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作者
做最好的自己作者是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开复。该书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李开复简介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11岁赴美求学,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05年7月,他跳槽到Google公司,担任该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2004年11月起,他花费10个月的时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写出了《做最好的自己》一书。该书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即以诚信价值观为中心,包含着六种姿态(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决定着六种行为准则(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作为通向成功和达到卓越道路的抽象模型对于青年学子们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出未来的自己是会有帮助的。
做最好的自己
今天,我就以“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和大家做个交流,希望你我在新的一年里,在一份共同的事业中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这既是对自己和同志们过去一年来的总结和思考,更是和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的共勉与寄语。
做最好的自己,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我以为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优秀的自己,做最完美的自己,积极向上向善的自己,无怨无悔的自己。就是能在给他人带来快乐幸福中感受快乐幸福的自己,就是领导、同事、朋友、自己都满意的自己。
为什么要做“最好的自己”,是第二个要明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长进步的需要。人生奋斗、出彩就是要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就是要成就拥有精彩人生的自己,就是展示一个大写人的自己。我们说要进步,为什么要进步,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美自己。
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由每一个社会成员组成,如果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优秀分子,那么组成的家庭一定是优秀的和谐的家庭。
三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教育的发展是要靠人来推动。那么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者,他的水平、状态如何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如何、状态如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奔放的激情投入教育,那么教育就有温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无悔的付出奉献教育,那么教育就会饱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最佳的心态投身教育,我们就能收获幸福。只要每一个教育人都心里想着教育,装着学生,心存担当,教育就会很可爱。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具生命质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人,才是最有幸福指数的教育人,最好的教育人。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要拥有最高的幸福感,做最好的教育人,那就要从做最好的自己开始。
那么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为什么要做最好的自己,最后我要跟大家交流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其实就是要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懂得“爱惜羽毛”又不忘“教育初心”的教育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在工作中做最好的自己、在学习中做最好的自己、在健康中做最好的自己、在进步中做最好的自己、在激励中做最好的自己。
☞在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即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曾经如是说。作为教育人在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本身就是在做教育示范。每一个灵动的生命都是在生活中真实出现的,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让自己在生活里获得教育源泉。如果你在生活里都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你说你在教育事业中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是不可能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热爱事业。教育事业是阳光的事业,是爱心的事业,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会热爱教育、执着教育、奉献教育,只有生活的强者,才能成就事业的强者。
认知教育从认知生活开始,践行教育从热爱生活出发。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个有情趣的人,一定是生活的智者。只有有生活情趣的人,才能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才能摆正心态,才能真正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中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经验”,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都要认真生活,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了,才能经营教育、奉献教育、成就教育。
怎么样在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要做三种人。
一是要做个热情的人。要热情面对生活、赞美生活。有热情才会有感动、激情,用热情去充实生活、丰富生活。人们常说,“心里带有火花的人,才能被点燃。”一个教育人应该是对职业充满敬意,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热爱。其关键在于要乐观、开朗面对一切。无论遭遇逆境还是处于顺境,都能云淡风轻、宠辱不惊,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保持一份心境的平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说,拥有生活热情的人,一定是心中怀揣无限美好的人,他们不会去抱怨眼前的繁杂或不公,而总是能对未来充满期待。热情的人就是充满期待的人,用行动感受期待,用行动改善现状。
二是要做个感恩的人。就是要学会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同事、感恩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只有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让自己的生命闪烁着道德的光辉。作为教育人,要常怀感恩,只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才能在生活中不失初心、不违德行。所以说,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美德,懂得感恩才能收获幸福。感恩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一定是知足常乐的人,才会珍惜机遇、生命,才会立足当下,才能从幸福出发,创造幸福并享受幸福。
三是要做个宽容的人。只有宽容的人,才能美丽优雅,才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宽容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宽容的人严于律己,懂得宽厚待人。宽容就是一种忍耐,面对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辩解与反击,实不足取,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宽容是一种豁达,它比责备更有力量,宽容他人的过失往往是自身德行的一种累积。宽容是一种智慧,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业。
☞在工作中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你工作中的形象就是你的一张名片。”又有人说,“你只管负责精彩,生命自有安排。”这其实就是在向我们揭示,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是有多么重要。任何将教育视为毕生事业来经营的人,在工作中总是激情饱满的,他不会把教育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而是把教育视为神圣,作为毕生事业,并在事业践行中实现精彩。
努力在工作中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工作中要有好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求真务实的态度决定教育创新实践的路径。我们从事教育事业,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际。要具备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比如说立德树人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开放共享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理念。
二是在工作中要有好方法。不能闷着头做事,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通过这么些年的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要善于总结教育工作方法,比如造势法、借势法,点面结合法等。又比如说统一法,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并运用到我们工作当中去。再比如总结提升法、指导督查法、现场会法,通过现场开会、树立典型、典型引入等,这都是我们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性强的方法。要学会思考,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注重过程,过程比结果重要,特别是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样用心用情,“润物细无声”,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开展我们的活动,来抓好我们的工作落实。
三是在工作中要有好作风。好的作风到底是哪些?应该是求真务实、实干实在、从实际出发的作风,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作风,“管理就是服务”的作风。那么对于机关作风,我们今年有新的举措,也下了文。我们要加大效能督查的力度,启动效能督查评价机制。通过效能督查来考核评价你的工作作风好不好,效能高不高。一个是领导评价,一个月领导评价一次,回顾下各部门工作,好还是不好,领导批评了几次,该谈话谈话,该诫勉诫勉。一个季度集体评价,一次谈话,二次自己整改,三就有可能给你调换岗位,通过这种有力的措施来推动我们求真务实的作风。
☞ 在学习中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写、多想,学习的好处就不多说了。要让学习有成效,读书是前提。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觉得我们的学习应该是“读书+”。读书是基础,一定是多读书,多看文章,在读的基础上多思多写。
我们要加大这三个层面的学习。一是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一个月安排一次高质量的学习,跟我们的道德讲堂结合起来,听报告、看录像、谈心得。二是每周一次的碰头学,周一上午或者礼拜五碰头,学习内容根据当前实际来,领导讲话、社论文章,坚持下去、长期以往,学习完之后,领导碰头交流下工作。三是每周一次处室随时学习,处室也要学习,不仅要忙于事务,也要静下心来读书与研讨。如果说把这三个层面的机制建立起来了,我们一定会大有收益的。
☞在健康中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没有生命、没有家庭、没有幸福、没有事业,我们一定要在健康中做最好的自己。
一是要有好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心健康的保障,也应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你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锻炼运动等习惯。
二要有好心态。“心态决定状态,态度决定高度。”人最大的魅力,在于有一个阳光的好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有一个阳光的好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困难与困惑,遭遇挫折和磨难,但我们不能灰心丧气。要有一个阳光的好心态,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习惯、性格也会改变,人生也会跟着改变,所以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一定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一个心态阳光的人。作为教育人,健康的心态还要求我们知足常乐,乐而思进。我们要让阳光普照我们心灵,照亮我们的前程,灿烂我们的未来。
三要有好修养。“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要有好修养。这里的修养我指的是人生的境界,一种精神修养,中国古人说,人生境界有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重;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怎么样修炼好自己,我觉得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
☞在进步中做最好的自己
追求进步、渴望晋升,是一个人有职业理想、奋斗目标的表现。政治上要求进步,职务上希望晋升,这本无可厚非,是积极的,也是向上的。我也曾说过,“晋升是有限的,进步是无限。”一是守住底线、不犯错误;二是追求上线,目标高远,对自己要求严,目标就越高,进步就越快;三是做好实线,立足当下,学会适应、选择、改变。有时候适应就是一种进步,有时候你要选择,正确的选择就是一种进步,有时候还要学会改变,不好的习惯你去改正它、纠正它,这也是一种进步。好的东西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必成大器,这就是一种进步。
☞在激励中做最好的自己。
谁也激励不了懒惰的自己,我们要在自我激励中做最好的自己。要在自我激励中做最好的自己,要有三个转变,一是由物质到精神的转变,由重物质的需要到精神需要的改变;二是由被动到主动的改变,由“要我好”到“我要好”的转变;三是由我想到我能的转变,也就是由心动到行动的转变。我想在激励中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转变。
最后,我把我看到的一篇很好的文章,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这篇文章叫做《谁也激励不了懒惰的自己》,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来证明下,我们要在激励中来做最好的自己。世界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靠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我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应该会有所启示,有一种现实的感悟与启示。
同志们,时光美丽,人生美好,世界不曾也不会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趁着岁月正好,带着内心的热忱,朝着心之所向,往前看,向前走。在这个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年代,让我们怀揣着教育梦想,坚定着教育信仰,以“功成必须有我”的教育责任与担当,行动在当下,奋斗在岗位,在南昌教育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在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收获人生的幸福与精彩,努力成就一个最好的自己。
经典文学的概念?文学价值是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建构的尝试
文学是人学,因此,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必然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大而言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小而言之,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学现象思想概括和总结的文学理论在研究中同样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文学价值论的重要内容。文学价值论的内容体现了文学在精神维度上的指向和追求,与上述几个方面的关系相应,它表现为以下几个维度:本体层面的终极关怀和现实人生层面的人间情怀;后者又分为关注“大我”的社会关怀和关注“小我”的个体关怀(包括自我关怀)。就理论的层面而言,文学价值论的内容层次与人们对文学作用和功能的认识相应;而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和研究又是和人们当下的精神需求以及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通过对特定时代文学价值论内容的研究,人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时期或时代的人对文学创作和研究的热情,对文学性质、作用等的认识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学价值的取向和文学价值的归宿。此外,通过文学价值构成形态及内容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作为特定时代精神产物的文学理论,它所折射出的相关时代的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在中国现代社会复杂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下,文学家们在文学理论价值建构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价值标准的确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20世纪40年代,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文章中,“文学价值”、“艺术价值”这类字眼已成为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有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时,力图以知性的概念和范畴对文学的价值进行区分和研究,并借鉴其他学科的话语单位,尝试建立科学的文学价值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理论发展中学科建设意识的积极表现,当然也是文学理论走向成熟形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世纪30年代,美学家宗白华就注意到了艺术的价值问题。宗白华认为,“艺术本身的价值的评判,艺术意义的探讨与阐发,艺术理想的设立,艺术对于人生与文化的地位与影响,这些问题”,“可以集中于一个主体问题,这就是‘艺术’这个‘价值结构’的分析与研究”[1]。他把艺术的“价值结构”分为三层“(一)形式的价值,就主观的感受言,即‘美的价值’。(二)抽象的价值,就客观言,为‘真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言,为‘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趣之丰富与扩大)。(三)启示的价值,启示宇宙人生之最深的意义与境界,就主观感受言,为‘心灵的价值’,心灵深度的感动,有异于生命的刺激。”[2]对各个价值层的作用,宗白华也一一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形式层的作用在于它“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景象,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自构一世界,使吾人从实际生活之种种实用关系中,超脱自在:‘间隔化’是‘形式’的重要的消极的功用”;“形式的积极作用是……构图。使片景孤境自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求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而“形式之最后与最深的作用,就是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尤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3]抽象层的价值在于“以象征方式,提示人生情景的普遍性”[4];启示层的价值在于“借幻境以表现最深的真境”[5]。宗白华对艺术价值结构的研究,应当说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20世纪40年代,从理论形态的角度对文学价值进行自觉研究的,是左翼文学理论家蒋天佐。蒋氏在《论艺术的价值与价格》一文中,对“文学价值”及其表现——“文学价格”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价值”和“价格”本是经济学中的一对范畴,价值是指事物能够满足人之需要的属性,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蒋氏把这一对范畴引入文学话语的分析机制,赋予了它们完全不同的内涵。他用“价值”这一范畴指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质,而把文学作品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称为“价格”。蒋氏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指作品的艺术性完整与精湛与否,高尚与否;而所谓艺术性又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文学作品的“价格”则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在社会上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价值的形式”或曰“影响”,“它要跟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把“社会作用”或“社会影响”称作“‘价格’两个字其实是再恰当没有的,因为它说明了艺术品在社会上发生的作用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6]。
一般说来,一门新的学科,其基本概念或范畴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对其本质和特征加以归纳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命名;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话语移植即借用其他学科的话语单位来命名和解释新的事物或现象。显然,蒋天佐的文学价值论研究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蒋氏提出文学价值论的研究,是与40年代文学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有关系。文学作品由于其艺术的力量,它所能起到的教化作用往往甚于直接的标语口号的宣传。但文学作品的影响和作用无论大小,都要通过传播和接受这一渠道,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传播的范围和接受的程度。因此,对文学艺术的特性与影响的研究,必然要提上那个时代的日程。蒋氏无疑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并自觉地把文学“价值论”看成“是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7]。
蒋氏把文学价值论的研究目标定位在这样的基点上,认为文学价值论“它的目的是确立一些评价标准,更确切地说,是评价的着眼点”,并说文学“价值论的‘价值’”,“在于指示解决艺术批评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针”[8]。显然,蒋氏所谓的“文学价值论”,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种“文学批评论”;因为文学价值形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文学价值主体的创造特征、价值客体的属性及构成特点,文学价值的精神取向等一般文学价值论问题,并没有进入他的研究视野。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实质内容,还存在着“名”不符“实”,至少可以说“名”“实”之间互相龃龉的状况。从这种情形来看,蒋天佐的文学价值论研究,实乃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和尝试,还存在着很大的理论漏洞,显示出探索过程中幼稚的一面。但是,这种尝试尽管还不太成熟,却给后来的文学价值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
二
不过,在充满了新与旧、是与非的矛盾和冲突,政治和社会生活观念多元并存的情况下,也的确需要确立一个文学批评的相对标准,否则文学的接受和研究都失去了依据。而且,批评标准问题也的确可以算是文学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仅就此而论,蒋天佐的文学价值论研究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蒋天佐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确定是立足于唯物论的反映论基础之上。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的产物,因为艺术创造者自己也就是社会的产物。尤其重要的,艺术产生出来之后,又必然投入社会,发生作用于社会,引起社会的反响。这是逃不过的铁则。”[9]以此为根据,他提出文学批评标准的确定,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文学作品“要是个艺术,就必须是个‘社会的存在’,它的社会影响是大也好,是小也好,总归必须有社会影响。这就是艺术批评的着眼点之一”[10]。他所谓的“着眼点”,其实也就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其次,文学批评应着重于文学自身特质的分析,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必须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好还要究明它们的源源本本,看透它们的来踪与去迹,然后我们的批评方法不是信口开河或者隔靴搔痒”,“这又是批评的着眼点之一”[11]。蒋天佐进而指出,文学批评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为只有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批评才能有独立自主的品格,才能够真正成为创作和欣赏的指导,而不是社会习惯和或风气的尾巴”[12]。
如果说,蒋天佐的文学价值论研究旨在给文学批评实践寻找一定的理论依据,那么,朱自清对文学批评标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变迁之考察,则给这种研究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朱自清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直接影响着文学创作的风貌和走向,因而在文学创作和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他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一是文学作家的身份认同。在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君主士大夫合为一个封建集团,他们的利害是共同的。这个集团的传统的文学标准,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语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13]朱自清指出,文学批评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与时俱进。“文学的标准和尺度的变换,都与生活配合着”[14],比如在40年代,“抗战起来了,‘抗战’立即成了一切的标准”,而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的发展,‘民主’成了广为应用的尺度,文学也在其中。这里知识阶级渐渐走进了民众,‘人道主义’那个尺度变质成为‘社会主义’的尺度”[15]。朱自清还从观念的历史延续性方面,说明了不同时代文学批评标准发展前后间的内在学理关联。他指出,“载道”的文学批评观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标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强调“为人生”的文学,这“为人生”是一种道;抗战胜利后,又开始强调“人民性”,“这‘人民性’也是一种道。到了现在,要文学来载这种道,倒也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16]。
不仅文学批评家和学院派的学者研究文学价值论,就连艺术家本身也非常关注文学的价值问题。诗人艾青在谈及价值问题时说,“所谓艺术价值,既是指那作品所包含的形象的丰富与真实”,“也是他用来使自己效忠于他的政治理论的东西”[17]。而他所理解的价值判断,当然也没有超出批评家和学者的理解,即他同样把文学的价值判断理解成文学批评的标准。他在谈到文学评价的标准时说,“当我们评价一个作品时,必须根据它是否达到了真实;它所包含的思想是否和作者本身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这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以及它的政治的目的和艺术的苦辛是否相合致这些准则,而下高低的评判。”[18]上述情形表明,文学价值论问题在当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从批评家、学者到创作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探讨文学的价值,可见文学价值问题在当时的文学实践中已到了急需解决的地步。不过,就认识水平而言,文学价值论的研究无疑还处在萌芽状态。因为当时的理论家们虽然对文学价值的内容因素已经有所认识,但这种认识层次还很肤浅。这表现在理论家对文学价值内容划界的狭窄,把文学价值论的研究内容仅止于认识评价这一方面,而其他价值项诸如宗教、道德、审美等级次的内容付之阙如了。没有确立一套能够描述文学价值构成要素及相关规律和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则是它认识不成熟的另一表现。一句话,文学价值论的体系建构缺乏系统性,在学科建设的层次上,这种探索只能算是为以后系统而完整的文学价值论研究所作的一种准备,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