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都有怎样的?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都有怎样的?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贸易。这在法律上保护了封建土地的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二是奖励耕种,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户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布多少为标准,哪些努力耕织生产的粮布多的,由其自己徭役。这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军功的奖励是按照在前线斩获的敌人头颅数量计算的,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地。没有立过军功的贵族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殊的特权。这严重打击了奴隶主和贵族的特权,鼓励了士兵的英勇作战,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第三,广泛推行郡县制,由国君直接管理,使郡县成为国君直接管辖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商鞅变法后,秦国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放弃了井田,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抨击和瓦解了旧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在军事上,奖励军事成就,达到了强军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朝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在渭河边每天处决700名犯人,河水变红,哭声激荡大地。商鞅的严格执法和滥用酷刑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汉昭帝时期的贤良文学也认为,商鞅的严刑峻法是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旧唐书》甚至称商鞅为酷吏。商鞅推行变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因镇压贵族势力的反抗,积怨甚多,加之他在秦孝公病重期间,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独断专行,使秦国内部权力之争激化。
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商鞅变法的背景,经过,内容,影响是什么?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长,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2.目的: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
3.内容:废井田开阡陌。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5.统一度量衡。
6.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7.废除世卿世禄制。
8.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9.推行县制。
10.定秦律。
11.结果:旧制度彻底废除,封建经济发展,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只得逃亡,第三在秦军追捕中毙命。
12.但是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13.意义:积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14.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5.消极: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且未和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
商鞅变法的背景,经过,内容,影响是什么?
背景:1.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代替新兴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新的国家赋税制 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土地由公有转向私有.
经过:共有两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几年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
内容:第一次变法:1.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2.重农易商,奖励耕织;
3.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 受爵;
4.燔诗书而明法令.
第二次变法:1.统一秦国的度量衡;
2.废分封,行县制;
3."为田开阡陌封疆";
4.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影响: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商鞅施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国也有消极影响.
商鞅变法 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背景:(1)春秋时期, 铁农具 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2)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 牛 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3) 封建地主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 秦孝公 为改变秦国落后的状况,作用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统一度量衡
政治措施:
1)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4)推行县制
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奖励军功,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三是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改革文官制度,把全国政治管理分为十六个地区,独立建立中央机构皇帝的统治;2.建立官僚制度,各行各业的官员由上至下建立全国分类、笼统管理;3.推行户口制度,实行居民奉献制度;4.经济上的手段,推行——“铸币、锭制、度量、衡量和货币等流通制度;5.实施宗庙礼制。宗庙礼仪包括题写牌位、供祭品、表彰礼,以此鼓励百姓敬神,互相帮助,巩固社会秩序;6.军政大吏官员考核制度,依据官员的业绩奖赏和惩罚,以此提高官员的工作积极性;7.重视军事。建立大军,在全国各地设置营口,集中军队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