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闰土》教案一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的能力,运用“学案导学”的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感悟、思考的阵地,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少年闰土》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参赛课时) 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 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以“啊”作小结。(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 第二课时(简案) 一、简要复习全文,听写部分新词,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寻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妙处,小练笔实践:请学生或老师做模特,生口述后写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结合《故乡》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作品内涵、了解鲁迅。 四、简介鲁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其作品,观看其影视作品。 五、摘录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可以尝试背一背。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想盼羡(叹) (啊!) 《少年闰土》教案三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学生描述。 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 引导背诵(可以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 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聪明、能干 勇敢、见多识广 羡慕佩服向往难舍难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复习导入 (一)时隔几十年,鲁迅回到故乡,母亲和他 提起闰土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神异的画 面。(师生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重点段质疑 来自农村的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读一读课文,找找我结识了闰土这个朋友以后, 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 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 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 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展示课件第六屏) 理解。 2.预设:(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1)“他们”指谁? (2)理解:无穷无尽。 1.自由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有哪里不 抓注重点段,能更进一步 (二)这就是——《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象,当然也让文中的我惊叹不已。请同学们快速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为什么说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 空? (4)闰土告诉我哪些稀奇的事? 三、抓住言行 深入了解 “我”说了哪几件稀奇的事?小组合作,用小标题概括。 (二)交流:看瓜刺猹(找到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读读这部分,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 2.学生汇报。 3.找出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的动作的词语,打上△符号。 (1)出示句子: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 (一)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闰土和 去……(展示课件第七屏) (2)请生读句子,指名演示动作。 以读代讲,扩大自主学习 (3)你觉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的选择余地,学生学得积极、4,想象闰土当时讲述时是什么样的神态?主动。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什么样的语气?(洋洋得意、眉飞色舞、手舞足生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 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课文的 蹈、津津有味) 内涵。 5.听了闰土的讲述,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佩服) 6.分角色朗读第八至十三节。 7.引读:听着闰土眉飞色舞地讲述,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深蓝的天空中……” 8.就因为闰土有这么多的稀奇事,所以“我”不禁感叹。回读“啊!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 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1)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2)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3)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4)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5)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三)继续交流:雪地捕鸟: 1.指名读闰土说的话,另外同学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2.结合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你觉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你们想看闰土是怎么捕鸟的吗? (展示课件) 4.齐读。 5.是啊!捕鸟这么有趣,难怪“我”要感叹:回读:“啊!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 。 (四)进一步交流:捡贝壳、看跳鱼儿 1.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和奇怪的鱼儿,这不能不让我感叹:回读:“啊!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 。 四、升华中心 (一)闰土只给“我”讲述了这四件事吗?你觉得闰土还会跟我说什么稀奇事呢?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引导学生在反复地读中, 闰土在(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形成对闰土形象的深刻认识。 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地教学,引 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 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展示课件第八屏)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小结:是啊,他见多识广、知 识丰富,因为他在海滩上奔跑,在瓜田里劳动。而鲁迅呢?他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下四角的天空。 (三)指导学生再读“啊!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 。 五、课堂小结,延伸拓展 少年闰土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知道那么多有趣又稀奇的事,真是让我们羡慕不已! 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展示课件第九屏) 六、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二)课文中闰土那淳朴可爱的形象,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试着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写写你身边一个小伙伴的外貌吧。 篇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说明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 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句子。 (二)出示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猬”和“谓”字的意思。 (三)集体交流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一)过渡: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鲁迅文章中的有些词语较为深奥,理解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根据部首区别 (二)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另外的学生 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段中用了哪个词将景、人、物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抓“其 间”一词) (四)课件播放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结 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 屏) (五)尝试背诵这一段。 四、抓住外貌,喜爱闰土 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并积累内化语言。 (一)过渡: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 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 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 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一组句子: 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正在厨房里,圆圆的脸,头戴一顶毡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 毡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展示课件第五 屏) 1.学生读句子。 2.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 3.自由读,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让学生 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 特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 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好好交 流。 六、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 篇三 设计思路: 本组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本课是落实本组训练重点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2.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 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给学生自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理解“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