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动

时间:2025-01-22 02:29:47编辑:阿奇

如何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中的整体恒动观念?

你去看看秦伯未的《中医理论入门》。
整体恒动观念,先说整体,中医看病是把人身体看做一条河,河中间哪个位置除了毛病都去源头上寻找,比如一个人早上起来就腹泻吧,要往他的根源上寻找——也就是肾水有问题,然后补肾而不是治你的肚子。恒动,中医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天地万物,道法自然,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你的精气神也都恒久运转。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准。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恒动观念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恒动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活动、健康、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这就是恒动观念


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是什么观点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观点,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两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出自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说》,凡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则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在不受任何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的状态下,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静者恒静)。惯性因质量变化而变化。


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是什么观点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观点。“惯性”的概念是由伽利略最先提出来的,“非惯性”(即没有惯性)的概念是由民科陈杰思最先提出来的(在2003年提出)。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享年77岁,原名(Galileo di Vincenzo Bonaulti de Galilei)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成就: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描述了摆的性质和“静水平衡”,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他对观测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使用望远镜对金星相位的确认,发现木星的四颗最大卫星,土星环的观测和黑子的分析。伽利略(Galileo)提倡日心说和尼古拉·哥白尼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有争议的,当时大多数人都赞成地心模型(如Tychonic系统),但他遇到了天文学家的反对,他们由于缺乏恒星视差而怀疑日心论。此事由罗马宗教裁判所在1615年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日心论“在哲学上是愚蠢而荒谬的”。

上一篇:lol蛋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