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选

时间:2024-12-04 21:10:32编辑:阿奇

英国的大选仅仅意味着什么

法律分析:保守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减税、增加公共开支、控制移民、加重对恐怖分子、性罪犯及暴力罪犯刑罚等一系列措施,意在改善民生、增加公共服务。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苏格兰民族党将比上次议会下院选举多赢得20个席位,成为此次选举中保守党之外的第二大赢家。苏格兰民族党将其视为苏格兰选民的“民意授权”,该党将加速推动苏格兰独立。法律依据:《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外商投资国际运输代理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形式设立的接受进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第五条 外商投资者可以合资、合作方式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自2005年12月11日起,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外国投资者可以收购股权方式收购已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但股权比例以及投资者资质须符合本规定要求,涉及国有资产须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英国大选和美国大选有何不同?

英国大选和美国大选的区别是1、选举方式。2、任期不同、3、制度不同。1、选举方式。英国选执政党,美国选人。英国大选选的是执政党,就是说各个执政党争夺英国下议院议员席位,得英国下议院席位最多者为执政党。想要执政的党派需要在下议院取得过半议员席位。下议院646个职位(议员人数会变动),执政党需要获得一半席位。最终胜利获得一半以上席位的党派,这个党派的党魁出任首相。美国大选是某个党派推出这个党派公认的候选人。全部候选人参加竞选,之后由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竞选人 。总统竞选人参加全国演讲,拉取获取每个州的选票获得支持。选举采用赢者通吃的计算方式 ,几方候选人在一个州参加竞选演讲等各种活动,拉拢一州选票,获取最高选票的人数,就获得这个州的选票。 第一名就算比第二名多一张选票,第一名也直接获得胜利赢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 。 一个大洲一个大洲的进行选举,最终获得多数选票的人胜利。 2、任期不同。英国首相和议员挂钩,议员一般是五年任期,五年后议员全部重新选择。各个党派再次竞选议员职位, 所以说英国首相的根基在下议院议员席位的多少 。首相的根基在下议院议员席位,有时党派议员会叛变到其他党派。这个时候议员席位数量对首相就是不利的数字,这是首相可以解散下议院,重新选举。这就是有些英国首相只任职两年或三年就重新选举的原因。但是英国政党只要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五年一选举(由于首相有解散下议院的权力,有些时候不是五年一届的选举)。党魁就可以多次出任首相席位,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成功连任三届英国首相。美国总统拥有四年任期,四年任期过后就得重新选举,可以连任两届。3、制度不同。英国首相选举出来后,由英国女王任命才正式成为国家首相。 虽然由于英国女王长时间不管事,但是女王依然有权认否认新一届首相的存在。 美国总统获得大选胜利后,经过入职仪式就可直接成为总统。

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美国大选从一开锣就很有戏剧性。在爱荷华州民主党初选中,民调幅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的奥巴马意外拔得头筹;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 希拉里翻盘。共和党方面, 麦凯恩、哈克比、罗姆尼三人也是轮番领先,难分轩轾。 这种现象显示此次大选竞争十分激烈, 很有看头, 现在预言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美国有51个州,各州人数(相应的“选举人”票数)多寡、选民“政治光谱”差别甚大, 仅凭两个小州的初选结果, 远不足以推论最后的结局。

  美国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 对大选十分关注, 天天读报, 议论选情。但与以往大选不同, 很少有人担忧, 更谈不上焦虑。这是为何?

  华人对大选不感焦虑

  首先, 中美关系总体良好,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大问题。美国朝野现在最关心的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在此种情势下,同中国的经济摩擦、政治争论、军事猜忌都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把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列为重点就是证明。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 有人强硬, 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 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其次, 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 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此种状况是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者”开始的。这一论断此后成了朝野共识。中美经贸争吵不断, 军事较劲也曾发生,但不牵动大局。奥巴马为争选票曾放过一“炮”——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 但旋即撤销。在爱荷华州胜选后,他郑重宣布当选后将坚持“一中”政策。

  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这里使用“相对”一词, 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 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 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 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 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 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政治方面, 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 又是废气排放大国。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合作。

  第三, 世界总体格局虽还是“一超多极”, 但美国独霸气焰正在消退,“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崛起,日本复苏, 欧洲直追。美国为维持领导地位, 一方面要拉拢中国牵制他国,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国联合他国抗衡美国。

  第四, 经过多年努力, 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 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 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两国民间交流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广泛深入美国各州城乡, 以及来美华侨华人迅速增多, 他们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摩擦的聚集点

  幻想中美关系绝对稳定, 没有争吵和摩擦, 不仅幼稚可笑, 也是危险和有害的。中美两国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

  首先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可预见的未来, 这个分歧只能谋求和平共处,不能企图谁消灭谁。否则就会重回冷战, 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其次, 作世界霸主、领导全球的愿望使美国时刻戒备他国,而中国最有可能首先赶上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不容易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为此,中国要把赶超美国、争进最先进行列与“永不称霸”处理好。

  就当前而言, 不论哪位候选人入主白宫, 中美两国的摩擦和争吵还将聚集在三大问题上:

  其一, 经贸摩擦。包括产品安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美国贸易逆差等。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是双方获利多少之争, 十分平常。吵归吵, 闹归闹, 生意还得做下去。玩具贸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吵得全球都起波澜, 到头来还是继续交易。

  其二,军事较劲。此问题的实质在于台湾。美国很清楚, 中国现阶段推行国防现代化、加强战备的直接目的是保卫领土完整、防止“台独”。但美国不肯履行“八一七公报”停止对台军售。摆在台面上理由是,“防止大陆动武,增加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骨子里的理由却是, 希望台海长期维持现状, 不愿大陆强大, 幻想台湾继续作牵制大陆的“棋子”,以及销售军火的大客户。

  其三,人权、宗教等依然是中美长期争吵的话题。这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所决定的。美国要充当世界人权领袖、民主自由堡垒,于是时而就这些问题对华攻讦, 乃是要向全世界作出表演和示范。

  总之, 中美关系将继续稳定与争吵并存, 友好合作、健康发展是主流, 吵闹是支流、副产品和杂音。


上一篇:失歌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