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起降

时间:2025-01-19 15:22:37编辑:阿奇

都是战斗机,舰载与陆基有区别吗

都是战斗机,舰载与陆基有区别吗作为现代海军的脊梁,航空母舰这种武器想发挥战斗力,离不开其他军舰的保护,也离不开舰载机的帮忙。如果把航空母舰比作一个人的话,那舰载机就是它的手臂。对于航母来说,舰载机高达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让航空母舰可以完成超视距攻击。舰载机按功能划分为战斗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加油机、侦察机和电子对抗飞机等。但出镜率最高的还是战斗机,毕竟战斗机是负责打击任务的飞机。战斗机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最初的舰载机并不这么专业,而是由陆上飞机直接上船使用。这点也和最初的航空母舰有些像。两者最初的模样都是别的武器兼职,但是随着航空母舰这种舰艇独立发展,人们对舰载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的说来,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有三点不同。第一:舰载机对海洋更适应海洋环境不比陆地,吹6级左右大风是常态,一个浪打来,航空母舰也会摇晃不止。在这种情况下,舰载机要顺利在航空母舰上起降,除了对飞行员有一定技能要求外,还需要飞机经过特殊制造才行。比如经过加固的起落架和车轮,还有加装配合拦阻索使用的挂钩等等。第二:舰载机要能折叠机翼陆基战机是不需要折叠机翼的,原因很简单,折叠机翼会影响飞机机翼刚性。对于长期使用会产生不利影响,但舰载机必须要能折叠机翼。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舰载机需要在航空母舰狭小的甲板上停放。如果机翼不能折叠,看似很大的航母也停不了多少战斗机。更何况航空母舰甲板还要留出供战斗机起降的跑道,因此舰载机折叠机翼非常重要。第三:舰载机适应海洋潮湿环境相比较百变的陆地环境,海洋环境很显然就比较单调了,因为水比较多的缘故,海洋环境都比较潮湿,而且还会有诸如盐雾产生(海水中带有大量盐分),湿气和盐是让飞机机身腐蚀的罪魁祸首。因此陆基战斗机到了海上,用不了多久就会锈蚀。相比较陆基战斗机不抗锈蚀,舰载机的机身涂料都会添加特殊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可以防路上锈蚀也能防海上锈蚀。这也是舰载机和陆基战机最大的不同,虽然涂料看上去都差不多。以上三点不同并不是舰载机和陆基战机的全部不同,舰载机更轻的体重和更小的荷载。但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舰载机终究会走上更重荷载更大的道路,毕竟这是由航空母舰打击任务所决定的,是舰载机必然要提升的地方。陆基战斗机比舰载机更强的说法,两款战机的使用场景不同,比较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一样不靠谱。对于这种各有用途的武器,片面谈好坏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分不出所谓的好坏。

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有哪些区别

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有哪些区别舰载机是在航母上起降的,而陆基飞机是在固定的陆基机场上起降的。由于航空母舰是一个尺寸有限的海上浮动平台,这就使在该平台上起降并存放的舰载机具有一些与陆基飞机不同的特殊设计要求和使用维护特点。主要区别有四点:一是起降性能不同。毋庸置疑,舰载机的起降性能更为优良,航空母舰在海上航行,受到海洋气象条件和风浪的影响,航母会发生摇晃,加之甲板飞行区域面积有限,使得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难度很大。因此,这就要求舰载机具有重心低、抗倾倒能力强等特点,必须要具有比陆基飞机更好的起降性能、较低的降落速度以及良好的低速操纵性。二是起降方式不同。受航空母舰起飞甲板长度的制约,舰载机通常是借助弹射器起飞。起飞时,舰载机上的挂钩与弹射器相连,在自身发动机推力和弹射力共同作用下,滑跑几十米后舰载机便脱钩飞离甲板升空。降落时,舰载机借助自身的拦阻钩和航空母舰上的拦阻索,只需要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强行停止。因此,这就要求舰载机具有坚固的机体结构和减震性能优良的起落架,确保能承受得住弹射起飞加速度和降落时的冲击负荷。三是具有折叠结构。当然,这是对于大多数舰载机而言的。多数舰载机的机翼可在停放时向上折叠,有的机头和垂直尾翼还可折转。设计折叠结构主要是为了缩小舰载机体积,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能放置和存放更多的舰载机。另外,舰载机的机体上有系留装置,可将飞机系留在舰上,以防止舰船剧烈摇摆时飞机翻倒。这也是陆基飞机没有的。四是抗腐蚀能力强。由于航母长期在海上,高海况、低温、强风、腐蚀性盐雾以及海水的侵蚀,给舰载机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常用的镁、铍等材料来制造舰载机并不合适,必须选用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尤其对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要求高。舰载机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必须有良好的三防性能:即防盐雾、潮湿及霉菌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采用先进的表面防护技术对舰载机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并采用密封等措施来隔离环境的腐蚀作用。此外,舰载机的研制费用和售价均高于多数同类陆基飞机,而且有的技术复杂,还要求由高等级的飞行员驾驶。

为什么有的航母舰载机都不是垂直起降式的

为什么有的航母舰载机都不是垂直起降式的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舰载机起降方式为弹射起飞和分段索降。美国海军拥有11艘航母,其中10艘采用蒸汽弹射器,另外1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和电磁阻断装置。除了美国,法国也通过弹射器使用固定翼舰载机。而英国航母采用的是近程/垂直起降方式,使用的是固定翼舰载机,因为装备的舰载机是美国进口的F-35B闪电II战斗机,具有短程/垂直起降能力。弹射器起飞与短程/VTOL 截然不同。这就是战机的载重量和航程的问题。弹射器起飞时,战机可以满载起飞,近程/垂直起降需要考虑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不会携带过多的武器和燃料,所以它的战斗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只有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使用舰载机进行近程/垂直起降,其余国的航母使用弹射或跳伞的固定翼舰载机。如果在航母上安装向上推力装置,可能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类似于风洞设置,因此飞机将有一个高度。不过,要想保持战机的高度和航向,还是需要加装推力的。这将使战斗机的控制变得非常复杂,从而降低飞机起降的效率。目前美国海军的航母每天可以起降150架固定翼舰载机,因为采用的是弹射起飞,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空军。如果在航母上加装推力装置,同样会影响舰载机的降落,那么整艘航母的作战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我国航母舰载机在哪降落

题目: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本报辽宁舰11月25日电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渤海某海域,工作人员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试验进行最后的检查。这次飞行,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这次降落,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试验开始,现场所有人如坐针毡,在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9时08分,试验成功。现场所有人如释重负。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顽强攻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歼-15舰载机前,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文学鉴赏: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而是在于其亊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义。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的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舰载机降落航母有多难

在航母的各项操作流程中,舰载机航母降落被视为最危险的一个环节。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舰载机航母着舰的几个流程。舰载机着舰需要飞行员,空管员,地勤员配合完成。首先,飞行员要向空管人员发送着舰请求,得到答复后,在空管人员的指挥下进入备降空域。在该空域,飞行员依空管指令在指定高度沿椭圆型飞行轨迹排队降落。战时,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间隔为25秒,所以对航母空域的划分和管理必须要精确到米,精确到秒。空管员根据飞机油料的剩余,安排着舰的优先顺序。飞行员根据空管指令调整飞行姿态准备降落。地勤人员通过无线电与手中的光信号引导飞行员由航母尾部着舰。地勤人员根据飞机的进入角,确认飞机能否着舰或需要二次尝试。在飞机以正确的角度进入着舰姿态后,飞行员需要通过灯光信号判断飞机的飞行姿态。灯光引导系统由三色光构成,分别是红灯、绿灯与琥珀色灯光。如果以正确角度着舰,飞行员会看到琥珀色灯与绿色灯信号在一条线上。如果琥珀色灯光处在绿色灯光上方,说明着舰角度过高;如果琥珀色灯光处在绿灯下方,说明飞机着舰角度过低。如果飞行员看到了红色的灯光,则说明着舰角度过低,需要重新尝试。在飞行甲板上每隔15米就有一根捕捉钢缆,一般共有四根,离船尾最近的钢缆为1号缆,最远端的是4号缆。当飞机着舰的瞬间,飞行员要将飞机引擎推高至最大功率(这个有点意思,主要为防止着舰失败)。如果钢缆捕获了飞机,2秒内就能将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大都选择3号缆降落。着舰后,地勤人员要迅速牵引飞机离开跑道至指定区域,整个流程需要在25秒内完成。至此飞机着舰成功。难度的确不小。不过也没有到某些中国媒体说的那么玄乎,着个舰战斗指数就能达100。在一条跑道上不间断起飞、降落、检测、加油、填弹、准备起飞才是一整套科目流程。

上一篇:苏州公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