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的下一句
“求仁得仁”的下一句是:又何怨乎。出自两汉司马迁的《伯夷列传》。《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原文: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
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其成语故事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近义词:如愿以偿读音:rú yuàn yǐ cháng意思: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