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的人物生平
1984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士学位,同年为丁肇中教授选中,赴其领导的L3实验深造。1984年5月,即将从南京大学毕业的王贻芳来到上海。在这里,他将参加丁肇中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试。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王贻芳第一次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丁肇中教授。王贻芳获得了丁肇中的青睐。随后11年,从1985年到1996年,他在丁肇中的指导下研究高能粒子,参与L3实验。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微子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丁肇中的L3实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那里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L3实验组,王贻芳展露了物理天赋:一年时间内发表3篇论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所有L3实验物理分析小组组长中,唯有他是一名学生。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任Research Staff(研究人员)。1991年,在被L3实验组内部认为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他向丁肇中请辞,并成为斯坦福大学项目里的骨干技术人员。1992年6月至1996年3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任Research Staff(研究人员)。1996年4月至2001年2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Research Associate(助理研究员)。 2000年,王贻芳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1年12月他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物理学会理事。
王贻芳爱人简介
王贻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2001年,38岁的王贻芳放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回国。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成长与发展。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2] 。
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 。
中文名
王贻芳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963.2.20
职 业
研究员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物理系)[1]
主要成就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任Research Staff[4]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Research Associate[4]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怡芳为什么要建大型高能粒子对撞机?
中国要想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未来肯定会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但是目前是否适合建造大型粒子对撞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然而一百年过去了,物理学的再也没有出现颠覆性革命。这一百年来,我们都是在吃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老本。目前物理学已经进入精细化的领域,比如寻找希格斯波色子和引力子等新粒子。2012年7月,科学家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上找到一种全新粒子,这种粒子的性质与科学家苦苦寻找了几十年的希格斯粒子几乎一致,于是科学家相信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这个消息引起学界兴奋的同时,国内科学家也意识到自主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重要性。两个月后,中国高能研究所就提出要建造我国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质子对撞机,简称CEPC─Sppc2015年,该项目开始评审。去年又召开启动会。但是这个项目却遭到杨振宁的极力反对,杨振宁认为国际上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实际成本往往都是远超预算。中国目前一期预算300亿,而实际投入下来可能就得500亿。而且目前物理学已经进入深水区,科研成果的产出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是单独造一个对撞机就可以解开很多问题。一味地将科研资金投入到高能物理上会压缩其他自然科研的资金投入,而且高能物理的顶级科学家几乎都是来自西方国家,中国的大型对撞机恐怕会为西方科学家做科研嫁衣,实际主导权还是在西方科学家。支持派的代表人物是王贻芳和丘成桐,他们的观点是:自主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可以吸纳国际人才,并在其带动下培养出更多的本土青年科学家。在科研产出方面,粒子对撞机建成之后10年内会寻找到100万个希格斯波色子,1亿个W和Z玻色子。中国要想在基础科研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建造粒子对撞机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在科研产出还是培养本土人才方面,都是用钱无法衡量的。
王怡芳为什么要建大型高能粒子对撞机?
王贻芳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所长,而高能物理本质上是研究物质更深层次秘密的物理学,因此想要取得突破就只能建造更大功率的粒子对撞机来进行高能粒子对撞实验 所以说高能物理的发展离不了大型对撞机,今天的欧洲之所以能成为高能物理学界的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欧洲拥有目前地球上功率最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简称LHC,坐落于瑞士和法国交界的侏罗山地下100米处,总长度26.659千米),该对撞机产生了包括但不限于“希格斯玻色子”在内的一系列高能物理重大突破。 然而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都知道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LHC的功率将不再适合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验证工作,因此未来哪个国家拥有功率更高的对撞机,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新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王贻芳本人希望国家建造大型对撞机的原因无非是想让中国成为高能物理的世界中心然而在王贻芳最大的反对者杨振宁看来,高能物理并不是中国如今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因为它的投资巨大且回本周期长达数百年。而中国暂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花费数千亿人民币去建造大型对撞击的话其他项目的经费肯定会受到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杨振宁反对中国在当下建造大型对撞机,他希望的是再等30到50年国家高度发达后再开始大型对撞机项目,毕竟高能物理的突破周期长是有目共睹的(希格斯年前时就提出了希格斯子,但直到垂暮之年人类才发现了希格斯子),所以晚建造三五十年根本不会导致落后。由于我国的高能物理水平在国际上并不是拔尖的,所以未来如果建成大型对撞机,那么其主要使用者还将是其他国家的高能物理学家,验证的也还是其他国家的高能物理理论。虽说科学理论无国界,但大型对撞机毕竟是我们掏钱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