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英雄,伟人的故事
1、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2、詹天佑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3、廉颇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廉颇。他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秦国、齐国这些大国常来攻打赵国,赵王用廉颇为统帅,多次打败了敌军。敌军听到廉颇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后来,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赵括骄傲轻敌,使赵军打了大败仗,赵国也险些亡国。赵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将军身体怎么样,是否还愿意为国效力。廉颇见到赵王的使者,高兴极了。为了表示自己威风不减当年,还能上阵打仗,为国立功。他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铠甲,跃上战马,拉弓射箭,舞枪刺杀,果然身手不凡。他对使者说:“你看我,虽然老了,可是能吃饭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万死不辞,马上回去领兵参战!”使者走了以后,廉颇日夜盼望赵王的调令,可一直没等到。原来那个使者接受了一个叫郭开的坏人贿赂。故意在赵王面前说了瞎话,说廉颇饭量虽好,可一会儿工夫拉了三次屎。赵王听了,认为廉颇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调用他。廉颇为赵国的安宁奋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为国出力,对人说:“我真想有一天,还能率领赵国的兵士冲锋陷阵啊!”4、毛泽东1957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5月,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7月,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初,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5、钱学森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那些岁月中,家境状况很糟糕,作为大家闺秀的蒋英,毅然辞退了女佣,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从而也放下了她热爱的歌唱事业。正是这段时间,钱学森完成了他的著作《工程控制论》,这是他们的爱情结晶。1955年10月8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美国政府终于准许钱学森夫妇回国。但当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6岁的儿子永刚、5岁的女儿永真在机场最后登机时,美国政府又无理扣留、没收了钱学森在美国20多年间积累下的研究笔记。而他们的结婚“信物”——黑色三角钢琴,在蒋英的据理力争下,最终与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她和演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偏僻落后的地方巡回演出,并努力学唱中国民歌、昆曲、京韵大鼓,甚至京戏。每当登台演唱时,蒋英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请他欣赏,请他评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不能去听,蒋英就录下音来,带回家,待他休息再放给他听。为了照顾钱学森的工作与生活。领导安排蒋英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系担任领导并任教。蒋英只好放弃自己最喜爱的舞台生涯,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培养学生。如今,蒋英教授已是造诣精深的音乐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讲授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到了晚年,夫妇两人依然生活得富有情趣,非常充实。
为什么炉石职业选手是笑话 为什么现在炉石比赛没人看
目前的征服赛制
选手在一周之前递交一个卡组
然后就靠这套卡组打一周的比赛
而且职业和卡组基本全是这个版本强度最高的职业卡组
也就是说选手a和选手b的每个职业卡组基本是一样的
最后比赛就变成了
看职业选择和发牌员交易的运气比拼了
大家真的觉得这种比赛好看嘛
反正我觉得是不好看
为什么不能尝试在目前征服赛制的基础上用现构筑卡组的赛制呢
比如bo3的比赛
和现在一样提交4个职业双方ban掉一个选一个作为首发职业
得知双方职业后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现构筑卡组
不管怎样都是一个互相博弈的情况而不是目前的卡组反正都是一周前提交上去的现场也就是看发牌顺序
能想到的好处
1.能看到更多职业和冷门的牌
2.能看到很多黑科技
3.更考验选手对炉石的全面理解和现场反应
4.考验选手对对手的心理和习惯的了解和赛前功课
最坏情况也就和现在一样大家都掏出了当前强度最高嗯卡组而已嘛
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故事
1、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五个战士一边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六班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主力部队,六班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一面攀登一面射击。壮士们居高临下,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了下去。弹药用完了,班长指挥大家用石头砸,敌人又死伤无数。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然后走到悬崖边上,他们脸无惧色,相继从悬崖边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2、刘四虎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八旅进犯陇东西华池。由三五八旅与独立第一旅编成的第一纵队,又和新四旅、教导旅、警一旅、警三旅合编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于3月4日将西华池团团围住。刘四虎所在的六连奉命攻打一个土围子,遭敌暗堡火力袭击,刘腿部连中两弹。他包扎完伤口又投入战斗,终于同战友们一起拿下了土围子。战斗结束后,刘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3月14日,胡宗南集中14个整编旅进犯边区。18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此时,“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吼声响彻陕北山川。他和几个伤员坚决要求出院。经过十多天的寻找,终于赶上了部队,参加了5月初攻打蟠龙的战斗。战斗结束,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出击陇东、二打榆林和沙家店等内线作战的各次大小战役、战斗,一直表现出色。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采取围城打援战法,以一部兵力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六师围在宜川城内,主力包括刘四虎所在的第一纵队等三个纵队进入宜川以西的瓦子街地域待机打援。28日,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按胡宗南命令,率军部和两个整编师、四个整编旅共八个团驰援宜川已通过瓦子街进入任家湾、丁家湾一带,遭解放军阻击宿营。29日清晨,第一纵队尾追敌军占领了瓦子街。刘戡见前进道路被堵死,后退道路被切断,便迅速组织突围,以两个团抢占东南山高地,企图打通西退道路。第一纵队领导人将夺回东南山的任务交给了三五八旅第八团。上午10时,刘带领突击班战士强攻二号高地。由于地形险峻,刚冲到崾岘凹部,四位战友即被敌击中倒下。刘和另两位战士乘手榴弹爆炸烟雾扑到距敌战壕只七八米远的一棵大树后,敌疯狂射击,两名战士受伤倒下,突击班只剩下刘一人。他扔出四颗手榴弹,纵身冲到敌壕边,接连捅死四个敌人,又越过壕堑,紧追逃敌。敌长官发现解放军只有一人,便逼着逃跑的敌兵“抓活的”。还未等敌兵掉头,就被追上来的刘四虎接连刺倒两名。敌兵回过神来将他团团围住,他紧握带刺刀的钢枪与敌肉搏。这时,一班战士从侧面冲了上来,但被敌分割包围起来。刘为救被围的一班班长,又刺倒一个敌兵,由于用于过猛,栽到在交通壕里。敌人十多把刺刀朝他的头部、身上乱刺,适逢五连的指战员赶到,才消灭了这股敌兵。3、毛杏表1946年12月,在宿北战役中,一纵三旅担任狙击敌十一师北援和敌六十九师南逃的任务。当时毛杏表的两脚浮肿,正患湿气,但坚决要求参战。部队首长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率一个突击排,随同九团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毛杏表带领突击排,急行军20余公里,乘夜色昏暗,悄悄地从敌人外围据点的隙缝中插进去,直扑敌十一师驻地曹家集的附近地区,发现那里驻有敌工兵营、骑兵营,马上向二营营部报告。二营向上级请示后,立即发起进攻。经半小时激战,歼敌工兵营、骑兵营大部。毛杏表带领的突击排,缴获敌机枪三挺,俘敌六七十人。这次战斗,突击排也牺牲七八名战士,毛杏表趁战斗间隙,把四个班编为三组,占领坟堡群,狙击增援之敌。虽处于孤悬敌前的位置,但毛杏表毫不胆怯,沉着地指挥全排,抗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在伤亡增多、三挺机枪也被打坏、与上级及友邻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了六七个小时,阵地屹立不动。直到下午3时,毛杏表正确判断战况:久无营部、连部的动静,又听不到友邻的枪声,敌人则越来越猛,越来越近,肯定我军已撤出阵地。于是,他果断地率突击排撤离。在撤离时,三班战士毛曾尧因身负重伤,决意留下掩护大家。毛杏表坚决地说:“我们都是阶级兄弟,死也要死在一起,我非把你带出去不可!”他一边搀扶着毛曾尧,一边指挥战士迅速撤到安全地带。战斗结束后,战士们一致称赞毛杏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指挥机智,战斗顽强”,推选他为战斗英雄。上级给他记大功一次,突击排立了集体功。4、魏来国魏来国出生在农村赤贫之家。家里无一亩地,无一间房。父亲有哮喘病,不能很好干活养家。魏来国10岁时,父亲不得不将14岁的姐姐以180元卖给人家当童养媳。魏来国记忆里,童年就是穿着破衣烂衫,每天上山搂草拾柴。上了一年半小学就因穷辍学了。上学时老师将他乳名魏奎改为来国。12岁,就到任宽鼻子地主家当长工。一年工资八升玉米。他每天起早赶黑没命地干活。有次地主叫他赶驴拉土,驴在前面跑,让他挑一担土在驴后跟着跑,小小年纪累得实在受不了了,晚上,他逃回家哭着说再也不去地主家当长工了。这样,又让他去学泥水匠。其实就是给泥水师傅当小工。这时抗日战争爆发,他的两个叔叔参加了八路军。14岁的魏来国也参加了当地的青年抗日先锋队。他扛着红樱枪,站岗放哨,送情报给部队,通知各村防备敌人抢粮等等。当时,因为家里两个叔叔是八路,日伪军中队长王营国不断带人来家,用枪托乱打祖父母与父母亲,逼他们交出两个叔叔,威胁说不然就把唯一的长孙魏来国抓去抵命。祖父吓得从此不敢让魏来国回家。祖父亲自带着他在村东一山沟里挖个地洞住着。14岁的孩子,眼瞅着亲人挨揍被打,自己却只能东躲西藏,有家不能回,内心不能不充满仇恨与愤怒。所以,16岁时,魏来国怀着满腔阶级仇民族恨毅然参加了八路军石岛大队。不久石岛大队转为荣成独立营。苦大仇深的魏来国一年后就加入了共产党(后补期一个月)。在独立营他参加了解放龙须岛、俚岛、南占等数十次战斗。在龙须岛战斗他缴获了一支三八枪,立即被军分区调走了。当时部队每人最多只发十粒子弹。刚入伍时只发给他两发子弹,过河时一不小心将一粒子弹掉进河里,他在河里摸了两个小时也没找着,心痛极了,他认为子弹比什么都宝贵。在柳子场战斗中又缴获了两支步枪,魏来国给自己留了一支湖北造。这次战斗中,一个敌军仅隔四、五十米,魏来国穷追不舍,连打两枪没打中,眼看着敌人跑掉,恨得直咬牙。他这才认识到有了枪,有了子弹,没有过硬的技术仍然不能消灭敌人。从此他下决心要苦练射击本领。5、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来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杏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存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