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北京女医生扎根陕北53年,是什么让她坚持在这里的?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只身来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她曾放弃返回北京的机会,也拒绝过大医院的高薪聘请,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了第一个正规的儿科,退休后,她仍然坚持义务接诊。从大学毕业到扎根黄土高原53载,77岁的路生梅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老区人民,用“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书写着人生最美华章。这份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路生梅已经坚持了53年。1968年隆冬,24岁的她从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响应号召,服从祖国分配,从家乡北京乘火车转汽车,三天两夜一路颠簸到黄河岸边的陕北小城佳县。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县城让这个远道而来的北京姑娘有点失落。在她的倡导下,佳县开始普及新法接生,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如今的佳县新生儿死亡率降至千分之零点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从北京来的女大学生,在陕北结婚生子,扎下了根。她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路大夫、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走在佳县大街上,随时有百姓冲她打招呼、拉家常。路生梅早已把这里的群众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乡亲,一口“醋溜”陕北话,也足以“以假乱真”。路生梅说:“佳县人特别淳朴,特别知道感恩。比如来了饿了的孩子,你哪怕把你吃的馍给他掰上一半、掰上三分之一,他就非常满足,可能把你永远记到心里头。”如今,路生梅为佳县人民服务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当初承诺的50年,古稀之年,她向党组织许下新的承诺:“为党工作没有退休时间,为患者解除病痛没有退休时间。”
77岁女医生扎根陕北55年,在此期间她做了哪些贡献?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所谓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些人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无怨无悔。扎根陕西,提高医疗水平一位77岁女医生扎根陕北55年,这位医生就是陆生梅,当年服从分配,从北京到了陕西省成为陕西当地的一名儿科医生。初到陕西,令路生梅感到揪心的是当地的医疗水平非常的落后。虽然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陆生梅为了想改变当地的医疗水平现状,她毅然决然要坚持下来。50多年来,陆生梅一直秉持初心,坚守岗位,以医者仁心,保护着当地的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只为了当地的老百姓少花钱能治好病。陆生梅当时分配到陕西,在当地创办了儿科。为了提高医疗的质量陆生梅到处筹集资金,而且还让科室的所有护士到西安儿童医院进修,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陆生梅还坚持走到农户家为患者看病,经常坚持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尽管是风雨交加,也马不停蹄。遇到病重的患者,陆生梅还选择留下来给他治病,一直等到患者好转之后才离开。 退休后依然活跃在医疗前线如今的陆生梅已经退休了,但是她每周坚持到医院义诊,而且还在家里接待一些过来咨询的病人。除此之外,陆生梅还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为社会做公益当中。现在已是76岁高龄的陆生梅在新冠肺炎抗疫激情的时候,她还主动请战申请到抗疫战线。正如她所说,身如火花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这句话也正是陆生梅这一生的真实写照。陆生梅扎根陕西55年来,为陕西的医疗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即使退休了,依然还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