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时间:2024-12-24 20:14:29编辑:阿奇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备考题及答案

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备考题及答案   备考题一:   1.中医学是产生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A.古罗马 D埃及   B.古希腊 E印度   c 中国   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B)   A.《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   B.《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论》   c.《干金要方》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C)   A.《难经》 D·《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c《黄帝内经》   4.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B)   A.《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B.《伤寒论》 E.《难经》   c.《小儿药证直诀》   5.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D)   A.《伤寒论》 D《难经》   B《金匮要略》 E.《脾胃论》   C《诸病源候论》   6.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E)   A.张景岳 D.陈无择   B.华佗 E.张仲景   c.钱乙   7.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C)   A.《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木草经》   B《黄市内经》 E.《中藏经》   c《诸病源侯论》   8.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   A.王清任 D.陈无择   B.张仲景 E.巢元方   c.张介宾   9.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D)   A.巢元方 D.钱乙   B.陈无择 E.叶天士   C.张仲景   10.下列著名医家户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E)   A朱丹溪 D叶天士   B张从正 E.刘完素   C王清任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   A.朱丹溪 D.吴鞠通   B.刘完素 E.薛生白   C.叶天士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   A.李中梓 D.叶天士   B.李东垣 E. 刘完素   C.陈无择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   A.王清任 D.张从正   B.吴又可 E.朱丹溪   c.李皋   14.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C)   A.朱丹溪 D.张仲景   B.李东垣  E.李时珍   C.张景岳   15.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E)   A.吴鞠通 D吴又可   B.薛生白 E叶天士   c.王孟英   16.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A.朱丹溪 D.叶天士   B. 吴鞠通 E. 李皋   c.吴又可   17.(较易)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   A.阴阳学说 D.唯物观   B. 五行学说 E.唯物辩证观   C 精气学说   18.(较易)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D)   A.血液 D.精气   B. 津液 E.水谷精微   c.胆汁   19.(较易)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E)   A.四时气候 D.情志因素   B. 昼夜晨昏 E. 以上都是   C.地区方域   20.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D)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E.脏腑脏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21.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2.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3.(中等)提出六经辨证和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是:(B)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4.成书于汉之前,系秦越人所著者为:(A)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5.成书于明代,系吴又可所著者为:(C)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6.成书于清代,系王清任所著者为:(D)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7.地区方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A)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8.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B)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9.昼夜层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D)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备考题二:   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 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 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B)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 阴阳交感是指:(D)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 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25.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3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E)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B)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C)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的图书目录

绪论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藏象练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经络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章 体质练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 病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发病练习题参考答案第八章 病机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 防治原则练习题参考答案附1 综合问答题附2 模拟试题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中医药类专业本硕连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B1)中医药类专业本硕连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B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一(C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二(C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三(C3)……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2)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二: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气之本”是指( )   2.“罢极之本“是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在呼吸运动中,“气之主”是( )   4.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5.神志活动的主宰是( )   6.调节神志活动的是( )   A.口 B.舌 C.鼻 D.耳 E.目   7.心之外候是( )   8.心寄窍于( )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9.肝在体合( )   10.肺在体合( )   A.爪 B.口 C.唇 D.毛 E.发   11.脾其华在( )   12.肾其华在( )   A.尿 B.唾 C.汗 D.涎 E.泪   13.脾在液为( )   14.肾在液为( )   A.喜 B.怒 C.悲 D.思 E.恐   15.肺在志为( )   16.脾在志为(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7.“生痰之源”指( )   18.“贮痰之器”指( )   A.娇脏 B.刚脏 C.孤府 D.水脏 E.水府   19.肝为( )   20.膀胱为(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1.“生之本”指( )   22.“水火之宅”指( )   A.汗 B.尿 C.津 D.液 E.泪   23.大肠主( )   24.小肠主( )   A.眩晕 B.吐血 C.胃下垂 D.咳喘 E.腰痛   25.脾不升清可见( )   26.脾不升举可见( )   A.膀胱 B.三焦 C.大肠 D.小肠 E.胆   27.“受盛之官”是指( )   28.“传道之官“是指( )   A.精明之府 B.元神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E.血之府   29.头为( )   30.腰为( )   A.髓之府 B.精明之府 C.玄府 D.孤府 E.净府   31.汗孔为( )   32.骨为( )   A.飞门 B.贲门 C.吸门 D.魄门 E.户门   33.会厌被称为( )   34.大肠末端被称为( )   A.气门 B.幽门 C.户门 D.阑门 E.鬼门   35.胃之下口为( )   36.大小肠交会处为( )   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至阴   D.阴中之少阳 E.阴中之太阴   37.肺为( )   38.肝为( )   A.心与肺 B.心与肝 C.肺与肾 D.肝与肺 E.脾与肺   39.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 )   40.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是( )   A.白眼 B.黑眼 C.瞳神 D.眼睑 E.两眦   41.水轮指( )   42.风轮指( )   B1型题   1.D 答案分析:肺主管呼吸之气和气的生成及全身气机的调节,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2.B 答案分析:肝在体合筋,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的功能,肝之阴血充足,则筋有所养,不易疲劳;肝之阴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而易于疲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   3.B 答案分析: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肺为气之主,……肺主出气。”   4.E 答案分析: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故《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   5.A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无不从心而发,受心神的主宰。   6.C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的产生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赖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故肝对情志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7.B 答案分析: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能够反映心的活动情况,是心之外候。   8.D 答案分析:心血不足,心神失常等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常见到耳鸣等病症,故言心寄窍于耳。   9.A 答案分析:筋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故肝在体合筋。   10.D 答案分析: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上的汗孔宣散肺气而助呼吸,因此肺在体合皮,肺与皮有着密切的关系。   11.C 答案分析:脾的功能状况常通过口唇的色泽形态变化反映出来。   12.E 答案分析: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肾中精气的盛衰常显露于发。   13.D 答案分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涎液。   14.B 答案分析:肾经挟舌根通舌下,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唾液。   15.C 答案分析:悲忧过度易伤肺气,肺气不足,易见悲伤低落的情绪变化,故肺在志为悲。   16.D 答案分析:思虑过度易致脾气结滞;脾气血不足,则不耐思虑,故脾在志为思。   17.C 答案分析: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虚弱,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故被称为“生痰之源。”   18.D 答案分析:脾气虚弱,水湿内停,生痰生湿,痰湿常上犯于肺,导致肺宣降失常,见咳嗽、痰多等症,故言“肺为贮痰之器”。   19.B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多见肝气郁结,肝气上逆或阳亢风动等实证或本虚标实之证,故有“肝为刚脏”之说。   20.E 答案分析: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功能,故称其为“水府”。   21.A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脉中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心主神明,调节、控制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   22.E 答案分析:肾中精气可以产生肾阴、肾阳两种不同的生理效应。肾阴,又称真水、命门之水,肾阳又称真火,命门之火。肾阴、肾阳能够补充全身各脏腑阴阳的不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故将肾喻为“水火之宅”、“阴阳之根”。   23.C 答案分析:大肠具有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分的功能,故曰“大肠主津”。   24.D 答案分析: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25.A 答案分析:脾之清气不升,头目清窍失养,故见眩晕。   26.C 答案分析:脾升举无力,不能升举固托内脏,故可见胃下垂。   27.D 答案分析:小肠接受胃的传输之物,并进一步消化吸收,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8.C 答案分析:大肠能够吸收饮食残渣中的水份和排泄糟粕,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29.A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30.D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31.C 答案分析:汗孔在心神的调节下靠肺气宣发的卫气进行开合,从而排泄汗液,调节体温和水液代谢,并辅助肺呼吸,功能玄妙,故称为“玄府”。   32.A 答案分析:骨中有腔隙,内藏骨髓,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内的精微物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   33.C 答案分析:会厌位于咽喉部,食管与气管交会处,能随着呼吸和饮食纳入的需要交替关闭或打开,故称“吸门”。   34.D 答案分析:“魄”同“粕”,大肠终端即肛门是糟粕最终排出之处,故称“魄门”。   35.B 答案分析:饮食水谷通过胃下口进入小肠,小肠幽长迂曲呈叠积状,故称为“幽门”。   36.D 答案分析:小肠泌别清浊,清即精华部分被拦挡而吸收,浊即浅渣部分在进入大肠之前,再被拦挡而做相对时间的停留以进一步吸收,故将大小肠交会处称为阑门,“阑”同“拦”。   37.B 答案分析:肺居上焦,在五行中属金,为清肃喜润之脏,功能主清肃下降,通于秋气,故为“阳中之少阴”。   38.D 答案分析:肝居膈下右胁内,在五行中属木,功能主升主动,与春季相应,故为“阴中之少阳”。   39.C 答案分析:肺为水之上源,行水之脏,肾为主水之脏,共主水液代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40.E 答案分析: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脾运化水谷之精气,清气、水谷精气是气生成的主要物质;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相互协调维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41.C 答案分析:瞳神属肾,称为水轮。   42.B 答案分析:黑眼属肝,称为风轮。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D )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针灸甲乙经》   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B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张元素 D.朱震亨   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D )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 ( A )   A. 此消彼长 B.此长彼长 C.此消彼消 D. 此长彼消   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 D )   A. 母 B.子 C.所胜 D. 所不胜   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 C )   A. 肝为心之母 B.脾为心之子 C.肾为肺之所胜 D.肺为肝之所不胜   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D )   A.心 B.肝 C.脾 D.肾   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 ( B )   A.肺与心 B.肺与肾 C.肺与肝 D.肺与脾   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 ( C )   A.肺 B.脾 C.肝 D.心   10、被称为“髓海”的是( C )   A. 脉 B. 心 C.脑 D.三焦   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 ( C )   A.肺与心 B.肺与肾 C.肺与肝 D.心与肝   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B )   A.三焦 B.胆 C.胃 D.心   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 A )   A.津 B.液 C.精 D.血   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D )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 C )   A.气能行血 B.气能生血 C. 气能摄血 D.血为气母   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 ( B )   A.手太阳经 B.足太阳经 C.手阳明经 D.足阳明经   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 B )   A.肺经与大肠经 B.心经与小肠经 C.肾经与膀胱经 D.心包经与三焦经   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B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肥胖质   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A )   A、一气一病 B、发病急病情重 C、直接伤及内脏 D、传染性强烈   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 D )   A.痛无定处 B.冷痛剧烈 C.红肿热痛 D.重着疼痛   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B )   A.气上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A )   A.正气不足 B.邪气 C.七情内伤 D.饮食不节   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 D )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 B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 A )   A.热因热用 B.热者寒之 C.阴病治阳 D.用热远热   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C   A.神乱 B.少神 C.失神 D.假神   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 ( B )   A.主色 B.客色 C.善色 D.恶色   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 ( D )   A.寒证 B.瘀血 C.疼痛 D.水饮   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B )   A.痈 B.疽 C.疔 D.疖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 A.C )   A. 辛味 B. 酸味 C. 甘味 D. 苦味 E. 咸味   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B.C.E )   A. 木与火 B. 土与水 C. 木与金 D. 水与金 E. 水与火   3、脾的生理特性为 ( C.D )   A. 喜条达恶抑郁 B. 喜润恶燥 C. 喜燥恶湿 D. 以降为和 E. 以升为健   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 (A.B.C.D.E )   A.推动 B.温煦 C. 固摄 D. 防御 E.营养   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D.E )   A.瞳仁属肾,称水轮 B.黑睛属肝,称气轮 C.白睛属肺,称风轮   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 E.眼睑属脾,称肉轮   三、填空题   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2、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 克我)和( 我克 )两个方面。   3、藏象学说常以( 五脏六腑 )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4、( 胆 )称之为孤府。   5、津液与血液之间相互渗透转化,称为( 津血同源 )。   6、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正气不足 )。   7、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病证的治法,称为( 热因热用 )。   8、望面色之病色的特征是( 晦暗枯槁 ),或( 鲜明暴露 )。   9、一般问诊包括问主诉、问( 现病史 )、问( 既往史 )、问个人生活史、问家族史。   10、热证以( 邪气盛)或( 阴液不足 )为主要病机。   四、名词解释   1、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2、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五行之间的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其相通应的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4、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   5、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分布的筋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6、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五、问答题   1、何谓阴阳?阴阳的特性有哪些?   答:(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说明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也可以说明一个事物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有以下几点:①相关性,②普遍性,③相对性,④规定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形成和调节全身气机。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本科中药学专业   (2)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   (3)肺助心行血: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环。   3、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气滞,气机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   (2)气逆,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者降之不及,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   (3)气脱,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病理变化。   (4)气陷,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5)气闭,气机郁闭,外出受阻的病理变化。   4、血的失常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血的失常主要有:血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两个方面。   (2)血不足,濡养作用减退,又称为血虚。   (3)血液运行失常:①血瘀,②血行急迫,③出血。 ;


上一篇:小儿弱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