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 斯皮尔斯

时间:2024-11-07 20:44:44编辑:阿奇

《兄弟连》中,斯皮尔斯中尉为什么枪杀了那十二个德国战俘?

死了弟弟的是比尔.瓜奈尔中士,不是斯皮尔斯。斯皮尔斯中尉先给德军战俘们点烟,然后举枪枪杀战俘的故事,是流传在下级军士中的一个传说,从未被证实过。这是历史学家安布罗斯的原著中阐释的,剧中这一情节出现了两次,但都是倒叙+蒙太奇,表明未必是真事。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斯中尉一直是一个狠角色,首战率D连帮助温特斯拿下德军炮兵阵地,在巴斯托涅又临危受命接替“散兵坑诺曼”戴克中尉成为E连连长。在剧中,斯皮尔斯中尉谈到枪杀战俘这件事时,只是说这件事对于他树立威信领导连队没有害处,所以他不做解释。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所以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是“莫须有”的事情。另外,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枪杀战俘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温特斯对此是深恶痛绝的,作为门诺教派的他曾经让李高特押解7名战俘回营部时,枪膛里只留一发子弹,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斯皮尔斯枪杀战俘,温特斯就不会提拔他作E连连长了。
《兄弟连》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强烈推荐安布罗斯的原著。当然,温特斯中尉的回忆录《Beyond band of brothers》也很棒,只是文学性略差。这两本当当上都有。呵呵
Enjoy it,buddy!


《兄弟连》中,斯皮尔斯中尉“解决”俘虏是真的吗?

1945年1月9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驰援巴斯托涅,与围困中的美军汇合,从而牢牢控制这个影响阿登战役的战略重镇。解围后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并没有得到休整的机会,反而继续战斗,对德军发起进攻。506团奉命攻打福瓦村,负责此次作战的2营代理营长温特斯上尉命令E连担任主攻。但是连长戴克中尉的瞎指挥将E连带入一个危险的境地,情急之下,他命令D连的斯皮尔斯中尉接替,完成了任务,并“顺理成章”地更换了E连连长。E连的官兵们十分认可这位新连长,但对他也颇有微词。首先,他们对斯皮尔斯并不陌生。从托科阿训练基地一路走来,他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排级军官了,他瘦高个、黑发,严肃并不善言笑,在士兵中有“冷血”的外号;同时,他作战勇敢、有激情,有“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这样的人,天生喜欢战争。在战场上他足智多谋,特别善于把控战术效果,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也就有了单枪匹马冲过德军防线联络友军,继而又自己返回的“壮举”,在军官中,他有“火花”的绰号。其次,让士兵们对他“敬而远之”的是来自一个故事。在诺曼底战役期间,斯皮尔斯所在的排酗酒成性,于是他下令全排禁酒。然而,第二天他见一名中士依然醉醺醺的,同时还顶嘴,他掏出手枪,对准中士的脑门就是一枪。这个故事,让士兵们觉得他这个人过于认真和严厉,都认为他是一个残暴、六亲不认的人。因此,在士兵中他是十分严厉的上级,没有太多的朋友。跟他一起上战场,既谈不上有安全感,也不会有太多的危险。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杀人成性”。在诺曼底战役中,他给10名德军战俘一人发了一根“骆驼牌”香烟后,操起随身携带的汤姆森冲锋枪向这群人扫射,直到全部被打死,而后扬长而去。这件事在506团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军官们对此三缄其口,但大多数士兵认为这可是违反《日内瓦条约》,毫无人性的举动。对生命的“冷酷”和肆意触碰红线的做法,让士兵们对他“避而远之”,更不愿意接受他的“骆驼牌”香烟。这些事情是真的吗?这还要从他的性格说起。斯皮尔斯是一个不善交流、脾气不好的人。尤其是和士兵,他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有了“神秘”的空间。士兵遇到这样的军官,在其背后议论的话题自然就会更多些。当然,这些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但都有些夸大。先说说枪杀酗酒中士的事情。“杀害战友”,这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会引起轰动。不要说506团范围内了,恐怕在整个美军部队中都是一个重大事故,反面典型。这样的事,斯皮尔斯是不可能“逍遥”法外的,军事审判是一定有的。然而,没有。就说明了这件事是被夸大了。最有可能的是,斯皮尔斯拿枪对着中士的头,但没有开枪。作为军人都知道,“枪口不能对人”是一条纪律,是人人不能触碰的“红线”。他拿枪对着人,就如同“枪杀”一个人一样。至于“处理”俘虏一事,倒不是空穴来风。首先,诺曼底战役中,空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远离后方的特种作战,“战俘”是行动中最大的“包袱”。为此,也就有了在出发前E连连长米汉中尉对士兵们说:“不抓俘虏,我们不抓任何俘虏”。显然,米汉中尉的话一定是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默许。从战术的角度讲,任何一支执行穿插、深入敌占区的行动,所带的物品少之又少,为的就是轻装前进,快速突击。一切与行动无关的都要丢弃,包括“俘虏”。其次,诺曼底战役中空投的效果并不顺利,第506团被投放在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在规定时间集结的队伍只有100多人。这么少的人还要执行夺桥、破袭等任务,在敌后带着“俘虏”执行任务显然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任务都是保密的。如果派人看押“战俘”,等待后续部队,这么做看起来很“人道”。但在变化多端的敌后战场,一切不确定因素都能导致这些“战俘”被救,暴露自己的行踪,唯一处理的办法,“大家懂的”。当然,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而即冷酷、又不“大嘴巴”的斯皮尔斯是最好的人选。所以,这件事是真实的,是从上而下都心知肚明的事,只是因为“好说不好听”,大家议论这件事的想法,可能是想更加突出斯皮尔斯的“冷酷无情”。不过,这些也确实影响到他的升迁。尽管斯皮尔斯从战役开始,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但在炮火纷飞的年代,连队主官走马换将似的换了好几茬了,他依然是个排长,这是为什么呢?这与他在连队的“口碑”有很大关系。一是,性格冷酷,不善沟通。这是战场上最大的“忌讳”,同在一个战壕里吃住,最能增进相互帮助,将大家聚拢在一起的就是沟通,彼此了解是成为朋友的关键。而他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执行任务,士兵们对他并没有太多好感;二是,“好战分子”、“个人英雄主义”。E连在偷袭德军炮阵地的战斗中,当准备攻占第4门火炮时,斯皮尔斯中尉带了5个人前来支援(他主动要求的可能性大),并提出由D连攻占,温特斯欣然同意。结果他跳出战壕,“玩命”似的冲锋。这样的举动,对于军人们来说是不欣赏的。这就是“逞能”、“个人英雄主义”的必然结果,而士兵们最怕这样的军官,因为这类人往往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和这样的人并肩作战,“危险性”比较大。更为重要的是,斯皮尔斯的“传闻”也不可避免地传到温特斯、辛克上校那里。他们看中他的战术指挥能力,也不在乎他的“出格”事情,但能否领导一个连队,能够“服众”是他们更在乎的一面。因为,“口碑差”就是代表士兵对他的不认可。不过,攻占福瓦村一战,斯皮尔斯接替E连指挥,战术运用得当,并且为了实现战斗效果,“单枪匹马”冲进德军防线,让他们重新认识到斯皮尔斯是一个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他得到了官兵们一致的好评,升为连长也是众望所归。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讨论。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兄弟连》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一篇:我是一个兵伴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