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的LED与蓝光有什么区别?
不了解液晶电视的朋友在选购液晶电视的时候可能不会去了解LED与蓝光的区别。如果仔细辨别一下的话会有好处的。
其实所谓的蓝光跟当初的LCD差不多,都是采用灯管发光,这样一来发光的强度较强烈,但是寿命较短。而LED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其在实用寿命合亮度上优于传统的LCD发光模式,但其缺点是不好控制发光的均匀性,LED显示器功耗更小,亮度,刷新速度各方面都要好于LCD的屏幕。
蓝光灯有什么作用啊?
蓝光灯的作用:1、调节生理节律。美国布朗大学的David在2002年发现光敏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含有的视黑素,主要负责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参与生理节律的调控。视黑素受体的敏感波段在459nm~485nm,即蓝光波长段,从而严重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研究发现人类睡眠过程中暴露于蓝光中6.5小时,其黑视素的分泌量为暴露在绿光中的两倍。蓝光通过影响视黑素的分泌,从而调节心率、警觉、睡眠、体温、基因表达等。生理节律的紊乱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理节律的破坏可能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高发率的一个重要原因。2、影响暗视力。视杆细胞产生暗视力,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紫红质)吸收光量子数的峰值在498nm(蓝光波段),蓝光主要作用于视杆细胞,暗视觉敏感度依赖于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紫红质所吸收的光量子数。它的吸收可能依赖于波长,而且吸收最大峰值大约在498nm。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透光性下降,蓝光滤过增加,视杆细胞数量下降可以减少30%,导致暗视力的敏感性下降。3、影响屈光发育。眼睛作为视觉刺激的感受器,接受的信息量除了光觉(感知亮度信息)和形觉(感知形状信息)外,还包括色觉(感知颜色信息)。研究证实,光学离焦和形觉剥夺均可导致眼轴增长而形成近视。不同单色光与眼球的生长发育和屈光的变化密切相关,即长波长光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能促进眼球的增长形成相对近视,短波长光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能抑制眼球的生长产生相对远视。扩展资料: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经过国家质检上市的产品,不会存在蓝光过量的隐患。但有一些LED灯的生产商并不注意控制蓝光的强度,他们所生产的LED灯具中蓝光是“过量”的,对眼睛存在蓝光辐射损害。对于市场上售卖的LED灯,如何判断LED蓝光过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它公布的“电压与频率”是无法推算蓝光是否过量,因为电压与频率是电学指标,而蓝光是一种光学指标。而通常所宣称的“光通量”是一个光学指标,但仅仅是白光的总的光通量,而不是蓝光的光通量,所以一般消费者是很难判断灯是不是蓝光过量的。本着爱眼护眼的角度,议大家在购买LED灯的时候选择蓝光强度低的灯具。有条件的人可以拿光谱仪测一下LED灯发出的光的光谱——如果这款LED灯发出的蓝光的强度比太阳光中的蓝光强很多,那千万不要购买。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正确认识蓝光的作用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