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才

时间:2025-01-22 06:40:52编辑:阿奇

宁波人才补贴政策2023

宁波市青年人才租房补贴来了,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每人最高可发放领取3万元租房补贴。宁波青年人才租房补贴2022年最新政策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甬人社发〔2021〕10号)和上级有关精神,现就青年人才租房补贴(以下简称租房补贴)政策制定实施细则。一、政策内容 自2021年4月20日起,新引进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含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青年人才,在甬依法缴纳社保一定期限且无房的,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租房补贴,最长发放3年。二、适用对象 在我市的市本级和区(县、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部省属 高校院所、其他用人单位(包括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须在宁波市内税务登记注册,下同)工作和灵活就业的人才。三、申请流程 申报时间:每月21日至月底申报。 符合条件的人才,自新引进之月起至满3年止(共36个月)为政策享受周期,累计缴纳社保满10个月、20个月、30个月后,在“宁波市人才服务申报系统”PC端或宁波“人才码”移动端线上申报。 经匡算确认后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社保卡金融账户(需开通金融功能)。有特殊情况的经市及区(县、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窗口初审,市及各区(县、市)人力社保部门复核通过后,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社保卡金融账户。四、政策说明 (一)新引进,指首次在甬缴纳社保。其中,人才全日制学习毕业前在甬缴纳社保的,首次在甬缴纳社保时间可按毕业后缴纳的时间算起。在甬缴纳社保连续中断满3年后重新在甬缴纳社保的,首次在甬缴纳社保时间可按重新缴纳的时间算起。 (二)全日制及学历学位,指国内高校毕业生查询学信网中的学习形式、学历、学位信息;海外高校毕业生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应届毕业生,指满足以下条件的毕业生:国内高校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上毕业日期之后1年内;海外高校毕业生以《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上毕业日期之后1年内。 (四)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指查询“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网站、“浙江省证书查询系统”和“宁波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网”信息结果为“二级/技师”或“一级/高级技师”。 (五)缴纳社保,指查询我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参保信息为在缴。 (六)无房,指查询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宁波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结果为无住宅。五、政策要求 租房补贴政策是全市统一实施的人才政策。人才已享受市本级和区(县、市)相关租房安居政策的按照"就高、补差、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一)人才已享受公租房保障政策、人才公寓政策、购房补贴政策的,不重复享受租房补贴。 (二)人才享受宁波大市内其他相关租房安居补贴政策按“就高、补差”原则执行。六、其它事宜 1.人才享受租房补贴仅限一个政策享受周期,可在累计缴纳社保时间符合相应要求时逐次申领,也可合并申领。租房补贴的受理时限为政策享受周期期满半年内,逾期不再受理。 2.人才申请租房补贴时须在甬缴纳社保,以申请时的工作单位(灵活就业人员为社保缴纳地)为准根据财政负担原则由市及区(县、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窗口归属受理。 3.申请人属于劳务派遣人员的,需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企业均为在甬单位,并以实际用工单位作为工作单位申报。 4.申请人申办政策事项,即同意授权经办机构查询申请人相关信息。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2022宁波人才补贴政策

此次政策调整涉及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应届毕业生再次生活补贴、往届生生活补贴等。一、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方式: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方式调整为分两次发放,每次发放补贴总额的50%。符合申领基本要求,且在杭连续参保满(不含补缴)6个月后,发放第一笔补贴、连续参保满(不含补缴)12个月后,发放第二笔补贴。补贴对象:与原政策保持一致,为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补贴标准: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生活补贴保持不变,分别为1万元,3万元;博士研究生生活补贴标准由5万元调整为10万元(毕业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不含)之前的博士研究生仍为5万元)。二、应届毕业生再次生活补贴。名称调整:原政策中“余杭区应届毕业生安家补贴”名称调整为“余杭区应届毕业生再次生活补贴”。发放方式:由原政策中“每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 1年发放一次,连续发放三年”调整为“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3年后一次性发放”。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除硕士、博士外,本科生毕业院校有要求,详见附件目录。补贴标准:调整为给予一次性3万元生活补贴。三、往届生生活补贴。名称调整:由原政策的“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名称调整为“毕业3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方式:原政策中“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1年”调整为“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3年”后一次性发放。补贴对象:原政策的补贴对象为“毕业5年内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调整为“毕业3年内博士研究生”。补贴标准:调整为给予博士研究生一次性3万元补贴。


宁波人才购房补贴政策2022

生活补贴:本科1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毕业2年内到中小微企业首次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每满一年给予2000元补贴,最多不超过3年。购房补贴:毕业10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宁波首次购房,给予购房总额 2%、最高8万元补贴。一、人才落户的条件:1、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2、取得三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 3、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4、留学归国的毕业生; 二、人才落户所需材料:1、全日制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证书; 2、在当地就业的劳动合同; 3、三个月的当地社保证明; 4、由当地单位开具的在职证明。法律依据:《财政部关于政府补助准则有关问题的解读》 第一条 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政府补助准则不对“日常活动”进行界定。通常情况下,若政府补助补偿的成本费用是营业利润之中的项目,或该补助与日常销售等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如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则认为该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相关。


宁波人才购房补贴政策2022

宁波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来了,自2022年7月25日起,对新引进的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自引进之月起3年内在宁波大市范围内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可申请购房补贴。宁波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最新)政策内容 自2022年7月25日起,对新引进的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自引进之月起3年内在宁波大市范围内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分别给予购房总额(以契税发票不含税的计税金额为准)20%,最高 60 万元、40 万元、25 万元、20 万元的购房补贴。其他事宜 1.夫妻双方都符合享受购房补贴条件,且人才层次不同的,可按层次高的一方申请。 2.房屋产权由夫妻双方共同持有或申请人配偶持有的, 可由申请人全额享受购房补贴。 3.申请购房补贴的房产由非夫妻关系的多人持有的,申请者按产权比例享受购房补贴。 4.人才申请资格审核及申请购房补贴时须在甬缴纳社保,每人仅可享受 1 次。申请购房补贴时,按照人才引进时 的层次进行认定并享受。 5.人才已享受博士后出站留甬(来甬)工作补助政策的, 不重复享受购房补贴。 6.申请购房补贴的房产须为住宅,宅基地自建房、商用产权房以及拆迁安置房、大龄青年房、农居房等政策性住房不能申请购房补贴。 7.本细则所述购房时间,增量房(一手房)以合同首次备案时间为准,存量房(二手房)以不动产权证登记时间为 准。 8.人才享受购房补贴的资格认定,以申请受理时查验有关条件资格结果为准。 9.申请人以期房方式申领购房补贴,资格审核阶段和补贴申领阶段就业创业情况发生变动的,以补贴申领时的工作单位为准根据财政负担原则由市服务总窗或区(县、市)服务联盟窗口归属受理。 10.享受人才购房补贴的房产,按照宁波市有关限售政策执行。 11.高层次人才在 2022 年 7 月 24 日(含)前购房的,按《关于推进开放揽才产业聚智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中购房补贴相关规定执行,可按本政策优化预审初核等程序,使用接口数据线上申报获取相关信息;因逾期未办的可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含)前按原政策规定补办。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如下:1、人才安居政策(1)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10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宁波首次购房,给予购房总额2%、最高8万元补贴;(2)给予15-100万元安家补助、最高60万元购房补贴;(3)就业生活方面,根据应届毕业生毕业院校的等级不同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就业补贴和安家补助,对海外人才,予20-60万元年薪补助;(4)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本人直接落户,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宁波市政府给予15万元安家补助、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5)国家、省、市级高端人才,拥有子女优先择校、医疗绿色通道等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补贴;(6)在宁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市级最高给予30万元生活补贴,区县(市)、开发园区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合计最高60万元)。出站留宁波工作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2、人才创业政策(1)对于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的个人或团体,除人才引进政策的补贴之外,还享有额外的最高达2000万元的创业补贴;(2)对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给予一次性100万元项目资助;对入选城市经济领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项目资助;(3)对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的双创团队,按A、B、C层次分两期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项目资助;对入选城市经济领域的双创团队,按A、B、C层次分两期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资助;(4)对人才层次高、影响力大,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属于颠覆性创新,且产业化、市场化前景特别好的重大人才团队项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3、甬江引才工程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城市经济两大领域人才和团队项目,其中科技创新领域紧贴“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重点支持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城市经济领域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文教卫体、专业服务、规划设计、时尚创意、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等产业;4、创业人才项目(1)申报人一般应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具有较高业内影响力,且拥有3年以上相关从业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1957年1月1日后出生,下同);(2)近5年内(2017年3月1日以后)来宁波工作或创业,申报人在宁波创办企业成立1年以上(2017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申报人须为企业创始人、法定代表人,且是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1家企业只能申报1个创业人才项目;(3)科技创新领域申报项目,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金中创业人才(自然人)货币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城市经济领域申报项目,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金中创业人才(自然人)货币出资不少于50万元;5、青年人才项目分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和青年创业人才项目,限科技创新领域人才申报。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其他申报条件与对应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相同;6、双创团队项目创业团队应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有望提升宁波产业水平,能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团队一般应包括1名带头人和至少4名成员;带头人一般应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具有较高业内影响力,且拥有3年以上相关从业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成员应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或拥有3年以上相关从业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67年1月1日后出生,下同);(2)带头人和成员近3年内(2019年3月1日以后)来宁波工作或创业,或计划来宁波创业;带头人(自然人)须为企业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东;带头人和成员(自然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0%(含申报企业中,带头人和成员直接持有的在落户区县(市)注册成立的持股平台股份),且持股成员不少于2名;(3)科技创新领域申报项目,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金中货币出资不少于200万元,带头人(自然人)实际到位的货币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城市经济领域申报项目,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金中货币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带头人(自然人)实际到位的货币出资不少于50万元。法律依据:《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第八条面向省外,特别是海外重点引进以下人才:1、我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工程及新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所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专家;2、落户我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创办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符合我省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较大市场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的企业领军人才。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如下:1、人才安居政策(1)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10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宁波首次购房,给予购房总额2%、最高8万元补贴;(2)给予15-100万元安家补助、最高60万元购房补贴;(3)就业生活方面,根据应届毕业生毕业院校的等级不同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就业补贴和安家补助,对海外人才,予20-60万元年薪补助;(4)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本人直接落户,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宁波市政府给予15万元安家补助、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5)国家、省、市级高端人才,拥有子女优先择校、医疗绿色通道等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补贴;(6)在宁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市级最高给予30万元生活补贴,区县(市)、开发园区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合计最高60万元)。出站留宁波工作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2、人才创业政策(1)对于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的个人或团体,除人才引进政策的补贴之外,还享有额外的最高达2000万元的创业补贴;(2)对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给予一次性100万元项目资助;对入选城市经济领域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项目资助;(3)对入选甬江引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域的双创团队,按A、B、C层次分两期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项目资助;对入选城市经济领域的双创团队,按A、B、C层次分两期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资助;(4)对人才层次高、影响力大,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属于颠覆性创新,且产业化、市场化前景特别好的重大人才团队项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3、甬江引才工程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城市经济两大领域人才和团队项目,其中科技创新领域紧贴“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重点支持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城市经济领域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文教卫体、专业服务、规划设计、时尚创意、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等产业;法律依据:《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第八条面向省外,特别是海外重点引进以下人才:1、我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工程及新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所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专家;2、落户我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创办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符合我省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较大市场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的企业领军人才。


上一篇:楚怀王 屈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