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客观影评
你永远不知道
——记《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初见面,是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年轻的军官叫托尔斯泰,可是他记不得她的名字,于是他叫她安娜·卡列尼娜。
可是让他心醉的Jane只是一个骗子,来到俄罗斯是为了帮助老板赢得沙皇的赞助资金。Jane说自己的人生是被动的,而她唯一一次自愿做出的选择,就是和安德烈·托尔斯泰相爱。
很多年后,当动人的爱情终于和冲动的青春一起消逝,我们难过了。这样不顾一切地爱,这样心如磐石地等,最后还是幻化掉了。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对得起“史诗”这两个字,因为女主角的长像实在太像朱丽叶比诺什,一度让我幻想它和《新桥恋人》的相似,但《新桥恋人》是不可以和它相比的。冰冷的西伯利亚高原,广袤无边的白桦林,只有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沉淀,才拍得出这样不朽的电影,它甚至可以让你忘记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沙皇的士兵,简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军队。风华正茂,英姿飒爽,唱着瓦格纳的歌剧,跳着贵族的舞蹈,单纯的时候像个孩子,认真起来又那么不可一世。他爱上她,为了她放弃前途,顶撞将军,于是火车开动,他被放逐到西伯利亚,再也不能回到故乡。
从此不能相见,当爱情如此沉重,还有多少人会坚持自己的誓言?
她等了10年,嫁给了当年让她来俄罗斯的人,为的只是一张西伯利亚的通行证。千辛万苦找到他的住所,才发现他已经有了妻室。她说她来晚了,来不及了,回不去了。
策马离开,回去美国。从此一切记忆,一切青春,灰飞烟灭,万劫不复。
只是她永远不知道,当她转身离去,丛林中是安德烈些许苍老但依然明亮的双眼,如此无奈。
只是他永远不知道,她为了一张见他的通行证等了整整10年,苦苦打听他的下落,她还要告诉他,他们有一个孩子,一个和他一样偏执的孩子。
开始的时候,我们笑着看在火车里唱《费加罗的婚礼》的安德烈,油亮亮的青春;最后的时候,我们哭着看那双同样的眼睛,多么残忍。
这样的爱情要的不仅是安德烈的激情和Jane的豁达,它还需要牺牲。一切渐渐平淡,才是悲剧最可怕的地方。曾经爱过痛过疯狂过,为了对方一切都可以不要,最后剩下的,居然是那么无奈的对望,你永远都不知道我的等待,永远都不知道我离开的背影里,藏了多大的荒凉与绝望。
西伯利亚理发师出现了几个理发师?
西伯利亚理发师出现了4个理发师。《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是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1998年上映的作品。它被誉为俄罗斯版的“泰坦尼克号”,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珍妮的美国人和一个叫安德烈·托尔斯泰的俄罗斯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借着这条主线,也同时展现了导演理想中的俄罗斯。注意: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十九世纪后期,疯狂的发明家麦克为了拿到军校校长的投资,请美国女人珍妮前往莫斯科,去说服军校校长沙俄将军,让他资助麦克的发明。珍妮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遇到年轻的军校学员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对她一见钟情。军校学生要出演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托尔斯泰饰演其中的理发师,他在演出前夕无意中听到珍妮在房间里向将军示好的对话,觉得爱情受辱。于是在上舞台时拿起了大提琴琴弓,奋力抽向将军,也因此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很多年以后,珍妮踏上了托尔斯泰去流放的那片土地,找到了他的住处,但是她没有见到托尔斯泰,知道他已经结婚生子之后难过的离开了。 而此时,在山野里打猎的男主仿佛感觉到了珍妮的到来,他向着珍妮的方向疯狂奔跑,最后站在山脚,望着昔日爱人的影子在原野尽头逐渐消失。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的影片评价
据说《西伯利亚理发师》是前苏联解体以后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过首映礼的电影。电影中用无国界的音乐——莫扎特——来隐约的说明这个初衷,工业文明只会带来对文化传统的摧残,电影中是机器——伐木工具“西伯利亚理发师”。 爱情也没有国界,尤其是悲剧色彩,留下遗憾和不那么完美的爱情更是动人心魄。一场爱情焕发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思考,似乎这样的主题太过隐讳,甚至看着电影一时半会儿都不能明白这故事究竟可以被概括成什么?《西伯利亚理发师》——这个电影的名字都简单中带着晦涩,另一个翻译的名字才能够让观众明白《情留西伯利亚》,虽然有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这样的标志,但是它用这个爱情说出的,或者要说的东西又远远不只是爱情。很多时候,有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才更能体现艺术——这一神奇的特质。 时光在1885、1895和1905年之间不断交错,莫扎特既是交流又是沟通俄罗斯和美国人的象征,也是这个故事穿针引线的媒介。即使影片中那个沙俄军官很滑稽和霸道,但是他装得爱音乐和诗歌,在平时的为人上也不乏喜剧味道。但是在美国军营的教官不知道莫扎特,发明“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美国人也对文化不感兴趣,这就是文化传统的差别。电影中表现的美国人,只有珍是从文化上被俄罗斯所吸引,故事就这样开始了。20年前的俄罗斯之行改变了珍的一生,珍的叙述也就是从对俄罗斯的印象出发。影片前面的喜剧色彩非常突出,安德列和珍在火车车厢的会面就表现出来强烈的喜剧成分,可能都明白那是导演故意想要表现的俄罗斯人性格,所以,不知不觉就发现,这部电影随时都可以走出爱情故事的圈子。如果看了《烈日灼人》(1994年)知道米哈尔科夫有一定历史感的话,《西伯利亚理发师》里面理想化了的、只属于俄罗斯的博大,精致,悲悯,智慧,足以让人与导演一样,慨叹这个强盛民族曾有的辉煌。以爱情线索贯穿始终的史诗巨片,耗资4600万美元,首映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议会厅,规模之大,在俄罗斯尚属首次。影片得了俄罗斯1999年国家奖金,却不受国内评论界待见,两个月,报刊杂志评论居然有400余篇文章跟着骂他。理由不外是他的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影片里的俄罗斯过于理想化……很有意思的是,这些质诟和当年张艺谋那个“后殖民”的大帽子有一拼。电影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具有强烈的俄罗斯的抒情传统,他也经常被视为新俄罗斯电影的代表。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名声显赫的艺术世家。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瓦西里·苏里科夫和祖父彼得·冈察洛夫斯基都是沙俄时期著名的画家;父亲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的诗人、作家、社会活动者,苏联国歌的词作者,三次斯大林奖金的获得者;母亲娜塔丽亚·彼得罗芙娜·冈察洛夫斯卡亚也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和诗人。所以他的抒情气质显然有家庭的影响,从讲故事的角度说,他的技巧在于回避一些敏感的东西,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接受。早期的《爱情的奴隶》《亲戚》等影片就在故事的外衣下突出一些看点,淡化一些想要表达的思考。后期的《套马杆》中的中国国情,蒙古族的传统和俄罗斯人某些微妙关系,导演可以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化解,甚至动用某些幻想,而更多的还是展现自然的和谐。《烈日灼人》面对苏联时期国内的元气大伤,也用家庭关系和尘世生活来避重就轻,当然电影的感伤情绪是无处不在的。导演的特色是延续多年的。这部《西伯利亚理发师》也是一样,甚至电影用一个令人惆怅的爱情故事远离可能涉及的俄罗斯革命年代的历史背景。比如一开始安德列跟随皇家军校刚刚来到莫斯科就遇见一场暴力恐怖事件,电影没有往深层里反映,他们是什么身份。电影更多的是通过这个不得已和固执的爱情男女,表现出爱的伟大和无奈,俄罗斯人的个性传统文化铸造的魅力,吸引着世人,哪怕一些美好东西会流逝,但也有不变的东西永远存在。有些人可能喜欢举重若轻的大本事,但有的人可以举轻若重,那也是一大本事,米哈尔科夫显然是后面一种,他几乎不去触碰历史本身,但又不想很多人割断历史的血脉。所谓我们能够清晰觉察的俄罗斯味道,俄罗斯民俗,俄罗斯民族的未来在历史的巨轮下走向了何方?虽然变迁无可避免,但就像西伯利亚苍翠的森林一样,永远都有生机盎然的时候。尽管工业机器、现代文明可以很强大,但自然和生命的力量永远无穷无尽。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这部剧,哪里让你欣赏呢?
本片值得称赞的一个地方是线索的牵引:用莫扎特串联起两代人同样的风骨情愫;用“塞维利亚理发师”这出歌剧、“西伯利亚理发师”这种机器、安德烈后来的理发师职业还有片头的理发场面,将这段横跨1885-1905的爱情故事不动声色而又意味深长地联接在一起。话说片里那么多又鲜嫩又有趣又仗义的小鲜肉,男主为什么死拽着女主不放?真是想不开,“女神如衣服,基友如手足”啊!本片第一个必须要赞的地方就是对于俄罗斯美景的全景式展示。镜头确实很美,很有画面感。这个真正堪称地大物博的国家外加其美得巧夺天工的艺术关键是这种美还是大气雄壮的美,坚韧强烈的“战斗民族”性格和在民族精神、艺术品味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又不可或缺,实在太值得好好品味了。中国内部尚且有如此之多或明显或希望的差别,要想了解俄罗斯,即使只是旅游随便看看,至少得在这个国家花一年的时间。不过毕竟太冷,虽然值得欣赏,如果有机会,我也一定不会去待太久。不过只是因为那些宏异伟的建筑,我就真心希望我能在明年去一次、去亲眼看看,即使只能走马观花。宽恕日狂欢那场戏,异彩纷呈、冰天雪地而又热情似火,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