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写啊
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应载明以下的内容:1、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2、住所、经营地点;3、登记类型;4、结算方式;5、生产经营方式;6、生产经营范围;7、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8、生产经营期限等。【法律依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税务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二)住所、经营地点;(三)登记类型;(四)核算方式;(五)生产经营方式;(六)生产经营范围;(七)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八)生产经营期限;(九)财务负责人、联系电话;(十)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有关事项。
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
税收是我国收入的主要来源,税种也是很多的,但是最常用的应该属增值税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增值税的一些知识,税率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填报增值税申报表。一、一般纳税人按照以下顺序填写申报表: 1.销售情况的填写 第一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至11列; 第二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第三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至14列。(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第四步: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有减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2.进项税额的填写 第五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有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第六步:填写《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有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第七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第八步: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 3.税额抵减的填写 第九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有税额抵减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4.主表的填写 第十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根据附表数据填写主表)二、一般业务的填写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一般业务(不包含即征即退、减免税、出口退税、汇总申报、税额抵减、差额征税、固定资产抵扣、不动产抵扣业务),只需要填写附表一、附表二、进项结构明细表和主表中的部分项目。其他表格不需要填写。 1.销售情况的填写 (1)一般计税方法的填写 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的税率确定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2)简易计税方法的填写 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征收率确定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2.进项税额的填写 (1)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填写 纳税人当期认证相符(或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进项税额填写在“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次中。 当期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经稽核比对相符后,根据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注明的相符税额合计,填写到附表二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栏次中。 当期取得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到附表二第6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栏次中。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企业,计算出的当期农产品核定扣除进项税额也填写在此栏中。 当期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代扣代缴的税额填写到附表二第7栏“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栏次中。 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取得的道路、桥、闸通行费,以取得的通行费发票(不含财政票据)上注明的收费金额计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填入附表二第8栏“其他”。三、特殊业务的填写 1.即征即退业务的填写 纳税人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征(退)税数据填写在附表一“即征即退项目”栏次中和主表“即征即退项目”列中。未发生即征即退业务的纳税人无需填写相关内容。即征即退业务的纳税人取得的进项税额需要在“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中进行分摊。 2.减免税业务的填写 发生免税业务的纳税人需要填写附表一免税相应栏次和减免税明细表、主表免税销售额栏次。 (1)减免税明细表的填写 “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额”当期大于零的纳税人需要填写“减税项目”栏次。 “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 “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税、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按下列情况填写:纳税人兼营应税和免税项目的,按当期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销售收入全部为免税项目,且当期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按当期取得的合法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当期未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算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计算的,本栏次填“0”。 3.出口退税业务的填写 (1)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业务的填写 1出口销售额的填写: 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政策的当期出口销售额填报在附表一“免抵退税”部分“开具其他发票”“销售额”列,和主表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该销售额为企业会计确认的出口销售额。《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出口销售额是单证信息齐全进行出口退税申报的销售额。两者口径不一致,形成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年累计销售额差异属于正常情形。 2征退税率之差转出的进项税额填写: 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汇总表第25栏与附表二第18栏数值需相同,不得有差异。 3免抵退应退税额的填写: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不是申报系统自动带出来,需要手工填入。该栏按照税务机关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上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填报。出口企业无论当月是否收到退税款,都必须按照以上要求填写。 4生产企业出口业务适用免税情形的填写: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适用免税情形时,出口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免税列、减免税明细表中“出口免税”栏次和主表第8栏“免税销售额”中。与此同时,用于免税业务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填写在附表二第14栏“免税项目用”。 (2)外贸企业免退税业务的填写 1出口销售额的填写: 外贸企业出口销售额适用免退税的,填写在附表一免税列和主表主表第8栏“免税销售额”中。 2进项税额的填写: 外贸企业用于出口业务取得的专用发票须按规定的时限进行认证(或登录发票查票平台勾选确认)。外贸企业内外销必须分开核算。外贸企业取得的用于出口退(免)税的进项发票,认证后填写在附表二“待抵扣进项税额”相应栏次。外贸企业征退税率之差部分计入成本,不在附表二进项税额转出中反映。 4.汇总申报业务的填写 (1)总机构申报表的填写 实行总分支机构汇总申报的企业,总机构填写完整的增值税申报表。总机构根据传递表系统汇总的,包含所有总分支机构销售额、进项税额、分支机构分配的应纳税额,进行填写申报表。总机构需要填写完整的的申报表。 所有总分支机构取得的进项税额,由总机构汇总填写在附表二第1栏“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按季申报的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包含该季度所有总分支机构认证(或登录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的专用发票进行税额之和。 分支机构根据销售占比分配的税款,由总机构填写在主表第28栏“1分次预缴税额”。实行定率预缴的总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定率预征的税款也填报在该栏。 (2)分支机构申报表的填写 分支机构只需要填写附表一、附表二、主表。 1销售额的填写: 分支机构实行按销售额占比分配的税款,倒推出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一般计税方法”相应税率栏次中。 分支机构实行定率预征计算的税款,倒推出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一般计税方法”相应税率栏次中。 “营改增”分支机构实行定率预征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第13a行“预征率%”。部分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铁路运输试点纳税人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第13b、13c行“预征率%”。 2进项税额的填写: 分支机构认证((或登录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的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填写在附表二第1栏“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并填写到附表二第17栏“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作进项税额转出。 5.税额抵减业务的填写 发生“两项费用”抵减以及销售、出租不动产和销售建筑服务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需要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本表第3行由销售建筑服务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销售建筑服务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本表第4行由销售不动产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销售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本表第5行由出租不动产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出租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6.差额征税业务的填写 有差额征税业务的纳税人需要填写附表二第12至14列和附表三。附表二中第12列相应栏次的数值应等于附表三第3列相应栏次的数值。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 一、“销项”部分 1、 “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第1项)为应征增值税的所有货物和应收劳务。“销售额”本月数栏填 写纳税人当期销售货物和劳务所取得的全部销售额。“销售额”本年累计数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税额”本月数栏(IC)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贷方“销项税额”本期发生数一致。“税额”本年累计数栏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货物名称”的填写,如果生产、经营货物品种超过三项的,应按不同税率汇总填报。 2、 “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第4项)“销售额”栏本月数,按简易征收办法计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数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 “免税货物”(第8项)“销售额”栏本月数是指国内环节免税货物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数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 “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第9项)的“销售额”本月数,填写享受免税政策出口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数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进项”部分 1、 “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第10项)“本月数”各栏数据应根据本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费发票以及进口货物海关完税凭证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 注意 “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第10项)的“本月数”的“合计”栏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2、 “进项税额转出”(第11项)填写按规定应当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 注意 “近项税额转出”(第11项)“本月数”的“合计”栏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3、 “免税货物用”(第12项)填写销售免税货物进项税额。 4、 “非应税项目用”(第13项)填写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 5、 “非正常损失”(第14项)填写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项目的进项税额。 6、 “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第15项)填写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的货物的进项税额。 7、 “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第16项)填写出口企业实行“免抵退办法”计算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8、 “其他”(第17项)填写按规定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 三、“税款计算”部分 1、 “上期留抵税额”(第22项)的“本月数”栏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借方期初余额一致。 2、 “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第23项),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实际退税额。 四、“税款缴纳”部分 1、 “本期已缴纳税额”(第31项)的“本月数”栏,是指纳税人当月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包括当月间接出口额预缴的增值税额、当月实际入库的 2、 “其中:本期应纳税额预缴数”(第三十二项)的“本月数”栏,填写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前向税务机关预缴本期应纳税额数。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具体项目填写说明:(一)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四)本表第1项“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包含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不包含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第1栏“本期数”≥第2栏“本期数”+第3栏“本期数”(五)本表第2项“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合计。(六)本表第3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七)本表第6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第6栏“本期数”≥第7栏“本期数”(八)本表第7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九)本表第8项“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出口免税货物的销售额。第8栏“本期数”≥第9栏“本期数”(十)本表第9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出口免税货物的普通发票金额。(十一)本表第10项“本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应纳税额。第10栏“本期数”≥第1栏“本期数”×3%(十二)本表第11项“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数据是根据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额。(十三)本表第12项“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为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减除本期根据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额后的余额。第12栏“本期数”=第10栏“本期数”-第11栏“本期数”(十四)本表第13项“本期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稽查补缴的应纳增值税额。(十五)本表第14项“本期数”=第12栏“本期数”-第13栏“本期数”(十六)本表第1至12项的本年累计数=第1至12栏的“本期数”+本年度上期第1至12栏对应的本年累计数。(十七)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其不含税销售额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第4栏,其利用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在第5栏。资料扩展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必须同时附列《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输发票)抵扣明细表》等三个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