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地铁是什么时候开始运行的?
北京的地铁是在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的,1981年9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营,线路由北京站至公主坟站。运营线路的西端终点站在1971年8月5日延长至玉泉路站,11月7日延长至古城站。 1973年4月23日,北京地铁1号线延长至苹果园站。1976年,北京地铁的运营权由军方交还,但由于大火等事故多次关闭。1981年9月1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经国家批准正式验收,在试运营10年之后,北京地铁正式对外开放。它包括19座车站,和从西山的高井站到北京站的27.6千米线路。工程共投资4.06亿元。地铁被交由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管理。扩展资料北京地铁的服务设施:北京地铁7号线、14号线等地铁线的设计注重“人性化”。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士出行,在建所有轨道交通线除设置直升电梯、残疾人轮椅升降台外,在地上封闭路段均以对角线形式设置2部电梯,为特殊人群提供方便。北京地铁在运营安全方面,所有在建地铁线路的两站区间内增设乘客紧急疏散平台,提高安全标准准,便于遇到突发事故时乘客安全疏散。同时,列车设有撞击吸能装置及防爬装置,保证列车发生碰撞时车辆客室的变形程度最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地铁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地铁官网-地铁大事记
北京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开通的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为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从6月9日首班车开始,全市轨道交通全网及城六区地面公交线路将正式启用新售票系统,并启动健康码自动验证服务。给乘客一个提示:首先请升级的乘客走系统验证通道。第二,请没有升级的旅客主动走人工验证通道,出示核酸阴性证明。第三,请不要使用他人的实体卡(码)乘车。第四,请不要把自己的实体卡(码)借给别人。第五,请未升级的用户加快升级速度,以节省您和他人的出行时间。第六,请被提示“健康代码异常”的乘客配合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第七,请需要购买单程票的旅客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件。八、核酸目前必须在72小时内检查。如果以后防疫政策有调整,售票系统也会相应动态调整。以下内容供参考-中国青年网-6月9日起,北京地铁全网及城六区地面公交正式启用新售票系统。
北京地铁哪里最拥挤?
说到北京地铁,大家脑海里恐怕就一个字:挤。不过实际上北京地铁不是什么时候都拥挤,什么时候都上不去的。在除了早高峰跟节假日的时候,乘坐地铁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日常工作之余,你是否注意过那些地铁站里别有用心的设计呢。 这些设计都包含了设计者细细研究的汗水与思考,囊括了北京很多特色文化。身边的风景,请不要错过!1 顺义站:圆形站厅,仿古设计与中国红 15号线是全北京市最大的圆形站厅,走进15号线步入了中国红殿堂,中国红成是主打色调,该座车站最大的特点是站厅层为圆形结构,无论是地下站还是高架站很有中国传统建设的风格。2 六里桥站:圆形站厅,有趣的雕塑 六里桥站的圆形站厅与15号线的圆形站厅区别在于换乘的时候可以看到阳光,并且可以直达办公区。9号线六里桥站虽然是个侧式双层车站,而10号线为三层岛式车站,但设计师还是取最高的两层相互连接,其中负一层就可以实现阳光直射。站台装修的主打色为白色,白色圆形立柱与顶部环状吊顶相呼应,营造出剧院般的恢弘效果。3 北海北站:中国古典园林 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回廊的形式将传统元素融合在现代交通空间中,皇家的显赫与园林的休闲相得益彰。4 昌平线:可爱的蜂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工作室的建筑师张音玄说,六边形作为一个基本元素应用到车站整体造型和内外装饰中,天桥、楼梯间、窗洞、灯饰甚至吊顶图案和马赛克等多采用六边形设计,整体感非常强。昌平线是连接中心城区与昌平新城的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年底开通的一期工程为西二旗站至南邵站,长约21公里,共设7座车站,其中南邵站为地下站、西二旗站为地面站,其余5站均为高架站。这5座高架站均统一设计成简洁的六边形截面的柱体造型,横卧在轨道上的柱体主要以玻璃幕墙包裹,玻璃表面还印有六边形的装饰图案,昌平线施工人员亲切地称之为“蜂巢”。昌平线与8号线换乘的朱辛庄站因为要实现同向同台换乘,相当于两座车站“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形成双六边形截面的连体车站造型。5 地铁6号线:京城青砖绿瓦的发展脉络 长安街是展示首都风貌的一条街,而地铁6号线连接的老城北部、北京城东部和西部以生活和办公的成熟街道为主,途经车公庄大街、平安大道、地安门大街、朝阳北路等站,可以说是更生活化的一条线。乘坐6号线的乘客更多的是居住和工作在北京的人,地铁站厅的设计要体现北京特有的生活氛围和生活面貌,这样,乘客才能有一种归属感。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木材加砖,木材起支撑作用,砖做墙体维护。这与西方以石材为主的建筑很不一样,所以最后确定,6号线以“砖”为主要设计灵感。6号线的装修通过青砖、红砖、现代彩砖等墙面装饰的变化,体现了北京老城保护区、西部成熟区和东部发展区的不同面貌,也勾勒出了北京城市的发展脉络。6号线上美丽的壁画 乘客可以欣赏到北海北站的《廊下琼华岛》、《月中静心斋》,车公庄站的《彩韵国粹》,东四站的《东四记忆》,金台路站的《金台求贤》、《金台夕照》。这些壁画凸显地域标志和城市文化,从海子文化到隆福寺庙会,从生旦净末到胡同生活,用壁画还原的北京,让人大有“穿越”之感。7 地铁雍和宫站:神似地面雍和宫 地铁5号线采用了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为地铁空间的形象带来新的内涵。其中,雍和宫站主色调为红色,站厅吊顶用金色材料,柱子用红色,和地面建筑雍和宫神似。雍和宫站的立柱全部采用正红色,护栏全都采用汉白玉雕花制成。雕花护栏在错层之间一字排开,图案包括龙、牡丹等中国传统图案。雍和宫以及周边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是包涵文化理念的游览胜地,宣扬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对中国味道的强化是设计中的重点。各种景致的运用,将使设计贴近地理和文化环境。营造本站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表现厚重的文化感。 8 地铁动物园站:童真的动物与星空的神秘 下了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站下车D口出去的路上会看到有关于小动物的壁画,五颜六色的十分搭衬动物园,充满了童趣的感觉。还有站厅里面顶上的圆形星星也是一大亮点。9 圆明园站:大水浮雕 地铁圆明园站紧邻圆明园,站厅层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水法”石材浮雕和四十景介绍。画面以代表性的圆明园建筑(西洋楼)残柱为背景,以御题《圆明园四十景》的文字形式为内容,加上建园、毁园、烧园三个“历史年号”,给人铭刻于心的视觉心理作用和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10 国图站:书籍演化路馆藏四重宝 主题为 “书的海洋”,壁画以书籍的演化为主要表现元素,着重体现了国图四宝:赵城金藏、敦煌古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北京地铁哪个线路最挤
北京地铁10号线最挤。据《2021年北京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2020年北京地铁10号线日均客运量为112.26万人次,其中,进站量58.9万人次,换乘量为53.36万人次,在北京各地铁线路中位居第一。北京地铁10号线更是曾创下200万人次的日均客流量纪录,是北京最拥挤的地铁线路。北京地铁10号线是北京的第二条环形地铁线路,分一、二两期,2017年12月1日成环贯通运营,全长57.1公里,居全国第九位,是北京最长的地铁线路。据北京地铁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地铁10号线穿过海淀、朝阳和丰台三大区,共有45个车站,其中换乘车站16座,全程需要一个多小时。线路走向北京地铁10号线起点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海淀区蓝靛厂地区的巴沟站,经火器营沿蓝靛厂南路向南经远大路、紫竹院路、玲珑路、阜石路,至永定河引水渠转向东南,沿西三环路向南经复兴路、莲花池西路后转向西南,穿过北京西机务段后再转向东南至蓝靛厂站。向南经过六里桥西、丰台北路、丰台站货场后在刘家村转向东,沿看丹路向东经玉泉营、大红门后沿石榴庄路一直向东至宋家庄,沿石榴庄路向东后转而沿龙爪树路向北,在经过南三环分钟寺桥后,沿东三环路一直向北至太阳宫地区,斜穿太阳宫地区后沿土城北路、知春路、海淀南路、巴沟路向西,穿过万泉河路后向西至巴沟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地铁10号线
北京地铁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北京地铁是在1971年开始修建的。1969年,北京市开始进行地铁规划和前期工作。当时,北京市的交通状况非常拥堵,城市发展需要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决定兴建地铁系统。1971年,北京市开始动工修建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一号线,全长21.8公里,共设20座车站。这条线路连接了北京市中心和西郊的重要节点,为当时的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1981年,地铁二号线开通运营;1992年,地铁四号线开通运营;1997年,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实现了贯通运营;2003年,地铁五号线开通运营;2008年,地铁一号线和八号线实现了贯通运营;2010年,地铁六号线开通运营;2014年,地铁七号线和九号线实现了贯通运营;2015年,地铁十号线开通运营;2018年,地铁十一号线和十二号线实现了贯通运营。北京地铁的发展线路的不断扩建和延伸,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北京地铁不断扩建和延伸线路。目前,北京地铁拥有22条地铁线路和270个车站,总里程达到了约700公里。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北京地铁不断加强服务质量的建设。例如,北京地铁在车站内设置了智能导航系统、自助售票机、移动支付等便利服务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技术的不断创新:北京地铁在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北京地铁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这是全球首个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此外,北京地铁还采用了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列车自动控制技术和安全监控系统等。
北京地铁是哪一年建成的?
1969年10月1日。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线路全长22.879公里。1971年1月15日,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实行的是内部售票,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单程票价为1角。1972年,北京地铁由原来的凭证出售地铁票,改为免证件出售地铁票,单程票价仍为1角。1978年,开始发行北京市电、汽车、地下铁道联合月票,票价10元。扩展资料北京地铁建设里程的“爆发”,在申奥成功之后。2002年,当时北京运行的地铁1和2号线,总长度只有54公里,算上随后通车的13号线和八通线,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4公里。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本市建成通车从114公里增加到440公里,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了将近330公里。从2007年起,随着本市“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度561公里规划的正式出炉,平均每年通车里程达到66公里,这个速度,是本市21世纪前30年轨道交通建成速度的9倍。2003年1月28日,本市第一条地面线13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年底,北京地铁第一套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在13号线开通使用。同年12月27日,京东交通大动脉八通线开通试运营,八通线单程票价2元,与1、2号线换乘票票价4元。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地铁梦整整走过60年:感触大、快、变