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2-21 15:03:56编辑:阿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 #高一# 导语】物理必修一里的知识点难的并不是十分的多,但是却是高中物理的基础。 无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2.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 2.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4.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6.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   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7.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七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 #高一# 导语】“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一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二   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三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   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 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四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5.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五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   (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6.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六   汽车行驶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7.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 篇七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O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2.公式:a=Ov/Ot。3.单位:m/s^ 2(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O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样。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Ov/t,其中的△v是速度变化量)。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 #高一# 导语】物理思维是将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从已有的理性认识上获得新的理性认识。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3.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_m   当00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

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2.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F合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3.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交流电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平行面计时是余弦。   2.nbsω是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变压器供交流用,恒定电流不能用。   理想变压器,初级ui值,次级ui值,相等是原理。   电压之比值,正比匝数比;电流之比值,反比匝数比。   运用变压比,若求某匝数,化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远距输电用,升压降流送,否则耗损大,用户后降压。 4.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5.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电场线   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电场线的特征   (1)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强,电场线疏的地方场强弱。   (2)静电场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孤立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电场线止无穷远处点。   (3)电场线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   (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   (5)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且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1)正、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   特点:   ①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②e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不同。   (2)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   特点:   ①沿点电荷的连线,场强先变小后变大。   ②e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中垂线)上,场强方向均相同,且总与中垂面(中垂线)垂直。   ③在中垂面(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0等距离各点场强相等。   (3)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中电场线分布情况特点:   ①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为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中点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0。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   (4)匀强电场   特点:   ①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为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中点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0。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   (5)匀强电场   特点:   ①匀强电场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场,故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同向的直线。   ②e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大小,电场方向与电场线平行。 6.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1、受力分析: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上一篇:李孝利身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