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李鸿章的家族,家大业大的他们有多少家产?
晚清重臣李鸿章出身并不显贵,他小的时候,家中没什么钱,甚至需要借钱度日。其父李文安,虽然入仕做过京官,但所得还是有限。可到了李鸿章这一代,李家却一跃为当地首富,他本人更是有了"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那么,李鸿章及其家族到底多有钱?01、李鸿章家族有多少钱?对这个问题,当时人说法不一。梁启超说他的家财有数百万。与李鸿章有过合作关系的容闳说他"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清末费行简说李鸿章"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私财又千余万。"那么,李鸿章及其家族到底有多少家产,它们是从何而来呢?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只要一个人发达了,就会想着买田置地。有这样一个说法,李氏家族有田产二百五十多万亩。而实际上呢?李鸿章六兄弟里,田产最多的是李蕴章,即使他这一支的田产总数也没有超过十万亩。李鸿章至多有田六万亩。所以,这显然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当然,仅凭这些地产,李鸿章至少也有百万身家了。田产以外,李鸿章家族还在合肥老家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庄园府邸。芜湖水运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在政策扶持下,很快成为人烟繁盛的商业中心。李鸿章长子见到有利可图,就率先在此购置产业。他之后,李鸿章次子经述、四子经迈、六弟昭庆均购置了大量房产。不夸张地说,芜湖的老市区,绝大部分都曾属于李氏家族。即使到了解放后,李经方后人还有地产276幢。此外,李鸿章至少在上海有一套"价值四万五千银的中西合璧房产,"南京扬州各有两套房子,安庆、桐城也各有四处产业。这些房产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田地、房产这些不动产,李鸿章还有大量的动产。李鸿章作为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中国通商银行等洋务企业的创办者,他在这些新式企业都持有股份。每年起码有上百万的收入。梁启超说李鸿章的家产超过百万,应该仅仅是计算了他的股息收入。所以,结合动产和不动产收入,李鸿章的家产最保守估计,起码有一千余万。如果再算上他兄弟子侄的财富,肯定不止这个数字。02、李鸿章的钱是哪里来的?在清末,一个掌握实权的官员要想富起来简直易如反掌。因为他可以通过所谓陋规,收受大量财富。陋规,其本质是一种非正式的财政制度。通过收取朝廷明文规定以外的赋税,地方官员得以弥补各项财政用度的不足。陋规收多少,伸缩性极大,完全取决于官员的个人的天理良心(否则就不叫陋规了),因此不少操守不严的官员借机都借此大赚一笔。李鸿章师从曾国藩,为人处世多受其影响。不过,和老师曾国藩不一样,李鸿章重利害甚于是非,重功名利禄甚于人格操守。他就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董子(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语,立论太高。"所以,在创建淮军时,李鸿章公然招降纳叛,所用之人,多为贪图名利之徒。加上粮饷不足,淮军将士大多姐掠过老百姓。对此,李鸿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淮军将领多为安徽子弟,随他出征,东奔西跑,理应享受荣华富贵,而正是有了他的姑息纵容,一批淮军将领如,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卫汝贵、周馥、唐殿奎、涂宗瀛等,都发了大财。刘铭传就在自己的宗谱里说:"子弟有随军从事者,多名成业就,家室一新。"李鸿章手下的将领尚且如此,何况是李鸿章呢。除了收取下属的孝敬,李鸿章还提供入股洋务企业大获其利。作为洋务重臣,李鸿章创办了诸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近代企业,对推动工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些企业在创办之初,成本核算往往不严,这样一来,就有了贪腐滋生的土壤。盛宣怀是他办洋务的得力干将,此人利用管理漏洞,大肆侵吞国有资产。为了寻求保护,他向李鸿章送了不少干股,这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来源。李鸿章死后,其子李经述曾担任招商局总办,经述死后,李鸿章的长孙李国杰欲出任协理。虽然最终清政府没有承认,但也可见李氏家族的势力之大。此外,李鸿章还收外国人的钱。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御史们弹劾李鸿章主和误国,理由之一是李鸿章在日本有大量财产,所以不愿与日失和。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国,同样收过不少礼品。为签订《中俄密约》,俄国沙皇就馈赠了他三十万卢布。03、总结:富豪李鸿章的私生活拥有巨额财富的李鸿章,生活自然差不到哪去。他喜欢排场,讲究气派,这在为女儿操办婚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李鸿章有一女,名李菊耦,他把女儿许配给了张佩纶----此人就是张爱玲的祖父。在嫁入张家时,她带来了大笔嫁妆。两人结婚一段时间后,来到南京定居。在南京,他们买下了原先属于靖逆侯张勇的府第。这可是一座豪宅,厅堂不算,还有楼房三幢,外加一个大花园。后来,这所房子后来被国民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看中,购作立法院办公使用,足见其宽敞。而张佩纶是个清流,购置这样的豪宅,费用无疑来自李菊耦的嫁妆。李鸿章还将上海、青岛,等地的部分房产分给了李菊耦。而这,还只是李菊耦从娘家带来陪嫁的一小部分。李菊耦的陪嫁中还有土地。张爱玲回忆,张家以前也是有田产、有佃户的。除了房产、土地,李菊耦还从娘家带来各种珍奇古玩。正是有了这笔钱,张爱玲父亲虽不成器,但她依然能过锦衣玉食的日子。直到建国后,她们家还有几栋房子没卖完,还有不少古董可以换钱。而这些养活两代闲人的财富,对于李鸿章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李鸿章后人三位是亿万富翁:揭秘李鸿章传奇家族
导读 :采访中,当谈起家族中最有实力的人,很多李家后代都提到了李家老六房“家”字辈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们是李昭庆的第四代孙,现居海外,都是亿万富翁,且深居简出,颇为神秘,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前辈权倾朝野,后人闯荡世界:李鸿章家族,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环球人物》杂志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在《讲堂集》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进退维谷…… 李鸿章从权力的顶峰坠落后,才清醒地认识到:清王朝只是间“破屋”,而自己只是“裱糊匠”。“裱糊匠”虽有办法把“破屋”裱得光鲜漂亮,但“破屋”是绝对经不起暴风雨的。 再看李鸿章家族,因为李鸿章的缘故,先是大红,后是大黑,再逐步走出低谷。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李家人有着不同的生存法则。 李鸿章家族示意图。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不久前走访了位于安徽合肥的李鸿章故居,又在上海、北京拜访了李鸿章家族的几位后人。通过他们的讲述,记者了解到,李鸿章家族中出了不少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如今定居在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尼日利亚等地。对于整个家族,对于李鸿章,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和复杂的情感。 李鸿章家族,前辈权倾朝野后人闯荡世界。 李文安,把李氏家族带进官场 在安徽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有一片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这就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的故居。走进大宅,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小姐楼),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的恢弘气势。 李鸿章的先祖原本姓许,明朝时从江西迁到了安徽合肥。百年后,李鸿章的八世祖将自己的儿子许祯所过继给了好友李心庄,从此许承李姓。许祯所成人后制定了李家门规:李许二姓不通婚,但与族外许姓联姻则不禁止。自此,李家人丁兴旺,支派繁多,李祯所算是李家的第一功臣。 最初,李家世代以耕读为生,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经济状况不好,社会地位也不高。李鸿章祖父当家时,每到年终,上李家要债的人多得“如过江之鲫”。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心地善良,也是一位很不错的诗人。1834年,35岁的李文安苦读多年,参加江南乡试中举。又过了4年,年近40岁的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后来在刑部任职。 虽然李文安的人生此时已过大半,但他却使李家这个淝水边的中农之家一夜之间“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李文安是让这个家族走出安徽、走向官场、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唯一的一个进士。 但更要紧的还是他的“命”好。李文安这个进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与数年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种关系过去称为“同年”。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其微妙又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从“实惠”的意义上说远远超过了同乡、同学,因为同时考中进士就意味着同时做官,有着共同的联系和参照。 李文安虽然性格内向,“资性中下”,但他万事心中有数,眼力不差,始终把曾国藩拉得挺紧。那时,曾国藩不过是个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而李文安早早地就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国藩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这大概是李文安对家族的最大贡献。 李鸿章:生前权倾朝野,死时遗恨犹存 李家自李鸿章这一代开始发迹。李鸿章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相传,一次父亲李文安出联考李鸿章,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小鸿章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不但工整,而且十分有气势。他七岁启蒙,八九岁就念完《四书》,教书先生很喜欢他,常在李鸿章父亲面前夸他。 在父亲的一手安排下,师从曾国藩的李鸿章21岁中举人,24岁考取进士,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曾国藩“打掉牙齿和血吞”的处世原则,对李鸿章的性格影响很大。更为重要的是,李鸿章创建淮军之初,曾国藩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直接把八营湘军给李鸿章统领,这也是李鸿章创建淮军的班底。之后,淮军成了李鸿章发家的本钱,也是李鸿章在官场青云直上的根基。他是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淮军就是“李家军”。 李家昶(中排左二长者)与家人在美国合影。 1870年,李鸿章凭着赫赫战功和淮系集团的支持,当上了最有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25年,是清代担任此官职时间最长的。在此期间,他显露出与大清国绝大多数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国外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十分感兴趣。李鸿章创造了许多“第一”: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1874年,他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1894年又被授予三眼花翎,被梁启超尊为近代史上“当时中国第一人”。 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和戎”与“变法”都归于失败。李鸿章代表清 *** 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从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1901年,李鸿章在“老来失计亲虎豹”的悲愤中病逝。他死时“双目犹炯炯不暝”。弥留之际,老泪纵横,留下遗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做等闲看。”哀怨沉痛,令人扼腕!李鸿章死后近10年,他为之操持一生的大清王朝也随之灭亡。 一人“发迹”,全家沾光 不过,在李鸿章得势之时,李家兄弟多多少少都沾了光。李鸿章兄妹八人,他排行第二。大哥李翰章官至两广总督,是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的坚定后援。
李氏家谱怎么看的
1、湖北省(1)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2)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3)湖北仙桃李氏派语:尧锡永楷烈再明 (4)湖北襄阳李氏:银显富贵洪万春,君向明亮德久承。(5)湖北房县李氏:秦世克国正诚修,齐至身兴定安静,大学治道载明春,本德余大有可进。(6)湖北红安李氏:李氏——辉宗承大业,作述绍其堂。红安七里坪圣人。(7)湖、红安城关门前李家、张家堰、李太、李安、松林洼一带(8)湖北孝感:方正端凝,启延宗庆;统承宏绪,基贤继盛;显扬先业,邦家之光;文章炳耀,永世其昌。2、河南省(1)河南台前清水河李氏字辈:金保怀秀清,永春富常明。(2)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李氏字辈:绍在永文继。三元金江长。(3)河南省汝阳县小店镇李家村陇西李姓:忠孝性生,灵明学成。3、湖南省(1)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派语:金明左国进。(2)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3)湖南沅江李氏派语: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4)湖南茶陵(衡山)李氏字辈:排行原诗:天全基李祚,华胄经商传,福国护宗祖,元长世德亨。排行新诗:光宗在立本,萃植待春来,万甲和孙懋,群英象子开,向阳真泰遇,守正乃良材,有道芳声大,逢年可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