移居到俄国圣彼得堡,康托就出生在那里,康托是家中长子,并於1856年全家移居到德国法兰克福,也因为康托多次改变国籍,许多国家都认为康托的成就都是它们培养出来的。康托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1874年康托的有关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康托凭借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著作中关于无限的思想而导出了关于数的本质新的思想模式,建立了处理数学中的无限的基本技巧,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析与逻辑的发展。他研究数论和用三角函数地表示函数等问题,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证明有理数是可列的,而全体实数是不可列的。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康托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 文章 ,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康托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是“疯子”.来自数学_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_,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他在集合论方面许多非常出色的成果,都是在精神病发作的间歇时期获得的.真金不怕火炼,康托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的工作“可能是这个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的1.1集合(一),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涉及到集合的有关知识。二、[复习旧知识]复习提问: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实数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点的集合等。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圆的内部、圆的外部等。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整数自然数正整数零3.实数的分类3、实数的分类: 实数正实数负实数零 4、以下由学生完成:(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0、、2.5、、、-6、、8%、19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10、、、-2、3.6、、—0.1、8、负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实数集:{} 无理数集:{} 3.解不等式组(1)2x-3〈5 4.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是—————————————————三、[学习互动]1、观察下列对象(1)2,4,6,8,10,12;(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3)与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4)满足x-3>2的全体实数;(5)本班全体男生;(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7)2007年本省高考考试科目;(8)2008年奥运会的球类项目, 《集合(一)教学案例》通过学生观察以上对象后,教师提问:[集合的概念](1)集合是什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2)什么是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集合的元素怎样表示?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且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4)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A,记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A,记作aA。2、探讨下列问题(1){1,2,2,3}是含有1个1、2个2、1个3的集合吗?(2)的科学家能构成一个集合吗?(3){a,b,c,d}与{b,c,d,a}是否表同一个集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下面结论: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集合中的元素的性质]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集合的元素的特点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数、图、人、事物等。[常用数集的表示](1)自然数集:用N表示(2)正整数集:用N﹡或N+表示(3)整数集:用Z表示(4)有理数集:用Q表示(5)实数集:用R表示(正实数集用R_R+表示)四、[四、[互动参与]例1下面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是()(A)所有的好人(B)小于2004的实数(C)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D)方程x2-3x+2=0的根例2用符号填空(1)3.14Q(2)πQ(3)0N+(4)0N 32(5)(-2)0N_6)Q 3232(7)Z(8)—R 五、[分层议练]1、选择题(1)下列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所有三角形B、《 高一数学 》中的所有难题C、大于π的整数D、所以的无理数2、判断正误(1){x2,3x+2,5x3-x}={5x3-x,x2,3x+2}()(2)若4x=3,则xN()(3)若xQ,则xR()(4)若xN,则xN+() 常用数集属于a∈AN、N_或N+)、Z、Q、R。集合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不属于aA 本节课设计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呈现方式多样化;探索现代教学手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三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Q、Z、R等 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_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 (1)当x∈N时,x∈G; (2)若x∈G,y∈G,则x+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则x=x+0_a+b∈G,即x∈G 证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一定都是整数,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