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给了东野多少装备
根据各方面的往来电文和回忆录统计,东北解放军最少获得了枪支30万,轻重机枪2万挺,掷弹筒1000个,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山炮、野炮最少1500门。
1)据周保中介绍,跟随苏军回国的东北抗联在长春占接收了日本的一个军火库,并在各地收缴搜罗各种武器,“截止1945年10月15日,抗联人员在各地收缴和搜查日伪武器计有:步枪近6万支,轻机枪9千余挺,重机枪8百余挺,掷弹筒5百多个,迫击炮20余门,山炮和野炮5门,弹药1200余万发。”(周保中《抗战胜利时的东北抗日联军》,《解放战争时期过度阶段军事斗争回忆》P106)
(2)冀热辽军区周家美部500余人进驻锦州,在苏军协助下解除了锦州伪满军队一个旅5000余人的武装,并从日伪军火库中获取武器,共得火炮近80门,轻重机枪690余挺,步枪13200余支,手枪350余支,炮弹100余箱,子弹1000多万发。(周家美:《关于我军进兵东北接管辽西的回忆》,《锦州党史资料》第1辑,第44页)
(3)1945年9月中旬冀热辽部队曾克林部随苏军接管沈阳,据其回忆:“苏军曾一度把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交给我军看守(后来又收回)。针对当时东北人民热烈参军的情况,我组织直属队的干部战士拉炮拉武器,战士们看到有这么多武器,各个兴奋不已。在繁忙的公务中,我也抽出时间加入拉武器的行列,干部战士不顾疲劳,先后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步枪20000余支,轻重机关枪1000挺,20多万发子弹,还有155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这些武器不仅装备了出关部队,还为当时的扩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将一部分武器支援了后续部队和原抗日联军以及关内其他解放区部队。”(《曾克林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P101)
(4)1945年9月下旬前后,苏军为避免因公开支持中共进入东北被国民政府和美国指责为违反中苏条约,因此将已经交予中共的多数工厂、武器库和部分政权重新收回,并劝说中共武装退出城外。在此背景下,9月21日,彭真电告中央:“现在我看守下较可靠的军械库只有七五山炮11门、迫击炮70门、六五子弹500万发。”9月30日,彭真就又电告中共中央称:“用各种方法得枪万余支。”31日他再度电告中央说:发现新的武器库,“搜得山炮80门,迫击炮100余门,子弹稍多”。(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
(5)1945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期间,基于反对美国势力进入东北的战略考虑,苏军开始受命积极支持中共占据东北。10月4日,苏方通知中共东北局……决心从军事上援助中共。之后已知中共方面所得到的武器就有三批,“其中步枪约10万支,轻重机枪约3400挺,掷弹筒约500个,大炮100余门,各种弹药将近2000万发。”不久,苏方又“把南满的大批兵工厂、武器弹药仓库,甚至一些重型武器和飞机统统交给中共。”(路文娟《对苏联给予中共东北解放战争军事援助情况的考察》)10月25日,东北局还进一步致电中共中央:“除已交中共的飞机和有一个日本航空大队全部人员可用外,仅抚顺一处便有300万发炮弹可交我使用。苏方建议中共赶快接收,同时抓紧编练炮兵和生产大炮。而兵工厂及武器库也最好保留一部分,分散一部分,以免遭到轰炸。”(《东北局关于苏军交涉情况致中央电》,1945年10月25日)
(6)1945年11月5日、6日,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报告称:“已将从苏军处得到的一批武器,大约1.2万支步枪和300挺机枪运往急需武器的热河地区,以装备那里新到的徒手部队。而在沈阳一线,连同此前已得之武器在内,共取得步枪11万支,机枪约4000挺,各种口径炮一批。阜新一带还有武器,但数目不详,沈阳苏军已同意代为接洽。另取得通信器材一大批,小型运输机6架,火车两列。在哈尔滨,则得到2.4万支步枪,数百机枪及部分炮。”(《东北局关于苏军交涉情况致中央电》,1945年11月5日、6日;《陈云关于哈尔滨情况致林、彭电》,1945年11月7日)
(7)1945年12月29日,彭真在致各兵团电文中又提到:“我确曾控制大批物资(机器、被服、弹药)”“根据现存不完整材料,运赴锦州方面的各种子弹一项即达八百万发,手榴弹约十五万个,皮帽、鞋子各三万,大衣两万,棉裹腿近十万,另有北面运去一万两千支步枪,机枪六百挺,十月初尚抢运去很大一批物资。”(田酉如《彭真年谱》上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P285、P292)
(8)据东北局给中共中央的电报称:1946年3月中旬苏军又从朝鲜“给枪三万(余)支”。(《东北局转报周保中处消息致中央电》,1946年3月16日。)(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
(9)苏联撤军时,苏联为了帮助民主联军巩固其在东北的地位,向中共移交了大量武器弹药。高岗1946年4月20日从哈尔滨电告东北局和中共中央:苏军已确定25日撤完,今送两辆装甲车及一部武器。“交涉送十万步枪、一万轻重机枪、一千门炮。”(《高岗关于与苏军交涉情况致东北局并中央电》,1946年4月20日)
(10)1947年10月,当时在东北担任军工部长的何长工得知苏军在中苏边境的满洲里仓库里存放着一大批日本武器,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便去与管仓库的苏军上校卡瓦洛夫谈判,后苏军同意移交这批武器。这批武器有多少呢?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徐焰《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11)据当年在朝鲜办事处工作的丁雪松等回忆,苏军占领的朝鲜向中共运动的军用物资有:“1946-1948年,朝鲜方面支援了我们两千多车皮日本侵略军留下的作战物资,有的是无代价支援我们的,有的是通过物资交换取得的。在请求朝鲜政府支援的作战物资中,第一批是朱理治……要的十二个车皮物资,第二批是刘亚楼要的二十四个车皮物资,第三批是朱瑞要的一百一十个车皮物资,第四批要多达六百到八百车皮物资。这些物资都是……无偿赠与和无代价帮助我们装运的。在采购和交换的物资中,一九四六年山东指派倪振通过办事处买到三百吨炸药、三百万只雷管、一百二十万米导火线。一九四七年春,山东又指派黄友年等通过办事处买到一百二十吨炸药、二百吨硝酸、一百吨丙酮、十五万双胶鞋。这些物资在战争中都是非常宝贵的,从南浦装船经大连转运山东,对支援山东以至华东解放战争发挥了很大作用。”(丁雪松等《回忆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局驻北朝鲜办事处》,《中共党史资料》第17辑P204)
以上是我们从已有资料中察知的中共部队在苏军直接或间接帮助下接收的较大数额的武器状况,从上述最保守的情况我们可知,扣除有可能重复统计的情况,东北解放军最少获得了枪支30万,轻重机枪2万挺,掷弹筒1000个,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山炮、野炮最少1500门。
作为印证,可参考国防大学,徐焰的文章,根据比较靠谱的资料计算和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估计——四五十万支枪,各种炮不下2000门。
抗联领袖周保中之所以没被授衔,与他保留的一部对外的电台有关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消灭18万日伪军,写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为惨烈的光辉一页。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5万多将士大部分血染疆场,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其中的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王德泰、许亨植、童长荣、夏云杰、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宋铁岩、金正国、张甲洲、李延平、刘曙华、王光宇等40余位,都是军级干部。
周保中是在东北前线坚持领导抗日斗争全过程的东北抗联负责人和后期最高领导人。
1902年,周保中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白族人,1924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存在了26年,从1909年成立至1935年,共培养出8313名毕业生,他们中除了周保中,还有我军的元帅朱德(第3期步兵科学生)和叶剑英(第12期炮兵科学生)、国民党陆军上将朱培德、王钧、金汉鼎、唐淮源、范石生、胡瑛、孙渡、龙云、卢汉、盛世才等。
这些毕业生中还有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越南临时革命政府主席武海秋、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元帅……
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周保中先参加了滇军,后入冯玉祥的国民军,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18师少将副师长兼52团团长,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周保中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从莫斯科回国,在东北参加抗联领导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后任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
周保中带领抗联战士们以游击战的方式,打了很多胜仗,特别是在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时,组建宣言书由《巴黎时报》刊出,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日寇大为惊恐,向吉东增兵万人,妄图消灭周保中率领的抗日武装。
经过一年的战斗,周保中所部在吉东地区转战,愈战愈强,消灭了大批日伪军,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很大威胁。
日寇对周保中恨之入骨,多次悬赏重金捉拿他。
1937年11月22日至12月24日,周保中与敌人周旋33天,气急败坏的敌人出伪币10万元悬赏购买周保中人头,后加码为一两黄金买周保中一两肉。
尽管如此,周保中和抗联部队却依然活跃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经常出没于林海雪原,足迹遍及山村野寨,扩大了党的影响,不屈不挠。他的队伍所到之处,群众都称颂为“神武救国救民之师”,深受东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艰难卓绝的东北抗联时期,曾发生过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周保中任总指挥的抗联第2路军中。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等8名女战士本可突围,但为了保护部队转移,用仅有的三支步枪吸引了全部敌人,直到最后子弹打光,8名女战士宁死不屈,砸毁枪支后,互相搀扶着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波浪翻滚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1939年初冬,陷入严重困境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将领在牡丹江举行会议,就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方向进行紧急磋商。会上,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提出了“保存力量,越界过江,到苏联远东地区野营整训”的意见,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同意。
1940年3月19日,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在哈巴罗夫斯克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与远东边疆区党委和远东军讨论越界过江野营整训问题,苏方原则同意东北抗联的请求。不久,按照抗联党委统一部署,战略转移开始,第一、二、三路军陆续越过中苏边界进入苏联方面指定区域,组建南北野营,由苏军提供后勤供应和军事训练。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部队整编为苏联远东军区第88独立步兵旅,对外代号8461部队,下辖4个步兵营,1个无线电连,1个迫击炮连,1个教导连。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周保中率部打回国内,给予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狠狠的打击。
1945年秋,毛主席从东北局的电报中得知“周保中系原抗日联军现有干部的领袖”。
这年11月4日,毛主席亲笔起草中央电文《增兵东北之部署》,向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聂荣臻、罗荣桓等各解放区领导人通报,指示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周保中(义勇军领袖)为……第四副司令”,参与“统率东北全军,部署作战”。
此后,周保中在副司令中的排名位次不断前移,至1947年9月已排名第一位 。
这都与毛主席对其的重用是分不开的。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周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领导下的吉林省和吉林省军区共与敌作战800余次,歼敌4万余人,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近19万人,缴获武器近3万件 。
1949年5月10日,毛主席在北平用整整4个小时听取了周保中的抗联工作汇报,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和唯一的一次详谈。
在以这次谈话为基础的5月16日电文中,毛主席手书肯定周保中是 “一贯地执行党的路线的抗联同志”的代表 ,同时要求东北局等“根据上述估计对周保中同志予以积极的帮助,启发他去掉某些包袱和片面性,这个同志会有更大的进步” 。
就在这一年,毛主席还曾两次接见了周保中,并赞之为“民族英雄”。
10月1日,周保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
建国初,周保中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云南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党组书记(实际主持工作)等职,对西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中有10位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其中7位是1955年被授予的,有3位是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在1961年和1964年晋升为少将的。
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周保中之所以没被授军衔,与他当时已脱离军界有关。但这个原因应该不是主要的,因为脱离军界的陈毅、阎红彦照样被授衔。主要是周保中自身有些问题,他抗战后期去了苏联,从苏联回国后还保留个电台,保持着与苏联方面的联系。
这个是很犯忌的。
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病逝,享年62岁。
周保中的妻子叫王一知,吉林省依兰县(现属黑龙江省)马家沟人,比周保中小14岁,两人于1939年10月6日在抗联二路军总部临时驻地结婚。
建国后,王一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任司长。
党史上还有一个王一知,也是女性,湖南省芷江县人,是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张太雷的妻子。(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