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的运动有哪些?
地球的运动分为公转和自转。地轴绕着地轴做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基本是稳定的,它的北端总是指着北极星的附近,呈自西向东的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则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3小时56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感受到是24个小时。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是在做公转运动,这个时候,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太阳,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在天文学上这一天的24个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地球在公转时,平均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千米,在生活中我们所能看到日升日落的想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区别:1、定义区别:地球表面的点都在围绕着一根通过地心的轴(自转轴,也叫地轴)做圆周运动,这种圆周运动称为地球自转。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2、转的方向的中心区别:自转的中心是地轴,产生了昼夜的交替而不是昼夜,还有就是地方时,意思也就是在每个地方看到的太阳日出时间都不一样。公转的中心是太阳,由此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尤其以我们北半球为例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夏天白天明显长于冬天。3、转的方向时间区别: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圈是365天6小时9分9秒。 正因为地球自转才有了白天黑夜,正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才有了四季。
关于地球的运动有哪些?
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地极移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地球还有进动和岁差(轴向进动),实际两者的含义是一样的,但是有本质的现象区别。它们的含义类似于陀螺仪,一种在自转状态下的物体,其自身的自转轴又在围绕另外一个轴做自转运动。进动在地球公转的椭圆轨道中最为明显,而岁差在地球自转中最为明显(可称自转轴进动)。地球的公转轨道进动:行星围绕太阳的轨道并不是每次都遵循一个相同轨迹的椭圆,而实际的情况时这些轨迹会描绘出一个花瓣形状,因为每颗行星的椭圆轨道的主轴也在其轨道平面内发生进动,部分原因时以回应其他行星的引力改变所施加的摄动。这种现象叫做近日点进动或拱点进动。在地球的不同椭圆公转中,我们可以得知地球在做拱点进动。当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它的椭圆轨道随时间逐渐旋转。在太阳系中,大多数轨道的离心率要小得多,进动速度要慢得多,这使得它们几乎是圆形的和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