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
【实用】高中化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2)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习重难点 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 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 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2)有关热化学 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3)计算准确(4)反思解题关键处(燃烧热的标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错误易发处 三、 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能力。2、实验探究能力。 3、运用化学知识能力。 四、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H2O(g)==H2O(l) △H2=-44kJ/mol。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复习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从旧知出发能把学生的认知情绪激发起来,并为新知的掌握做铺垫。 环节二 创设情景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ΔH1=? 引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环节三 盖斯定律的引出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1-9,在进行类比,得出盖斯定律,并从能量守恒角度加以理解,培养阅读自学能力和自我检查的意识。 环节四 盖斯定律 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 的应用 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盖斯定律和加强概念的应用。 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五 小结盖斯定律、作业、 归纳小结 、突出重点 ,促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内容: ΔH3=ΔH1+ΔH2 2.盖斯定律的应用: 可计算出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如反应慢、副反应多等 二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 【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目的: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主导的切入点: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 【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目的: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 流程: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目的: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 ⑵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 【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什么物质可以导电。 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进行分类?(目的: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我的体会是: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 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 酸 非电解质 碱 盐 2.电离的表达 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 一、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1.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三、教材处理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
沪教版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说课稿
有机物系统命法是有机化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知识。见于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的系统命名法比较简单,而在习题教学中却又经常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对于这些有机物,仅掌握教材中介绍的命名原则是无法对它们进行命名的。作为一名中学化教师,应该要高层次地掌握有机物系统命名法。本文将对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我们全面具体地掌握化机物的系统命名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1、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命名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在命名过程中渗透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更是学生在后续章节中使有机化学知识广泛化和深化的基本工具,为学生以后对有机化合物问题的探究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内容分析
本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重点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教材内容呈现思路为首先通过“交流与讨论”栏目引出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目的,接着介绍习惯命名法,继而在“观察与思考”栏目完成后,介绍系统命名法的整体思路,再通过“整理与归纳”栏目,结合实例展示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般步骤与原则。
通过对教材内容分析,初步确定了教学设计思路。首先设计“交流与讨论”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引入“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必要性,紧接着介绍“习惯命名法”,并进行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面临“习惯命名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引出“系统命名法”,通过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系统命名法的整体思路,接着用实例展示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般步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进行。然后,依次提供一些特殊情况,让学生面临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通过典型练习进行知识巩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学生已具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的系统知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缺少“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成了限制学生进一步认识、研究与交流的瓶颈。因此,不管是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心理需求的方面,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的需求都相当迫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的探究过程,真正获得“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的“高级规则”。因此,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知识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有机物命名方法”的活动与探究:
学生能用习惯命名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
学生了解系统命名法的基本思路,初步学会使用系统命名法对较为复杂的烷烃进行命名。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有机物命名方法”的活动,发现和归纳有机物命名方法的过程,获得发现规律的成功体验与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有机物命名方法”活动过程中,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
本节属于有机化学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教材内容重点集中于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本课时应学会应用系统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2、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系统命名法的步骤(选主链、编序号、写名称)及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学生已经学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有机物的结构有了系统的认识,因此运用系统命名法的步骤进行一些简单烷烃的命名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难点主要在于面临一些结构较为特殊的烷烃时所需考虑的一些原则。
3、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的理论性特点决定了其教与学的困难。如果按照传统的“老师先讲授有机物命名法的步骤与规则,再进行大量的学生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多的只是对命名步骤与规则接受式地了解与记忆,再进行机械地运用,这样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机物命名法的“高级规则”。
为实现对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应该让学生参与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与规则的发现。建议教学推进程序为: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实例展示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般步骤——由特殊情况的解决引入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些基本原则——通过典型练习进行知识巩固。以问题解决为活动形式,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层层推进,实现对“高级规则”的发现与应用掌握。
【教学过程简述】
1、“情境创设”
写出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进行交流。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没有具体的名称带来交流的障碍。
2、引入——寻找有机物命名的方法
3、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阅读学案
1、“习惯命名法”的使用范围与方法?
2、烷烃名称前“正”,“异”,“新”表示的意义?
3、为什么甲烷、乙烷与丙烷名称前不加“正”?
共同活动
分析与归纳出“习惯命名法”的
1.使用范围:命名简单有机化合物。
2.区别异构体:用“正”,“异”,“新”。
学生活动
问题解决1——用“习惯命名法”命名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顺利用“习惯命名法”解决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命名
问题解决2——命名“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用习惯命名法只能解决部分“己烷的同分异构体”的命名,学生又面临新的问题。
合作与探究
活动目标
1、“观察与思考”中烷烃的名称包括哪几个部分?
2、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基本思路?
3、系统命名法命名的主要步骤?
共同活动
分析归纳得出有机物名称的组成部分与主要特征,发现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思路((1)选母体,(2)编序号,(3)写名称)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对具体实例进行命名。
学生活动
练习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一些简单烷烃,同时在命名过程中发现一些特殊情况。
教师活动
讲解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的一些原则与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
归纳提升,练习巩固。
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
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介绍金属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本节课的知识是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从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为引入,以及在介绍铁的氧化物时,列举了氧化铁作为涂料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说明了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意义与价值。在介绍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性质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Fe(OH)2的、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1)与“物质分类”知识的衔接。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例如: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碱与酸反应,这些通性在教材中都是直接一笔带过,没有安排相应实验来介绍。 (2)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教材“学与问”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碱,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与酸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性质均以离子方程式书写,充分体现了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 (3)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质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内容。教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强还原剂、Fe2+遇到强氧化剂的变化,正是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对反应类型进行判断。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 教材介绍Fe(OH)2的制备与性质、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做好几个教材安排的几个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3)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 (4)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说方法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到+2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 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填写以下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FeCl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烧杯加入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并保持Fe与H2OS4反应不断进行,放在公共药品台上,学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两支Fe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动作要迅速),观察与记录现象。再往两支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与记录现象。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1.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Fe2+离子没有此现象,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Fe3+的存在。 2.含Fe2+离子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与KSCN溶液会出现红色,证明生成了Fe3+,由此说明Fe2+溶液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 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会而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P61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 1.以铁粉为还原剂,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此时溶液与KSCN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已无Fe3+离子。加入氯水后溶液重新变红,说明前面反应的产物是Fe2+,遇到氯水后重新被氧化为Fe3+。 2.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可以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往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试管,一段时间后仍有铁粉过量,说明溶液中已无Fe3+(已充分反应)。若反应不充分,滴加KSCN后溶液会出现红色,不能证明Fe3+已被铁粉还原。 【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指导,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线,通过教师设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归纳,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归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设疑,导入新课:(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方程式使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我们《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第二步:引导讨论,分析原则:(为了使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有比较清楚地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中国古代有很多能人具有点石(CaCO3)成金(Au)的本事,可信吗? 2、“H2O--H2+O2”是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很自然的推导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然后通过两个例子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三步:教师引导,探讨写法: 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而化学方程式只不过是符号表达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我引导学生由“电解水” 入手探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通过引导学生完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书写步骤,归纳书写步骤,同时渗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接着,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的条件及状态符号的作用和用法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完善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随后,通过引导回顾化学反应由“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逐步演化、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加深了同旧知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明白了事物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第四步: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学会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法时,我采用四人一个小组探讨如何配平“P+O2-P2O5”,而后交流归纳出配平方法。 为使学生及时巩固该方法,我随后安排了三个小题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及时巩固。 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出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用最小公倍数法,使他们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五步:教师介绍,开阔视野: 单一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化学问题,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向学生介绍了另一种万能方法--归一法。通过一个例题讲解,三个小题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并且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此方法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方法。 为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我告诉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奇数变偶法”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好用,简单,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好方法,但一定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掌握和熟练。是学生明白了“学有方法,学无定法”的道理。 第六步:归纳小结,强调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用四句话概括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写条件,箭头标气或沉淀”。这四句话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及时练习,巩固所学: 为使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的所学,最后用十一个小题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所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