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村庄》结局是什么?
必须得说这部剧是存在瑕疵的,太主旋律,太正面展现,尤其是最后的结局,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不管怎么说,肯投资这种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就应该受到尊重,最坏的不是弘扬,而是忽略和漠视。1)那个又憨又倔的老李头,心地善良却屡遭人轻侮仍赤诚一片的二旺,傻乎乎大舌头的袁玲,还有那对既生瑜,何生亮的陈莲花和李二白,个顶个都是生动鲜活的人物,就跟刚从地里摘回的鲜葱一样。2) 女主角西凤,真是个好女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韧劲,还有特别强的凝聚力,真不知道这村子要是没有这个女人还能这么热闹吗,她这一路走来也确实不容易,女人办点事多难啊。3)村里的李大可等人因为失去妻子生活变得一团糟。面对妻子的蜕变他们不知所措,开始想尽办法让王红艳等人回家,发生了一连串或令人感动或使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风波过后,夫妻间尽释前嫌,王红艳等人回到了家乡和自己的丈夫继续创业,众人过上了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女人的村庄结局
女人的村庄大结局:小得从城内回家了,他想和秀玉和好如初。二白担忧那样会危害陈生勇项目投资,就协同芙蓉等女性到秀玉家去讥讽小得,想把小得气走。秀玉饶恕了小得。秀玉妈老鲁听闻平五和明花就结婚了,说自已也该常回家看看了,秀玉看得出了宝妈的想法,便说让景才爹陪着,这可正中下怀。袁铃到医院体检确认自身的确怀了孕,宝宝学步家自上而下惊喜万分,让袁铃手足无措,自身都过意不去了。二旺和香春把隔断墙也掀开了。二白为了更好地节省培训费,隔断墙偷艺,被芙蓉发觉。芙蓉饶恕了她,并表明编出的艺术品她还可以回收。二白到芙蓉家交货的情况下故意和芙蓉话家常、编瞎话,想分散化芙蓉专注力,想把瑕疵品的也混过去,但没成。西凤感觉村内发展趋势要有一个总体的意识,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统一配制财力物力,因此决策在张岭村创立农工商业贸易共同体,把养殖、肉食品加工厂、施工队、手编协同在一起,在自力更生的基本上统一对外开放,进而追求完美专业化发展趋势,但在说动太明时碰到了艰难。
全是女人的村庄叫什么村
桐庐女儿村"北有红灯笼外婆家,南有大奇山女儿村",这是人们对桐庐富春江南北两个民俗风情园的概括。景区内有三个展览馆: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服饰馆、桐庐民间剪纸艺术馆。有专为女性表演的古戏台,表演女子越剧、女子武艺和展示母系社会风情的摩梭人歌舞。还有九凤环绕的"生命柱"、古典灵秀的女儿塔,以及可以容纳300人就餐的"女儿村"酒楼,可接待150人住宿的风情竹楼。到"女儿村"一游,可以加深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女儿文化的了解,更会对那些心灵手巧的女性工艺品和多姿多彩的民俗表演而赞叹不绝!景区内有两条古风浓郁的购物街,80多户店铺,所有营业员、管理员、保卫人员全由女性担任。
女人的村庄1
程阳村和万家庄离得忒近。隔着一条宽宽的水沟,程阳村和万家庄彼此注视着、对立着,程阳村在沟的东岸,万家庄在沟的西边,它们把一沟的水夹在了中间。程阳村的女人早上在水板跳上捶衣服,回音就响在了隔岸的万家庄;万家庄的孩子们在六月心里下水游泳,一个猛子就扎到了程阳村的脚下。
程阳村和万家庄离得忒远。程阳村的名声走在前头,万家庄怎么也赶不上。十村八乡的人都知道程阳村,十村八乡的人都知道程阳村的女人们,可十村八乡的人对于程阳村对岸的万家庄和庄里的女人却是知之甚少。
1.程阳村
程阳村的名字被远远地传到了外边,不是因为它多么的富裕,程阳村不比旁的村子有钱,家家户户住的仍是清一色的红砖黑瓦房子,三间开,中间堂屋加东西两间厢房,顺着山墙在旁边搭一两间又矮又小的屋子,将就着用作厨房和杂物间;也不是因为村里的民风多么的淳朴,程阳村并不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程阳村的出名是因为村里的女人,程阳村的女人们让程阳村出了名。
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五、九月十二、十月廿六,附近的几个乡镇上都要固定地举办集市,还有几场不固定的,轮流在别的镇上举办,进了腊月年底,有些集市要连着赶好几天。这一带的人管它叫做“展销会”。展销会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展览销售,从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家中用的、地里使的,应有尽有,平常在镇上的店铺里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得着买得到,只要你带着钱来赶集,准保让你挑花眼。展销会上人山人海,人挨着人穿街走巷,人挤着人挑东拣西,十镇八乡的人都来赶着这场热闹。
程阳村的女人们也来了。她们挤在赶集的人群中,在这个摊子前一边抓挠着一边个摊主讲着价,到那个铺子里随手翻看。乍一看,她们和这集市上的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从这个摊子逛到那个摊子,边看边问。若是有人仔细地跟着她们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就能察觉出她们的不同之处来。摊主给的最低价似乎总是不能令程阳村的女人满意,她抓挠了一会儿便放下东西走了,就在前一刻,另一个程阳村的女人早已在旁边把手里的竹篮塞得满满当当、然后悄悄地离开了;程阳村的女人在铺子里转悠了一会儿,一副没看到心仪的衣服的样子,等她出了铺子,老板便发现衣架上排着的衣服少了一截。程阳村的女人们给摊贩指着这指着那,摊贩忙着低头给她们拿货,她们把发夹别在头发上,把竹刷毛巾揣进兜里,一闪身就没了影……
程阳村的女人们对每一场展销会的时间和地点都提前摸得清清楚楚。到了那一日,第一声鸡鸣刚刚响起,程阳村的女人们便起床洗脸烧早饭了,吃过早饭,来到另一个女人的家里等着候着,人齐了,摸着黑爬进提前跟人说好的三轮车车厢里。程阳村是个大村,村里的人多,女人也多,去赶集的女人不少,她们五六个一队、七八个一群,得叫七八辆三轮车才能把程阳村的女人们全部运到展销会上。三轮车的车灯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分外的明亮,三轮车一辆接着一辆,在一片“嘟嘟嘟”的声响之中出了村口,开上土路,开上石子路,再开上柏油马路。到下午四五点的光景,三轮车们从柏油马路开上石子路,再开上土路,最后停在了程阳村的村口,“嘟嘟嘟”戛然而止,从三轮车车厢里跳出一个个女人,女人们脚跟刚站稳,便猫着腰从车里拽出一个又一个鼓鼓的包袱和蛇皮袋。女人们把包袱和蛇皮袋提在手里、扛在肩上,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把它们搬进了村。
程阳村的女人们管这种做法叫“拿”。逢着人问身上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她们便说是上次在哪里的展销会上拿的;遇到家里缺了什么用的,她们便想下次去展会上看看有没有的拿。去展销会上拿东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成了程阳村的一个传统。程阳村的女儿嫁了出去,别村的女儿嫁了进来,可是这项传统却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娶进来的媳妇没过多久,便学会了同村里的女人们去展销会上拿东西,嫁出去的女儿总有不愿舍弃这个传统的,逢着赶集的日子,前一天就回了娘家,第二天便和母亲、嫂子弟媳齐上阵。
久而久之,十村八乡的人都知道了程阳村的这个传统。常有附近村子的女人打问着到程阳村来找程阳村的女人们买东西,谁都知道她们在展销会上拿回来的衣服床单多得用不完,最后以低价卖给别人。邻镇的生意人都知道了不远处有着“程阳村的女人们”这么一个群体,知道她们的身手,知道她们的厉害,他们对她们又惊又怕,在心里告诫自己要提防着程阳村的女人们,可是到了集市上还是防不胜防,买东西的女人们围着摊子站了一圈,程阳村的女人胸前又没挂着牌子,谁能分辨得出哪个是程阳村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