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蟋蟀虫王?
以从以下几方面识别蟋蟀的虫王。
1、首先,因为蟋蟀打斗交锋是用头撞头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头是一个关键部位。善于打斗的蟋蟀,头要大,头大的蟋蟀才能显出其雄健、剽悍、有力。所以行家看蟋蟀,总是先要看头。
优秀的蟋蟀,不仅头要大,而且头顶心是锃亮而有光泽的。头形高而圆,象寿星的头那样凸出的是上佳的头形。除前额凸出外,两只眼睛要生得比较高位。被行家们称为“柿子头”、“宝石头”、“菩提头”、“蚱蜢头”的,也属较为可取的头型。反之,尖头小脑,显然属于劣种。
2、其次,还要从头的颜色来辨别。头色呈青金色、紫樱桃色、黄古铜色者,皆属上品,但比较少见,不易获取。纯黑色和纯白色者次之。若既青又白,中间有混合色者,并非良种。
有些蟋蟀脑门上有细细的直纹路,被称为“麻路”,这种虫的头称为“麻头”,它与额前有1条白纹的一起被认为是上好的类型。而有羊角、牛角式斗纹,都属于打斗不堪不击的次品。
3、从眼睛部位观察,额角上显现漆黑色的为上品,眼中似有金光闪闪者亦为佳品。此外,优质蟋蟀的触须一般是粗而长,而且转动灵活自如。若触须出现弯曲或须梢卷曲者,则为衰老或有病的蟋蟀,说明其寿命已经不长,更谈不上进行打斗了。
蟋蟀的打斗,主要是依靠其锋利的牙齿作为战斗的武器,所以门牙是否坚硬锐利是判别是否具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从外观上看,牙齿干亮而不软润,就是善于打斗的,特别是牙钳中的锯齿要尖锐而锋利。
哪里的蟋蟀最好?
宁津的蟋蟀最好。宁津人杰地灵,宁津蟋蟀更是英勇善战,美誉九洲,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客商云集至此。这也变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金虫”,在柴胡店镇就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小蟋蟀比头牛”的佳话。每年立秋之后,田野、树林、沟壑,村头空地、村内宅院,甚至农家屋内,到处有蟋蟀出没。日以继夜,鸣声不断。宁津蟋蟀种类繁多。因特有的地理条件和特有的环境小气候,宁津的柴胡店镇原尤集乡、孟集乡、保店镇、宁津镇原小店乡、杜集镇原常洼乡等地所产的“斗蟀”最好。原尤集乡陈庄一带所产的“斗蟀”最出名。杜集镇南孙西村一带所产蟋蟀最有名,其百余元的小虫在国内多个大城市夺帅,勇猛善战,不畏强敌,受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蟋蟀爱好者的青睬。宁津县政府计划在2015年前将孙西村列为蟋蟀重点养殖基地,发展旅游业,带动全村经济大发展。产品文化在全国各地“斗蟋蟀”大赛中,宁津产的蟋蟀联得冠军。1990年,宁津县委宣布正式成立“宁津县蟋蟀研究会”。并于1991年8月16日举办了首届“中国宁津蟋蟀节”。《农民日报》、《经济参考》、《信息日报》、山东省《新闻联播》、省广播电台等10多家报刊电台播发了我县举办蟋蟀节的盛况。每逢“立秋”之后,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唐山、杭州、南京、合肥、无锡、徐州、广州等大中城市的蟋蟀爱好者慕名而来,涌入宁津。大量捕捉、购买蟋蟀,促其在我县县城老车站、柴胡店镇一带形成多个蟋蟀市场,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宁津蟋蟀以个大体壮、勇猛善斗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