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流程
(1)制图。根据制作花灯的大小,按照尺寸,准确地绘制出花灯的各部分图样。 (2)胶浆调配。胶浆由麦粉、广胶、樟脑、颜料等调配而成。 (3)灯纸制作。用胶浆把二张刻花纸粘合在一起。 (4)熨纸。把制作好的灯纸熨平。 (5)剪样。按照图纸,把灯片修剪成非常准确的图样。 (6)装订。把同类灯片上下左右严密对齐,用锥子定位,用纸线固定,固定时,要防止造型走样。 (7)凿花。按照图样,用花凿凿出比较大的花纹图案。 (8)拷贝。对凿好图案的灯片,熨平后,小心粘贴在拷贝纸上。 (9)刺绣。是制作针刺无骨花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用五枚大小不等的绣花针,在纸片上刺出各种花纹图案。这同绘画相似,不同的是绘画用笔,它用针代笔。要刺出优美的图案,首先要培训“持针”、“用针”等基本功。针脚细密程度要求很高。 (10)竖灯。把每块灯片,严格按照图样的尺寸,进行粘贴成型。要求做到方正、整洁、完美。 (11)制作兰头。用花凿、剪刀等工具,按照图样准确雕刻出兰头图案。再用制作灯身的同样工序,制出兰头。 (12)组装。在灯身上,装上灯盖、灯把手后,再装上兰头。 (13)装饰。在组装好的灯体上,再挂上流苏、珠子、饰花等各种配件。
非遗:仙居花灯丨千年针刺无骨花灯,历经磨砺有骨美人
这个花灯,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这个花灯的家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这个花灯入选“世界邮票上的一百位中国非遗名家” 全球首发 ; 这个花灯在世界各地展出,名声享誉国内外,被评为 “中华第一灯” 。 这个花灯有多重光环在身,然而在我看到这个灯时,心里却只有震撼怜惜 。 这个花灯就是浙江仙居的特产—— 仙居无骨花灯 ,是浙江传统手工艺艺术品,每到元宵节等大型节日,仙居县各地便开始张灯结彩,无骨花灯是仙居县有名的特色花灯,而“针刺无骨花灯”更是灯中明珠。 针刺无骨花灯因灯面图案针刺成孔,灯面无骨成名。它起源于 唐朝 ,还有一个很美的传说,据说在唐朝开元年间,在仙居皤滩村有一个秀才在夜行深山之时迷路了,恰巧被一 仙女 以一盏 “神灯” 引路归家。 而这盏灯灯身竟无骨架,造型 美轮美奂, 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见之甚是惊奇,因此回家之后便照着样子作了一盏同样的花灯悬挂在屋外,路过的村人都大为惊叹。 而故事中的仙女也化作一名凡人女子与秀才喜结连理,伴君夜夜诵读诗书,待到秀才高中状元之时,无骨花灯也因此被当地人盛奉为 “状元灯” ,家家户户都将此灯悬挂至家门口,随后状元进宫后将此灯进献至宫里,成为皇宫的 “无骨小宫灯” 。 我们仅凭名字想象不出在玲珑精巧的身躯下,蕴含了怎样的执著与磨砺。 花灯初一看并没有多华丽,然而当灯光点起: 在这 澄澈 的灯光下,却是 千疮百孔 ,每一张纸片都是伤痕累累。花灯的制作看起来单纯,却无比考验手艺人的技术: 1.花灯纸片 每一张纸片都是由 4-5张 纸粘合起来的,由外到内分别是面纸、增色纸、遮光纸和透光纸,古代传统一般用 毛边纸 染色,现在根据当代的审美需求会用 蜡光纸或者手工纸 。 2.刺绣 用 绣花针 刺出每一片纸张上的图案,这个步骤是针刺无骨花灯的 灵魂 所在,手起手落,要稳、要流畅、要心中有底,针孔绵延,勾勒出每一个图案的玲珑曲线。 花灯的传承人 李湘满 老师曾经拜访过一位 年事己高 的老人,这位老艺人眼睛已花,动作也已经不复精准,但是依旧可以一边和人聊天,一边不看手边的灯片凭感觉针刺,不一会儿就能刺出很完整规则的鸟图样。 这就是手艺人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锻炼针刺功夫, 你问,他们不觉得枯燥吗? 我想,在他们手上,针刺的不仅仅是图案,还有心中对信念的追求。在他们手上,花灯不是死物,而是一个个有灵魂的孩子, 手艺人一笔一针的镌刻的是它们的生命,赋予它们以灵魂 。 而正是这上万针的针刺伤痕,组成人间瑰丽的图案,照亮在你我心间,熠熠生辉。 3.竖灯、组装 其实工序不不仅仅是我所列举的这些,背后的工序有数十道。 制作一盏普通的灯,至少要刺 10万针 ,至少要花 数天、半月 ,每一个执针的传承人都要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手稳气匀,犹如 幽蓝深潭,身心合一、波纹不起 。 而这针刺,锤炼的不只是花灯,还有手艺人,十年如一日的磨砺,才能梅花香自苦寒来,才能真正的点燃花灯的灵魂。 每一个花灯、每一个手艺人,就犹如一个与命运抗争、历经磨砺终于散发出光芒的不屈灵魂。 无骨花灯,有骨美人,正如是。 目前的花灯已经恢复的有27种,发展出52个分支,花灯有单灯、组合灯,目前仍以单灯制作为主,从造型角度来看,花灯有荔枝灯、龙凤八卦灯、十二生肖灯、菊花灯、绣球灯、宝石灯、花瓶灯。。。。。。 1.荔枝灯: 顾名思义,以形似荔枝为名,是造型最经典的一款,相传与唐代 杨贵妃 的喜好有关, 制作荔枝灯需要30多片灯片,主要配图为花卉。 2.状元灯 又叫珠兰小宫灯,需要60多灯片,是制作非常复杂的灯种,传说是明代贡品,上面的图案一般是仙鹤、云彩,最具特色的是,这种灯用的绣花针仅比头发丝儿粗一点点,可以浮在水面上,因此,这种针法又称为 “水上浮” 。 从 唐代 开始,针刺无骨花灯就由手艺人口口相传,到了近代,仙居花灯的技艺基本掌握在出身富贵、有文化素养的 乡绅子弟 中。由于制作的成本高,弟子一般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这也为其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近代 之后由于频繁的战乱,仙居花灯技艺几乎失传,仅仅余皤滩当地12位以及皤滩周边的白塔镇、金华东阳等地还有 零星几位 掌握花灯技艺的人。 而到了现在,仙居花灯在民间有 三位 代表性传承人,李湘满、王汝兰与陈朝华。 这些传承人都是几十年坚持不辍的 研究与创作花灯 ,正是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仙居花灯的氤氲光芒。 每一个象征着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非遗,背后的执著与坚持,都令人动容。 针刺无骨花灯, 千疮百孔 、伤痕累累,历经磨砺,虽 轻如鸿毛 ,却是人间绝美的灯光。 无骨花灯,有骨美人,散发出的 皎皎光芒 ,照亮你我回乡的路, 也愿美丽的背后,历经千般磨砺的 执著与坚持 ,能够激励同样与 命运 抗争的你我。 人生路上,氤氲流光,与你相伴。 在这浩瀚宇宙,有幸与您相识, 我是国风悠悠,邀您共赏国风之美~ 还请多多专注、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