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究竟为什么这么浮躁
有一个做生意的老板对我炫耀:“我每周都安排一个晚上给家里人”,言下之意是看我多有爱,忙成这样还为家庭分配了时间配额。商务人士们永远给自己准备着一个旅行箱,里面的行头和用具一应俱全。如果立刻需要出差,半个小时之内他们就会出现在机场。在机场,每次航班延误,都会有无数焦灼且愤怒的乘客围着工作人员:“我们下飞机以后的时间都是卡好的!你知道给我们造成了多大损失?”
时间变成了数学题,我们总在想怎么样可以更精简。就像“灰先生”诱惑镇民的说法,我们之所以这样吝啬,这样紧巴巴,其实都是为了将来:现在快一点,省一点,将来就宽裕一点。假如用三年做完了十年的事,剩下的七年不就是我们赚的了?
可惜,恩德的故事里,这只是灰先生的一场骗局。因为时间从来是不能储蓄的,它只是匀速地流逝,对每个人都一样,既不多也不少,既不快也不慢。镇民们以为省下时间存进了银行,实际做成了灰先生嘴里的烟卷,抽掉了。灰先生们喷出的烟雾,又会让人们中毒,使人们犯懒,什么都不想干,对自己和世界都越来越不满意。最后连不满意也渐渐麻木和消失,病入膏肓,变成冷冰冰的灰先生当中的一员——恩德后来揭示了灰先生的真身,就是“空虚”。
当然,童话的结局总是美好的,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故事里的灰先生终于被打败了。可是这个故事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节省时间,最后却喂饱了“空虚”的肚子?难道节省时间有错么?我想,节省时间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人们看待时间的角度。灰先生的狡猾之处在于,他通过算账的思路,把“将来”的重要性大大地抬高了,“现在”似乎只是为了到达“将来”,所必须忍受的一个关卡,所以,怎么样糊弄都可以。和“将来”的幸福相比,“现在”过得好不好,根本无关紧要。而这正是骗局的关键所在。因为人们意识不到,他们永远碰不到“将来”,终其一生,他们只能待在“现在”!
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表越来越满,我们尽可能地减少休息,可是有几个人因此获得了更悠然的“将来”,又有多少人始终处于疲于奔命的“现在”呢?
今天,《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那种回首时光的若有所失,我们似乎错失了某些宝贵的东西。难道真的有时间窃贼,把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悄悄献予了空虚?其实,当初吝啬时间的,正是我们自己,如今感叹时间去哪的,也是我们自己。时间并不曾真的变化,真正被克扣的,是本应与时间相伴的幸福。
如果你想找回这些幸福,它其实就在眼下的每一个现在。
人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
烦躁不安是一种心境表现,其诱发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可能与学习或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自觉心烦、烦躁、心神不宁,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抑郁,甚至是愤怒。平时要注意自身的调节。我们之所以浮躁不安,在于我们内心的欲望过甚,我们的所得总是赶不上我们的所要,于是我们疲于奔命。我们的浮躁不安,在于没有观望内心,没有问自己在层层的物质大网背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心满足。我们想要更好的地位,是为了想得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金钱可以换来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车子证明了我们符合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的标准,我们会收到我们所渴望的羡慕的眼光和自认为受人钦佩的情感满足。这样我们就可以满足我们高傲的自尊心和无上的虚荣心。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最初设定。我们的最初设定,是我们要高人一等,我们疲惫地去追求心中的骄傲,一旦跟不上,我们就开始感伤、抱怨,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惶恐与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